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上山下乡发动50周年历史探讨总结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2 21:55 编辑

2, 高层对上山下乡的态度毛泽东
直到68-12-21才正式表态,但不是他当天发出的指示,而是姚文元根据毛泽东不久之前的一些谈话整理出来的。自建国后对于城市学生上山下乡当农民,毛泽东从来没有发出任何明确的指示。那个毛泽东1955年发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指示被当成毛泽东动员城市学生上山下乡纯属臆想,因为当时合作化运动刚开始,还没有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很多农民还在单干,城市学生那时上山下乡就可能去给个体农民“扛活”了?实际上那时中央号召的是外出求学的农民子女在初中高小毕业后回乡去当会计和记工员,帮助完成合作化运动, 同时也可减少城市就业的压力,那时还没有城乡二元户口制,农民可随意进城找工作。文革前和文革中毛泽东没有能说服江青让大学毕业的子女上山下乡,因此毛泽东在邀邢燕子,董家耕出席的生日宴上不让不下乡的子女出席,据当事人说当毛泽东对此说明时江青的脸色很难看。



刘少奇
文革前对上山下乡的指示不多但一语中的,他说上山下乡也是就业,很有必要。文革废除高考与他有关,文革上山下乡与他无关。

周恩来
自50年代就是中央上山下乡决策的最高操作者,同时他也对上山下乡的施行与远景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文革中他是中央高层中对于上山下乡最坚决的主持者和操作者。文革中将参军的亲属送回农村。
林彪
《571工程纪要》中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的句子到底出自他还是他儿子林立果还不清楚,有人说是出自中国的“12月党人"周宇驰或于心野。不管怎样说,林彪在文革中曾批复军委办事组关于军队子女当兵潮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批复道“军队子弟当兵子继父业天经地义”就说明了问题。首先他就没有被说服送子女上山下乡。

邓小平
60年代中期参与上山下乡的决策,是“插队为主,插场为辅(农场,兵团)的发明者,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上山下乡是最省钱的安置办法。他的“插队为主” 方案在文革中被周恩来沿用。文革中子女上山下乡,后来走了毛泽东的后门将上山下乡子女调入大学又转学到北京。

王震
是自50年**始的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发明者,文革中失势,曾因文革中取消建设兵团而大发牢骚。文革后敦促邓小平恢复新疆兵团。他也是1963年动员10万上海知青赴天山的组织者。

李先念
文革中辅助周恩来实施上山下乡,曾同意张春桥在上海附近组织上海生产建设兵团。其子女全部参军和进入军事院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逗你玩 发表于 2018-12-22 21:04
好像年纪有误。68年应该是66年吧?“问风” 闻风。下段叙述都应发生1966.

因此68年5月底他们在《516通知 ...

谢豆兄老大哥戴着老花镜帮我改作业
已经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3, 文革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未遂的教育革命失败后的产物,但也因此“歪打正着” 成为了教育革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万家村” 的新起点。从此高考在城市中的学校废除,中学毕业生都必须到社会基层去工作几年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这是从张春桥抓的“721工人大学经验” 中异化出来的,张的原意还是要把老三届留在城里分到工厂去工作几年再进大学,他的一个女儿经许世友安排参军了,一个女儿经王洪文安排到工厂去了(她说不喜欢参军和下乡)。

我们这一代都亲历了当年的复课闹革命,实际上只有闹革命没有复课,最后闹革命也不闹了,上课读报纸,下课拿刀子互相扎!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但让我碰到了,并成为了我的冤假错案,68年被关进牛棚,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上山下乡后受到当年武斗另一方的“决斗单练”的“约架”,差点在塞外大漠中成为对方的刀下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2: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3 20:32 编辑

