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我的知青生活(二十一)

2024-5-27 09:38|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90| 评论: 0|原作者: 无锡知青朱兆中

摘要: (续前)营部书记员 向日葵更是糟糕,不但植株长得细矮,花盘更是瘦小。也不知是土地肥力不足还是有病。不过也算是亲眼看到了向日葵的向日性。向日葵具有面向太阳的特点,这个小时候我就知道。不过亲自栽种后就知道 ...
(续前)  营部书记员
  向日葵更是糟糕,不但植株长得细矮,花盘更是瘦小。也不知是土地肥力不足还是有病。不过也算是亲眼看到了向日葵的向日性。向日葵具有面向太阳的特点,这个小时候我就知道。不过亲自栽种后就知道,这种向日性,是很缓慢的,几个小时后,才显示出来。而且阴雨天向日葵基本就不动了。向日葵每天由东向西地“转动”,其实是在不断地生长。有太阳的时候,背对太阳的一面生长快,就使得花盘慢慢朝着太阳的方向了。太阳落下后,另一面长得快,又使花盘朝向东。向日葵花盘朝阳转动就是它在不断生长。等到花谢结果,向日葵的花盘就不再向日了。它的生长就结束了。
   9月份开始到了收获的季节。9月5日我和营部几人去刨花生,就是用大锹把花生连根带泥挖出,然后抓住花生枝叶轻轻磕抖,把泥土抖掉,露出白色的花生来。有的一枝花生下面长了许多果实,看着十分喜人。有的却是只有廖廖几颗果实,令人失望。我发现花生的产量全在于早期出现并插入土中的果针上。立秋后出现不少果针,我怕它不入土,还人工培土,把它们都埋进土中。但这些果针基本上都不结果。还发现如果花生地面上的植株受损枯萎,那么地下面的花生果实就会发芽。营部几个人有空就去刨花生,一直到9月18日才基本把花生全部收完。被小偷和猪糟塌了一不少,很是可惜。
   乘天气晴好,我赶紧晾晒花生。直到10月13日最后收仓时有两大麻袋,约一百多斤。相对于颗粒无收的葵花子,我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这可是全部由我们营部几个人自己种植收获的成果。
   75年10月3日收葵花子。我在日记上写道:“收获简直无法形容,连种子也未收回。杆子太高,花盘极小,有的偷了,有的烂了,有的虫蛀了,所剩下的也是未长饱满的,多瘪子。”白忙了一场!为什么会长得如此糟糕?具体原因我也说不清,估计是管理不够,治虫不及时。总之,种向日葵是失败了。
   第二年,即1976年5月;第三年,1977年4月底,我同营部几个人仍然种了花生,没有种向日葵。三年来,我们对于种植花生已经比较有经验了,花生的产量也基本稳定。
   我当营部书记员期间,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大家修理收音机。这个不是营部书记员的工作职责,纯粹是我个人的爱好所致。
   学装无线电收音机是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收获。我在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高潮期间没有参加任何活动,有时出去看看满街的大字报,看看红卫兵、造反派集会、辩论、游行。但大多数时间我是呆在家里看看书、下下棋。我的姨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他的业余爱好是无线电。那时半导体晶体管开始流行,逐渐取代老式的电子管。姨父用半导体零件自己装小巧的收音机,这使我十分佩服,于是我和哥哥一起跟着姨父学习无线电知识,学装半导体收音机。姨父家里有订的《无线电》杂志,我便借来看。然后按照“初学者园地”里的办法,先试着装矿石机。矿石机非常简单,只要一根长长的天线,一副耳机,一粒矿石,一根针就行。第一次在矿石机上听到广播,让我激动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大半夜还戴着耳机在听。我记得高其新同学那时也装矿石机,我们还交流过能收到几个电台等等。接着,我和哥哥就不满足于装矿石机了,开始学装晶体管收音机。从一管机,一直装到五管机。期间碰到许多挫折,幸好有姨父这个师傅,最后问题都能解决。在装机的过程中,从淘买三极管、各种零件,到自己做底板,敲铆钉,排线路,每一步的成功都让我感受到许多乐趣!当自己装的收音机响起来的时候,心里的高兴真的是无法形容!这段时间成为我青少年时期的难以忘怀的记忆!
