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上山下乡发动50周年历史探讨总结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8: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4 18:37 编辑

在我的线路图中的关键词句的链接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因为现在一些网站的文章被限制链接。线路图中下面一些词或句都做了链接,读者可点击这些链接试试看,我所做的这些链接都是为了主楼线路图页面的简洁和提供扩展阅读的便利。

-  毛泽东开始文化领域“小五界”的“文化小革命” 并成立了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 江青出庐专注文艺界批资兴无(例如搞样板戏)

-  1965年江青开始背着小文革五人小组在上海秘密写作批《海瑞罢官



注:
昨天在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五篇链接文章中有两篇打不开(乌有之乡和王力的那两篇),想了一些办法后终于可以打开了,读者可击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4 18:49 编辑

我的线路图仍在试验性写作中,当完成后再单起一楼就容易阅读了,现在有很多“插播”, 属于试验阶段。

我做的新的试验是将线路图中的叙述文字变成链接,也就是说叙述文字也可链接到相关文章,便于读者对这段叙述文字的理解,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全新写作方法,过去在这里与沙鸣理事长做过这种写作方法(东西方大历史年代表)的交流。

文字叙述中的链接例子:

- 江青出庐专注文艺界批资兴无(例如搞样板戏)

-  1965年江青开始背着小文革五人小组在上海秘密写作批《海瑞罢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5 23:57 编辑

总结文革上山下乡历史不想太多的触及文革是有情可原的,但是一些知青网友认为不梳理文革上山下乡的文革大背景以及不弄清68-12-21动员前前后后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就是隔靴挠痒。我本人当然同意这种看法,但我们是谁啊? 我们不掌握国家档案,也不是处在当时上山下乡决策的中心,文革开始时我13岁,还在小学。当然,几十年来我们这一代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文革发动的内幕,我们又亲身经历和亲眼看到文革的全过程,因此也不能说我们完全没有可能在探讨上山下乡历史中联系文革背景来进行深入梳理。似乎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利用现有资料进行逻辑论证。大凡谈文革不外乎三种观点,一种是否定,一种是肯定,还有一种是站在庐山之外去评论(如国外一些学者)。诚然,否定和肯定文革的人们中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反评价,例如肯定文革的也谈文革错误和教训。但是不论什么观点,都会有一种总的评价,也就是说总的否定或总的肯定,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有没有不设总的评价的先验立场而就是就史论史?换言之,就是先找出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再逻辑推理,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非黑即白。例如文革初似乎并非都是四人帮围攻老干部,那时老干部内斗似乎也很凶。彭罗陆杨倒台时四人帮在哪里?当时是在老干部老战友之间内斗,否则罗瑞卿也不会含愤跳楼。老干部内部的派系斗争从红军时代似乎就有吧?那也是很正常的历史规律。类似的还有文革初部以上党委向造反派抛出中下级“黑帮”干部,为的就是交差,这在反右就有“充数”的前科。


因此我的总结也不能回避真正的历史,就让不同观点的资料并列吧?读者自己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2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梳理一些文革前期的历史资料,很明显没有那个样子的文革就没有那个样子的上山下乡,但是人们还可以问,到了1968年12月没有那个样子的文革会有哪个样子的上山下乡? 答案可能有多种,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文革初造成的大,中学教育体制的混乱,如果停课半年就开学,如果大学,高中继续招生,哪怕经过招生改革不再高考而是从校园中选拔推荐大学和高中新生也不会象实际中的文革中那样出现大学,高中关闭。 正是由于大学,高中关闭不招生才造成后来“一锅端”的上山下乡? 而且延续了10年?似乎这样认识还是有问题,因为老三届都分配了之后,高中开了,但大多数高中毕业生还是要上山下乡,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和逻辑论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5: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没有文化大革命,假如彭罗陆杨,刘邓陶都没有被打倒,假如中苏关系也没有破裂,假如美蒋也没有派U2侵犯大陆也没有想反攻大陆, 假如教育革命无需停课半年就按毛泽东的要求达到了废除高考而且大学高中从此在校园靠选拔推荐招收新生,那还会有文革那样的上山下乡运动吗? 其实这样提问题可能还是有些“问非所问”!应该再加上“假如58年不出台城乡二元户籍制”,“假如60年大跃进失败后就开始搞市场经济”,“假如66年不是提出五七道路而是提出改革开放”,“假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9: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7 21:34 编辑

之所以提出上述这些问题,主要是为了论证一个历史逻辑,那就是教育革命与上山下乡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 是必然的关系还是偶然的关系? 文革,对于1968年12月之后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否有着决定性的原因? 换言之,老三届和69届都分配完毕之后,红卫兵运动正式结束之后,九大开完之后(学界部分人认为九大结束标志文革结束),也就是1971年以后的各届中学毕业生的上山下乡是什么性质?算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一部分吗?与文革有什么关系?与教育革命是什么关系?


