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纪实文学《我的最爱——收藏书刊杂志》 文/筱怡

2020-12-31 14:15|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48| 评论: 0|原作者: 筱怡

摘要: 我的最爱——收藏书刊杂志萧毅 小时候和小学、初中,我喜欢历史,酷爱连环画——小人书。那时,一二毛钱就可以买本小人书了。家里每天给我五分零用钱,三四天就可以买一本。我把钱省下来,都买了小人书。没几年,我 ...
我的最爱
——收藏书刊杂志
萧毅

  小时候和小学、初中,我喜欢历史,酷爱连环画——小人书。
  那时,一二毛钱就可以买本小人书了。家里每天给我五分零用钱,三四天就可以买一本。我把钱省下来,都买了小人书。
  没几年,我那张写字台的三个抽屉都装满了小人书,有成套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封神榜、春秋战国、楚汉相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家军和林海雪原等。
我沉迷在这些小人书的故事里,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对画画也产生了兴趣。
  平时,我看书前都要洗手,看书时不折叠书页,总是把书整理得干干净净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也不随便借给别人。
  有段时间,文化局让母亲去越剧学馆兼职上政治和历史课。为了参考一些历史资料进行备课,母亲向我借书看,我心里还挺不愿意的。
  读中学时,我已经拥有了三百多本小人书。我把平时的零用钱都攒了起来,开始买一些有插图、通俗易懂的小说书,如瓦岗寨和西游记等。看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966年夏,文命开始了。我四姨妈当时是上海某中学的教导主任,受到了冲击。因系单身,有部分东西寄放在我家。学校造反派来我家查看,并拿走了她的东西。
  没多久,“走资派”的父母也被关进了“牛棚”。当时,破四旧、立四新,动不动就抄家,搜查“封资修”的东西。我心里有点害怕,只好忍痛割爱,把我多年收藏的几百本小人书,偷偷地当作废纸卖掉了,几十元买来的那些书,结果只卖了几元钱。后来,造反派果然派人到我家搜查父母的“罪证”,抄了好几次家。
  这些书卖掉以后,我心里有点后悔,感到很可惜。
  停课空闲在家,我喜欢看各类小说,就向同学、邻居和亲戚等借书看,如说唐、岳传、红岩、红日、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牛虻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的长篇小说。
  下乡时,农村书少,无书可看,就看些秋海棠之类的旧书。后来碰到一位福州下乡知青,他喜爱文学写作,身边有不少杂七杂八的书,我就向他借些描写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看。
  在部队时,政治处图书室倒有不少报刊杂志和书籍,如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辽宁日报和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朝鲜画报,以及收获等各种报纸和各类刊物、杂志,但书籍都是66-76年期间出版的那些新书,如沸腾的群山、艳阳天等,我有空就去翻翻。
  粉碎“四人帮”以后,图书室进了一些重版老书和内部书等。我在宣传股“近水楼台先得月”,因钟情于四大名著,首先借阅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及静静的顿河,还看了些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传纪类的书等。因当时这些热门书很抢手,所以借来后每天都看到很晚,有时通宵达旦,越看越有劲。
  因部队宣传股及电影组对写作和绘画知识有要求,74年开始,我购买了不少有关绘画知识的书籍,如素描、速写、写真、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国画)、油画、版画、木刻和板报、广告、宣传画、年画等。我还自己掏钱订阅了大众电影、大众摄影和无线电技术等杂志。并购买了一些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书籍。
  1977年以后,恢复了高考,我又买了一些大学数理化的教科书。当时这些书很热门,一出来就排长队,一会儿就卖光了。好在丹东新华书店有位女店员是杭州人,也算是半个老乡。她对我们部队的几个上海兵挺照顾的,每次新书一到总给我们留着,等星期天我们上街,走后门悄悄地卖给我们。除大学教科书外,还有一些紧俏书籍,如巴金的家、春、秋,高老头和一千零一夜等。
  因没有画画的天分,总是画不好,所以离开部队前,一部分绘画书送给电影组长了。回上海后,大部分绘画书送人了。
  因当时我还没上大学,所以那些教科书也看不懂,都放在书橱里睡大觉了。只有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出版的上中下三册大学物理,念大学时派上了用处,我们学校的物理教材正好是南工的那套书,也就不用重复购买了。
  回上海后,我喜欢收藏中外经典名著,如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如外国的安娜.卡列尼娜、斯巴达克思、乱世佳人、红与黑、复活、简爱、巴黎圣母院和茶花女、牛虻、汤姆大叔的小屋、笑面人等。
  并喜欢收藏古典书籍,如七侠五义、封神榜、东周列国、春秋战国、西汉演义、隋唐演义、说唐全传、杨家将、岳飞传等和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周易、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论语、诗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唐宋八大家散文等,以及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
  还喜欢收藏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如中国古代的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和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努尔哈赤皇太极、雍正、康熙、乾隆,以及吕后、武则天、孝庄和慈禧等;中国近现代的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和溥仪(末代皇帝)、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李宗仁、蒋经国,以及贺子珍、江青、王光美、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等;外国的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戴高乐、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朱可夫、蒙哥马利、隆美尔、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和拿破仑、卡斯特罗、比尔盖茨、李嘉诚等。
  更喜欢收藏诗词曲赋、诗歌、散文、小说写作和文选等文学类的书,以及名家文集,如鲁迅、张爱玲、徐志摩、巴金、冰心、余秋雨、李敖、于丹的精品集和莫言的系列作品等。
  进高校后,由于平时忙于专业,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或写论文评职称了,有限的时间只能选择或浏览以上所述的那些书看看。
  在学校,我喜欢收集教育、技术和管理类的刊物杂志,如高等教育、高等建筑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和同济大学学报等,并经常投稿。
  退休后,我迷上了《知青.上海》论坛,开始收藏《知青.上海》杂志,也收集一些其他知青类报刊杂志,如知青、华夏知青时代等杂志和知青时代报、东方知青家园报等报刊,回忆知青岁月的往事和热衷于后知青生活等。
  近几年,又热衷于《知青.中国》论坛,并阅读《知青.中国》杂志及《上海老教授》报和《上海老干部工作》杂志等。
  尽管我长大后,收藏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及各类书籍等,但至今仍对连环画念念不忘,也许是少年时代对小人书“情有独钟”的缘故。
  前几年,我花了三百多元,给孙子买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各一套,以及杨家将、岳家军和林海雪原等连环画。虽然现在书价涨了约十来倍,但纸张和图画还不如以前。
  每当我看到两个孙子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翻阅着那些小人书,心里感到很欣慰,总算是弥补了自己的一些遗憾。
  几十年来,收藏书刊杂志是我的最爱。


书橱一角——我收藏的书刊杂志拾零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20-12-31 13:41 编辑

我收藏的书刊杂志拾零


34d4638cd594bb20f3f388f3c38b3e6_meitu_1.jpg
f261a15737a17f660a91ea66b387392_meitu_2.jpg
c18ce86961f822a8ac7c66dc7179c47.jpg
dafbde13e47cc20f60a76e65a07bffe.jpg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6 00:23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