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安育中:关于“老三届”的思考(十)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

2016-12-31 14:20|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42| 评论: 0|原作者: 天行健

摘要: 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 “老三届”的孩子现在正当年,已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这一代人和我们一起吃过苦,在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创业精神等方面,都能看到我们的影子,这也是我们留给他们的一份财富。但由于时代的发 ...

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
     

“老三届”的孩子现在正当年,已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这一代人和我们一起吃过苦,在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创业精神等方面,都能看到我们的影子,这也是我们留给他们的一份财富。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他们眼界开阔了,物质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也标高了,急于过上和西方国家好日子的愿望也更为迫切。因此,也产生一些对社会的不满,向往西方生活方式。我想,有必要坐下来,平心静气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

一、认清历史。如何看待中国现状,首先要认清历史。

从政治上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肆意横行的时代。回想起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1883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那时,中国人早已失去尊严,对外国屈膝求饶。或寄希望于美、英插手,或指望于苏联援助,或寄希望于日本干预。而国民党政府无力抵抗外辱,国家分裂,民不聊生。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一统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恰逢那个人心向上、风清气正的年代,让我们拥有了新旧社会对比这个压舱石。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段经历,缺乏判断、鉴别的能力,有这样那样一些看法就很自然了。共和国已建立67年,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和我们对峙的西方,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美国、日本唱衰中国,或宣扬“中国威胁论”,或实施“亚太再平衡”,或挑衅中国、企图扼制中国快速发展,无不因为中国崛起的现实。中国从来没有现在这样高的国际地位,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

从经济上说。刚解放时,国家一穷二白,农村还是汪洋大海一样的小农经济,国家没有像样的制造业,更谈不上科学技术。和西方相比,至少落后100年。而现在,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在世界上排第二位,对世界经济贡献率排第一位,超过30%。钢产量、粮食产量、汽车产量、信息业总量、服务业总量、旅游业总量、外贸总量、外汇储备都居世界第一位。更不用说我们在航天航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交通等多个领域处于领先。特别是军事科技、军事实力稳居世界前列。我们用占世界7%的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改革开放30年,有6亿人脱贫,占世界脱贫人口的58%。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发生了看的见、摸的着的变化。有了车、有了房、有了存款,过上了几辈人都没有过上的好日子。这难道不是现实吗?这难道不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红利吗?难道还因为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而耿耿于怀、满腹牢骚吗?

从文化上说。解放前,连生存都没有保障的中国人,谈不上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现在中国已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国。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全世界,世界优秀文化融入了中国。中国的文学、艺术、戏剧、影视、美术、出版都在走向世界。中国人拥有令各国羡慕的文化财富,拥有从来没有过的文化享受。

从社会上说。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居住条件、交通条件、医疗条件、社保条件都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改变了“土里刨食”的状况,城乡差别显著缩小,过上了比城市人不差的生活。全国贫困人口不足1.5%。中国开天辟地结束了向农民征税的历史。民生被提到首位,多年来积累的问题正在逐一化解。

当然,我们不否认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正处于4000美元社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其它发达国家也都曾经遇到过,他们也曾经历过一个痛苦阶段。希望西方二、三百年走过的路,要我们30年走完,希望西方二、三百年解决了的问题,要我们30年一揽子解决,是不现实的。关键要看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在进步、在发展。纵向比,在提高,横向比,在缩小差距。这就是进步,就应该肯定,就应该维护,就应该同心同德。假如,就因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一些失误,就归罪于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另辟蹊径,推倒重来,改旗易帜。那样,只能是自我毁灭。已经过上的好日子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一代、你们这一代、以及你们的下一代,都将面临不可逆转的社会大倒退,面临分裂、饥饿、战乱的劫难。

