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孔老师年近九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光彩照人

2021-4-21 14:10|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76| 评论: 0|原作者: 河沿渔人

摘要: 孔老师年近九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光彩照人 昨天,当年在沈阳二中读书的几位老同学相约来到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家做客,年近九旬老人格外高兴,还为同学们备了红酒和小菜,大家聊的最多的还是当年讲台上的先生!曾 ...

孔老师年近九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光彩照人

   昨天,当年在沈阳二中读书的几位老同学相约来到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家做客,年近九旬老人格外高兴,还为同学们备了红酒和小菜,大家聊的最多的还是当年讲台上的先生!曾经的风度翩翩,音容笑貌、满腹经纶。为师者孔凡青,据孔家家族族谱记载:为孔子第74代嫡孙。在学生眼中、无论何时都风光无限、光彩照人!
   对于为奋斗设定目标的人来说:努力就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先有量变才能引发质变。世间人,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沉下心,做好自己的事,当才华配上梦想,好运自会不期而遇。时间很公平,你把它花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结果。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人赢在了不去学别人,很多人却输在了最终不像了自己……只要你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时间总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渔人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先生当年是【沈阳二中】的语文老师,由于教学有方,后调入【沈阳大学】任教,直至退休。一辈子教书育人,学子遍天下,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如今已近九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著书写诗!先生半个多世纪的教书生涯,成就了自己,更为学子们做了榜样!
   先生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受到同学们和社会上如此的爱戴,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伟大事业毕生追求的结果。先生是“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用行动对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先生也是一代文学大家,70年代风靡全国的歌曲集《战地新歌》创下了建国以来发行之最,其很多作品的词作者都嵌入了孔凡青的名字,作品也影响了一代人。80年代中叶,主编了中国文坛最有影响的编年体小说总集、10本共350万字的《1984中国小说年鉴》,由此奠定了中国文坛大家地位,手笔之大也展现了大家风范,作品,至今还在读者中广泛流传和收藏。
    先生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先锋和骄子,他不知疲倦的探索,探索中国教育改革的新路,在教育领域里首开先河,于198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办高中——【沈阳实验高级中学】。至今,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依然响彻在棋盘山脚下……,这个学校多年来培养出的莘莘学子数以百计、千计、万计。他们走上了祖国建设的岗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孔老师的这一办学创举,更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也荣获的“全国十大民办教育家”的荣誉称号,将作为一个鲜明的时代符号被永久的载入共和国教育史册!是先生一生中的辉煌时刻。   
   回忆起在四十年前的语文课堂上,教我们白居易的《卖炭翁》,使我们读懂了卖炭老人的艰辛,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古老的生活场景,至今记忆犹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使我们知道了永州之野产异蛇……。领我们读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使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创业精神,那美好的文字令我们这些学子们至今激情未泯。那些朗朗上口的名句、名篇,至今还在耳边萦绕……。先生不仅教我们如何阅读、做文,更教我们如何做事、做人,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放飞青春的梦想。先生为人堂堂正正,胸怀磊落;一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既是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当年先生的教诲犹如甘甜的泉水,在我们的心中潺潺流淌。无论经历过多少岁月,走过了多少地方,先生永远是我们的恩师、更是学子们的榜样。青丝鹤发,师恩难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psc (3).jpgpsc (2).jpg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3 23:51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