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 红 点 的 手 表 小葱拌豆腐 我一生只带过一块手表。 那是1979年结婚前夕买的,上海全钢防震的手表。 那些年,戴表是很奢侈的事,穷人家孩子平时戴不起表,直到结婚这个人生的节点,全家人节衣缩食才有戴上表的可能。尽管那时侯我已经参加了工作,但所挣工资也都全数交给老妈,从未想过买表。 结婚前不久的一天,表姐去我家,说:“孙力,快结婚了,该戴块表了。我给你留了一块手表,表针是带红点的!”表姐是城西供销社卖表的售货员。 周日,我去了城西供销社。表姐看我来了,朝我点了一下头,打过招呼后,瞅瞅四周没人,从柜台里拿出一块表,趴在我耳朵上说:“一盒里头就这么一块!”我知道表姐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知卖了多长时间才给我攒下这么一块表。 这是一款我心仪的手表。银白色表盘和表链,表盘上方镶嵌着“上海”两个黑色的行书体小字。黑色的表针,时针的端部有一个“小红点”,把这块表点缀得格外秀气、与众不同。表姐拽出表把拧了几下,放到我的耳朵旁,立刻响起清脆的“嘀嗒嘀嗒”声,“小红点”拖着时针转了起来。 “啥毛病没有,戴上吧!”表姐说。 “谢谢姐!”付过钱后,我把表戴在了左手腕上。却感觉周身的血液流动突然加速,心脏“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戴表,也是我经手买的最为贵重的物品,买这块表差不多用了我两个月的工资! 6月的天已经够热了,当我走出供销社大门的时候,我后悔不该穿个短袖衬衫,戴表的手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好像满大街的人都在盯着我的手表。 第二天上班,我骑着自行车心里美滋滋的,有了表,再也不用“冒着懵”赶路了。我时不时地看一眼我的表,看一眼均匀跳动的表针上的小红点。“有块表真好!” 以后可以掐着点上班了。 晚上临睡前,我总是把表放在枕头下边,透过“粳皮子”枕头传来的“嘀嗒嘀嗒”声格外悦耳,我这才安然入睡。 1986年4月,我到长春站任职。如果说在铁路分局机关,戴表的主要作用是让你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那表在长春站的作用可就大了。掌握列车到发时刻、了解列车正点晚点、接站送站都离不开表。所以我更加看重心爱的“小红点”。 车站的冬季除雪是关系到铁路畅通的大事。每逢大雪过后,都要按分工把道岔底部的冰雪清理干净,为下一场除雪做准备。 有一次我与机关干部清理道岔沟。干着干着突然想起来忘记把表摘下来,不然刨冰的时候容易把表震坏。我用右手一摸,天哪,表不见了! “是不是忘戴了?”不是!刚才几趟客车进站我都看了看表。放在衣兜里了?也不是!翻遍了所有衣兜,都没有!掉在哪了?我又往回找了几个道岔沟,还是没有, 我急出一身冷汗。 伴随我十年的“小红点”就这么没了?想到这,我心有不甘,便大声呼喊:“小红点!你在哪呢?” “哎、哎,你咋地了?是不是做梦了?”这时我媳妇一边扒拉我,一边冲我说道。 我揉了揉睡眼,在枕头底下一摸,拿出我的表,“嘀嗒、嘀嗒、嘀嗒!”小红点还在走着。 90年代初期,我有了第二块表。但这块表是分局发给我的。那时社会上流行起了电子表,各式各样、各种档次,很多“俊哥靓妹”头上戴着“蛤蟆镜”,身上穿着“喇叭裤”,手上戴着“电子表”招摇过市。 这一年分局评先,我荣获了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分局奖励给我一块电子表。这块表的表盘方方的,指针的底色黑白分明,很酷很时尚。我稀罕了几天之后,把这个电子表给了我老爸,我还是喜欢我的“小红点”,仍然戴着我的“小红点”。 几年后,我有了BP机;再以后我有了手机。记不得什么时候,“小红点”退出了历史舞台。 退休后,有一次我收拾屋子,在一个盒子里发现了“小红点”! “小红点”还是那个样子,黑白相间的表盘,方方的,小红点镶嵌在时针的端部,显得端庄秀气,真让我喜出望外!我把它放在手心,又拧了几下表把,“嘀嗒、嘀嗒、滴答⋯⋯”小红点走了起来,还是那么铿锵有力! 我把“小红点”放在耳旁,仔细听着它“嘀嗒、嘀嗒”的声音,感到无比亲切。 “小红点”的“嘀嗒”声记录了我的青春时光。 QQ454931725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5 14:47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