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池老师的回忆 值此李老师仙逝7日之际,我怀念他老人家,想起几件未曾披露的事情。 之一 深受大家喜欢的甜园文学社蓟县研讨会,已经接连召开了六届。其实,在此之前举办的一次活动,就是甜园蓟县研讨会的序曲。那是2017年初,经过满池老师奔波筹划,最终在河北区文化馆举办了知名作家李子干老师的《甜园》作品研讨会。整个过程中,满池老师热心主动,默默无闻地联系张罗。会议圆满成功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表功、邀功之意。他为甜园做了一件被人称道的大事。 之二 李老师平易近人,热情辅导新人,帮助新人进步。甜园每年小说研讨他都仔细做功课,撰写点评(提纲),认真对待每一位作者、每一篇稿件。他逐字逐句,认真批改,对作品的不足也直言不讳,严谨中肯的点评让作者受益良多。 他的无私贡献精神令大家难忘。 之三 李老师满腔热情支持甜园工作,支持《甜园》杂志。大凡他的作品在投稿正式刊物前都先投给我们刊物。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2014年第12期《天津文学》发表了他的小小说《电工刘》,他没对任何人提起过,直到其他文友发现问他,他才谦虚地说:“小文章,不值一提。” 对于还没定稿的作品,他也诚挚地征求文友意见且虚心改正。譬如我所了解的《左眼跳财》(微型小说)、《一条红丝巾》(短篇小说,《北方文学》发表)、《高手》(小小说)、《种月饼的故事》《李老蔫轶事》(修改三稿)《开业大吉》等等。 之四 李老师一篇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花儿墓》刚刚写完就拿给我看,我特别感动。《天津文学》发表后,我写了读后感——《以知青的名义》,李老师肯定并赞扬我。我们平等交流,李老师没有架子。 之五 李老师擅长写散文。除了怀念家乡的文章,去年底还在构思我们的西欧之行,尤其怀念在瑞士“跳蚤市场”的情形。我为他提供了相应的素材。这篇文章一定还在襁褓中,我们却无法看到大作了,甚憾。 别人说,你是一个多才多艺、幽默善良的老友;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老人;一位令人尊敬、受人喜爱的老大哥,还是一位北海道的日本友人“李满三也”。 我看你就是你,朴实善良,勤奋谦卑的老兄长。 别了,满池老师,一路走好!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6 02:25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