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84年10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并参加“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的全体同志合影。前排左起第八位:郝延寿、李希甫、白纪年、马文瑞、宋平、荣毅仁、宋任穷、万里、习仲勋、王任重、廖汉生、康克清、康世恩、王光美、蒲安修等。 喜迎“党建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回首我在延安插队工作的经历,有一段往事令我终生难忘!那就是1984年金秋,策划筹备“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并赴北京有幸与革命老前辈共同参会的过程。 37年前,我和同事吴俊都在延安地区经协委工作。当时还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一天,我们机关围绕延安如何解放思想,尽快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展开了探讨,大家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方案。我们几个北京知青就想着自己当年才十五六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陕北插队锻炼,将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无私地献给了这片炙热的土地,在当地父老乡亲们培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现在应该为第二故乡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有长远谋略的大事,现在不干点事,以后就没有精力了。 大家共同商定要将延安的贫困、闭塞的现状直接向中央领导汇报,架起延安与北京、与中央各部、委、司的直通车,请求北京和中央在资金上给与援助、支持,政策上给与优惠、倾斜,资源开发,利税上给与宽松、扶持,我们便通过各自的人脉和渠道,向中央办公厅请求在北京召开一次有关延安现状,振兴延安经济的汇报会。在通过各方面联系,协调,有了充分的信息和把握后,我们将这个建议直接向当时任延安地委书记作了汇报,立即得到了延安地委、行署领导的一致赞同。经过与地区行署的多方努力和紧张的准备,资料汇总,人员组成,资金基本就绪后,1984年10月17日,组成延安地区各主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40多人的汇报团,当日乘汽车赶往西安,晚九时坐飞机前往北京。 深夜,下榻在北京的全国人大招待所。“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全国革命老区专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经济建设情况的一次盛会,是延安人民的骄傲和荣幸。从此延安贫困老区的经济开始加速发展、腾飞。 喜迎“党建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回首我在延安插队工作的经历,有一段往事令我终生难忘!那就是1984年金秋,策划筹备“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并赴北京有幸与革命老前辈共同参会的过程。 37年前,我和同事吴俊都在延安地区经协委工作。当时还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一天,我们机关围绕延安如何解放思想,尽快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展开了探讨,大家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方案。我们几个北京知青就想着自己当年才十五六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陕北插队锻炼,将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无私地献给了这片炙热的土地,在当地父老乡亲们培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现在应该为第二故乡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有长远谋略的大事,现在不干点事,以后就没有精力了。 大家共同商定要将延安的贫困、闭塞的现状直接向中央领导汇报,架起延安与北京、与中央各部、委、司的直通车,请求北京和中央在资金上给与援助、支持,政策上给与优惠、倾斜,资源开发,利税上给与宽松、扶持,我们便通过各自的人脉和渠道,向中央办公厅请求在北京召开一次有关延安现状,振兴延安经济的汇报会。在通过各方面联系,协调,有了充分的信息和把握后,我们将这个建议直接向当时任延安地委书记作了汇报,立即得到了延安地委、行署领导的一致赞同。经过与地区行署的多方努力和紧张的准备,资料汇总,人员组成,资金基本就绪后,1984年10月17日,组成延安地区各主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40多人的汇报团,当日乘汽车赶往西安,晚九时坐飞机前往北京。 深夜,下榻在北京的全国人大招待所。“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全国革命老区专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经济建设情况的一次盛会,是延安人民的骄傲和荣幸。从此延安贫困老区的经济开始加速发展、腾飞。 本帖最后由 屹梁梁 于 2021-6-9 06:31 编辑 金秋时节,阳光明媚。10月23日中午一时多,我乘坐高专员的车提前来到人民大会堂北门迎接党和国家领导。在这里我有幸见到了习近平同志的母亲、老革命齐心大姐,当她知道我们是当年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并留在延安工作时,非常高兴地同我们握手,并亲切的了解我们家里的情况。 