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市的南边,有一条六尺见宽的老街,叫裕后街,它倚山临河而建,郴江在这里转了一个u型湾。可以这么说,郴州设郡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而此街与其同岁,郴州建郡的源头就在此。得地利之便,,裕后街就成了郴州建埠以来的商贸中心。
裕后街的冠名是启自哪个朝代,现已无从查考,但在《三字经》(作者:王印麟1223——1296)里却露出了端倪,即“光于前,裕于后”。到底是哪个朝代的父母官或文人引用“裕后”二字来命名的、这已不重要,即便照此来算,裕后街也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郴江,是郴州的母亲河,她像一条玉带穿城向北潇湘去,在与燕泉河的交汇处就是古老的码头------米码头,在那没有火车、汽车的年代,这可就是郴州对外贸易的生命线。遥想当年该码头是多么的热闹呀,贾商云集,百舸争流,北来南下的货物在此汇集,文人墨客在此上岸下岸,于是乎商家、客栈、餐饮甚至连马厩都一应俱全。流传千古秦少游写的《踏莎行》——郴州旅社首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就是描写此景的。裕后街在只有千米的距离里竟有两家剧院,一家叫:民间,一家叫:大众,来自各地的戏班子,你刚唱罢我登场,好戏连台。 此街还有商会数家,如江西会馆、豫章会馆、广肇公馆等,而“广肇公馆”四字,就是光绪年间首次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戴鸿慈的手迹,当年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于是,围着裕后街附近就成了富裕人家置业的首选之地,由姓氏命名的周家湾、马家巷、谢家坳、曹家大屋、李家大院就是例证。而其外围,又是被曹家坪、欧家坪、孔家洞等大家族包围,大家都想在这块风水宝地分杯羹。更有甚者,唐朝宰相刘瞻的家也在离裕后街一箭之地的乌石矶。 说到马帮,当然就不得不说始于秦朝时期的裕后街南下广东的骡马古道,经过南来北往商人二千余年的人走马踏,一路上的青石板竟被踏出了一个个深深的窝臼,此道的繁忙,怎么说都不为过。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在大众剧院旁,有一口千年四方古井,叫犀牛井,此井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因井里有一突兀石似牛背而得名。井水长年不干,水清见底,冬暖夏凉,它不仅可供本街全部居民饮用而且还远及临街,特别是在夏天,甚至连更远的人也来此井取水解渴解暑。井旁还备有一竹勺,可直饮。 随着对近代历史的挖掘, 更为神奇的是,国歌的曲作者聂耳17岁时竟在郴州从军(1928年12月13日~1929年3月28日)。那时还没通火车,他们一行四十人由昆明——越南——香港——广州——韶关,再步行走骡马古道经裕后街而到郴州的。期间,他还认识了家住裕后街马家巷一个叫首美文艺青年(聂耳日记有记载),互有来往,既如此,在聂耳短短的24年生命中,那裕后街就肯定留下了他的足迹。 老街新貌今又是,换了人间,它必将重振辉煌。 我生於斯,长於斯,婚於斯,必将逝於斯——啊!裕后街。 ![]() ![]() 犀牛井 ![]() ![]() 裕后街夜景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3 06:50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