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冰凌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在第37个教师节的日子里

[复制链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0: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0: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0: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0:1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0: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150
16#
发表于 2021-9-9 20:23:13 | 只看该作者
育是培养知青后代成长的捷径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高考教育科技改革(上)
——献给中国第三十七个教师节
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决策的第一大改革就是高考改革。即使当时已经错过了学生毕业、升学、……的时间窗口。党中央还是决定立即进行高考改革,时间来不及就推迟半年高考(冬季高考)、推迟半年入学(春季入学),中国七七级的高考是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高考:参考人员有十多届学生:有文化大革命前的老三届;有文革中毕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正在学校读书的青少年学生;还有六四、六五年文革前政审不过关的大龄已成家中年;……。参考人员有农村务农知青、工厂工人、军队官兵、在校学生、代课教师、机关干部、……;还有父母子女、老师学生、丈夫妻子、领导员工、……同时参加高考的案例。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高考改革:有了这高考改革,从此中国再无白卷英雄涌现;读书无用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的知识分子——臭老九也不再臭了;在校学生从此也把学习现代文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大任务;教育改革也自然推进;科学技术改革也有了基础,并做好了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的准备;……。
中国的高考、教育改革首先为中国数百所师范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一代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将从这里走出。新一代文化水平优异、品德高尚、知识面广、……的师资队伍将奔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这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学生又通过高考这座桥梁把合格的学生输送到全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院校。这些院校又为中华民族培养了数量更多、水平更高、能力更强、……的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
从此中国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修养、文化知识能力、……都大大提高:
中国从业的医生不再是改革开放前以培训几个月就上岗的赤脚医生为主力军的局面;
中国的教师队伍也不再是改革开放前以自学成才在基础教育学校代课为主力军的局面;
中国的司法队伍也不再是改革开放前以各级各类基层干部和军队转业干部为主力军的局面;
中国的记者、作家、宣传媒体、……从业队伍也不再是改革开放前以自学成才、随机发挥、自然形成、……的基础爱好者为主力军的局面;
中国的科学技术从业队伍也不再是改革开放前学历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落后层次;
……。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教师做出的贡献最大。中国目前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在教育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大国:
中国有几千万在校大学生,是世界各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
中国每年有近千万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毕业,是世界各国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国家;
中国每个大学生(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都要撰写毕业论文、每个职称待评人员都要发表职称论文、科研机构、大学讲师、教授、……都要完成各自的科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论文、……,中国是世界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媒体、网络、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层出不穷,它们数量大、品种多、……世界领先;
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贸顺差世界第一、……,中国人重视教育,出国到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留学的人数极多,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是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培养的人才世界第一。
当今中国的科学技术、军事国防、……等方面有不少也是世界第一。有些虽然还有差距,但是也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对技术性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双重要求的行业,中国在世界上领先的较多。
这些行业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劳动力成本太高,竞争不过我们中国;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非洲、南亚、南美、中亚、……,他们在科学技术水平上又达不到要求,自然也竞争不过我们中国。例如在高速铁路、造船工业、隧道工程及设备、海港建设、飞机建造、5G基站、……等方面,中国基本上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追上世界老大——美国的时间不长了。
以上这些成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中国教育改革是不可能的;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教师队伍的贡献是不可能的。
当然中国的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另文阐述。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知青后代获得了高考改革、教育改革、……的红利,被培养成国家建设的人才、栋梁、……,成为新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
教育是培养知青后代成长的捷径,是知青后代成才的法宝。
祝贡献巨大的全国教师们教师节快乐、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1:22:32 | 只看该作者
周小宁 发表于 2021-9-9 20:23
育是培养知青后代成长的捷径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是高考教育科技改革(上)
——献给中国第三十七个教师 ...

