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劲草山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土情深

[复制链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1#
发表于 2015-6-11 2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丹好,见文如见人。在你写的众多山花里,俺最喜欢的是苜蓿花,三叶草、四叶草、拿破仑什么的俺不在意,最重要的是俺在危的时候认识了它。

刚到村里那一年,打柴是我们最头疼的一件事,自己打,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到一点柴,也就够烧锅开水的。队长拿我们也没辙,指着对面山上的一丛丛草苜蓿说,实在打不到柴做饭,就先到对面山上搂点草苜蓿救急吧。我们饿得眼放蓝光,早知道那片草好烧,因老乡说是队里种的饲料,一直没敢动,既然队长让搂,我们就不客气了。

草苜蓿柴好打,像我们这号人,一上午能搂不少。这种柴也好烧,扯上一把塞进灶坑,火苗忽忽地。那个冬天,这种“柴”我们没少烧。后来,我们知道了,苜蓿,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其实本是用来作为牲畜的饲草种植的。在过去非机械化的农耕时代,牲畜是必不可少的。而苜蓿则是饲养牲畜的主要饲草。它从早春开始,一茬一茬地生长,一茬一茬地被割,直至秋末,它源源不断地向牛马驴骡提供着“食粮”。

老苜蓿地还和麦子等农作物轮种,翻犁后种上麦子,不用施肥,麦子比其它地里的麦子产量要高一倍以上。因为苜蓿的根部有一种根瘤菌,可以集聚氮元素,“氮”是植物所需肥料之一,所以种过苜蓿的土地的麦子产量自然就高了。

我们搂苜蓿柴一般都是连根拔,抢牲畜的饲料不说,还可以说是对那片地的摧残。可当年,乡亲们照顾我们,容忍我们造了一把。直到现在,一想起草苜蓿,想起苜蓿花,我们心里就充满了对乡亲们的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2#
发表于 2015-12-7 1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丹同学,回北京了吗?别忘了和我们联系,该发新文啦,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3#
发表于 2016-5-13 21: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终于又看到你的文章了,这篇文章应该是你六七年前的随感吧,谢谢你对咱们论坛和延河水的感情。今天,我们读到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故事,让我们这些读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咱们67届这拨儿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北京来到农村的,插队年数长的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出身不好的贫寒子弟,更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像你同学这样的命运也不是个别。文中你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历史和个人的原因,我同意你的看法,既然人已不在了,咱们就祝福他在天国安宁吧。

你写的文章很多、很深刻、很有文学素养,尤其你很掌握网络发文的技巧,一般是一网页一篇,下面的“空格”留给网友们议论,待满一页后再发新文。这种方式“盖楼”值得网友们借鉴。回北京一定来知青角,一定要多和你的读者、网友们见面。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4#
发表于 2016-7-8 2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我就知道你快发新文章了,因为又是一页过去了。“荞面咯饦羊腥汤,招待贵客到俄(我)庄”,读了你描写回乡知青说的俏皮话,感到很亲切。咱中国有近十亿农民,是一个宠大的劳动群体。和他们一起劳动、交流,说话内容上要有贴近性,需要有民俗性的语言画龙点睛。所谓民俗性语言,就是农民最熟悉最爱听最富通俗性的口语词汇。

说到这,使我想起了我在队时的杨增怀书记。刚到队里时,第一次听村干部讲话,就被杨书记幽默的俏皮话吸引了,尽管后来他曾反复说过这些俏皮话,但现在想起来还是那样鲜活有趣。比如,他要求队干部们要以身作则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火车跑得快,全靠头头带”。他要求我们新组建的,以知青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队”则说,千万不要“新盖茅厕三天香”,一定要坚持下去。他要求工分员不能“米汤盆里洗澡——糊里糊涂”。他对上面来处理事情的干部则说“你们可不能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把泥,得抹则抹,能溜就溜”。前不久我们的杨增怀书记不幸去世了,现在想起他的话来还是那样清晰,印象太深刻了,他说过的这些话,将伴随着我们对他的怀念,直到永远。

很羡慕你有师永福这样的学长,使你在工作中掌握了许多民俗语言,民间口语朴实明快,精练生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爽口顺口。因为他来自老百姓的口头传播,融汇着民众的智慧和情感。民间口语的美,不是体现在五光十色的形容词汇上,而是体现和乡亲们生动朴实的交往之中。

还在西安吧,什么时候回京一定来知青角,一定要和大家聚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5#
发表于 2017-2-24 0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丹很忙吧?来北京请一定来知青角,大家已多日没见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6#
发表于 2017-6-4 0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奔赴延安下乡之前,姚丹和全班女生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7#
发表于 2017-6-4 09: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8#
发表于 2017-6-4 09: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成长于红旗下的第一代人,最难忘的,莫过于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岁月。这样的经历,让他们不得不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便开始了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煎熬。

有人熬过去了,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有人没熬过去,后来被时代的大潮淹没……如今他们老了,到了回忆过去的年龄,对于那段岁月,他们会抱怨,会遗憾,当然更多的是难忘和自豪。

1969年1月,16岁的北京女孩姚丹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出发前,全班女生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包括这些女孩在内,上个世纪60年代末,近三万名北京知青来延安插队落户,据不完全统计,最终有近200人留在了陕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19#
发表于 2017-6-4 09: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从北京到延安,姚丹和同学们用了四天的时间——从北京坐火车到西安,再转乘到铜川的火车,最后换乘卡车才颠簸到延安。“路途太远腿都坐木了,下车连路都不会走了。”姚丹说。

在路上,姚丹迎来了自己的生日,“离开北京的时候16岁,踏上黄土地时已经17岁了。”

下乡的北京知青有的去了黑龙江、内蒙,有的去了山西、云南,而姚丹他们之所以选择前往延安,则是出于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在那个年代,去延安是件很时髦的事”。

1月的黄土高坡天气寒冷,下着雪的山路十分湿滑,好不容易到了公社,知青们都快冻僵了,却还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老乡走在我们的前面,用山里人特有的背绳把沉重的木箱背在双肩。狭窄的羊肠路上无处停歇,只能这样负重挪步向前。雪天进山对我们简直就是灾难,陕北老乡却如履平川。”回忆起当年进山的情景,姚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20#
发表于 2017-6-4 0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姚丹带着自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4 02:48 , Processed in 0.194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