4, 68-12-21动员是毛泽东的无奈之举,是周恩来的胜利,也可以说是张春桥的挫折。68-12-21标志着红卫兵运动的结束,文化大革命也紧跟着结束了(九大为标志),文化大革命最重要的任务教育革命也总算歪歪斜斜的找到继续革命的“广阔天地”了。这对于周恩来说,文化大革命(教育革命)让具体管理和操作国家日常事物的国务院“建制派”领导人们在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计划经济框架内,终于获得了解决城市中学生这个最大就业群体留城待业“游手好闲” 消耗商品粮的国家难题!即,自68-12-21之后全国中学生毕业后在理论上和法统上都要先“非转农”下放基层(主要是农村)去工作几年才有资格被挑选进大学和有机会招工进城。当然,那个被“挑选”的水分越来越大,那个“进城”的地点可能离家城千万里。过去城里中学生(特别是出身好的)在城里待业是挑三捡四的大爷,周恩来68年10月说有些老三届“给他工作他不做,让他下乡他不去”。68-12-21之后政府是大爷了,你想回城不让你回,给你个下乡当地煤矿里的工人职位你都乐的屁巅屁巅的。68-12-21决策,高!
有迹象说明毛泽东68-12-21动员是在周恩来动员他之后做出的,因为面对教育革命失败的困局,面对大学,高中无法开课的困局,面对六届老三届的积压在城,就算上帝来了也只能按周恩来的方案做,因为那时没有劳动力的自由市场,一切都要由政府安排。遵义会议后在长征路上是毛泽东经常游说周恩来接受他的主张,那时周是毛的领导。文革中反过来,周恩来要经常游说毛泽东接受他的建议,上山下乡决策似乎就是最突出的例子。换言之,把谁放在周恩来的位置都要那样做,全国都按张春桥想的那样把老三届都保留城市户口安排在各大城市周围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那就不叫屯垦戍边而是“屯家戍城”了。但是话说回来,没有文革,没有红卫兵运动,只有废除高考,只有停课半年,能在城里靠同学互相推荐和学校选拔出来新大学生和新高中生吗?能达到真正的平等吗? 有出身不好的(高知)出国留学老知青在那里骂上山下乡,我说你骂什么啊?没有文革这种上山下乡,你现在还在乡下!文革前就制定了18年上山下乡3500万的国策,出身不好的后门最少。物极必反,我们都回城了。上山下乡是国家和我们这代人的宿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使命,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的本命,世界大同之路不仅仅只有共产革命,还很可能是千条江河归大海的宇宙生命现象的真命。否则人类还是回到丛林中去吧!文革时代的中国农村就是原生态的“丛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发现,时差关系我所在位置的时差导致我这里现在还处在2018年12月22日清晨,50年前的68-12-22全国联播新闻还没开始广播,所以我还有一天时间完成我的总结,不算超时迟交作业,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3: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3 20:28 编辑

68-12-22当天报纸出现了两大主题:

1,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主角是落户到郊区的会宁县大妈,配角是会宁县城的几名知青。
2,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农民再教育,主角是全国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以及在农村工作的同志,前提是他们先要被说服。然后才是配角上台,即全国各地干部和其他人大学,中学毕业的子女出发去上山下乡。(客观上来说那些大学毕业的子女在68-12-21号召中成为了“托”)。

在这里出现了“不在城里吃闲饭” 和 “接受农民再教育”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主题并列68-12-22人民日报一版的奇特现象,似乎披露了决策幕后的多重意见和目的。再回看当年毛泽东在发表68-12-22动员的报道之前,他在上山下乡动员的新闻稿件上改了两处,一是把“城”改为“城市”, 二是把“消灭三大差别”改为“减小三大差别”。

前者将上山下乡的范围扩大,后者将上山下乡的期待值减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2 23:46 编辑

68-12-21动员幕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不同立场和角度,区别似乎在于商品粮的供给是否还有革命的需要:

1968年7月28日毛泽东
谁会料到会这么打起来呢?原来打算停课半年,登了报,后来不行,延长一年。不行再延长一年,又不行,我说三年就三年嘛!我说如果还不行,要多少时候就给多少时候,反正人是在长的,你一年级,现在就是三年级了,再搞两年、四年、八年的,你还不是在那里过一天都要长大一天。

1968年8月29日周恩来
谈到学生问题时说,运动初期学生是起了带头作用。但不能总是这样,继续下去就不对了。你停课闹革命,停多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9: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3 20:22 编辑
逗你玩 发表于 2018-12-23 12:09
也有知青被文革十年误学 ,成了学历文化最低的一批,各行各业招工、升级、提干,受到不公待遇。还有一批随 ...

对于文革上山下乡,我的兴趣主要在决策方面。打个比喻,对于红军长征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的关心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过雪山草地,北上抗日。有的关心三军会师毛儿盖后出现中央分裂,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星夜“逃走”,而红四方面军折回头向西往返三过雪山草地。但是有的人关心的是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各个根据地的几个方面军都要被迫长征? 然后,中共夺取政权后各方面主要集中在宣传红军长征精神,不论那个方面军的红军,不论是跟着正确路线走的红军还是跟着错误路线走的红军都被说成是绝世的英雄好汉,至于红军因长征的损失几乎灭顶就不是历史学的重点,宣传“红军县”或在世的成百上千的将军们更是顺其自然,没有人追究“红军县"死了多少红军以及长征路上有多少人逃回红军县。

