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谐企业的构建者 ——记大连玻璃钢总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崔树国 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干到了极致。他从事玻璃钢产业近六十年,从工人到班长,从班长到车间主任,再到副厂长、厂长,而最终成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将大连玻璃钢总厂发展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玻璃钢专业生产厂家,玻璃钢产品也已发展成为我市建材工业继水泥、玻璃之后新兴的第三大主导产品。他就是大连玻璃钢总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崔树国。多年来,他的工厂荣获“辽宁省级先进企业”、“辽宁省质量信得过”“AAA级信用企业”“辽宁省文明企业”“大连市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等多种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荣获过“省优秀厂长”、“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 走入玻璃钢人生 他幼时就喜欢捏泥人,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所捏出的泥人要么开裂,要么不能粘水,于是他常常梦想自己找到了一种不用花钱的材料,并做出不怕水、不怕摔、永远不开裂的小人。而他所想象的材料,在他进了玻璃钢厂时,终于找到了,那就是玻璃纤维加树脂——玻璃钢。所以当他接触到玻璃钢时,他欣喜若狂,有一种久违的亲切的感觉。他想:从此,我可以糊钢铁般的小人了。也正是由于此,工厂转制后,他把捏泥人与城市雕塑联系了起来,并提出上马城市雕塑。为了打开雕塑市场,组建了雕塑研发小组,进行雕塑产品的研发。于是,玻璃钢雕塑不仅遍布大连的大街小巷,各著名景点,更是输往全国各地,甚至还做到了日本、韩国。 他说:我干了一辈子玻璃钢,可以说,我的一生都在做玻璃钢的梦,为了这个梦想,我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我的生命已经融入到了玻璃钢中去了。在我看来,玻璃钢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能够塑造出世间人们能够感知到的所有形象,还能够参与航天器等高科技的制造,成为人们理想的现代工业材料之一,神六、神七的外壳都是玻璃钢的杰作:玻璃钢不仅是“钢强”的,坚硬无比,而且是有情感的,甚至有喜怒哀乐。从一定意义上讲,我的人生就是玻璃钢人生。 坚持“人才强企” 以人为本,员工至上,就是时时要以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处处要以员工的根本需求为着眼点,尊重员工、培养员工、关爱员工,不断提升员工水平,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一体,和谐共荣的干职关系,从而构建人尽其能的环境和平台。 培养员工、人尽其才,是建设幸福和谐企业的“动力源”。首先是层层开展员工培训,这是员工在企业获得的最实际、最实惠、最有价值的福利,是比金钱更有用的激励措施。 他一直坚持人才战略,他说,面对市场,第一是人才,第二还是人才。为了在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取得胜利,他坚持稳定住技术骨干队伍,在人员素质对比上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竞争在市场上表现的是产品,而反应到企业内部,就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他关爱职工,爱护人才。为了工程技术人员评职称,他坚持亲自为他们跑上级机关,不管跑多少趟,他都不放弃,直到办成为止。每逢春节,给高层管理人员发红包的时候,总要亲自在红包上写上对其一年工作肯定的话,并提出新的期待。他曾说:“我的厂子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境地,就是因为我保住了全厂的人才。” 科研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他说:“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工厂年年、月月都在搞创新,是创新为我们不断赢得了发展。”制造业不是靠玩资本来实现突破,而是要靠自己的创新、自己的技术来实现突破,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突破市场。 军工品生产是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望尘莫及,并无从企及的,但他却大胆地敲开了那个别人不敢想的大门,他不断地探索、研发,使他试验成功了一批又一批新产品,获得了军品生产许可,成功地开拓了军品市场,为我国军工产业作出了贡献。军品生产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战士的生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此他对军品生产从来都非常重视,绝不有半点马虎,从加工工艺、原材料的选购,到生产,他都坚持跟踪,使出厂的每个产品都成为优质产品。 不改老党员的初心 注重抓党建文化。虽然企业已改制成为民企业了,但改制没有改变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他不仅保留了企业的党组织,而且亲任党总支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不手软,对自己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对职工都关心倍至,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当时刚结婚的年青职工都解决了住房,而他至今仍住在50多平米的旧式房内。对转制时留下的老弱病残均妥善安置,奉行“绝不裁减职工,不往外推职工,不让一个职工下岗”的原则,对特殊员工采取特殊照顾的方式妥善安置。对离退休的老职工更是关怀备至。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员工,无儿无女,自己独居在养老院,崔厂长去养老院探望她时,发现养老院给她安排的房间没有窗户,住着很不舒服。后来,崔厂长重新给她找了一家新的养老院,住着更舒心。老人家非常感激崔厂长。 大家都说崔厂长有一颗佛心。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总是在设法对他们以报答。逢年过节,他都主动带上一份礼品,上门去拜访。而他帮助别人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他所帮助的人都是对他们无所求的人。不求回报常常使他心静如水,淡漠利益。 他说:“我有自己的人生定位,我活着,就是要做事,做有意义的事,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我是为别人活着的。说具体点,我是为职工活的,是为客户活的,是为亲戚、朋友活的。” 他至今已年逾77岁,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纪了,但他在事业追求上仍然栉风沐雨,奋力前行,丝毫没有停歇的念头。他的目标就是构建幸福和谐企业,让全厂的工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6 16:35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