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敦 煌

2022-8-25 10:07| 发布者: 寒秋| 查看: 114| 评论: 0|原作者: 戎小熊

摘要: 敦 煌 敦煌向西,古称西域;往东,是为东土。丝绸之路从东端出发走到敦煌,西出阳关即无故人,家乡的酒,东土的酒,送行的酒是一定要喝饱了的。若是从西端出发来到敦煌,也一定要喘一口气,歇一歇脚。无论是东来西去 ...
敦 煌
敦煌向西,古称西域;往东,是为东土。丝绸之路从东端出发走到敦煌,西出阳关即无故人,家乡的酒,东土的酒,送行的酒是一定要喝饱了的。若是从西端出发来到敦煌,也一定要喘一口气,歇一歇脚。无论是东来西去,到了敦煌必要好好休整一下。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是一个巨大的客栈,是驼队、马帮的休憩之所。古代的商贾们走进敦煌买醉的一定不少,商贾往来,繁荣了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名胜:莫高窟、白马塔、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等。这里好像是一篇文章上一段落的结尾,句号是一点在这里打上的。内地人到了敦煌,去了莫高窟,也一定要去鸣沙山与月牙泉,这里是大漠的风景,是塞外的风情,去了才觉得身处异处,与熟悉的城市、熟悉的人群、熟悉的生活一下拉开了距离。到了鸣沙山要骑一骑骆驼,在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掬一捧清水,但是,让我忘怀不下的不是这些,而是登上鸣沙山顶峰后孤坐的那半小时。
那天,太阳老高,悬在西天上,老毒,把热能投在干燥的沙漠上,老亮,刺得人睁不开眼。还没上山,就已感到从脚下、从山上传来的烘烤。在山下的路边,买了顶巴拿马草帽,把头脸都藏在草帽的阴影下,居然感觉出阴影下掠过一丝丝的风。山是流沙积存起来的,上山的人走在蜿蜒的脊背上,远远看上去小得像蚂蚁。沙子干净得像水,一脚下去,流沙没过脚踝,一缕缕流动着,如同活水摩擦着皮肤。
埋头攀登之下,沙峰已被我征服了一半。心中正在窃喜,一阵怪风吹来,头上的草帽突然恼人地背叛了我,与那狐媚之风搭肩而去,摇滚着跳跃着浪入陡峭沙谷。我想也没想,半躺着向沙谷滑去。流沙在我身下“沙沙”作响,沙地之风在我耳边嗡嗡而过,我忽然醒悟,鸣沙之“鸣”正是这“沙沙”之声,所谓鸣沙山之名也正是由身下而来呀。
我在谷底追上了草帽,再一抬头,山脊上的人又小的像蚂蚁了,方想刚才攀登的努力前功尽弃,一切又要从新开始。然而,“鸣沙”之意却是在失误的举动之中亲历了的,也许鸣沙山之魂存心在导引我体验它的真实。而通观那个下午,竟没有一个人像我似的以这种姿势、这样的速度从沙山上滑下来,难道不可以说是老天有意的垂青吗?这样一想,我顿生了更大的力量,鼓起一股勇气向顶峰攀去。
到达顶峰,前面又是一个更高的峰顶,那里才是鸣沙山的最高处。沙山之巅孤寂地矗立在望不尽的沙海之上,很多人仅仅支撑到最高处的脚下便下山了。这一次,我仍然想也没想地选择了顶峰。
越接近沙山的顶峰,脚下的沙子越少有人走过的足迹。登到峰顶时,我发现除我之外,山顶上还有一对金发碧眼的青年男女,他们相依地坐在沙子上,像一尊雕塑,好像在那儿已经坐了很长时间。我的到来似乎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他们简直连眼睛也没眨一眨,望着远方,目光渺茫。
当我坐下来平息了我的喘息之后,却突然发现这里十分安静。来自于山下的声音都被沙子吸附了,没有声音可以传达到峰顶,峰顶安静得近乎静谧。我一下明白了身边这对青年情侣如此安详的原因。这寂静极为难得,自然之魂往往是在寂静之中现身的,享受这种时刻也许靠的是你与环境之间的缘分。
直觉告诉我,今天我的缘分到了,我安宁下来,面对已经失去热度的夕阳,暂且关闭我的思维,任无边无际的静谧将我淹没……不知身边的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沙漠、世界、宇宙一下子变得深不可测,眼界中只有那一轮越来越红的太阳凄凉地向天际的边缘沉去,把凄冷的夜幕留给身后的人们。交替是无法更改的,这就是白昼的命运。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上一篇:山居下一篇:七律 秋归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7 11:40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