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利川首批老知青回忆上山下乡的日子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3:28: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6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为此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
难忘知青岁月
湖北利川首批老知青回忆上山下乡的日子
恩施晚报记者胡俊杰
昨日,湖北省利川首批老知青冒着冰雪,驱车前往麻山和当年的“贫下中农”在一起回忆在麻山上山下乡的日子,畅谈当年他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景。
难忘知青下乡情
1964年10月初,当年的利川县城关镇与居委会(东街、中街、西街)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城关镇的所有的初、高中毕业生及待业青年到各居委会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会。
会议于11月底在东街、中街、西街居委会召开,开会那天首先是居委会的街长发言,他们说:“青年同志们,你们好!今天召开此会,我们主要是为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希望我们城关镇广大青年们积极的、踊跃的到广阔的农村中去接受锻炼。我看啊,农村天地十分宽广,可学的东西有很多。就你们准备下乡的公社,事前我们都为你们安排好了一切。提前预祝你们成功,真心羡慕你们是利川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青年。我等你们凯旋归来,再来喝你们的庆功酒!
面对此情此景,当年的小青年人人跃跃欲试,奋笔写下了一份份激情飞扬的申请书。当即居委会就给我们登记造册,再发给我们每人一床棉被、一床纹罩、一朵大红花、一顶草帽。次日,果真将我们的户口统一下放到了知青点:麻山友联公社。
这批知青,共有78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36人)。有许多都是刚从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年龄都才十六、七岁。
1964年12月16日早上9点钟,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红榜书、宣传栏上的表扬信和申请书就达十多米长。时南门车站正中几辆解放牌汽车的前方挂有大红花一朵,和写有欢迎“城关镇知青下乡”的吊牌。副县长袁振杰在欢送大会上讲了话,各机关单位都派出了最优秀的代表来为我们送行、壮行。欢送会一开始,大伙就给我们披红挂彩,待领导讲完后,知青代表又上台表决心。
10点正,欢送大会一结束,当年78名知青组成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从上千人的游行队伍中穿行而过,大踏步迈向麻山友联公社。欢送的游行队伍与解放牌汽车于西门大桥口停下折返。
在车上知青们齐声唱起了《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 ,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 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向前进, 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到达麻山友联公社后,时任麻山友联公社兰友山社长出面讲话:他说,“青年同志们,我代表毛坝乡麻山友联公社真诚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来到麻山虽说是个老高山,贫穷的地方,但这里盛产黄莲、天麻、玉米等作物。有你们的加入,麻山这片广阔的天地,便离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快、更近了一步。正所谓:广阔的农村,大有作为!”
艰苦生活的磨练
麻山友联公社是一个高山,海跋达1600多米,离利川县城40多公里,这里山大人稀,道路难行,气候恶劣,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村子里除药材厂分配了20多个青年外,其余的青年都放在组里,面对一座座有植被的小山,除种植苞谷(玉米) 外,在没有其它收入。当时的环境是极其艰苦,知青都是借助在老乡家,三四个人挤一个床头;村里不通电,晚上靠墨水瓶做的小煤油灯照明,那灯光小的真是“如豆”。如果说这些在艰苦之外还能暂时给人以某种浪漫的感觉,那么还有两件事就几乎是纯粹的“苦”,这就是劳动强度大和吃不饱饭。
在麻山插队劳动,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挑担子。麻山上坡到处都是沟沟坎坎,春天送牛粪、挑水粪,夏秋收包谷全要靠担子挑。开春后要担八九十斤的担子送粪到地里,一趟三四里地。几天后,许多青年的肩膀都肿了。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通过磨炼,最后男生担八九十斤、女生担六七十斤,左右换肩自如,走十里八里全都不成问题。
