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的张玉敏 40多年后激情回忆饰演雷锋的难忘经历 作者\ 河沿渔人 坐落在沈阳市光荣街的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是全国有名的学雷锋教育基地,在这里有全国第一个把雷锋形象搬上舞台的张玉敏,第一个写雷锋故事的陈广生,第一个用快板书说雷锋的朱光斗。几十年来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断的宣传雷锋、学习雷锋,这个干休所也因此成为了“学习雷锋教育基地”。不久前,记者来到了沈阳军区第一干休所专程采访了第一个把雷锋的形象搬上话剧舞台今年已经74岁的原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玉敏,并听他讲述了40多年前他所扮演雷锋难忘经历。 18岁入伍,竟当上了文艺兵 张玉敏从入伍的那天起,没有想到能当上文艺兵。1948年,当时的张玉敏才刚满18岁,从哈尔滨第一中学毕业时正赶上部队来学校招兵,张玉敏来到了报名处报了名,。不久,他如愿以偿,真的穿上了绿军装,在军工部负责造枪造炮。由于张玉敏在学校是文艺骨干,在学校期间也经常演一些话剧,所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舞台经验,部队负责文艺的首长看到张玉敏还是个搞文艺的料,所以,到了部队不久就把张玉敏从军工部调到所在部队的文工团,为了配合解放战争,文工团根据当前的形式排练了很多节目,经常下基层部队演出。由于张玉敏的出色表现,不久,他又被调到当时的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来,部队又整编,当时由西北、东北、华北部队文工团合编成“抗敌话剧团”。说到此,张玉敏无限感慨到:“那时的抗敌话剧团的演员阵容太强了。”当时有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张良、王润身、李岩,还有专门演日本鬼子的王孝忠等演员都曾经在剧团工作过。回忆张老的演出生涯,他出了演雷锋之外,印象最深的大概要数话剧《战斗里成长》,这是在1956年搬上舞台的。张玉敏曾经在该剧扮演小石头的角色。由于编导与全体演员齐心努力,该剧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剧本一等奖,张玉敏也因此获了奖。后来,该剧又被改编成电影,演员队伍仍然是原班人马。打那以后张玉敏的戏就没有断过,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革命的名义》、《彭大将军》……等话剧中,张玉敏都有出色的表演,而在他的表演生涯中,他没有想到能在话剧《雷锋》中饰演雷锋,更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演“雷锋”,使雷锋的形象在张玉敏心中得到升华,从而与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玉敏演上了“雷锋” 1962年,全军组织了一场忆苦思甜报告会,当时在沈阳的八一俱乐部由雷锋做报告,雷锋先忆苦后思甜,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的打动了张玉敏,作为一名演员,他当时就产生了采访雷锋的冲动,也想把雷锋的形象搬上话剧舞台,只是没有剧本,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来得及采访雷锋,到了八月份,雷锋牺牲的噩耗传来,张玉敏听到后格外伤心,也感到非常遗憾。雷锋牺牲不久,原抗敌话剧团团长贾六到北京开会,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找到了贾六,并指示道:“雷锋是沈阳军区的好典型,你们一定要把雷锋的故事编成话剧搬到舞台上。”总理的指示贾六不敢怠慢,当夜就赶火车返回沈阳。而,此时的剧团演员们也都正在八一俱乐部排练话剧,贾六下了火车没有回到家直接来到剧团的排练场地,并迅速在后台召开了临时党委紧急会议,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经研究决定:立即成立话剧《雷锋》创作组。由王德英负责写剧本,雷锋的扮演者由张玉敏来扮演。这都是原于张玉敏的身高为1.64米,平时,张玉敏由于身高所限在舞台上经常演一些小鬼、警卫员之类的角色,很少能够演一些主角。