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氏宗亲子嗣续传(一) 我娘的高祖(我的天祖)是天津黑氏家族的五世(总十八世)黑耀曾。 根据老人们的回忆,我们近百年居住的老宅子徐家冰窖黑家大院是黑耀曾留下的遗产。从外观看,房屋建筑和屋内陈设的摆设,已经是破落的传统式家庭,不像是有钱的人家。尽管是明三暗五,宽大青砖大瓦房的四合院,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 他有一个儿子黑廷珍。曾经的两子庆珍、培珍早殇。另两子成家后双双去世。 黑廷珍(聘卿)六世(总十九世))行1道光28年9月12生,诰封武德骑尉五品武官授武德骑尉之官阶,赏戴蓝翎,清末时期很滥,并可出钱捐得。守备衔,清初四五品。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的军分区司令。尽先千总,清代的千总属于中下级军官,统领的士兵人数不多,在500——1000人之间,属于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营级或者团级军官。到了清末,由于朝廷腐败无能,军备废弛,管理松懈,大部分的士兵都不在军营。交河,清代属直隶河间府。汛把总千总(500-千人左右)、把总(百总,100人左右。从所统领人数上看相当于现在的营连级干部。妻冯氏,副贡汉教习期满分发河南后补知县冯景公之侄女。贝也封文林郎、诰封武略骑尉冯六爷宝善公之三女,道光27年7月19日生。子3应时。应昌成家,应昱成年后早亡。 黑廷珍也是单传,儿子应时 (继贤)七世(总二十世) 。黑应时没有详细的记载。 老人们回忆家他有房地产,即住天津西头大伙巷旁的徐家冰窖黑家大院。黑家大院还有黑家胡同的房产一大片。类似荣国府或者荣国府似的,房连房,院穿院。黑应时没有像祖上那样混个一官半职的。就靠祖上的遗产和福荫生活。坐吃山空,衣食无忧,还能不时地抽上几口大烟。同族家庭的旁人,靠劳动,倒卖柴火,依南运河运输做买卖谋生,火火爆爆。这位老爷子活到民国初年,1920年的一天,儿子找来,要给刚诞生不久的孙女做百岁,苦于家中无钱,同时这女孩已经是黑家的第十五位女子,加上儿子的折磨就在吃饭的时候,溜桌了。现在看来应该是脑出血,不治而亡,时年50多岁。他的夫人(我老太太)穆姓,大户人家之女。生活到建国后1953年。那时已经老态龙钟。在我的记忆里,有老太太把我抱在怀里的印象,我有双手不时地去抓她垂落的脖子下面的赘肉。待到老太太无常一段时间,我还到处找寻,指着院里通往胡同的沟眼,找老人家。可能当时印象下葬时的情形的联想。 黑应时五个儿子的家分别是:长子黑树铭,妻王慈愿;二子黑钟鸣,妻石異庸;三子黑盘铭,妻王玉明,妾只同玉;四子黑乐铭,张良淑;五子黑某铭夫妇 黑五爷夫妇早年去世,没有子嗣。其余的四位家里都是代代相传。 自从黑应时去世后,家里就分家,各过各的。原来的大院集中生活,就鸟作兽散,各奔东西了。老太太就分别每个月待在各个儿子家。 长门老大搬到小白楼的镇江道。那里是法租界,这位清末年间的文人,毕业于北洋大学堂,……后来供职在北宁路局,属于朝廷官员,进京拜见过皇上。有些成就。 二门(我姥爷家)租借附近张家亲戚的老宅子。当时一个四合院只有我们居住。他先于母亲去世,患得是食道癌。他本身就是大夫,民国初年国民革命军医院毕业的学生,但是医不治己,没有办法。他是1952年无常的,那时我刚两岁,没有印象。分家后的老二,把出嫁的大女儿夫妇收在家门。那时我父亲家闹纠纷,就离家出走。落户我姥爷家。将带来的钱财揉在一起过日子。当时的黑家靠我姥爷家支撑门面,因为有被尊称为“二姑爷”的我父亲,应时到节,打理黑家亲戚。 二爷最大的贡献是培育了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自幼生长在黑家门下。得益于封建贵族家庭的文化理念教育和传统思想熏陶影响。我小时候经常看到老黑家的亲戚朋友来我们大院,瘸姑姥姥,麻舅姥姥,舅老爷们,姨姥姥等,没有王家亲戚到访。 姥姥有个老婶(老叔的填房)也来看望祝寿我的姥姥。我记得,我娘喊她老人家“老姥姥”,我也学着称呼,惹得老人们大笑,说你应该喊“老太太”。老人家在我印象中比我姥姥还年轻,精神抖擞的。尽管她年纪小我姥姥十岁,可是她要坐在我们堂屋八仙桌子的左边的正位。姥姥退而求其次,坐在她身旁。嗓门大,发号施令,儿孙们唯命是从。她辈分高,说了算。后来我给她老人家报丧姥姥去世的消息,她久哭不了。可见婶侄情深意长,深厚的感情。 听说老太太(应时夫人)是因为饮食不洁而害病。那一时正赶上她住在老三家,患病不治,就移送灵柩到我姥姥家。老三家没有院落,没有地方举行回族葬礼,也没有沐浴的场所。所以老太太是从老二家发送的(彼时我姥爷已经无常两年)。老人们回忆,那是一个大买台,亡人辈分高,儿孙们多,亲朋好友等站满了整个大院子。 老太太下葬在黑家祖坟内。这片坟地坐落在天津西郊二牛道。偌大的坟地首当其冲的是黑耀曾。后来都迁坟到北郊回民公墓时,黑耀曾排在首位。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4 12:44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