回到上山下乡,有的人研究文革上山下乡正能量的历史意义,但是有的研究“四个不满意”。有的突出知青精神,有的突出“胜利大逃亡”。有的无悔,有的有悔。然而本人感兴趣的是文革上山下乡决策过程,就好象是把兴趣放在红军长征的决策过程,对三个方面军长征的过程和后果以及多少人后来当了将军多少人被历史“淘汰”就无力去探讨了,对于后来宣传继续发扬红军精神进行“新长征”就更没有能力去思辨了,因为我会去想如果不必长征多好?如果每次反围剿都是正确路线领导下“我自岿然不动,报道敌军消遁”直至红军从各根据地下山出乡夺取全国不必经过那个惨绝人寰的长征直接“大回城”该多好!因为我在文革前亲耳听到一位老红军说(大人在家中闭门说话时我偷听到的)在过草地的时候(藏区)实在没东西吃了连皮带都吃光了就只好与一种硕大的黑鸟争食,多少年后我才领悟到那种大黑鸟就是藏族天葬一幕中的秃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2: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4 21:49 编辑

路线图:
- 1955年共青团中央的领导人胡耀邦 发动北京郊区农民杨华带领一些青年团员到北大荒 垦荒
链接:
资料: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诞生-搜狐新闻
杨华 北京 胡耀邦 志愿 青年 团中央 北大荒 石景山区西黄村

-1955毛泽东向中学和高小毕业生发出指示希望他们(主要是农村外出求学的子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
链接:
从“大有作为”到“很有必要” - 经济观察网-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 经济观察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_人民网上山下乡_互动百科
注:上文互动百科提到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是明显的错误

- 1960年大跃进失败
链接:
大跃进(大跃进)_百度百科
杨奎松:领导人知识欠缺不是大跃进发生的主
大跃进1070万吨钢指标是毛泽东提出的吗?_历史频道_新浪网
党史专家:毛泽东是怎样汲取“大跃进”教训的_新闻频道_中华网

- 1962年7000人大会上彭真变相批评了毛泽东,眼看到春节了那7000人说大会开的不过瘾,毛泽东说那就延长会议让大家过足瘾,后来毛承担了大跃进的责任 ,林彪反对是毛的责任
链接
七千人大会_百度百科
为何江青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憋了一口气?--文史--人民网
七千人大会始末_资讯_凤凰网
62年七千人大会刘少奇称灾荒七分人祸赢满堂彩_新闻频道_中华网
七千人大会纠正大跃进错误彭真发言致毛泽东自我检讨-搜狐搜狐历史
- 毛泽东开始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下的政治改革(如社教和四清)

- 毛泽东开始忧虑文化领域主要是教育领域被资产阶级占领以及红色接班人“不务正业”的现状(反映在与王海容的谈话以及与毛远新的三次谈话中)

-  毛泽东开始文化领域“小五界”的“文化小革命” 并成立了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领导小组

- 江青出庐专注文艺界批资兴无(例如搞样板戏)

-  1965年江青开始背着小文革五人小组在上海秘密写作批《海罢》

-  因为是否应发表江张姚批《海罢》的文章彭真代表一线中央领导刘,周,邓在1966年2月攥写了《二月提纲》要求把文艺界斗争限制在学术方面

-  毛泽东对《二月提纲》表示出无比的震怒并要求在全国发表江张姚批《海罢》的文章 -  中央一线与二线的路线斗争搬上了台面 - 毛泽东虽在政府日常事物上位居二线但以他在党中央一把手的地位罢免了彭罗陆杨 (小文革中打倒的最高党政军领导人)

- 毛泽东发表《五七指示》(被说成是即将爆发的文革之后要建立的社会蓝图

- 毛泽东命令发出1966年《五一六通知》(毛泽东阅后说一个字都不许改)狠批《二月提纲》并宣布开始大文革(文化大革命)撤销文革五人小组重新组织中央文革

-  1966年6月初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宣布他的文革搞法就是要夺回教育革命阵地完成教育革命,这也是毛泽东心中最大的文革任务(此点经张春桥佐证,张说教育革命完不成文革的任务也就没有了。没有证据显示毛泽东当时要彻底打倒刘少奇,但是中央一线要下线似乎已确定了,见毛泽东与斯诺谈话)

-只发到县团级的《516通知》最先激荡起来的是消息灵通的北京高干子女,他们“自发”的起来要求废除高考和要求今后从工农兵中招收大学生(实际是毛的意思)

-  中央决定高考废除,停课半年搞教改和今后在学校靠推荐和选拔新的大学生(似乎也包含高中生)

- 高干子女和文革积极分子开始在学校造反, 刘邓按反右经验派出工作组一方面“镇压”反党学生(反基层党组,如蒯大富,李冬民,曲折等),另一方面“揪出”一些基层干部为“黑帮”(替罪羊)

