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69|回复: 1

夜 渡 黄 河

[复制链接]

63

主题

121

帖子

234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45
发表于 2020-4-9 0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  渡  黄  河


                  
      1966年我小学毕业。9月,受浩劫的冲击,我和二哥随祖母被遣返回到了农村老家。为了不让姐姐遭此厄运,1969年夏天,她与同学一起去了内蒙古巴拉亥建设兵团。这年冬天腊月二十几,一位友人——兵团战士来河北探亲,要回巴拉亥了,我正好与他同行去看望姐姐。
      那时,火车车速很慢,况且北京至兰州都是单轨。去巴拉亥有两条乘车线路,快车从北京到磴口下车,再乘汽车可到达。另一条是坐慢车从包头下车,再倒车到宿亥下车,步行六七里沙路,穿越五六里宽的黄河,再步行六七里才能到达。为了省下几个钱,我们选择坐慢车。
       到包头已经很晚了,下车后,只见候车室满是旅客。最后,找了个插脚的地方,把提包一放,坐在上面靠着墙就睡着了。不知寒风是从哪里吹进来的,只觉得很快就冻醒了。站起来跺跺脚,又坐下继续睡。说是睡,其实就是打个盹。如此反复,终于挨到了天亮。
      大约上午八点,我们转乘包头至兰州的慢车。这一晃悠起来又是一天。直到下午六点左右,才到达宿亥。下车的旅客寥寥无几。下车时天气格外晴朗,没有一点风。铁路高出地面许多,整个车站只有一间小房子,连个站台都没有。站在路基上,夕阳即将西下。极目远眺,四周都是茫茫大戈壁,空旷、荒凉,没有人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戈壁,多少还有点儿惊喜呢。
      我们向西南方向步行。在我看来,是没有路的,到处都是黄沙。友人指着沙子少的地方说,这就是路。黄沙中有一簇簇植物,是丛生的,二尺多高的细干。友人介绍说,这是红柳。我觉得跟内地的柳拨子差不多。太阳落下去了,我忽然感到有些胆怯:从柳丛里蹿出狼来怎么办?便提心吊胆地问友人:这里有狼吗?他笑着说:没有的。
      转眼间,夜幕降临了。
      “走快些,最好在天黑前赶到黄河边。”友人说。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
      “从磴口走有桥,从这儿走没有。”
      “啊?!怎么过?”
       “从冰上走。”他平静地说。
       “我不走了!回候车室住一夜,明天再走吧。”我一听要从冰面上走过去,害怕极了。
       “你往回看看,还能看见路吗?”
       我回过头,满眼是漆黑。也是的,咋办?硬着头皮跟他走吧。
我把两个包的提手绑在一起,搭在肩上,前后各一个,这样还略微显得轻松些。
      “快到黄河了。”友人说。
      “你看见了吗?”我不明白。
      “你听,有声音了。”
      “什么声音?”
      “咔嚓声。”
      “为什么?”我觉得很奇怪。
      “天气一冷,河面就结冰了。再冷,冰面就开裂了,发出咔嚓的的声音。”
      我仔细一听,果然听到了。“裂缝大吗?掉下去咋办?”
      友人笑着说:“那就喂鱼呗。”
       我急了,“我不走了!”
       他忙安慰我,“是掉不下去的。”
        终于来到黄河边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冰面略微显得白亮些。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每一步,稍不留神就摔个屁墩,生疼生疼的。开始摔倒还能自己起来,后来就起不来了,还得友人拉一把。开始两腿还能打弯,摔得多了,就只能直直地移动碎小的步子。         
     走着走着,“咔嚓嚓——”冰裂的声音越来越大。有时是由远及近地传来,好象是要掉进冰缝里;有时是由近及远地传去,好象脚把冰踩裂了一样。无论怎样传,都使人感到心惊胆颤、失魂落魄……有时脚踩在小冰缝里,立刻就是一个跟头……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以后再也不来这里了,我暗暗地想。
      “远道没轻载”,一点不假。一会儿把提包换个肩,一会儿又换回来。起风了,飕飕的寒风袭到脸上,第一次切身体验到像刀割一般的疼痛。怎么办?咬紧牙关也得走呀。友人说:这风不大,风大了你睁不开眼。
      不知道走了多远,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左侧的天边亮了些,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我判断那是东方。虽然不是满月,但是或多或少给人一丝安慰,似乎减少了一点儿恐惧。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东边不远处有水,波光粼粼。直觉告诉我:那一片河水没有结冰。
      “啊!”我立刻惊叫起来,哭着说:“我再也不走了!掉到河里怎么办?”友人也不敢开玩笑了。只好顺从我往后退了一段,往西绕了一段,才又往南走。他边走边说:“你看看,这里没有水吧。”我哭着说:“你为什么不早说没有桥?不然我是不会跟你来的……”说归说,不走也不行,是没有退路的。
      “不到黄河不死心”!我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来这了。后来友人告诉我,那没有结冰的地方叫“亮子”。过河看不到的话,就会掉下去,命丧黄河了。
又走了一段,友人告诉我,已经过了河中心。我还是不放心,“是不是结薄冰的地方会掉下去?”“没有事的。”他仍然在安慰我。冰裂的声音渐渐远去了。不知走了多久,不知摔了多少跤,眼前的颜色变成灰黄色——啊!终于到了黄河岸边。走过了五六里的冰面,我提着的心顿时从嗓子眼落到肚子里——命总算保住了!
      那冰裂的“咔嚓”声越来越远了。但我一听见仍然心有余悸。上岸后,我们放下提包小憩。这时,月亮虽然升高了许多,但我仍是分辨不清哪里是路的。友人也只是凭星空辨别方向。
      不知往前走了多远,前方好象有光亮在晃动。友人说,战友们来接了。我不信,以为他还在哄我。不多时,隐约传来一点声音,风大听不清楚。又过了一会儿,听清了:班长——他们在喊。原来他是个班长。他答应着,几个战士终于来到我们面前。接过提包,我心里踏实了,轻松了。
      又赶了一段路,终于到达了巴拉亥兵团连队值班室。看看表,11点多了。值班战士把我领到姐姐所在班的宿舍,我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抱在一起,只是默默地哭……
      从宿亥火车站到连队驻地不足25里路,我们竟然走了5个多小时。感谢苍天,那一晚没有“风起黄沙扬”;感谢苍天,让月亮及时告诉我们险情,使我们走出险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夜渡黄河,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艰难和危险。这一年,我十五岁。
                                    
                       2005年12月28日


后记:
     “巴拉亥,真荒凉。风起黄沙扬。路上无人迹,地上不长粮。只有勤劳的牧民骑着那高大的骆驼从这里路过,留下了叮当的响声——”
      这是1969年除夕夜,23团10连的文艺晚会上,一个节目的开场白。几十年过去了,这段对巴拉亥的描述一直记忆犹新……
      当年我在巴拉亥住了一个多月,亲历了兵团生活环境的艰苦,亲历了战士们满腔热血,为了祖国“屯垦戍边”,而奉献青春的凄美场面。
       经友人屈九皋的恳请,本人同意把这段经历发表到二连网站。还望各位朋友指正。


                         2013年10月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21
发表于 2020-5-2 2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16:23 , Processed in 0.175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