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167|回复: 1

纪实文学《悠悠粽情随风来》

[复制链接]

58

主题

213

帖子

6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2
发表于 2021-6-14 15: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悠悠粽情随风来》
钱华玲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赛龙舟和吃粽子两大礼俗,也是祭拜龙祖和纪念屈原的节日。
  手机突然响起了《风》的乐曲,我打开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短信:“提前送你一个棕子,主料:纯关心,配料:平安+健康+快乐+宽容+忠诚=幸福,保值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经常联系。祝端午节快乐!重庆李建萍”
  啊!是知青场友建萍从遥远的重庆发来的端午节祝福短信,我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自1979年大返城后,虽然我们只见过一次面,但是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每逢佳节我们都会彼此以短信的方式遥遥寄语,送去一份浓浓的友情,真挚的祝福。
  端午节前夕,与知青场友陈继德、苟红星和朱红妹夫妇等相聚。红妹还带来了亲手为我包的一大袋肉粽,粽子虽小,情意浓浓。心里很感动,想不到我们分别多年,农场知青间的深厚情意还是不减当年。我们回放了《云南东风农场建场五十周年庆典》的录像,重温当年在一起屯垦戍边的生活情景和返城后的知青情结,沉浸在难忘的勐龙记忆和版纳情意中……
  我和家人一起品尝美味清香的大肉粽,老公和儿子不停地称赞红妹的手艺,三角肉粽包的有棱有角,米粒香糯,肉肥而不腻,且咸淡适中,味道与鼎鼎有名的嘉兴粽子不分上下。又逢端午思粽情,吃着、说着、想着,儿时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小时候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清香翠绿的艾叶。听大人讲,艾叶能驱虫压邪。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左邻右舍的门口都有一只大木盆,里面浸着清香的粽叶,搪瓷面盆里放着事先浸好的糯米。家庭主妇门对门,边聊天边包粽子。粽子的馅、包法和式样也各不相同,白米、赤豆和鲜肉等粽子,以绳子的颜色来辨认不同馅的粽子。白米粽子三四只绑扎在一串上,有的老太太不用绳扎,把细尖的粽叶尾穿在专用的针眼里对穿过去,粽子不松不散、大小均匀、份量一样、棱角分明。
  最开心的就数调皮的孩子们了,他们额头上用雄黄画着虎大王的“王”字,脖子上挂着彩色的香囊,快乐地挤在大人的身边,手痒痒地吵着也要包粽子。大人们无奈,只得拿几张粽叶,抓一点糯米,再给一小块肉,让孩子们在脸盆里包着玩。你看!粽子包得又小又扁,还搞得满身都是米和水。
  “好了!”大人们不停地责怪,“玩够了,不玩了,拿张粽叶卷起来做个叫鞭(口哨)去那边玩吧。”
  一群孩子立刻涌到弄口的电线杆下吹叫鞭,看谁的叫鞭声响亮悦耳。我的叫鞭老是卡壳,哭着叫爸爸快来帮我做一个会唱歌的叫鞭。孩子们的叫鞭声、欢闹声,在老式弄堂里不断回响……
  煮粽子时,家家都用特大的钢精锅,煤球炉焖煮十来小时。一家老小欢聚一堂,闻着清香吃着粽子,喝上几口雄黄酒,粽香酒醇,其乐融融。现在回想起来,童年时的端午节真开心,总是难以忘怀。
  上山下乡在西双版纳农场,过端午节的时候,我非常想念家乡的粽子。因为版纳没有粽叶,我就学老傣族用芭蕉叶包饭菜的方法,用芭蕉叶来包粽子。所以包不出棱角,而且米粒也很松散。不过那飘然的清香,可口的糯米粑粑饭,至今还回味无穷。
  回沪成家后,每逢端午节,婆婆总是手把手地教我包小脚粽。不过我始终没有达到婆婆包粽子的水平,当热气腾腾的粽子刚端上桌,连三岁的儿子也能辨认出我包的粽子,当然是婆婆包的肉粽最受欢迎了。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粽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了,赤豆粽、绿豆粽、豆沙粽、红枣粽、栗子粽、蛋黄粽、火腿粽、香菇粽和肉粽……琳琅满架,乐坏了不会包粽子的年轻人,想吃立刻可以买回家。但是,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仍然保持着我国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习俗,家家的门户上依然挂着飘香的艾枝。
  如今,端午节已被列为国定假日,多年来被人们淡忘的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又在悄悄地兴起。品赏粽子的美味,可以随时上网订购不同品种的粽子。不少地方还举办了各种庆祝活动,有民间的龙舟比赛、曲艺表演和集市游览等,节日里人们可以走亲访友,逛街出游。尽情地欢度佳节。
  《风》的乐曲又在耳边响起,拉回了我的思绪,打开手机,屏幕上又一条短信映入眼帘:“端午节将至,粽香千里,用真诚的心,把快乐、平安、幸福包成粽子送给你。端午节快乐!昆明毛瑞宁”又是一条知青场友发来的端午节祝福短信。
  幽幽粽情随风起,我快速地按键群发回复:“淡淡棕叶香,浓浓知青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祝你们全家端午节快乐!上海钱华玲”向瑞宁和当年下乡云南西双版纳农场的知青场友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图片——端阳香飘传粽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954
发表于 2021-9-28 22: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多月来,在《中青网》看了很多《知青文化》园地的作者发表的大量文章,深有感触:这些作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有的作品阐述我们知识青年所经历的历程;有的作品反思我们存在的问题;有的作品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成就;有的作品介绍我们知识青年的友谊、生活经验、养生知识、战胜疾病的方式方法、……;有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疾苦、社会不良风气、官场贪污腐化的阴暗面、……;有的作品为国家繁荣、中华崛起、世界和平、人类进步、……出谋献策;……。
感谢这些品德高尚、忧国忧民、勤奋敬业、……的老知识青年作者在我们《中青网》的《知青文化》平台上大有作为,为我们全国知青的这个家添砖加瓦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22:07 , Processed in 0.220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