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三十二元钱
自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工作,五十年来我的工资已记不清楚变化了多少次,每次变化都是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在退休以后也是增加了不少,我对中央提出的到了2020年比2012年翻番的目标深信不疑。这也让我常常想起了我在兵团时的32元工资。 我在兵团时定的是农工一级工资,也是最低的工资,因为兵团是由黑龙江国营农场改制过来的,它的工资标准还是沿用了过去的农场的标准,当时除了现役军人是执行的部队干部工资标准,其他的原农场老职工和下乡知青全部执行农场的工资标准。老职工当然是有不同级别的工资,可是下乡知青却都是千篇一律的待遇,都是32元,而且不论后来在职务上有多大的变化,工资是不变的,后来担任团营连排的各级干部的知青,工资仍然是32元。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时的知青没有对工资不满的,不知别人,我是没有听说过哪个知青埋怨工资少的,而且这32元一直拿到离开兵团。我在兵团工作了八年,这期间我做过农工、制砖工、车工、做过通讯员、机要员,也做过连队和团部机关干部,但是不论是扛麻袋、做砖烧窑,还是铲地、割黄豆,不论工作多苦多累,没有人计较工资的多少。在我的印象中,那个时代好像都不谈论工资的多少。我记得在砖厂时,有几次夜间下大雨,为了不让砖坯子被雨淋湿,我们知青夜晚穿着背心裤衩出来抢救砖坯子,用草帘子把砖坯子都盖好,虽然大家都被大雨浇的透湿,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说要给补助的。在兵团时我记得只有到黑龙江小兴安岭伊春林业局红星林场上山伐木时团里给参加伐木的兵团战士按林区的标准给予了工资补助。那是我记得我对32元很满意,第一个月工资寄给奶奶和姥姥各10元,自己留了12元的伙食费。当然那时我听说下乡插队的知青是每月没有工资的,每日只记工分,要到年底才能根据收成多少来核算能拿到多少钱,贫穷的地区有的还拿不到现金,只能分到口粮。所以我更加感到比起那些插队的知青,我在兵团是知足幸福的。 沧桑巨变,如今人民的收入和消费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不能与当时的低工资低消费的年代相比。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忘记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生活中还是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精神,这样才能生活得更轻松愉快。
2018年4月20日谷雨时节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 16:05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