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辛亥革命前辈罗惺予大佺和他的钝庵诗钞之三2024-4

2024-5-25 11:02|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74| 评论: 0|原作者: 暮年求是

摘要: 辛亥革命前辈罗惺予大佺和他的钝庵诗钞之三 编辑 曾孙罗南强克柔二〇二四年四月 4、乡土教材《可爱的九江》记载 武昌起义的积极响应者罗大佺 罗大佺(1857-1923)字惺予,晚年自号钝庵,德化县(今九江县)人,光 ...
辛亥革命前辈罗惺予大佺和他的钝庵诗钞之三
编辑 曾孙罗南强克柔二〇二四年四月
4、乡土教材《可爱的九江》记载
武昌起义的积极响应者罗大佺
罗大佺(1857-1923)字惺予,晚年自号钝庵,德化县(今九江县)人,光绪戊子科举人。少年卓尔不群,爱读诗书,经、史靡不通究。尤好读顾亭林、黄黎洲诸家著作,故对民族之大义、民主之思想早已蕴蓄在胸,戊戌维新前后,又涉猎新学。当其目击清室腐败,内忧外患,国将不国时,认定非民主不足以立国,不足以拯救民族之危亡。他洞察世界之潮流,怀抱忧国忧民之心,乃于辛亥前加入同盟会,和吕子田、林森等密谋革命。先后在九江开办开化阅报社,在沙河创立高等小学、兴办商团,藉以开通民智,宣传民主思想,进而联络新军,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罗大佺与林森等策动新军马毓宝,联合九江军民奋起响应,使九江成为全国响应武昌起义最早的城市。九江光复之后,随即成立武汉军政府驻浔军分府,罗大佺任政务部长,主持政务。他为了联络军民,运筹策划,维持社会秩序,彻夜难以安枕。原清军驻武汉的三艘军舰,拒绝起义,泊于九江江面,并与金鸡坡炮台对轰,全城震撼。罗大佺坐镇九江,一面晓喻炮台停止炮击,一面请林森等登舰说服三舰官兵并允接济给养,于是三舰欣然易帜归顺,化险于旦夕之间。这一重要决策,对稳定时局关系极大。
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电邀罗大佺赴宁议事。罗到南京,孙中山宴请于总统府中,席间对罗说:“先生仍应出山继续革命,或赴欧美考察民主政治”,并任罗大佺为南京临时参议院高级参议。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授全国铁路督办空衔,赴各地视察。10月25日,孙中山先生应李烈钧电邀视察江西,29日抵九江,出席了九江各界欢迎大会。孙中山会见罗大佺时说:“武昌起义,九江最早响应,鼎力支持,革命顺利进行,悉先生之功力,佩甚。”会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南京临时参议院北迁时,罗大佺因年老体病未能赴京,但革命意志不衰,在浔仍积极培养徐秀钧、魏文希等革命新秀。1913年3月,袁世凯杀宋教仁,7月李烈钧在湖口宣告独立,“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为镇压南方革命力量,向五国银行集团签定所谓“善后借款合同”。徐秀钧在众议院据理抗议,并与三百余名参、众两院议员,向全国发出否决袁世凯亡国借款通电。“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以徐秀钧为李烈钧“驻京间谍”之罪名杀害徐秀钧。罗大佺悲痛欲绝。
由于辛亥革命成果被窃,军阀混战不休,人民苦难深重,加之至亲密友相继殉难,罗大佺精神倍受创伤。于是,致力于地方公益事业,与汪龙光等人督办南浔铁路(任购地总绅),开办城门铁矿,开辟九江滨兴洲商埠,筹集基金兴办学堂。1923年病逝于故里。
罗大佺尤工于诗,著有《钝庵诗钞》,收诗作219首。主要记述其渴望变革现实的政治抱负,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此集,由后人在香港印刷出版。
载江西省九江市乡土教材《可爱的九江》
九江市教育局1992年编辑(主编胡源茂)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8 02:37 , Processed in 0.135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