当我陪同齐心大姐步入辉煌壮丽的金色大厅时,一股神圣感油然而生。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重要会议、外事活动的场所,是我国重大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动向的窗口,这里见证着国家的进步、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外瞩目的焦点。北大厅簇拥着早已等候的记者和排列整齐的照相机、摄像机。 下午两点钟,党和国家领导及中央各部委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手持“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请柬陆续步入大厅。领导同志中有许多久别多年又亲切熟悉的“老延安人”,他们那一张张洋溢着亲切笑容的脸庞和深情的双眼,一双双手紧紧地与延安代表团每位同志紧紧相握。 人群里有一位衣着朴素,落落大方,身材高挑的女同志,很有气质,脸庞红润、俊秀,两鬓已斑白,我一眼就认出她就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她认真地在签字薄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走近我的身旁,我急忙走上前去迎接,她那温暖的双手早已伸向了我,看着我,又环视延安代表团的成员很风趣地说:“你们穿的服装好像是统一的西服,领带都很好,很精神”,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八十年代初我国西服还没有普及,大部分依然穿着传统的兰黑灰色的“中山装”,我们每人一身西服,当然很扎眼。随后,习仲勋、蒲安修、康世恩等领导也慢步走进会议室。下午三点钟,会议准时在西大厅会议室召开,整个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在坐的中央领导有:万里、宋平、荣毅仁、习仲勋、廖汉生、宋任穷、康克清等;陕西省委领导有:白纪年、马文瑞、李希甫等;延安地委、行署领导有:高树岐、冯文斌等。首先由省委书记白纪年和延安行署专员高树岐分别讲话,他们介绍了延安地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条战线有了很大的起色和变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工农业和其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会上播放了延安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录像。在座的领导人有相当多的同志都是当年从延安走进北京的老领导,他们看着革命圣地延安在国民党轰炸的废墟上一步步站立起来,如今发展成工农业齐发展的新兴山城,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旁边坐着的孙慧英大姐早已泪流满面,她告诉我她爱人二十几岁就去延安参加革命,离开那里三十五年了,一提起那里的山山水水,善良、憨厚的乡亲们就整夜睡不好。他在中央财政部税务总局对外处工作,这次因去国外考察,因为工作太忙,不能赶来参加会议,在电话里多次叮嘱我“一定代表他来参加这次难得的盛会”。望着她那张激动的脸,我被她深深地感动了。 金秋时节,阳光明媚。10月23日中午一时多,我乘坐高专员的车提前来到人民大会堂北门迎接党和国家领导。在这里我有幸见到了习近平同志的母亲、老革命齐心大姐,当她知道我们是当年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并留在延安工作时,非常高兴地同我们握手,并亲切的了解我们家里的情况。 当我陪同齐心大姐步入辉煌壮丽的金色大厅时,一股神圣感油然而生。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重要会议、外事活动的场所,是我国重大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动向的窗口,这里见证着国家的进步、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外瞩目的焦点。北大厅簇拥着早已等候的记者和排列整齐的照相机、摄像机。 下午两点钟,党和国家领导及中央各部委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手持“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请柬陆续步入大厅。领导同志中有许多久别多年又亲切熟悉的“老延安人”,他们那一张张洋溢着亲切笑容的脸庞和深情的双眼,一双双手紧紧地与延安代表团每位同志紧紧相握。 人群里有一位衣着朴素,落落大方,身材高挑的女同志,很有气质,脸庞红润、俊秀,两鬓已斑白,我一眼就认出她就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她认真地在签字薄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走近我的身旁,我急忙走上前去迎接,她那温暖的双手早已伸向了我,看着我,又环视延安代表团的成员很风趣地说:“你们穿的服装好像是统一的西服,领带都很好,很精神”,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八十年代初我国西服还没有普及,大部分依然穿着传统的兰黑灰色的“中山装”,我们每人一身西服,当然很扎眼。随后,习仲勋、蒲安修、康世恩等领导也慢步走进会议室。下午三点钟,会议准时在西大厅会议室召开,整个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在坐的中央领导有:万里、宋平、荣毅仁、习仲勋、廖汉生、宋任穷、康克清等;陕西省委领导有:白纪年、马文瑞、李希甫等;延安地委、行署领导有:高树岐、冯文斌等。