- 毛泽东“洞若观火”之后回到北京对刘邓“镇压学运”表示出自《二月提纲》后的第二次极大震怒

-  同时期清华附中受工作组压制和进行家访劝说干部管教子女的干部子女学生开始组织红卫兵并将大字报经江青转手上交毛泽东
- 毛泽东《我的一张大字报 炮打司令部》在全国发表 - 毛泽东正式与刘邓摊牌 ,重提1962年7000人大会旧账(个人认为是一次长期政策对峙后的“走火”现象,当时谁也没想到刘少奇会是那样的下场)

-  红卫兵一夜兴起遍布全国学校

- 毛泽东因势利导八次接见红卫兵,正式以红卫兵造反代替了他不久以前号召基层党组在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时起来造反的初衷

- 全国在中央文革指导下开始以踢开7000人为代表的党委闹革命的狂潮,同时对黑五类进行阶级清算(打砸抢兴起,打死人现象出现)

  - 保守派(或曰保皇派)与造反派的对立出现,两派武斗兴起

-  1967年2月在停课半年后周恩来最早提出初中和小学复课和成立两个碰头会的建议遭毛泽东否决

- 1967年3月毛泽东发出《三七指示》开始用军训方法召集红卫兵回校搞教育革命

-  1967年5月张春桥说毛泽东把教育革命试点交给上海,他说完不成教育革命,文革的任务也就没有了,还说完成教育革命的功勋将比党在过去取得的所有功勋的总和还要大

-  1967年秋季北京红卫兵开始文革中第二波“自发”的革命行动,那就是上山下乡 (有资料显示是时任北京革委会副主任的李冬民向红卫兵传达了“上面”的意思,并走后门带他们进入人民大会堂把他们希望赴云南种橡胶的请愿书面交周恩来
- 曲折于67年10月经北京革委会副主任丁国钰安排去了内蒙,张春桥在上海对此激烈反对,他要求上海留住90%的老三届完成教育革命

-  67年10月北京市组织中学生前往北大荒,周恩来欲出席欢送大会但被毛泽东制止(黑龙江荒友网知青个人回忆资料),同期周恩来也准备欢送去内蒙插队的中学生也“因故”没有出席(本网逗你玩网友回忆资料)

- 1968年3月毛泽东对大,中,小学毕业生分配问题发出指示,中央“四个面向”分配方案在4月出台

- 5月份国务院安置办向中央发出请示报告,称全国400多万老三届的分配应以插队为主,京津沪需跨省上山下乡

-  6月毛泽东批准周恩来请示成立大军区领导下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 7月上海终于成立上山下乡办公室 , 此期间上海曾派人到各地考察准备成立不销户口的老三届锻炼“飞地”

-  7月底毛泽东派遣83 41部队率领的几万人工宣队包围北京清华大学强令红卫兵停止武斗交出战争武器遭到红卫兵反抗并开枪打死几名工宣队员

- 8月初毛泽东率在京中央高层(张春桥没出席)召见红卫兵五大领袖发出教育革命斗批改搞不好就斗批散,斗批走,扫地出门,走光的谈话,还提到大中小学基础课都差不多等教育方面的见解

- 8月底周恩来谈话中提到停课闹革命不能无限期

- 9月山西省和铁道部接到国务院通知要接受大量北京知青插队

- 9月毛泽东批示全国成立“五七干校”

10月全国大学生按“四个面向”分配进入高潮,到年底基本分配完毕

- 12月毛泽东批复姚文元对会宁县城大妈和数名知青到城郊农村落户的报道稿件,将“城”字改为“城市”,将“消灭三大差别”改为“减小三大产别”

- 12-22全国报刊发表会宁县大妈“不在城里吃闲饭”上山下乡的报导,在人民日报报头刊出毛泽东一段最新指示,即68-12-2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要求说服城里个干部和其他人(所有人)和农村同志,接受城里人大学,高中,初中毕业生(这次没提小学毕业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还说很有必要 (没说为何接受工人再教育就不是更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2: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路线图是本人交出的最后作业“流水账” 的草稿,还将自建国初大大补充资料,直到大回城后和改革开放前薛暮桥提出解决回城知青就业开放商品市场经济的建议,这份草稿也将不断修改,不加任何个人的观点,就是用事实说话。本路线图将配合给出所有发现的重要资料的网络文章的连接,包括不同观点的资料,凸显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这份路线图估计没有穷期,随着不断发现的资料,本人或后人将不断丰富完善这份路线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2 08:27 , Processed in 0.21201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