文革之前,《五一六通知》出现之前,也就是官方和学界普遍界定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文化大革命”这个词已经在高层关键性人物嘴里出现了!1964年成立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究竟为什么成立? 那时的文化革命是什么定义?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用“爆发”一词合适吗? 我们现在知道《五一六通知》是专门对着《二月提纲》发出的,当时只发到县团级,《五一六通知》正式发表是在一年后的1967年。


我们现在知道了1964年成立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在成立后到姚文元评《海罢》一文出现之前基本上没干什么事,这个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写出《二月提纲》阻击上海方面擅自在解放日报发表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评《海罢》一文。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组长彭真(政治局常委)是有他的道理的,那时中央规定对外在报上点名批评市委以上高级干部需要经过政治局批准,因此彭真质问上海市委的党性到哪里去了属于事出有因。反之,如果北京日报不经过中央批准发表文章批评上海市领导干部也属“反常”,因为各地官媒是由党中央统一领导的。

我们探讨文革上山下乡历史的思路到这里就不能跟着我们“文革经验”的感觉走了,因为不只是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之间的这段历史在上海和北京的文革“史前”阶段是一盆浆糊,就是1964年文化革命五人小组为什么成立也是一盆浆糊!从表面上看,似乎1964年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成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文艺界演出帝王将相和“有鬼无害论”。但是我们从文革“爆发”前的毛泽东杭州讲话看出了长期被各界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教育革命的动机和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2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7 20:23 编辑

有很多历史问题都是边梳理边加深认识的,例如我在前面已经梳理过《五一六通知》并非文革爆发的真正起始点,1966年3月毛泽东就开始总结前一段“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了。按我现在的理解,1966年《五一六通知》之前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只限于党内高层,说白了就是在上海和北京之间发生的“文斗”。也可以说,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发生在1964年中央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到1966年《二月提纲》出炉,这个时期的文革重点是上海方面以批《海罢》向北京一线发动了突然袭击。尽管自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公开发表姚文元评《海罢》,但是此阶段的文革仍限于党内高层,事实是北京市已经成为了靶子,不过刘邓周都没察觉幕后的动机。毛泽东说的明白:


“去年九月,我问一些同志,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这是很可能的,也是最危险的。要保护左派,在文化大革命中培养左派队伍。(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

我们最近这场斗争,是从去年十一月开始的,已经七个多月了。最初,姚文元发难。他是个青年人,讨论清官问题。现在我们不搞清官、贪官这件事了,搞文化大革命,搞教育界、文艺界、学术界、哲学界、史学界、出版界、新闻界。(1966年6月10日上午)

要在运动中把左派领导核心建立起来,使这些人掌握领导权。不要论什么资格、级别、名望,不然这个文化阵地我们还是占领不了的。(1966年6月10日上午)”

再看《五一六通知》中也提到文化大革命早已经开始了:

“五一六通知全文(节选)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中央决定撤销1966年2月12日批转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之下。所谓“五人小组”的汇报提纲是根本错误的,是违反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路线的,是违反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指导方针的。这个提纲,对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和发动的这场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9月至10月间中央工作会议上(即在一次有各中央局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关于批判吴晗的指示,阳奉阴违,竭力抗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2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7 20:41 编辑

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文化大革命早在1965年就开始并进行到第一个高潮,那就是评《海罢》。实际上历次的政治运动都是毛泽东打倒了中央高层一些人而结束,例如高饶,彭黄张周。《五一六通知》前彭罗陆杨实际上也下台了,如果不发动文革实际上已解决了评《海罢》的阻力和改组了中央党政军当时一线主管的人事结构,例如彭(政治局常委,书记处“副总书记”),罗(总参谋长),陆(中宣部长),杨(中央办公厅主任)。就算是毛泽东当时要换下刘邓也不是特别难的事。但是毛泽东这一次要破例把党内高层的路线斗争扩展到党外,因此才有了要发出《五一六通知》在全国发动自下而上的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2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7 20:59 编辑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对文革历史的传统认识上人们早就习惯于把目光放在高层人物的内斗上,包括后来的陈伯达与江青,毛泽东与林彪之间的反目。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于认为文化大革命之前文艺界发生了评《海罢》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然后就是刘邓派工作组导致毛泽东与刘邓摊牌,最后就是粉碎了中国修正主义司令部(怪异的是这个黑司令部的副司令老邓在文革后期又被毛泽东迎回)。因此,人们习惯于着眼文革胜利成果是以打倒刘邓和以文艺界八大样板戏为标志的,最多人们把上山下乡当成文革新生事物,但是到了1968年12月截止,教育革命的胜利成果在哪里?文革的初衷有教育革命的考虑吗?教育革命在发动文革的动机中到底占多大分量?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也就无法理解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的决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21: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9-1-7 21:29 编辑