   到了兵团农场以后,头5年我在大田、菜园干活,大宿舍里人多嘈杂,没有条件摆弄收音机。到了营部工作以后,不记得怎么会去帮人修收音机了,大概是看到别人收音机有毛病,一时技痒,就去显摆了。
   那时兵团农场的知青获取外界的信息,主要靠营部连队的有线广播、信件、报纸、收音机,还有知青来回口口相传的信息。那个有线广播并不是天天都在播放,好象是有重要事件才播放。报纸一个连队一二份,只能供少数人浏览。信件包含的信息比较少,且比较慢。所以收音机在知青了解外部信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收音机用了时间长,难免会出些毛病。这就需要有人帮助修理。我修收音机主观上是显摆自己的本领,客观上是为大家解决问题。
   我在日记上记载的是1974年11月20日开始帮人修收音机。以后就不断有人拿来收音机让我修。不过说实在的,我修理收音机的水平并不高。主要是电子学理论基础不好,经验更是贫乏!虽然自己在装收音机的过程中大致知道了一些零件出现毛病会伴随相应的症状,但具体到每一台收音机上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判断。另外,我一开始帮人修收音机根本没有工具,没有电表,没有烙铁,没有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各种替换零件。手头只有一把起子,一个镊子。记得我曾经找到一段粗铜丝在煤油灯上加热当作烙铁,把拉二胡的松香当作焊接剂,凑合着修好了一些收音机的小毛病。大一些的毛病,如三极管坏了等等毛病,我就无能为力了。只好如实告诉对方,这台收音机的毛病我修不了。后来我慢慢积聚起一些工具和零件,也能修大一些毛病的收音机。
   1975年4月26日中午,我在营长家装了一根天线,使他的收音机接受讯号好一点,声音响一点。5月16、17日连续二个晚上我修收音机,在日记上记下了当时的心情:“余越觉技术不过关也。但送来的收音机不少,毫无办法,不修已不行也。看来只有加紧钻研一点”。我日记上还有一些关于修收音机的记载:“但余之水平太低也。”(1976年1月2日日记)1976年2月19日修好二台收音机,“心下大畅。”。有几次我修收音机,一直修不好,心里也很烦恼。为此还专门邮购了有关的无线电技术的书来看,希望能够提高一些自己的修理水平。
    我虽然帮助别人修收音机,但我自己却一直没有一台收音机。因为我把钱用在了游历上面,没有余钱买收音机了。1977年4月25日苏州知青陶民康探亲回来,带来散装6管收音机零件一套,14.82元,我买了下来。准备自己装一个收音机。5月1、2日我利用休息天装好了收音机,但因为零件质量一般,所以收音效果也一般。不过没有多久,我摆弄收音机的事情就基本停了下来。因为我得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我平时帮人修收音机全部是利用的晚上时间,而且大都是21点钟以后,我把它当作看书写字之余的一种调节活动,并没有感觉到因为摆弄收音机而耽误了其他事情,一直这样做到1977年我全力复习准备参加高考的前几个月。
   客观地说,我当上营部书记员,与我后来能够参加高考并且考上南京师范学院,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就没有一个安静环境让我看书学习,因为十几个人住的大宿舍不但嘈杂,而且不能太晚睡觉,否则是要影响别人休息的。而且在集体宿舍那个环境里我能否有那个毅力坚持看书学习,也未可知道。另外,在营部书记员这个岗位上,能够与团部(场部)有密切的联系,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眼界有所开阔,思路有所拓展,使我能够始终坚持自己选定的目标和方向。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8 03:10 , Processed in 0.133007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