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谷上谷,干捞饭”

2017-1-21 11:31| 发布者: 上官紫| 查看: 142| 评论: 0|原作者: 党项人

摘要: “谷上谷,干捞饭”。这是我当年在陕北插队时学到的知识。它们都是谷子(碾压脱壳后即为小米)品种。“谷上谷”的秸秆比较矮小粗壮,叶子呈紫红色。“干捞饭”的秸秆相对则高则细,叶子为淡绿色。“谷上谷”比较皮实 ...
      “谷上谷,干捞饭”。这是我当年在陕北插队时学到的知识。它们都是谷子(碾压脱壳后即为小米)品种。“谷上谷”的秸秆比较矮小粗壮,叶子呈紫红色。“干捞饭”的秸秆相对则高则细,叶子为淡绿色。“谷上谷”比较皮实,在土壤瘠薄的陡坡也能生长的很好。“干捞饭”则不同,缓坡地带生长良好而陡坡处则产量不行。
     “谷上谷”脱壳后米粒稍大些,用作煮粥好。不仅米粒易烂而且煮出的粥糊糊的,米汤稠稠颜色金黄令人食欲倍增。“干捞饭”的米粒稍小些,做捞饭好。捞出的米饭颗颗利落互不粘连。米粒较硬吃了扛时候。米汤呢,呈淡黄色透彻清亮。这两种谷子各有千秋,特色明显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
      但人们普遍认为“谷上谷”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干捞饭”。那时妇女生育,家里人都得备足“谷上谷”小米,专给产妇煮粥喝,促进尽快恢复。而劳动紧张时,乡亲们则吃“干捞饭”居多,只为这时吃它扛时候,免的肚子早早饿了影响劳作。
      我插队的庄子在山沟里,平地稀罕的很,大多是陡坡,种植的谷子基本是“谷上谷”。“干捞饭”则基本没有。那我们光喝粥?非也!那时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用“谷上谷”到种植“干捞饭”的兄弟队去换。种植“谷上谷”少尤其是川道队的社员,需要“谷上谷”呢,也如同我们一样,拿着“干捞饭”到我们队捞调换。这种做法还被某学者命名了一个经济学名词“品种余缺调剂”。

3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2 08:46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