首先由省委书记白纪年和延安行署专员高树岐分别讲话,他们介绍了延安地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条战线有了很大的起色和变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工农业和其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会上播放了延安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录像。在座的领导人有相当多的同志都是当年从延安走进北京的老领导,他们看着革命圣地延安在国民党轰炸的废墟上一步步站立起来,如今发展成工农业齐发展的新兴山城,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旁边坐着的孙慧英大姐早已泪流满面,她告诉我她爱人二十几岁就去延安参加革命,离开那里三十五年了,一提起那里的山山水水,善良、憨厚的乡亲们就整夜睡不好。他在中央财政部税务总局对外处工作,这次因去国外考察,因为工作太忙,不能赶来参加会议,在电话里多次叮嘱我“一定代表他来参加这次难得的盛会”。望着她那张激动的脸,我被她深深地感动了。 本帖最后由 屹梁梁 于 2021-6-9 06:52 编辑 一阵热烈的掌声将我从沉思中惊醒,参加会议的各位首长对延安今后的开发、建设发表各自的看法。 首先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讲话:“延安是我们的老家,一定要建设好,你们就是不来该给的我们一定要给。”接着,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讲:“延安修铁路我支持,修高速公路我也同意,你们自己商量,什么经济效益好你们就搞什么,我怕老区因贫困,资金紧张,修了铁路会赔钱,还是先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大力发扬延安精神,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今天看了延安的录像,真的有些不认识了……”。这时,习仲勋书记又插话说:“以后中央开大的会议不要去秦皇岛、青岛、上海,要去延安开,让干部体验一下老区的生活。”领导同志亲切的话语让在坐的每一位延安代表激动万分,是啊,这是对我们延安人民的信任。 接着是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和宋任穷同志讲话,彭德怀的夫人蒲安修针对延安的教育讲了肺腑之言:“延安要培养人才,教育质量要提高,要同北京和全国各大院校挂钩,取得他们的协助,今后每年在招生录取指标方面要照顾老区延安,因为那里是山区,落后、闭塞,交通不发达,应该首先想到他们”。 掌声一次次响起,大家情绪高涨,气氛热烈,纷纷为老区建设献计献策。会场的摄像人员将这难得的瞬间,令人难忘的历史的时刻,将这亲人久别重逢的激动场面永久的记录了下来。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300多位代表走出会议室来到北大厅,与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各部委领导和所有与会代表一起合影留念。 当年曾在延安插队的知青习近平和他的弟弟习远平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站在第六排右起第三,第四的位置,我和孙大姐站在中间第三排,只听摄影师一声“注意”,照像机“咔、咔”的转动着,将这激动人心的场景永远保留下来,成为永久的纪念。 照完合影,大家走向二楼宴会厅。突然背后有人喊我,原来是同事吴俊,他告诉我:“你扶康克清妈妈上二楼。”康妈妈高兴地拉着我的手朝电梯方向缓缓走去。一路上康妈妈问了我许多延安的变化和基本情况,我仔细地做了回答。当我们从侧门进入宴会厅时,整个大厅已经坐满了在那里等候的与会代表,几百双眼睛注视着我们,我似乎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那种场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这样宏大庄严热烈的场面。我们被安排在前排第三个席位上,我坐在康妈妈的旁边,在坐的有陕西省委副书记李希甫、康妈妈的秘书吕黄女士,延安行署专员高树岐、冯文斌、胡丰华等,宴会在隆重的气氛中开始了。省委书记白纪年、延安地委书记举着酒杯来到我们的桌旁,我连忙向康妈妈介绍在坐的代表,并与前来的两位书记共同举起延安甘泉自制的“美水酒”,为振兴延安经济而干杯!康妈妈边吃边询问我父母身体怎样?爱人和孩子在延安吗?知道我的名字时,康妈妈饶有兴趣地说:“你叫延梅,又姓延安的延,又是北京去的知青,是缘分,更应该为革命老区的建设做出贡献。 延安是个好地方,我离开那里35年了,很想念那里,以后有机会随代表团一定回去看看……”我连忙说:“到那时我一定去飞机场接您”,吕黄和李希甫笑着说:“到延安我们一定先找你”,在坐的代表们都爽朗地笑了。 一阵热烈的掌声将我从沉思中惊醒,参加会议的各位首长对延安今后的开发、建设发表各自的看法。 首先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讲话:“延安是我们的老家,一定要建设好,你们就是不来该给的我们一定要给。”接着,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讲:“延安修铁路我支持,修高速公路我也同意,你们自己商量,什么经济效益好你们就搞什么,我怕老区因贫困,资金紧张,修了铁路会赔钱,还是先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大力发扬延安精神,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今天看了延安的录像,真的有些不认识了……”。这时,习仲勋书记又插话说:“以后中央开大的会议不要去秦皇岛、青岛、上海,要去延安开,让干部体验一下老区的生活。”领导同志亲切的话语让在坐的每一位延安代表激动万分,是啊,这是对我们延安人民的信任。 接着是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和宋任穷同志讲话,彭德怀的夫人蒲安修针对延安的教育讲了肺腑之言:“延安要培养人才,教育质量要提高,要同北京和全国各大院校挂钩,取得他们的协助,今后每年在招生录取指标方面要照顾老区延安,因为那里是山区,落后、闭塞,交通不发达,应该首先想到他们”。 