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写诗章
(与汪中亮老师和诗) 1/笔耕墨耘创文蕴 (诗赠京城“中管学” 专家学者汪中亮) 一一杨七芝即兴于 2021.7.2. 连日大雨落玉山 浊浪滚滚泻信江 烟迷津渡清寒笼 躲进小楼丹青忙 牢记使命写诗章 风雨如磐铸信仰 与君同庆党华诞 笔耕墨耘创辉煌 天涯海角又何妨 鸿雁南北传安康 诗词唱和声声悦 山色空濛换新装 长城胸怀冰溪情 三清云海燕京廊 高坛相遇缘天意 奋斗路上不迷航 2/笔情墨意修心练 (诗赠杨七芝老师) 一一汪中亮于2021.7.3. 上海知青赋诗篇 丹青绘就三清山 走南闯北艰辛路 登高望远享神仙 抚琴能把钟期遇 歌声绕梁云外天 笔情墨意修心练 著书立学论坛传 神游醴峰观 诗三首/杨七芝/汪中亮 1/宛若仙境/古风 壮美醴峰观皇地 大铜锣山飞云浪 缥缈跌宕浮群岭 蒼松福植流瀑淌 田园静谧好富饶 琼楼玉宇香雾绕 迤逦公路连乡间 灿若翡翠南充妙 物华天宝鱼米乡 清水芙蓉洗凡尘 既见君子恰有仪 旖旎婉约蔚霞腾 文人墨客寄情钟 淡泊名利雅韵风 三天五极追西晋 遐迩奇景誉堂中 杨七芝创作于2021.7.5. 2/何其幸/醴峰观 现代诗 你从诗经走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你从远古的意蕴中追梦,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于是漫溯在故乡的巫峡堤岸, 仰望含情脉脉耸立云端的神女峰。 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天宇晴霁,鸾鹤翔舞遒松。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嘤其呜矣,求其友声” 你刻尽全力智囊里背诵出不少的诗魁。 你何其幸,生于江怀, 承一脉热血与四川流淌。 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诗情画意更让你挺起了脊梁。 ………… 杨七芝作于2021.7.5. 3/过醴峰观 散文诗/汪中亮 丙寅仲夏的一个傍晚, 夕阳的余晖映照山峦。从柏尔岭悄然出发, 沿着巨龙场长亭古道,在蛙声和蝉鸣中来到铜锣山腰。 站在古老的庙宇门前,抬头仰望参天古柏, 尘封的往事缥缈如烟…… 古庙后边的皇娘坟, 讲述着皇帝李雄建立的成汉。 七口清洌甘甜的救命井水, 当年皇帝为什么用铁水将它封填? 巨大草坪上留下的箭垛、壕堑, 仿佛再现战马嘶鸣抢关夺隘。 李雄垭离皇娘坟不是太远, 原是山间曾经玩耍的孩童, 后来君临天下向群山俯瞰。 半山腰白晃晃的大路上, 牵马的姑娘可是美若天仙。 皇娘早晚到河中洗马,演绎出一段千年神话。两溪交汇处的洗马滩,水中的四个马蹄印深深镶嵌。 天马村从此有了秘密,陈谢两姓变换竟在一夜之间。 外来人要是不信, 请登上醴峰观山巅, 看衰草中的状元墓碑,在岁月长河中时隐时显。 (汪中亮作于 20世纪1986年之夏) 注:醴峰观,又名李封观,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坪镇大铜锣山(即皇后山)梁,建成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醴峰观是为纪念成汉皇帝李雄之母罗氏而修建的庙宇。 [1] 醴峰观坐北朝南,由正殿、拜殿、东西厢房和前殿组成四合院布局。 [2] 醴峰观是四川12处宋元木构建筑之一,为研究元代木结构建筑及四川古建筑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3】 2006年5月25日,醴峰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中亮简介 男,1965年生,四川南部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产学研交流合作促进分会副秘书长。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管理与实践》和《中国当代教育与实践》等书籍。 主要从事编辑校对工作和会展文案工作。 酷爱文学和书法,创作大量诗文作品,对古代名家名帖多有临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诗人屈原大夫“与日月争光”的诗词曲赋精神,鼓舞其永攀高峰。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6 08:08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