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飘香
第一次进村,就见那弯弯曲曲的田塍路边的田里大多长着一种草。 那些草矮矮的,稀稀拉拉的长在田中,整片黑色的田泥裸露着。小小的圆形叶子、细细的茎杆,冬天的寒风吹过,摇曳中的小草显得是那么的瘦弱。 慢慢知道他的名字是花草,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有那么多的地种这些看着不起眼的花草让人觉得奇怪。 通过农民们的指点,知道可以把它的嫩头掐下来炒年糕吃,试着吃味道不过如此。并没有感觉比青菜炒年糕好吃在哪里。 后来才知道,花草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植物。进入这个村子的时间不满八年。1962年,县农技站到村里搞试验,花草种满了大云坞的整个山湾,到了春天整个山坞是一片翠绿,厚厚实实的花草层层叠叠,粗壮的花径拉起,足足有一人多高。按照试验计划的安排,满地的花草连茎和叶全部翻入泥中。这一年山湾田里的水稻格外的粗壮,一眼望去,所有的稻叶是乌黑乌黑的,一看就特别给力。沉甸甸金黄色的稻穗耷拉着。收割后一过磅,产量创了村里有史以来的记录。眼见为实,不需要领导做工作,花草这个外来物种切切实实地在下肇村站住了脚。 可是这样的奢侈仅此一次,原因是聪明的农民们发现花草有更加重要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做猪饲料,而且是难得有质有量的好东西。 当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粮靠集体,用钱靠养猪。”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猪,除过年能杀年猪,解解馋外,更多是指望卖猪换回现金。可是养猪并不容易,除人的辛苦以外,猪饲料是一道难过的坎。喂猪除了碾米的糠和破损的番薯,全靠从田头地角挖回来的野菜和猪草,常常能看到在干活中间歇息的时候,妇女们手脚不停地忙碌着。 这样养猪,是既辛苦,又养不多。毕竟猪不是靠吹气就能吹大的。 有了一年一度的花草,每家每户至少能多养上2只猪。 留下20厘米的茎杆和根部做肥料,其他的就全部割下来分给养猪户了。一物两用,各得其所。 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猪栏里垫的稻草和猪粪是上好的农家肥料。在化肥奇缺的当年,猪栏肥是不可或缺的,多多益善。 整个冬天稀稀疏疏的小草,到了开春后,几场春雨过后,花草像抽了风的往上长,粗壮的茎杆虽然有1厘米以上,却无法支撑住长长的身躯。密密的花草匍匐在地,远远看去。就像给黑土铺上了厚厚的绿色绒毯。 等花草开出紫色的小花时,整片地的绿色上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紫花,刹是好看! 到了收获花草的时候,全队的男男女女全部出动,割的割,挑的挑。那时的花草地里是一片闹腾,割断的花草处散发的那种湿湿、清爽的气味弥漫着整块田,用现在文人的话是沁人心田! 花草是按照每家存栏的猪分的,那时候的农民们会充分发挥他们算计的本领。没有人会在分花草前卖掉他们的猪,哪怕是他已经足够的大;每一家都会在割花草前抓回小猪崽。以至于那个时间的小猪价格会比平时高上一成。 割下的花草装在大簸箕里,用两人抬的大抬秤在田里就直接过磅。队长按照纪录下来的猪存栏数安排送到谁家。 一担花草的重量是可轻可重,正常的装满大约是200多斤,但是你把花草尽量往外装,300多斤也是很平常的。 虽然说那时候出工是画个圈,但是大家都知道,你这个圈值几分是年度总算账,而且是一次性的。大家一起干活,每个人的表现都落在大家眼中。到了评工分这一天,按你的工分是多少全体队员说了算。如果在大家心目中表现不佳,天王老子的面子都没有用。 挑花草在所有人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正是每个人显示自己实力的大好机会,如果能挑起300多斤的重担,会给自己年终评工分时加上重重的筹码。刚刚正式参加劳动不久的青少年,包括我们这些刚下乡的知青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每个人都不甘示弱,虽然比不上哪些拔尖的人,却要盯紧差不多年龄的人。如果他挑180斤,你即使超不过他,也要和他差不多。否则就真的输在起跑线。 年初下乡的我们这批知青,经过几个月的挑埂挑田的磨练。已经不像刚下来时挑点水都要摇摇摆摆的。一、二百斤的花草挑着跑上几里路,一天来来回回的记不得是几趟,到晚上腰酸背痛,肩上又红又肿,但是总归是跟上了同年龄的农村青年。 挑花草的意义远远超过挑担本身。平时的挑埂挑田只是感觉肩上沉甸甸,并不知道真正的重量。有了这次与同龄农村青年的比较,让我们增加了几分信心。 白天花草送到各家各户,那段时间的晚上,吃过晚饭后,不管你进那家的门,都能听到刀剁在花草和木板上“朶、朶”的声音。农民们把今天收到花草切成短短的一截一截,再送到专门存放那些花草的池里储存起来。这些活基本是媳妇和姑娘们干的。当然那个小伙子看中谁家的姑娘。这时候正是去讨好她的最好时机。想想那位姑娘正是剁得腰酸手疼的时候,有个小伙子上门来帮忙,肯定是胜过平时的甜言蜜语。 此时此地的花草在农民的眼中,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堆草,而是一件件生活必需品和纳入计划中的钱。 那些日子里,村子里的每个旮旮旯旯,就连空气中,都充满了花草的香味……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9 03:03 , Processed in 1.138829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