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我六十年的践行(二)

2020-12-23 13:43|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55| 评论: 0|原作者: 钟祥斌

摘要: 六、建设心灵家园——策划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八十年代初,如何将中华文化进行现代转化成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恰在这时,企业文化传到中国,这是一个契机,因为中国社会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企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主 ...
六、建设心灵家园——策划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
八十年代初,如何将中华文化进行现代转化成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恰在这时,企业文化传到中国,这是一个契机,因为中国社会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企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这使传统文化有了一个现代转化的载体。同时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管理理论,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的大本大源是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相互渗透,彼此相得益彰。于是“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理念在我头脑中形成。
为了推广这一理念,我先后调研了二十余家企业,然后给中央和地方领导写信,建议召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有了结果之后,便筹措经费,请人、谋划主题,经过三年多的筹备,于19887月, 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在虎滩宾馆成功召开。这次会议国内有100余家企业领导参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日报》等10余家中央媒体参会,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见证了大连是中国企业文化的发祥地,直接推动了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会后将研讨论文结集出版了《企业文化探索》一书。
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把得失之心放下,不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去付出,五万多元经费就是我几年来给企业培训、做课题、联系项目积攒下来的。
   
七、破釜沉舟的抉择——辞去公职创办企业文化研究会
1994年春天,我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干一件事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干好,干企业文化,必须辞去新闻部主任的职务。组织部找我谈话,说将要任命我为报社总编,我说了一句话:“总编有千千万万,钟祥斌就一个。”
辞去公职,我一无所有,一切又从零开始。我相继去几家企业,商量办公地点的事,一家打了闭门羹,又去另一家。老总上午答应了我,下午知道我没有了新闻部主任的光环,马上变卦。
我动用过去的关系,为一家大型国企做项目,也给吹了。半夜我的手机响了,是经纪人催款的电话,这些著名专家学者的出场费十几万元,我告诉他们:这钱我还。
我睡不着了,走向大山,走进大山深处的一片山林,那年曾发生山火,但现在又是郁郁葱葱,尤其几株松树,在夜色中虬枝挺拨,直指苍穹,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大自然唤醒了我奋斗的激情,死过一次的人,还怕什么。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我又充满信心地去拼搏。第二天便赢来了转机,真是心能转境。
经历才能超越,痛苦、不幸和挫折,这些都是成就你的资粮,所谓以事炼心,炼就一颗能转变环境的真心,也就是无住之心,而不是被环境改变的妄心。在困境中的坚持就是心量,就是眼光,在无限的时空中,阳光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困境中的你,而只是你忘掉了它的眷顾和恩惠。要转变我们的心态,首先要每天早晨升起你心中的太阳,让它驱散你心中的阴霾。
八、少年时代的初心——策划中国首届生态文化研讨会
20世纪80年**始,我到全国各地讲学和进行企业文化项目的调研设计,透过车窗,随处可见山野漫坡村落树林间所悬挂的白色塑料袋,河流也不是清清的河流,河岸也不是芳草萋萋的河岸,草木枯黄,河水也变成了五颜六色……这让我触目惊心。我每每在车上感叹污染的可怕,但人们却不屑一顾,嬉笑自若,觉得这与他们自身隔得很远。我这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必须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因此我出去讲学和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增加了环保理念这一项。之后我又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在中国率先召开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于是连着几年向各级领导呼吁,向全国企业家呼吁,多年的奔波劳碌终于有了结果,
1999827日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在大连成园温泉山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几位企业家参会。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商业部部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也特别从北京赶来参会。会议围绕 “为了企业长远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昌盛,为了人类和地球,建设企业文化,加强环境保护”展开讨论。我在会上向全国企业家提出忠告:环保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等空气不能呼吸了,水不能喝了,才关注环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会上通过了《中国企业界关于环境保护的大连宣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开启了环保文化的时代,《人民日报》以“关注企业的绿色度”为题对这次活动作了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引入环保概念,进行环保文化建设。