我说过我们一不掌握中央档案,二没有参加过文革“史前”和初期的中央决策,但是几十年来我们根据官方发表的历史资料和前辈研究者们的工作还是有可能“举三返一” 对文革上山下乡决策进行逻辑论证的。我发现研究者们普遍忽视了自1964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第一阶段中毛泽东对教育革命的设计,也就是说人们探询历史的目光被江青在1966年之前几年中在文艺界搞的样板戏和批《海罢》所吸引,没有充分认识到毛泽东发动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516通知后)的动机中对教育革命的重大设计。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说完成教育革命是毛泽东在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中的最主要期许,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改,(2)练兵,在那时根本没有后来发动上山下乡的丝毫考虑!张春桥在这方面证实了毛泽东发动第二阶段文革动机中教育革命的初衷,按张的说法,如果教育革命完不成,文化大革命的任务也就没有了!


“6月12日下午,在杭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谈到文化大革命的搞法时,毛泽东说:先夺权,批评权威,再搞教学改革、学制改革。中央要搞个高中、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办法是学校推荐和选拔相结合。初中还要考试。今年大学招考推迟半年,闹半年文化大革命。高中、初中不变。教材要重编,初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毒的要去掉。过去教学改革、学制改革搞不动,改不了。这次要趁此来个大改革。大、中、小学如何教法,都要有典型。大学师生要互教互学。学生不读书了,半年之内我看不读书,最活的是读报纸。会上,有人谈到搞下去涉及人不少时,毛泽东说:打击面也不会太多,百分之五就不少了。有人谈到派工作组的问题,毛泽东说:派工作组太快了并不好,没有准备。不如让它乱一下,混战一场,情况清楚了才派。

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曰华东)
学术问题、教育界问题:

我们被蒙在鼓里,许多事情都不知道,事实上学术界教育界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那里掌握着。过去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区别于买办资产阶级的,应该把他们区别开,区别政策是很灵的。如果把他们等同起来是不对的。现在大、中、小学大部分都是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富农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垄断了。解放后,我们把他们都包下来,当时包下来是对的。现在搞学术批判,也要保护几个,如郭老、范老(文澜),也是帝王将相派。现在每一个中等以上的城市都有一个文、史、哲、法、经研究部门。研究史的,史有各种史,学术门门都有史,有历史、通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都有史,没有一门没有史。对自然科学这门,我们还没有动,今后每隔五年、十年的功夫批评一下,讲讲道理,培养接班人,不然都掌握在他们手里。对自然科学,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看法也不一样,唯心论和唯物论也都牵涉到自然科学问题。范老对帝王将相很感兴趣。这些人,有的是帝王派,对帝王将相,很感兴趣,反对一九五八年研究历史的方法。(林彪:这是阶级斗争。)批判时,不要放空炮,要研究史料。这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不然将要出修正主义,将来出修正主义的就是这一批人。如吴晗、翦伯赞都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他们俩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却反对共产党,反对唯物论。(林彪:这是一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这是一场广泛的阶级斗争。现在全国二十八省市中有十五个省市开展了这场斗争,还有十三个没有动。

去年九月,我问一些同志,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这是很可能的,也是最危险的。要保护左派,在文化大革命中培养左派队伍。(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

要在运动中把左派领导核心建立起来,使这些人掌握领导权。不要论什么资格、级别、名望,不然这个文化阵地我们还是占领不了的。(1966年6月10日上午)

谈到文化革命搞法时,毛泽东说:先夺权,批评权威,再搞教育改革、学制改革。......毛泽东说:打击面也不会太多,百分之五就不少了。(1966年6月12日)

这次运动,是一次反修防修的演习。我们的年青人,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考验,缺乏政治经验,应该让他们到大风大浪中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让他们得到一个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想通过运动,练练兵。(1966年6月1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7 21:42 , Processed in 0.19401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