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一个特殊的名称和符号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4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0: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一个特殊的名称和符号
                      ——知青运动50周年历史的一点探索(六)
                                         作者:湖南知青


青运动”的决定呢?为什么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否定文革时没有同时否定文革中的“知青运动”呢?
5、文革中的“知青运动”是否“是违背社会进步”,“无社会进步可言”。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正是文革中的大规模“知青运动”,有效的缓解了文革带来的城镇巨大的就业危机、社会政治稳定的危机。我们知道,没有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一切经济发展和建设都是空谈。“安定团结”是我们改革前后一直强调的政策和口号,党的十八大以前,巨大的维稳经费就是最好的说明。文革中大规模的“知青运动”不但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恢复,还支援了农业建设、边疆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积极的社会进步意义。
有人认为,“知青下乡就是个历史悲剧”。但造成这个“历史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其根本,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经济底子十分薄弱,一穷二白。这是百年来被帝国主义国家殖民掠夺的结果,是被日本侵略掠夺和破坏的结果,是被国民党退走台湾时搜刮带走大陆财富的结果,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围剿(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封锁新中国造成的结果,是国家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采取的政策策略。任何站在国家的层面和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看问题,都会得出这个“历史悲剧”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新中国的青年是无法回避中国一穷二白国情的历史命运的。而文革和外部威胁的影响,加剧了这种命运的必然性。
    作为一个历经二十二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事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它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发展的逻辑,轻易的用空泛的“社会进步”概念来全般否定特定历史条件下包括战备需要情况下的“知青运动”是不严谨的。
    美国学者托马斯·伯恩斯坦在其所著《上山下乡》中认为,中国知青的上山下乡,解决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无法避免的城市人口膨胀和失业率增长问题,并将它称为上个世纪“所有国家最大的一项社会实验”。
如果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那么,文革中的“知青运动”就是这个基本国策的进一步延续。如果说,文革对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文革中的“知青运动”就是消除这个巨大冲击的缓冲垫,是一代知青们的青春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文革后的社会平稳过度。如果说,成立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建设兵团是为了“备战备荒”,那么,文革中的“知青运动”就是国防安全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也有文章指出:“从我们现今的教育来看,还真是缺乏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缺乏接触社会、接触劳动、接触劳动人民的实践。恕我直言,现在的年轻人在以上方面不如知青。青年学生要短时期(一年或者两年)地、在学习知识的空闲时间里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参加体力劳动或者军队训练是必须的。”
    从这里我们看到文革中的“知青运动”至少有四个重要作用:一是迅速的解决了文革中红卫兵组织和红卫兵运动的问题,为早日结束文革创造了条件;二是极大的缓解了城镇巨大的就业危机;三是支援了农村和边疆建设;四是加强了国防安全。因此,文革中的“知青运动”应该得到应有的历史肯定,它不但与文革的性质不同,而且是为文革善后,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疑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
   
6、文革中的“知青运动”是否造成了知识和人才的断层以及延误了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有观点认为,“知青运动”造成了我国的“知识断层”、“人才断层”,经济停滞,拉大了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首先,造成“知识断层”、“人才断层”,经济停滞的是文革的教育中断和教育系统的全面瘫痪,使小、初、高中生无书可读,无学可升,只有上山下乡一条路。是教育中断在前而产生了“知青运动”在后。1966年至1968年小学、初中教育中断,1966年至1970年高中教育中断,1966年至1977年大学和中等专科教育中断,1968年底开始的“知青运动”正是在教育停止后才开始的。把“知识断层”、“人才断层”和延误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责任推到“知青运动”上是混淆了历史事实的是非。准确的说,是十年文革导致了国家的“知识断层”、“人才断层”和延误国家科技经济发展,是十二年的“知青运动”以及后来的政策造成了知青个人的青春荒废、个人前途的挫折,埋没了不知多少有各种天分的人才。从国家层面来说,只要国家的教育不中断,只要科技投入不中断和减少,只要持续的重视和坚持科技的发展,即使个人中断一、二年甚至二、三年,即使有“知青运动”,也不会出现国家的“知识断层”、“人才断层”和延误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以色列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规定年满18岁的青年必须服兵役三年后才有资格参加大学考试,而以色列的很多科技在世界上是先进的甚至是领先的,诺贝尔奖也不乏其人。
    其次,1977年恢复高考,没有实行在同等条件下知青优先的政策。知青在农村荒废了学业,每天要出工劳动,插队的要完成工分,在农场、干校、兵团的要完成上级布置的生产任务,不误农时的抢种抢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复习功课,甚至还有压制和变相压制知青积极复习报考的情况。与应届毕业生同等分数录取,看似平等实则不公平的政策耽误了一代知青。并且,在恢复高考的同时,没有恢复中考、中专的考试,没有给初中生再升学的机会。因为“知青运动”中的知青大部分都是初中生。而中国制造业长期在低端徘徊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大批具有工业生产技能和工匠精神的人。不但如此,教育改革中大搞“专升本”,将大批中等专科学校升级为大学,使工厂一直长期招不到足够合格的生产技能人才和员工,严重阻碍了制造业的升级发展,阻碍了中国经济质量的更快更好发展,拉大了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第三,是文革的教育中断导致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第四,是1989年开始出现的大量人才外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4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09:03:51 | 只看该作者
知青,一个特殊的名称和符号
                      ——知青运动50周年历史的一点探索

全文在此 http://www.chinazhiqing.com/foru ... d=166978&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4 18:28 , Processed in 0.16100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