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长篇小说《猴石山》18

2023-5-10 18:50|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183| 评论: 0|原作者: 我的第二故乡

摘要: 长篇小说《猴石山》18 作者:我的第二故乡(曹振声) 第六章肖卫东病了18“哏哏哏……”一阵雄鸡唱晓后,太阳顶出了压在它头上的地平线,露出了红红的脸。霞光泼进这古老幽静的小山村,房舍是红的,院落是红的,山坡 ...
长篇小说《猴石山》18
作者:我的第二故乡(曹振声)
第六章肖卫东病了
18
“哏哏哏……”
一阵雄鸡唱晓后,太阳顶出了压在它头上的地平线,露出了红红的脸。霞光泼进这古老幽静的小山村,房舍是红的,院落是红的,山坡地上的雪反射着红光,就连大树、灌木……也都披上了红色的霓裳。
虽然昨天飘过几片清雪,西伯利亚的寒气还不肯停歇,依然阻挡不住冻土下的涌动:南墙根、篱笆缝里拱出的黄绿色嫩芽,宛若刚刚出生的婴儿,睁着大眼,新奇地看着这亮荧荧的世界;树枝上新冒出的叶芽憋住了劲儿,把满枝条的芽苞儿涨得鼓鼓的,仿佛在等待着爆发的命令;向阳坡上的顶凌花儿早就急不可耐了,冒着清雪展示出它们的勇敢,那朵朵黄色白色的小花告诉人们,明媚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竹扫帚一行一行地扫在院落的地面上,扫着那层薄薄的雪。扫帚苗扫过地面时,磕碰起那些凝在地面上疙疙瘩瘩的冻鸡屎,粘着土屑滚动着;几只鸡儿也来凑热闹,“咕咕”叫着,扑扇扑扇翅膀,在扫过和没扫的地上刨动着它们的爪子,偶尔碰到扫帚,就急切切地乍开双翅逃躲着……
大扫帚扫的是什么?它们是牛鬼蛇神吗?
肖卫东一手扶着扫帚,一手抹着额头上的汗,站在当院发愣。连她自己也不知为什么,正在扫院子的她,怎么会突然想起三年前贴满北京街头的这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标语……
“薛奶奶,您家养了这么多鸡呀?”马云珠停下扫帚,回头问站在门前的薛奶奶。
“这还多呀,才八个母的,俩公的。”薛奶奶说着,在刚刚清扫干净的地面上撒了一把谷余子,那些鸡儿就急忙张开翅膀,蹦跳着围了过去……
“八只母鸡还有俩公鸡,你们村里不管?”肖卫东被她们的话吸引了,歪着脑袋问。
“瞧这闺女问的,养几只小鸡谁还管?没事儿闲的!”薛奶奶笑了,说,“俺这旮儿谁家不养十几二十几只鸡呢?还指着鸡蛋换俩零花钱呢。”
“你们这儿真好!”
“怎么?你们那儿连鸡都不让养?”薛奶奶很奇怪陈阿媛的称赞,也还在琢磨刚才肖卫东的问话,看着她俩问。
“你们还记得吗?”肖卫东心情沉重地问陈阿媛、马云珠,“去年秋后,咱连老郑头为他家养的五只鸡挨斗,是吧?”
肖卫东说的老郑头名叫郑家梁,是1946年入伍的老兵,曾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保卫黄河大堤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去年秋天,肖卫东这批北京知青来到连队时,他家里不仅有瘫在炕上的老母,还有个挺着大肚子的儿媳妇。恰在这时,不知从哪儿刮起了一股“割资产阶级尾巴”的风,规定每家每户只能养两只鸡、一只鸭或鹅;超标饲养的家禽,若自己“顶风”不处理,统统被抓去没收。那天,郑家梁手捧七八枚军功章与戴“红袖标”的抓鸡人理论,要留下母鸡给母亲和即将坐月子的儿媳妇补身体,可抓鸡人不容分说,高喊着“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的口号,坚持抓鸡,在争执中郑家梁误伤了抓鸡人,遭到游街批斗。
“什么?养鸡还……?”薛奶奶第一次听到这话,不敢相信。
“说他走资本主义!”三个姑娘异口同声。
“养个鸡就……资本主义?”薛奶奶惊愕之余,叹了口气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呀!”她从肖卫东手中夺过大扫帚,“呼啦、呼啦”地扫了起来。
马云珠、陈阿媛见状,赶忙挥铁锨,装撮子……
肖卫东却呆愣愣地站在院子里,看着那群争抢着啄食的鸡,她似乎感觉她们身处世外桃源:就在半个多月前,还随处可见红红绿绿的大标语;满目都是画着红圈儿的大字报;隔三差五参加火药味愈来愈浓的批斗会;教老职工们歪七扭八地跳“忠”字舞;在那冻土坡上挖“单人掩体”;每天虔诚地早请示、晚汇报……而今天,这一切都哪儿去了呢?
鲁桂英、庞新花挑着水回来了,薛爷爷跟在她们身后,还有那两条大狗,刚刚沉静下来的小院又说笑了起来。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5 19:28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