掌声一次次响起,大家情绪高涨,气氛热烈,纷纷为老区建设献计献策。会场的摄像人员将这难得的瞬间,令人难忘的历史的时刻,将这亲人久别重逢的激动场面永久的记录了下来。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300多位代表走出会议室来到北大厅,与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各部委领导和所有与会代表一起合影留念。 当年曾在延安插队的知青习近平和他的弟弟习远平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站在第六排右起第三,第四的位置,我和孙大姐站在中间第三排,只听摄影师一声“注意”,照像机“咔、咔”的转动着,将这激动人心的场景永远保留下来,成为永久的纪念。 照完合影,大家走向二楼宴会厅。突然背后有人喊我,原来是同事吴俊,他告诉我:“你扶康克清妈妈上二楼。”康妈妈高兴地拉着我的手朝电梯方向缓缓走去。一路上康妈妈问了我许多延安的变化和基本情况,我仔细地做了回答。当我们从侧门进入宴会厅时,整个大厅已经坐满了在那里等候的与会代表,几百双眼睛注视着我们,我似乎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那种场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这样宏大庄严热烈的场面。 我们被安排在前排第三个席位上,我坐在康妈妈的旁边,在坐的有陕西省委副书记李希甫、康妈妈的秘书吕黄女士,延安行署专员高树岐、冯文斌、胡丰华等,宴会在隆重的气氛中开始了。省委书记白纪年、延安地委书记举着酒杯来到我们的桌旁,我连忙向康妈妈介绍在坐的代表,并与前来的两位书记共同举起延安甘泉自制的“美水酒”,为振兴延安经济而干杯!康妈妈边吃边询问我父母身体怎样?爱人和孩子在延安吗?知道我的名字时,康妈妈饶有兴趣地说:“你叫延梅,又姓延安的延,又是北京去的知青,是缘分,更应该为革命老区的建设做出贡献。 延安是个好地方,我离开那里35年了,很想念那里,以后有机会随代表团一定回去看看……”我连忙说:“到那时我一定去飞机场接您”,吕黄和李希甫笑着说:“到延安我们一定先找你”,在坐的代表们都爽朗地笑了。 本帖最后由 屹梁梁 于 2021-6-9 07:06 编辑 服务员将一盘地道的陕北年糕和南瓜摆在餐桌上,康妈妈高兴地说:“这道特有的小吃,我想了几十年了,今天能品尝到,真的了却我多年的愿望。”吕黄在旁边说:“大姐,您少吃一些,这不容易消化”,康妈妈笑着回答:“多吃些不要紧”。 一盘红彤彤的苹果摆了上来,我告诉她:“这是延安洛川产的苹果,光照时间长,口感甘甜、清脆,含糖量高”。康妈妈连连点头说:“延安有这么好的苹果,我一定吃”。又询问苹果的销路和价格,我插话说:“每斤两角,大部 分销售在本地”。康妈妈接着说:“是啊,铁路上不去,运不出,只能是积压,一定要修通铁路,到那时延安就富起来了……” 宴会就要结束了,康妈妈站起来与我们合影告别,我将她送到大厅北侧门前,她拉着我的手说:“以后有机会回北京探亲一定来看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会全力解决,有机会我一定再回阔别多年的延安,了却心中的牵挂,谢谢你们的宴席。” 望着老一辈革命家们远去的背影和缓慢的步履,心中回味着他们对延安的期望,一股热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我随着人群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民大会堂。这次汇报会开得非常成功,是对延安人民最大的鼓舞,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延安,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延安经济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延安精神指引,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十余年的锐意奋斗,如今的革命圣地延安铁路、高铁、公路、航空四通八达,是陕北重要的交汇枢纽,还是陕北地区商贸、货运繁荣发达之地,在文化方面,延安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古文化旅游圣地。这离不开战争年代革命精神的传承,更离不开当年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给延安地区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的注入。 当年北京知青也同时接受了延安人民身上中华民族善良、纯朴、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再教育,这份炙热的中华民族魂脉和延安革命精神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血液和生命中。往日沟壑纵横,黄沙弥漫,荒凉贫瘠的山城,如今是旖旎、清新,交通便利,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从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到焕然一新的自然风光,从光照日月的红色经典,到淳朴、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片热烈又神秘的土地上,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勤劳勇敢的延安人民正在激情勃发地书写着新时代壮美、多彩的诗篇。 我们是这片土地上的开拓者、建设者、奉献者,我们用我们的青春活力,改天换地的理想和年轻的生命续写了延安的历史,丰富了黄土文化的内涵,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延安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同样,我们的子孙依然踏着前辈的历史足迹,为这片土地的明天继续奋斗。