另一项“苦活”是“抓牛粪”。当时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效用,下种时要将农家肥直接“抓”到种子上。“抓粪”的方法是:脖子上挎一个装满肥料的“粪撮箕”,跟在打窝者的后面,一把把地向种子上抓送肥料,几步抓完后到旁边的粪堆上再撮一粪箕。“抓粪”最累的是抓牛粪,因为牛粪的成分主要是人粪混合发酵,一撮箕牛粪可以重几十斤,脖子上“粪撮箕”的绳子恨不得要勒进肉里;最脏的是抓大粪,大粪是将人的粪便与土搅和在一起,一般很难搅匀,往往一手下去,抓起来的就是一把粘乎乎、臭烘烘的屎团、屎撅。干这种活儿,一开始真是别扭,但没过多久青年们也就全都适应了。
冬天到了,就是他们最欢乐的时刻,他们个个都能拉会唱,高中刚毕业的刘恩祥、陈桂英带头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有20多名知青参加了宣传队,他们表演的节目不仅丰富了高山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参加了地区和县里的文艺汇演,并获得大奖。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能够坚持下来,并且生活得非常充实、非常愉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它是我们温暖的家。
在麻山友联公社插队的知青时间长短不一,最短的两年,最长的达十年,大多数是三、四年;集体最兴盛的两年78人“全数在此”;最萧条的时候只剩下1人。但从始至终,他们始终没有分灶,名副其实地“在一个锅里搅饭勺”,这在当时的各知青点中是不多见的。不仅没有分灶,而且实行的还是“小共产主义”,即不论男女生,不论饭量大小,不论回家时间长短,每个人从队里分的口粮、瓜菜都全部入伙归公,其他费用也一律平摊,为集体干活儿(种自留地、磨面碾米和干其他事)个人误工多少也一律不计。自始至终,他们从来没有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发生过一点点麻烦。担水、做饭是大家轮流的,每人一周;但其他人如果下工早,肯定会来帮忙。吃饭是大家聚会的机会,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在集体生活中,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纠纷,遇事总能互相帮助,互相体谅。
五十四年后再聚首
当年的知青李福全、李敬静、唐桂玉提议,我们当年的下乡知青去第二故乡与村民畅谈往事,于是邀约了18名当年的下乡知青一同前往麻山友联村。
72岁的村民董明登听说当年有18名知青要上麻山重,他邀约曾在村里当过村支书的哥哥董明亮和村里的村民一起等候在村头路口,当知青们一下车,大家拥抱在一起,谈笑风声。
当年下放到麻山友联村的18位知青们现再次来到离别54载的第二“故乡”,重温昔日峥嵘岁月,再叙浓浓知青情谊。
1978年后,这批知识青年国家已开始陆续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当年下乡到麻山的知青,后来有的参军了,成为部队的军人,有的参加了教师队伍,成为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有的成了工人: 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个体经营户,有的成了企业家和工程师。
联谊活动上,知青们共聚一堂,一起分享54年前插队期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经历,感慨现在家乡发展的大变化,现场笑声不断,更有人热泪盈眶。回忆往事,酸甜苦辣。知青们很感恩当年在麻山上的经历,感谢村民们对知青的照顾,他们还依稀记得,离开麻山的时候,很多人都流下了依依惜别的泪水...
老知青李福全说:“回到麻山,我们就像是回到了久别的家。我们带着近半个多世纪的思念,寻探当年的父老乡亲,寻觅当年知青的足迹,寻找农村的新变化。我们忘不了农村生活的苦与乐,我们忘不了村头树梢的日月星辰,我们忘不了在地头与乡亲们共同劳动,我们更忘记不了我们的友谊青春...”
重走下乡路,知青们重唱老歌曲,留念合影,无不显示出大家重逢的喜悦与激动。

DSC_0015该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当年下乡知青李福全(中)和当年公社干部董明登(右一).jpg.jpg (225.34 KB, 下载次数: 4)

该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当年下乡知青李福全(中)和当年公社干部董明登(右一)

该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当年下乡知青李福全(中)和当年公社干部董明登(右一)

DSC_0024_老知青们在一起回忆当年下乡.jpg (309.35 KB, 下载次数: 4)

知青们在一起回忆当年下乡

知青们在一起回忆当年下乡

DSC_0026部分知青在下乡的村落与村民合影.jpg (346.97 KB, 下载次数: 5)

部分知青在下乡的村落与村民合影

部分知青在下乡的村落与村民合影

DSC_0029_副本.jpg (276.37 KB, 下载次数: 3)

知青们与村民走在大路上

知青们与村民走在大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37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3 17:0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0 17:27 , Processed in 0.253014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