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盐官三叹 文/戎小熊

2023-4-23 09:06|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143| 评论: 0|原作者: 戎小熊

摘要: 盐官三叹 常去杭州出差,多次被朋友 拉去海宁盐官镇观潮 每次的景致又不相同 可谓各有所取 第一次去盐官是在 1993年秋末 我们下午到达盐官 趁着太阳还没落山 我们直奔江边 那绿得有深有浅的钱塘江 在阳光的照耀下 像 ...

盐官三叹

常去杭州出差,多次被朋友

拉去海宁盐官镇观潮

每次的景致又不相同

可谓各有所取

第一次去盐官是在

1993年秋末

我们下午到达盐官

趁着太阳还没落山

我们直奔江边

那绿得有深有浅的钱塘江

在阳光的照耀下

像一匹五彩缤纷的绸缎

洋洋洒洒浩浩荡荡

从远处流来。江边已被

辟为风景区

碎石铺成的路面

一直延伸出好几里路

因是深秋,游人不多

因此空旷的江边十分安静

落日的余晖从西边射来

又给一江碧水抹上一层

淡淡的胭红。人行江边

有如走进一幅美丽的画中

画是静止的,画中的钱塘江

更是沉静的,沉静得简直

波纹不起,水花儿不溅

听不到拍岸的涛声

看不到浪潮的追逐

只有阵阵秋风穿过树叶

的沙沙声,时轻,时重

时缓,时紧地在江面上

萦绕回响

谁知工作一忙

竟把这观潮的事忘记了

直到朋友数次来信催我

才于1996年中秋再去盐官

我们驱车直赴海塘

江边已是人头攒动

我们早早登上镇海塔

占据了有利位置

用望远镜观看

兀立平沙的海塘

坦坦荡荡,不见其端

上午十时,不知谁先喊了

“潮水来了!”

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只见天际间出现一条白链

时长时短,隐约传来一片

“咚咚”声,像擂响的战鼓

十几分钟后,洪涛险浪

直奔过来,整个海塘都

为之震动。蓦地,战鼓声又

变成了“哗哗”的大水声

来不及细看,二三米高的

浪潮从眼前呼啸而过

朋友告诉我,这是“一线潮”

这里的江面仅有一二里宽

海潮涌进狭窄的江口

排列成“一线”向前推进

因此而得名

看罢“一线潮”,我们又驱车

追逐着潮水向西,去老盐仓

看“回头潮”。西进的潮水

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坝时

怒涛惊竖,碎作泼天骤雨

潮头又窜回塘岸

朋友是位诗人,诗性大发

即兴作《观回头潮》诗

“看罢‘一线’赴盐仓

回首气势冠三军

万顷惊波卷秋雪

远空长啸动地声”

返回途中,沿途桑麻遍野

满地金黄。朋友看我依旧

兴致很大,告诉我

这潮水以农历八月十八

为最大的,劝我不如

多住几天,再来看

八月十八的潮水

八月十八到达盐官镇

东的八堡已是夜里近11点了

潮水还没来

我们围坐在地上

一边品尝月饼,一边欣赏着

夜空中那轮皓洁的明月

今晚的月亮还是很圆

左下方尚有微微的缺陷

几缕白云在夜空中飘浮着

月光下的江面显的

朦朦胧胧。近处波光粼粼

远处则是一片漆黑

极目远眺,在水天相连之处

能看到对岸萧山境内的

几点灯光在闪烁

11点40分,天边隐约传来

隆隆响声,像雷声

又像是火车在奔驰

更像是战鼓齐擂

千军万马在厮杀呐喊

脚下的海塘也在颤动

放眼望去,一片黑咕隆咚

而这声音却越来越急

越来越响,持续了十几分钟

终于海面上出现了一条白带

海潮涌入江口后

因南北岸势不同,渐成两段

南段进速快,北段慢

两段汇合时,潮头相撞

涌起了三米多高的浪头

声如天塌地陷。潮水很快

从眼前呼啸而过,那隆隆的

声音先是由远而近

又是由近而远

消失在夜色中

返回路上,我蓦然醒悟

这夜潮原本不是用眼看的

而是用耳听的

白天人声喧闹

淹没了潮水的声音

不过白天能见度好

能看到潮水汹涌奔腾

张牙舞爪的样子,因此是看潮

而夜晚由于受目力限制

见不到大潮波澜壮阔的情景

但夜深人静,能听到

潮水的各种声音

看潮和听潮迥然不同

加上没有潮水的日子

在江边散步,你都会得到

一种满意的收获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1 15:42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