今天,一个多彩、美丽、腾飞的新延安,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生态、开放,幸福的新延安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这代“知青”可以告慰那些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先辈,告慰当年的老延安人的重托和希望了。 2015年11月11日于延安2021年3月修定于北京 (文稿编辑修定: 冯军) 服务员将一盘地道的陕北年糕和南瓜摆在餐桌上,康妈妈高兴地说:“这道特有的小吃,我想了几十年了,今天能品尝到,真的了却我多年的愿望。”吕黄在旁边说:“大姐,您少吃一些,这不容易消化”,康妈妈笑着回答:“多吃些不要紧”。 一盘红彤彤的苹果摆了上来,我告诉她:“这是延安洛川产的苹果,光照时间长,口感甘甜、清脆,含糖量高”。康妈妈连连点头说:“延安有这么好的苹果,我一定吃”。又询问苹果的销路和价格,我插话说:“每斤两角,大部 分销售在本地”。康妈妈接着说:“是啊,铁路上不去,运不出,只能是积压,一定要修通铁路,到那时延安就富起来了……” 宴会就要结束了,康妈妈站起来与我们合影告别,我将她送到大厅北侧门前,她拉着我的手说:“以后有机会回北京探亲一定来看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会全力解决,有机会我一定再回阔别多年的延安,了却心中的牵挂,谢谢你们的宴席。” 望着老一辈革命家们远去的背影和缓慢的步履,心中回味着他们对延安的期望,一股热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我随着人群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民大会堂。这次汇报会开得非常成功,是对延安人民最大的鼓舞,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延安,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延安经济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延安精神指引,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十余年的锐意奋斗,如今的革命圣地延安铁路、高铁、公路、航空四通八达,是陕北重要的交汇枢纽,还是陕北地区商贸、货运繁荣发达之地,在文化方面,延安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古文化旅游圣地。这离不开战争年代革命精神的传承,更离不开当年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给延安地区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的注入。 当年北京知青也同时接受了延安人民身上中华民族善良、纯朴、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再教育,这份炙热的中华民族魂脉和延安革命精神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血液和生命中。往日沟壑纵横,黄沙弥漫,荒凉贫瘠的山城,如今是旖旎、清新,交通便利,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从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到焕然一新的自然风光,从光照日月的红色经典,到淳朴、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片热烈又神秘的土地上,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勤劳勇敢的延安人民正在激情勃发地书写着新时代壮美、多彩的诗篇。 我们是这片土地上的开拓者、建设者、奉献者,我们用我们的青春活力,改天换地的理想和年轻的生命续写了延安的历史,丰富了黄土文化的内涵,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延安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同样,我们的子孙依然踏着前辈的历史足迹,为这片土地的明天继续奋斗。今天,一个多彩、美丽、腾飞的新延安,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生态、开放,幸福的新延安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这代“知青”可以告慰那些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先辈,告慰当年的老延安人的重托和希望了。 2015年11月11日于延安2021年3月修定于北京 (文稿编辑修定: 冯军) 【作者简历】延梅,女,北京石景山古城中学1967届初中生,1969年元月赴延安黄龙县插队的北京知青。1972年12月招工到延安机械厂。后曾在市经协委工作,大学文凭,经济师。退休后一直从事文字创作三十年,担任多家杂志社的编委,曾在多家杂志、书籍发表“知青系列故事” 、“人物专访”、“散文”、“游记”、“诗歌”等二百多篇。曾获多次奖项,其中纪实《陕北的好儿子——张革》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并当选为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在中央党校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梦知青情”的平台发表知青系列文章,得到全国知青的喜欢和好评。 ![]() ![]()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3 03:37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