衷心感谢朋友上传文章鼓励!缤纷岁月,那一瓣心香;似水流年,那一缕温馨。汨汨流淌的是人生里的那些真情和感怀,是生命里久久回荡的那个美丽音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150
18#
发表于 2021-9-9 22:44:55 | 只看该作者
高考改变了我们知识青年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七七级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全国广大知识青年终于找到了一条改变自己、国家命运的独木桥。
这独木桥非常拥挤:全国有十多届考生,那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中国的高校教职工教学设施设备住房条件等决定容纳不了太多的学生,招生数量很少;
全国的考生非常积极:先因文化大革命取消的高考制度、后因白卷英雄再次取消的高考制度终于又回复了。人们开始看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的曙光,人们必须学习、读书、……,做时代的弄潮儿、先驱者、……;另一方面,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在牧场、在林场、在兵团、在渔场、……,他们是接受再教育、劳动改造的对象,这对他们是一种羞辱。很多知识青年觉得能参加高考,如同秦末农民起义那即将被推翻的秦王朝把那几十万死刑囚犯放出来抵抗起义军一样。七七年高考,是广大知识青年改变命运的大决战;
七七级的考生也十分艰难:他们在农村、工厂、矿山、……劳动了多年,六六年的老三届这知识也忘记的差不多了;至于其它各届学习的内容就不完整;他们没有参加过高考,也没有复习的样卷、复习的资料、复习考试的经验、复习的时间、……;他们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能不能参加高考(有的是黑五类后代、有的是学徒工、有的已经成家有小孩、……);他们要在农田、工厂、……劳动,没有多少时间复习功课;……。
虽然是十多届毕业生共挤的独木桥。但是这毕竟是有了希望、有了曙光、……。
这高考是我们知识青年的福利、是一种享受、……
我们如今的知青后代、八O后、v九O后、OO后、……却把高考当作苦难的事情,常和父母讨价还价,讲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5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07:08:33 | 只看该作者
周小宁 发表于 2021-9-9 22:44
高考改变了我们知识青年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七七级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全国广大知识青 ...

恢复高考 圆梦大学





        上世纪70年代末,宛如一声春雷震撼着华夏大地,废弃了十几年的高考招生制度又重新恢复了,我还没有等到被推荐读工农兵大学,1977年就恢复了高考,我很高兴,也很兴奋。但是好事多磨,由于当时兵团师资极其匮乏,教师都去参加高考可能会导致学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兵团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不让教师参加当年的高考。第二年,经过多方面的争取我才得以参加高考的机会,还签订了只能报考本省大学和大学毕业后仍回校服务的协定。允许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真是欣喜若狂,终于要圆我大学梦了。关闭了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终于重新打开了大门。数百万考生走进了考场,甚至有不少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同进一个考场。对于当年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经历特殊,机会难得,倍加珍惜。
       当年我顺利进入黑大中文系。世上最纯、最真、最浓之情,莫过于同学之情了。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走到一起来了。
        刚一入学,我和兰竹、海燕就被编入到了中文系3班,那时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形成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兰竹已经参加工作10年,上大学之前已是小有名气的编辑,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我上大学之前是个中学语文教师,非常热爱文学,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海燕是应届毕业生,上中学时她是语文课代表,她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讲评。就这样彼此志趣相同的三个热爱文学的青年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理所当然还成了最好的朋友。因为兰竹比我大五岁,我又比海燕大五岁,我们三人的年龄形成了等差数列,我们三人之间的亲密交往被同学戏称为“忘年之交”。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之中也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兰竹称海燕为小屁孩,海燕称兰竹为老夫子,她们只有对我才以姐妹相称。兰竹常以二妹呼我,而海燕则以二姐唤我。每天早晨,兰竹总是第一个起床,她叫醒我,我再叫醒海燕,然后我们三人一起去晨炼、早读,我和兰竹上大学之前都未学过外语,所以学英语我们得从ABC开始,而海燕在中学英语就学得很棒,顺理成章的就成了我们的业余辅导老师,那时大学老师是以每节课讲授四课内容的速度给我们讲课,除了应届毕业生,我们这些门外汉哪儿接受的了,所以我们只能“恶补”,每天早晨是海燕最得意的时候,她俨然一位严师,随时纠正我俩错误的发音,有时还严厉斥责我们,我毕竟比兰竹年轻,记忆力也好些,海燕纠正一两次,我就记住了,英语学习进步很快,常得到海燕的表扬,海燕在表扬我的同时还总不忘对比着批评兰竹,弄得我脸上都挂不住了,可兰竹还是像个虚心的小学生似的俯首听命。
