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访三苏 安宁檬 近日云游于眉山境内,虽离成都仅几十公里,但多年未曾入眉城,今特意造访,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这里是一门三父子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的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东坡先生曾有词曰:"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因此眉山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 眉山除有驰名中外的“三苏祠”外,近年更将东坡文化发扬光大,着力打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大宋不夜城”。行走于城中,不时有着古装的年轻人从身边飘过,男如苏家六公子,潇洒倜傥;女似八娘苏小妹,温婉娴雅。恍惚间犹如穿越到了北宋年间。 ![]() ![]() ![]() ![]() ![]()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4 编辑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是三苏的故居。明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三苏祠为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格局,亭台楼榭,绿水萦绕,翠竹掩映,古木扶疏。祠内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5 编辑 在挂着“文献一家”匾额的前厅,有清代廉吏张鹏翮所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对联。“是父是子”的正殿,终日香火鼎盛。正殿中间是父亲苏洵塑像,两边分别为苏轼、苏辙塑像。 ![]()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6 编辑 启贤堂内供奉着苏氏祖先、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的塑像。两边分列着他几代后裔的牌位,还有号称“苏家六公子”的画像,他们是:苏轼之子苏迈、苏迨、苏过和苏辙之子苏迟、苏适、苏逊,六公子都各有建树,但均不及其父辈。 ![]()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7 编辑 绿水环绕中,东坡先生坐于石上,一身正气,几分潇洒,眉宇间透着睿智、豪放和亲和。对面的披风榭,据史料记载,南宋时诗人陆游曾来眉州,登披风榭,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诗。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6:58 编辑 苏轼母亲程夫人是有名的贤母,知书识礼,父亲游历在外期间,苏轼兄弟姐妹均由母亲教导。苏八娘是苏东坡的姐姐,才貌双全,坊间传为苏小妹。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8 编辑 连鳌山相传为苏东坡读书处,刻在石上的“连鳌山”三字据传系苏东坡青年时代手书,始凿于宋,后复制于三苏祠。院内古井几百年来一直能出水,年年有学子前来井里打水洗手,以沾苏氏的文气。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17:09 编辑 东坡先生无论颠沛流离到哪里都不忘故乡的山山水水:“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眉山附近的柳江古镇即是蜀江上一小镇,素有“烟雨柳江”之称。坐在江边的吊脚楼上,听着滴答的雨声,在朦胧的烟雨中看江上点点灯火,可以体味东坡先生当年眷念故乡的情怀。 ![]() ![]() ![]() ![]() ![]()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1-5-26 20:35 编辑 夜来的眉城,灯火辉煌,鼓乐声声,丝竹悠扬。人们摩肩接踵,熙来攘往,一派繁荣盛世景象。 2021年5月 ![]() ![]() ![]() ![]() ![]()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3 08:27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