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喜庆的鞭炮 文/狼房

2022-2-3 18:22|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128| 评论: 0|原作者: 狼房

摘要: 喜庆的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只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句很老的话了,虽然老但是我觉得很好理解,因为我经历过诗句中描述的情景,一到春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我孙子对于这诗句不像我那样容易理解, ...
喜庆的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只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句很老的话了,虽然老但是我觉得很好理解,因为我经历过诗句中描述的情景,一到春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我孙子对于这诗句不像我那样容易理解,因为这个情景绝迹多年,他基本上不知道过年燃放鞭炮那惊天动地的喧嚣!
    很多年不放鞭炮了,偶尔鞭炮阵阵,一般都是一辆汽车上拉的电子炮,为婚丧嫁娶凑个热闹,虽然声音差不多和真正的鞭炮完全两回事了!
最初逢年过节不让放鞭炮的时候大家非常抵触,以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如何能够打破,很多人哭天抢地:“不放鞭炮还叫过年啊!”,偷着放!
    这几年大家也就自己不放了,喜欢落井下石的人,免不了还要跟风说许多放鞭炮的坏话:什么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
    什么事只要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特别是疫情的这些年,别说鞭炮,串门都不行,人人捧着手机傻乎乎的看,照样也是过年,早把鞭炮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放鞭炮究竟有什么好?真的想不出什么好来,但是相当一段时间----可能几千年吧,人们就是要放鞭炮过年的,有专家解释放鞭炮驱邪,吓唬妖魔鬼怪,意思是妖魔鬼怪一听见鞭炮就吓跑了,给大家留下了好日子,可是解放以后人们对于鬼神淫邪什么的根本就不相信了,但是还是要放鞭炮!我琢磨了很久,突然想到那个“咚”一声响亮不是吓唬“鬼”是吓唬自己!
    “咚”或者“噼里啪啦”突然一响,我们的精神肯定要为之一震,这一震----也就是所谓的吓了一跳,你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喝拉撒把人们过的懒散又疲倦,迷迷糊糊打不起精神,三十晚上一夜劈里啪啦惊天动地,结果吓的头脑清醒了,注意力马上集中了,别的想法没有了,只琢磨应该要做的事情了。
    所以娶媳妇要放鞭炮,振作一下精神新的生活要开始了,过年要放鞭炮振作一下精神新的一年开始了。专家说放鞭炮是为了驱鬼,那当然是胡说,仅仅为了驱鬼鞭炮哪能流传这么长时间,中国早就没有鬼了,所以我认为主要是为了提神。
    你没有看到北京禁放那几年,整个北京人全都萎靡不振,干什么都没有精神,让那些放鞭炮的城市噌噌的跑在了前面,现在恢复了春节放鞭炮,北京的发展速度慢慢又把广州、深圳给赶上了,突然的惊吓犹如当头棒喝不能让你不振奋。
    我小的时候我们老家没有超市,过年买鞭炮都是到年集上买,每年的最后一个集叫年集,那是最热闹的一个集了。 大人们买肉买衣服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炮仗市了。
    炮仗市往往是并排排着一溜马车,车上都是新擀出来的炮仗,包装没有现在精细,用麻纸包着,一板一板的有长有短,炮仗因为是手工擀的个头很大,那个时候没有广告宣传,谁的炮仗响哪?全靠当场的燃放。
    看看赶集的人来的多了,卖炮的开始吆喝:“南来的北往的,识货的长眼的,哎,老爷们儿小爷们儿老少爷们儿,当家的掌柜,不怕震聋的靠前,先听上一鞭,过了瘾的买炮,没有过瘾的再点!”
    车上伸出来长长的一根杆子,杆子上挂着一挂长鞭,很多小孩呼的围上去,人人拿着一个点燃的香头,抢着把炮仗点燃。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炮声真响啊人们开始掏钱。
    那边的车上又伸出来一个长杆:“听啊,老龙王下东海沉雷一般…….”那边又伸出一杆:“打了日本打国民党,俺这里是刘伯承机关枪……”随着鞭炮的响声人们兴奋的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
    初一天蒙蒙亮,东头的鞭炮响了,有人起来煮饺子了,接着西头的也响了,接着全村的鞭炮都响起来了。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妯娌们给公婆磕头,然后走出家门,先去村里最大辈的老人家里拜年。
    鞭炮声此起彼落,人们振奋了精神进入新的一年!






分享0收藏0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9 19:52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