       在求学的道路上,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每周一的古代汉语课是我们最为头疼的课,因为我们的古汉语知识有限,所以学起来有些费劲,但是这门功课又是我们的专业课,必须学好。很佩服给我们上课的崔重庆老师,他是著名的古汉语学家王力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来不用讲义,更不拿课本,每当给我们上课,他就会说翻到课本第几页,然后他就开始板书,古文他可以一字不落的书写在黑板上,然后逐字逐句的讲解,其古汉语的功底之深可略见一斑。每周三上午的文学概论课是兰竹最活跃、也最显青春活力的时候,老师在联系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时,总是邀请兰竹来发表高见,那时的兰竹像是换了一个人,眼睛发光,炯炯有神。她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一开口便威震四方,特别是她在写作实际中的切身体会更有说服力,让海燕那些从中学走到大学的小孩们目瞪口呆,其结果是赢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的掌声。每周四上午的外国文学课是我最喜欢的课,教外国文学的周艾若老师是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周扬的儿子,他真不愧为文学巨匠的后代,他的课上得精彩绝伦,常常让我沉浸在外国文学的海洋里而不能自拔,因为父母是知识分子,我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外国名著,但是只是看看而已,从来没有具体分析过。老师的精彩分析,让我沉醉其中,以至于下课了,我脑海里还是文学作品之中的人物场景,不能忘怀。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每周五下午的写作课是我们三人的最爱,教我们写作课的是李人敬老师,他是著名的革命家李立三的儿子,他曾在前苏联留过学,同时也在黑大教俄语。他强调文字与感情的关系,文字的增减直接影响思想感情的表达,写作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劲头。他这些教诲让我收益至今。
       中午买饭时,是海燕表现最积极的时候,一下课她就像箭一样直射食堂,她排队总在前几个,等我拿好碗碟送到她手上时,正好轮到我们买饭,吃完饭,通常是兰竹洗碗,她常戏称自己是老妈子,伺候小姐。每天晚上的自习课,通常是我们姐妹三人写文学笔记的时候,我们将一天之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文学的笔调记叙下来,写完之后,我们三人交换了看,然后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有时三人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三人的见解又是何其相似,那段学习生活真让我们受益匪浅。
       就寝前,通常是我去打水,洗漱后,我们还要议论一下当天的课程内容,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没有空闲去浪漫,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时刻准备拼搏。
       如今,我们那一代人的大学梦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平常事,现在考大学已经不是什么梦想,我的学生个个能上大学,只是一二本的区别而已。在我的小辈里,个个都是本科生,我家里还有了名校的硕士和博士。但是我常常想他们真的热爱学习吗?他们像我们那样拼搏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966
20#
发表于 2021-9-10 07:25:02 | 只看该作者
国家正式建立教师节的时候,
我还是一名正在讲坛上挥斥方酋的粉笔匠,
心中那份自豪与喜悦自然是欢乐无疆,
屈指一算,已经过了三十二年的模样,
当时的我年方三十五岁,
应当说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光,
而如果从队办小学的执教算起,
那时的教龄也已经积累到了十多年的份上,
在校园里经历了九个自己的节日,
然后就迁移到了京城重新奔忙,
接收单位写的是环卫部门,
其实直接被一家央企的老板看上,
这家企业正在大刀阔斧中改革,
我则被安排在办公室里打杂帮忙,
重新拾起写作的特长,
从头学起公文的式样,
原以为从此与教育绝缘,
谁知道老师的称谓却一直延续在身上,
多少次随单位去乡村助教的活动,
让我重新体验到这教师节的欢畅,
又不知从何时开始,
老师又成为社会交往中最为普遍的颂扬,
再加上当年学子时常的拜访,
这老师的名头至今还背在肩上,
甚至连敬老院里的邻居,
教师节也不忘拉了我为我照相,
看来这一辈子曾经的经历,
真的成了一份人生的光辉勋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8 02:27 , Processed in 0.21301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