而雷锋的身高是1.54米,若要把雷锋的形象搬到舞台上,张玉敏自然要比雷锋的形象要高大和丰满了许多。,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从张玉敏的演技出发。能演雷锋,这对张玉敏来说自然兴奋的不得了、他为此曾经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任务紧急,剧本出的也快,没有过几天剧本就赶写出来了,张玉敏一边被台词、一边排练,由于从思想上没有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一次,张玉敏刚一上台就被领导哄下舞台,“没有感情,从排”。如此反复,不知道过了多少遍。不到八天的时间,话剧《雷锋》已经基本成型了。到了1963年的2月,沈阳军区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首长提出要看话剧《雷锋》的演出。张玉敏他们听说要为首长们演出非常激动,在演出那天当时的陈锡联司令员等沈阳军区的首长都前来观看,为了配合演出,他们还专门请来了雷锋生前所在班的战友及指导员。戏顺利的演完了,在台下观看的陈锡联司令员还算满意,可是雷锋的指导员说了一句话让张玉敏摸不着头脑,他疑惑不解,:“你演很活泼可爱,但,他不是雷锋,雷锋精神的实质你没有掌握。”指导员是一手把雷锋培养起来的人,也是最了解雷锋的人。有了指导员的一席话,张玉敏仿佛又悟出了很多道理,于是,在团里的安排下,张玉敏这个假“雷锋班”与真雷锋班结合在一起了,他们要亲自体验雷锋班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有一次,当时雷锋班的全体战士来到沈阳军区开会那天一大早,张玉敏所在的假“雷锋班”从团里出发步行到雷锋班的开会处。一路上他们背着书包精神抖擞的从沈阳的南八条走到东北电影院来到了雷锋班,可是却没有看见一个人,这么早、战士们都到哪里去了?假“雷锋班”的六个演员正在纳闷,只见剧场里的雷锋班的战友们有的在扫厕所、还有的在刷痰盂、还有很多人在打扫剧场的卫生。他们都在为剧场做好事呢!此情此景感动了假“雷锋班”的战友们。于是真假两个“雷锋班”的战友们一起干了起来。回来后,离饭前吃饭还有一段时间,只见雷锋班的战士们每个人又从书包里拿出了毛主席著作开始读了起来,“假雷锋班”的战士们却傻了眼,他们没有带毛主席的书呀!特别是原雷锋班的战友乔安山回忆说:“雷锋牺牲时的那段场景至今仍然映在他的脑海里,当时乔安山简直都要疯了一样。每天朝夕相处的战友就这样的牺牲了,乔安山因此难过了很长时间,雷锋能够感动乔安山的是,一次,雷锋发现乔安山家乡发大水,雷锋默默的多次为乔安山家寄钱,以至于乔安山的父母来信,乔安山才知道是雷锋寄的钱。还有一次,连队挖菜窖,考虑到雷锋的身材,指导员嘱咐大家在挖菜窖的时候一定不要挖的太深,雷锋个小,怕他上不来,这时,一个大个战士嘲笑的对雷锋说:“你开车还得用个板凳,个小不如给首长开小车吧,你要从菜窖里上不来,我就给你一把铁锹,上来时可以抓住铁锹把上来不就得了吗!”此时的雷锋一点也没有生气,他主动找到大个战士说:“我的个小是改不了的,天生的!无论你乍样说,我的个也长不了,可是,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听完雷锋的一席话,大个战士一时羞愧的面红耳赤。再以后就不嘲笑雷锋了。雷锋的这种教育人的方式,既不伤害同事的感情、又起到了说服同志的作用,令其他战友深受感动。有了和雷锋班的亲密接触,张玉敏从中更加感到雷锋的可爱与可敬。也更加感到雷锋身上有一团火,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别人,从而也理解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所谓,“雷锋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实质上并不是雷锋本人,而更是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在雷锋班的生活体验,再以后的排戏过程中演起雷锋来也更象雷锋了。那段时间,他们也经常部队演出,每次演出乘坐火车时,张玉敏也学着雷锋的样子为旅客服务,端茶倒水…….。他们走了一路、好事也做了一路、也感动了一路。从此,张玉敏也真的把自己当成雷锋了。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4 23:09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