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 瘩 节 有一条谜语,说:“看上去有节摸着没节,两头很冷中间很热。”大家都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日历---就是月份牌。 两头很冷是说一年当中的一月、十二月在月份牌的两头,月份牌的中间是六、七、八月当然热了,月份牌原来都是纸印的,很平摸着没有“节”(结),但你只要一看,一年下来“节日”(结)可不少啊,阴历一年就有24节,加上端午、中秋、春节,再算上阳历的元旦、五·一、三·八、十·一! 所以我觉得这个谜语出的很高明,好多年了记住就没有忘掉,特别是摸着没“节”看着有“节”这句话叫我久久的思索。 “节”就是“结”也就是“疙瘩”,据说古人没有发明文字之前是结绳记事,过一段时间在绳子上绾一个疙瘩,有疙瘩的地方就有重要事件,一天一天的回忆比较困难,要是一个疙瘩一个疙瘩的回忆就比较简单些。 也许人类的这个发明是借鉴了像竹子、芦苇这些植物的长法,长一段打个结(疙瘩),打个结再长一段,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强度,而且便于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做总结时也就比较简单数数(结)就行了,好处很多。 这疙瘩(节)也就是我们的节日,像上学了、上大学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孩子了、有大病了、死了---这些日子都是我们一生的大事件也就是我们的“节”(疙瘩),就是靠了这些大事件这些节的回顾我们才知道一生到底做了些什么。 如果介入到社会活动,那就不能只记住自己的几个节,还要记住社会的节,像三·八、五·一、十·一、六·一、植树节、教师节、重阳节---要和自然和劳动结合起来还要记住立春、芒种、霜降----要和别人搞好关系还要记住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开斋节,我们一生要过多少节啊--- “节”有个特点就是比正常的要粗大,就像竹子,竹节就比正常的粗一大块,人也是这样,一到节日人就开始膨胀,喜欢集聚,人就显的特别多,虽然有光棍节的说法,但真到那一天光棍也集合。 为什么到节日大家就要聚起来,理由有一千条或者一万条,真正站的住脚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过节了! 我们家就是,原来是我们两口带着孩子到老人家过节,我们来了兄弟们也带着孩子来了,人很多老人就高兴,哪一年去的人少了就不高兴,如今我们老了,孩子们就到我们身边来,我们就早早的准备吃的,孩子们来了吃完走了,节就过完了---- 年年如此节节如此,我们觉得很正常,人生真的就像竹子,平淡一段就得有个节,节过了又要平淡一段,想永远平淡或者永远过节都是不可能的,也没有意思。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9 23:04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