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知青记忆:参观山东临沂红嫂文化纪念馆

2024-5-9 16:00|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80| 评论: 0|原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摘要: 山东临沂红嫂文化纪念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内迄今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设置有红嫂主体展馆展区、红嫂生活体验展区和 ...
       山东临沂红嫂文化纪念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内迄今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设置有红嫂主体展馆展区、红嫂生活体验展区和沂蒙红色遗迹展区。该馆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新时代的红嫂,兵妈妈朱呈镕女士(朱老大饺子城),拥军模范。她的事迹和沂蒙红嫂的故事,让人们多次动容掉泪,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微信图片_20240508143541.jpg
          沂蒙红嫂明德英,是山东沂南县马牧池人,战争年代用乳汁救助解放军伤员的故事,感天动地

微信图片_20240508143445.jpg


     习近平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微信图片_20240508143453.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43503.jpg

    历史需要记忆,文化需要传承。“红嫂”,是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特殊称谓。它来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南县的一个真实故事--明德英“乳汁救伤员”。 “红嫂”成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甚至,她们可以为保护党的孩子而献出自己的骨肉,可以为保存一封烈士的遗书而毁家无悔,可以为一句诺言而坚守终生……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怀,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微信图片_20240508151444.png

      2024年4月20日中国知青百人考察团在临沂红嫂文化纪念馆门前合影
      “红嫂”,正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革命精神的彰显。为弘扬沂蒙红嫂的丰功伟绩, 2011年1月临沂市沂南县马牧乡常山庄村,利用仍然保留着抗战时期原始风貌的古村落创建了“沂蒙红嫂纪念馆”,纪念馆经过不断改造、提升、扩建,2013年7月,重新修建后的沂蒙红嫂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参观学习人员。
微信图片_20240508143437.jpg

《临沂红嫂纪念馆》馆长朱呈镕与桂林《知青记忆馆主李益民见面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7:46 , Processed in 0.135008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