环保重要的是一颗心,心净则国土净。人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人心。人心与宇宙万物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我们要与动物、植物、山河等一切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山河大地本来就是清明的,人心也应当是清明的。人心的清明才是一切的根本。
九、用能力幅射文化生长点
2003年,我们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打来的,他们请我为他们的专家讲人文科技。
这些为中国航天做出贡献的专家来到大连,我安排他们参观了开发区,在三洋制冷多功能厅为他们做报告,报告后又进行了交流,然后带他们参观旅顺,去中国第一艘现代化驱逐舰,舰上水兵列队欢迎。2004年,我们研究会正式成立十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给我们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我院和贵研究会之间有过非常愉快的交往,你们的热情周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卓越的工作成绩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1995年,卫生部倡导医院文化,这正好和我契合。早几年我已经进行这方面的接触和研究。我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讲了医院文化,之后在全国各地继续讲了人文医生。
20047月,我应都匀市政府邀请,为国企领导进行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讲座。讲完课后,送给我讲课费。我谢绝了,说,这就算是我的文化扶贫吧。他们称我为“大连来的爱心大使”。贵州广播电视报黔南版以“中国企业文化专家钟祥斌在匀讲学”为题,进行了报道。讲座结束后,电视台记者又对我进行了专访,就都匀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品牌打造,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我说:“都匀市的开发建设,我认为应该做到这样几点:一个是视觉感受系统,这是在城市化设计之中非常注重的一点,我们动员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要有独特的视觉感受系统,要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包括我们城市建设,自然越纯真越好。再一个就是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一个理念感受系统;还有一个风情感受系统,形成旅游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打造我们的文化品牌。”有关领导又陪同我到斗篷山风景区考察,我又就风景区的建设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2018年,我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设计写出我的建议寄给雄安新区。河北省副省长、雄安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陈刚给我写信,信中对我的建议给以肯定,并诚挚地邀请我到雄安,随后我带了两批企业家到雄安,和雄安新区进行项目对接。
我们时代面临着一个大势:经济文化一体化,这需要我们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格局,我提出国际人+生态人。能力有五力:健康力、学习力、觉悟力、耐受力、持久力。
十、把观念和思想变成可操作系统
人是时间空间中的一种存在方式,是整个宇宙的缩写和统一,生命深处,小即大。人的天性中具有无穷的能量,在细胞中,一个细胞就是无限,它无始无终,地老天荒,亘古如斯。
知行合一,重要的是践行,只有行才能获得真知。阳明心学当时之所以能立住,在于他有震撼朝野平宁王之乱的事功。古今中外,把观念和思想的东西变成可操作系统是很难的,唯其难,才可见行的意义,我们活着就是要有把观念和思想变成一种力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谈玄说妙。
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思想和理性识见,是我们每个人,过去的现在的甚至未来的,都必面临、必解决的重大的生存困惑。
其实每个人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都会面临着这样的生存危机——生存上的精神危机,一个单位、社会、民族更是如此。我把自己大半辈子的一次次的危机,主要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极为坦诚地叙述出来,显然不是为了自我渲泄,不是为了赢得阅读的同情与眼泪,而是为了证实:人就是这样走了过来,人可以这样走过来。每一次的走出之后,还要面对新的问题……循环往复,也就构成了全部的人生。
我始终在思想着和行动着,思考常常使我陷入迷局、困惑甚至进入了暂时的危机状态,但也正是这样的思想,让我拨开心灵的重重迷雾,“心灵安宁”起来,于是才可能去搏击,去迎接新的挑战。在这里,“内心”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有意志,就会在心灵里“开采”出新的天地:每一次的内心“顿悟”,每一次在艰难中的“坚持”,就都会挺了过来,就都会为自己寻找到新的前行的方向。
我所有的生命历程,积极地思想、勇敢地行动,面对着“烟尘茫茫”,面对着“人生的风口浪尖”,“我走过来了”!也正是我时时在思考,时时在行动,使我的生命的“每时每刻,被无数追求填满,来不及空虚,孤独”!
我的思考和行为,可以归一为“我干什么来着”,即我为什么要存在,这是在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我早先的历经无数困难而开始的企业文化事业,还是近些年在企业文化融铸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都是在面对世风、面对自己而进行的层层递进的苦苦前行。几十年来,我凭借一枝笔,写出四十余部著作;一张嘴,在全国各地义务讲学数百场;一双脚,用行走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颗心,一颗学习圣贤,追求至善之心。心大了,宽广了,便有了深刻而丰厚的内容,便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有了坚定而不挠的精神与斗志,有了“天地无私”,有了向前的从容。也正是如此,我能体悟出许许多多生命的风景,生命风景不进入现场就永远不能有如此的感悟。
(本文根据演讲稿删节)
(作者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北德书院院长)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6 06:22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