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穿越千年访三苏

2021-5-26 22:48|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57| 评论: 0|原作者: 安宁檬

摘要: 穿越千年访三苏 安宁檬 近日云游于眉山境内,虽离成都仅几十公里,但多年未曾入眉城,今特意造访,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这里是一门三父子同登“唐宋八大 ...
           穿越千年访三苏
                安宁檬

近日云游于眉山境内,虽离成都仅几十公里,但多年未曾入眉城,今特意造访,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这里是一门三父子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的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东坡先生曾有词曰:"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因此眉山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
        
眉山除有驰名中外的“三苏祠”外,近年更将东坡文化发扬光大,着力打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大宋不夜城”。行走于城中,不时有着古装的年轻人从身边飘过,男如苏家六公子,潇洒倜傥;女似八娘苏小妹,温婉娴雅。恍惚间犹如穿越到了北宋年间。


2F12DEB9-370D-488D-A0DB-43AE47A85640.jpeg
8A21C3BE-4696-459A-89E6-5090C6E09D67.jpeg
05B797DD-0709-49BF-A415-AD4EFDA956B8.jpeg
3C0E5C20-DCCA-46F0-80A3-DC5EB6EA849E.jpeg
69FA5555-1C73-45EE-9686-70EA51FFE815.jpeg
70A041CC-2974-4143-9050-B65E55913A19.jpeg
0DD581CC-840B-41F3-835D-08A28F23EC7C.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4 编辑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是三苏的故居。明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三苏祠为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格局,亭台楼榭,绿水萦绕,翠竹掩映,古木扶疏。祠内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339CAB31-BABF-4E3B-9E2D-7C89A4207602.jpeg
84E965DB-C0A6-48E5-A98D-B6F77007986F.jpeg
BF5505D9-9A17-4103-97C5-68827615BB9D.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5 编辑

在挂着“文献一家”匾额的前厅,有清代廉吏张鹏翮所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对联。“是父是子”的正殿,终日香火鼎盛。正殿中间是父亲苏洵塑像,两边分别为苏轼、苏辙塑像。

532B9D4C-957E-4EBA-A953-FA295F4EF6D0.jpeg

0D1D27A7-51CC-4059-9B38-E1A786042D98.jpeg

659AFA80-37C4-4D1C-8B41-2E1D840F9B6D.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6 编辑

启贤堂内供奉着苏氏祖先、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的塑像。两边分列着他几代后裔的牌位,还有号称“苏家六公子”的画像,他们是:苏轼之子苏迈、苏迨、苏过和苏辙之子苏迟、苏适、苏逊,六公子都各有建树,但均不及其父辈。
94B513A7-A4FE-46F1-81F8-9B33669A5140.jpeg

247721C2-C176-4962-9B05-4F7B03916FA1.jpeg

B84E8976-AA97-492D-91AB-B0D46BAE48C7.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7 编辑

绿水环绕中,东坡先生坐于石上,一身正气,几分潇洒,眉宇间透着睿智、豪放和亲和。对面的披风榭,据史料记载,南宋时诗人陆游曾来眉州,登披风榭,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诗。

4DFAE2AD-359F-47C3-B380-846AFCCA9D0E.jpeg

CF74C98B-D109-4BAD-8A3B-5D4B564B29C5.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6:58 编辑

苏轼母亲程夫人是有名的贤母,知书识礼,父亲游历在外期间,苏轼兄弟姐妹均由母亲教导。苏八娘是苏东坡的姐姐,才貌双全,坊间传为苏小妹。

4212FFFD-CC33-4BE9-82C8-AC0230698C3C.jpeg

AEB8062C-776F-4E57-ABD4-F4299B5BB9E9.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8 编辑

连鳌山相传为苏东坡读书处,刻在石上的“连鳌山”三字据传系苏东坡青年时代手书,始凿于宋,后复制于三苏祠。院内古井几百年来一直能出水,年年有学子前来井里打水洗手,以沾苏氏的文气。

8207CD56-4AD4-4519-B1E4-622CF888B227.jpeg

B65E5BD8-E823-41DB-95CF-E6FD493A97A5.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9 编辑

东坡先生无论颠沛流离到哪里都不忘故乡的山山水水:“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眉山附近的柳江古镇即是蜀江上一小镇,素有“烟雨柳江”之称。坐在江边的吊脚楼上,听着滴答的雨声,在朦胧的烟雨中看江上点点灯火,可以体味东坡先生当年眷念故乡的情怀。

FBA24E1B-1A8A-45D6-8E7D-6E88BF7FAC32.jpeg

289B1312-C03C-4AB2-99E1-0F00BA33F319.jpeg

BC393710-BE3F-4FA2-B36E-5465BC95EF5A.jpeg

69993EF3-092D-4AC1-822D-C02C715FB739.jpeg

D31326BF-1F0B-40BF-BD3C-E32E5A059972.jpeg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20:35 编辑

夜来的眉城,灯火辉煌,鼓乐声声,丝竹悠扬。人们摩肩接踵,熙来攘往,一派繁荣盛世景象。

2021年5月

D5BA6D92-5B4D-4D2D-954A-57E315F4D556.jpeg

FFB5E64E-449D-481B-872A-61A364C146C9.jpeg

4021F2BC-7FF4-474E-9B56-90BED42718A1.jpeg

DB5DBD0F-9877-48ED-AA3B-F3BE1779CD33.jpeg

6A44B608-8BD2-4D38-A949-A39D33C4D1D1.jpeg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3 08:27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