二、认清国情。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近代又与文化复兴、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始终处于追赶状态。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国情不同。中国国情是地域广,人口多,底子薄。西方国家主张国家以民族划界,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相互交融,难解难分。中国地域、地理、自然资源、气候状况也远不如西方国家。特别是人口众多,比美国、日本、俄国、欧盟20多个国家加起来还多。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再大,分摊到13亿人头上,和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差距,排在世界第80位。而解决实际问题,用在医疗、社保、教育、文化、福利等方面的投资,乘以13亿人口,则是一个天文数字。何况中国属于自我积累的国家,项目建设、民生投入、国防建设都需要资金。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把蛋糕做大,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曾一度我们自以为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事实上,社会制度可以选择,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不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有多长,需要用多少时间去跨越?我看,没有20年、30年是不行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百姓生活水平改善了,道德水准提高了,国民素质才能根本改变,国家文明才能真正实现,才能叫真正的“崛起”。其实,这个目标并不远,就是建国百年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给执政党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三、认清形势。

当前,党内党外都存在严重的思想混乱,对形势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核心问题是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道路决定命运,制度决定前途。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和制度呢?可以有几种设想。一是回到计划经济老路上去。肯定地说,此路不通。二是走殖民道路,放弃国家主权,将中国解体,以民族为界切分为若干个国家,再隶属于多个发达国家,走殖民道路。我们说,维护国家统一是底线,此路也行不通。三是走前苏联道路,搞“休克疗法”,“跑步进入市场经济”,成为所谓民主国家。苏联解体的结局有目共睹,国家分裂,国力衰退,此路也走不通。四是走美国和西方国家道路。难道美国制度就好吗?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现在的债务危机又冲击着整个世界经济。美国、日本、欧盟二十几个国家总债务为84万亿美元。美国、日本都是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百姓可以零首付住豪宅、开豪车,花政府的探头钱。美国政府把控世界银行,外债累累,花全世界、花中国的探头钱。反过来,美国、日本又用中国的钱和中国较劲、较板。这种制度好吗?适合中国吗?不错,美国和西方也听了马克思的劝,调整了劳资矛盾,改善了生产关系。但其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称霸世界的野心没有变,无论哪一届大选政府维护垄断财团、金融寡头核心利益的立场没有变。再有,美国愿意看到中国崛起吗?愿意改变世界格局吗?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大使馆事件”、“撞机事件”、“南海仲裁事件”、“台湾军售”、“萨德入韩”、“岛链封锁”、“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不是针对中国,就是想扼制中国崛起。奥巴马讲,13亿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日子,是世界的灾难和悲哀。听了此言,不知那些精英们作何感想,难道还愿意热屁股贴冷脸吗?还指望走通美国道路吗?显然,此路也不通。现在全世界70亿人,过上美国、日本及西方国家现代生活的不足10亿人,假如13亿中国人也过上和他们一样的日子,对世界格局是极大的挑战,对世界资源也是极大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讲,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世界潮流、老百姓认同的中国道路。

四、认清责任。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六、七十岁了,决定中国命运、中国走向的是你们这一代人。这一历史使命,归根到底是四个字:“坚守、变革”。坚守,指坚守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道路,坚守已被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文化,坚守有待完善但不可替代的中国制度,坚守爱国的底线和民族尊严。变革,指变革体制和制度,使之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体制创新;变革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接受世界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实现文化创新;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科技创新;变革传统生活理念、生活方式,让中国人享受现代生活。其实,坚守和变革并不矛盾,要在坚守中变革,在变革中坚守。坚守和开放也并不矛盾,要用坚守促进开放,用开放推进坚守。坚守和守旧不是一回事,和现代生活方式并不矛盾。革命也好,改革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我们的后代过上好日子。把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需要解决道路问题,需要解决路径问题,需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我们说的坚守,就是解决道路问题,就是解决路径问题,就是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青年一代是创新的一代,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几辈人梦寐以求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使命。享受前辈打下的江山,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理所应当的。但担当守江山的责任,担当老辈的嘱托也是责无旁贷的。说了该说的话,是我们的责任,听进该听的话,是你们的责任。还好,我们还能再活十年、二十年,希望能看到共和国百年庆典,希望听到你们对你们孩子的嘱托,这就是我们“老三届”一代人的期盼。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上一篇:当政赋下一篇:泉城飞雪记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1 00:47 , Processed in 1.150411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