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让“老漂族”有归属感

2016-11-6 19:15| 发布者: 上官紫| 查看: 179| 评论: 0|原作者: 天山雄鹰

摘要: 近日,媒体报道《亲情在左乡愁在右老漂族:为儿孙漂泊在广州》引发讨论。所谓“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生活的城市的老年人。 “老漂族”日渐增多的最重要原因是老龄化与城镇化 ...
   近日,媒体报道《亲情在左乡愁在右老漂族:为儿孙漂泊在广州》引发讨论。所谓“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生活的城市的老年人。
   “老漂族”日渐增多的最重要原因是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叠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加上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很多人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迫不得已的成了“老漂族”。
   此报道引起关注和讨论,一是说到了一大部分市民的心窝里了,二是戳到了社会的痛处。过去“子代投奔父代”的模式被“父代投奔子代”所取代,“老漂族”面临的不仅是地域环境的改变,还有“父代权威”的丧失,因此失落、脆弱、敏感成为他们的主要特征。同时,面临本土文化的冲击、人际关系网的重整,这对于适应能力本就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加困难。此外,社会也存在对“老漂族”的关爱盲区。没有在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持,社会兜底的缺失,也是“老漂族”生活困境的原因之一。
   “老漂族”反映了我国传统家庭功能的延续,也会在今后长期存在。让“老漂族”能够来得了、住得下、生活好,笔者认为需要政府做好兜底服务。可对“老漂族”放开户籍“壁垒”,让他们享受到与户籍绑定的一系列公共服务,比如公交卡、公园卡、城市养老设施等,再比如其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饮食、医疗等问题,都能通过便捷的方式得到解决,让老漂老人在异乡有归属感。关爱“老漂族”,不应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5 21:00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