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上山下乡发动50周年历史探讨总结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 14:39 编辑

经过仔细搜索1955年毛泽东的“大有作为”最高指示的由来,我们终于找到了历史的记录:

1955年7月,毛泽东正在运筹“三大改造”中最重要的一环,即以全面加速合作化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他在案头看到了一本《互助合作》的小册子——这是由当时的许昌地委书记赵天锡到北京参加党的七届六中全会时带去的经验材料。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廖鲁言看到其中一篇《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后,将其呈送给毛泽东阅览。所谓“一个乡”就是河南郏县的大李庄乡,此文写的其实是1954年的事,那年搞合作社缺少会计和记工员,乡里便动员在校读书的农村青年回来:“全乡在贫农和下中农里面,有7个没升学的中学生和25个高小毕业生,把两个中学生分配到老社,其余的全部分配到7个‘社架子’去,以便解决会计和记工员不够的困难。”
毛泽东对此产生了兴趣,即兴挥毫写下了这段名言:
“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很明显,当时初中生和高小毕业生就算知识分子了。1955年人民公社还没有成立,也没有生产队,当时全国正在试办合作社,需要识字会算术的能记账的知识分子,许昌地委抓了一个河南郏县的大李庄乡的典型经验,让本乡外出上中学和小学的农民子弟回乡参加合作化运动党会计和记工员,就是这么简单,与60年代初的城市中学生上山下乡就业完全不是一回事,与文革期间68年12月以后的以再教育名义发动的“一片红,一刀切,一锅端”上山下乡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至1957年秋,据称有200万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参加生产,但是其中城市人口不到百分之一。” (3)刘小萌:《中国知青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资料:
20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化时期,郏县大李庄、邱庄、吴堂、杨庄四个村的7名初中毕业生和25名高小毕业生,回到村里参加农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合作社缺乏会计和记工员的问题。”档案如是记载,“这一做法和经验引起了许昌地委(注:当时郏县归许昌地委管辖)的高度重视,于是形成了《大李庄乡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以下简称《经验》)。”
2008年3月24日,年届古稀、曾为当年32名回乡学生之一的黄发娃,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黄老先生回忆,《经验》这篇文章是1955年8月郏县县委派县青年团一区书记李金法起草的,一周后,李金法和当时的大李庄乡乡长黄黑汉把稿子送到许昌地委修改。文稿经许昌地委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和河南日报社驻许昌记者站记者杨恒珊等人加工润色后完成。
1955年9月4日,许昌地委农村工作部主办的第15期刊物《互助合作》,第一次印发了《经验》。1955年10月,在党的七届六中(扩大)全会上,许昌地委书记赵天锡将登载《经验》的《互助合作》通过中央农工部副部长廖鲁言转呈给毛泽东。毛泽东非常重视,挥笔作出了日后影响至深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批示。
1955年12月,毛泽东的批示作为编者按,连同《经验》一文被收录进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同时,文章标题改为《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
毛泽东的这个批示,实际上肯定了32名中小学生回乡务农的举动。这些学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返乡的?
学子回乡:初衷是让穷人后代“掌权”。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轰轰烈烈的农村土改运动过后,广大贫下中农翻身做主人。黄发娃说,为搞好农业生产,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集体经营模式迅速在农村铺开。
1954年年初,黄发娃的家乡郏县邱庄村在9个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吸收了有30多户农民的临时互助组,率先在全乡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先锋一社。当年,该社发展成一个拥有100多户农民的大型农业生产合作社,形势不错。
相关档案记载:“1954年秋,先锋一社玉米、高粱平均每亩产85至90公斤,增产三成,远高于社外平均亩产量,显示出了走互助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
农业社壮大了,生计不发愁了,但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最主要的矛盾是,农民政治上翻身了,可文化上并没翻身。社里只有两个人是小学文化,但‘成分’不好,一个是地主,一个是富农。”黄发娃说,这两个人一个当记工员,一个当会计,为贫下中农管家理财。“乡亲们极不情愿,村干部也很生气,他们根据县里的指示,挨家挨户动员,希望贫下中农的孩子能回乡,担任会计和记工员。穷人当了家做了主人,当然要让有文化的穷人后代‘掌权’。”
1954年7月,19岁的黄发娃完成在鹿姑寺小学的六年级学业,和他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同村学弟——16岁的邱振甲,连同外乡30名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一起回乡。“32个人平均年龄不到20岁,分到9个农业社,开始都当记工员。”邱振甲说,他们回家劳动,真实的想法是替穷人争口气。“回乡虽说是动员,但内心还是自愿的,阶级感情占了主导。”他说,那时黄发娃成绩好,有个姓梁的老师劝他回校读书,老黄谢绝了,不过老师也很理解。
这些学生在村里的表现如何呢?黄发娃和邱振甲回忆,1955年,他俩被全社群众推举为劳动模范,骑马戴花去县里开互助合作会议,先锋一社社长黄聚恩表扬他们是“贫下中农自己的知识分子,干得好”。就在那次会议上,郏县县委开始酝酿将先锋一社树为典型。
“我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学生村干部哩,哈哈……”两位老人自豪满怀。
内心激荡着强烈阶级感情的32名郏县回乡学子,赢得了农民的欢迎和尊敬,而特定时期的“广阔天地”,也使他们有了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

1968年,邱庄村迎来了郑州首批下乡知青,邱振甲被上级委派为大队知青再教育组组长。新来的知青听说邱振甲的经历,对他既羡慕又敬重,都亲切地喊他“甲儿哥”。
这年7月,在邱振甲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和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把原属大李庄乡的大李庄、吴堂、杨庄三个大队从渣元人民公社划出,单独成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1968年7月19日,河南日报发表了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成立的消息。
由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的名字极具特色,黄发娃笑着说,那时办事只要一亮公社的介绍信,到哪里都一路畅通,它的名气都盖过了郏县。邱振甲他们带领数百名知青战天斗地,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上世纪70年代,“甲儿哥”出任广阔天地砂轮厂厂长,他大胆改革,使这个濒临倒闭的小集体企业逐渐壮大,目前已形成一个的集团型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4:2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3 09:24 编辑

从现在找到的资料来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成为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的标签口号是文革中68年河南省革委会,许昌地委,大李庄联合炒作起来的,如果说毛泽东的那段批语对于1955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有很大意义还是靠谱的,但是作为城市中学生上山下乡的理论指导就离题(超越时间和空间)太远了! 对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城市中学生来说难道只有去农村才是大有作为? 留在城市工厂就小有作为了?留在城市商业系统就没有作为了?

事实上,毛泽东主席自解放初到文革初从来没有专门针对城市中学生上山下乡做出过任何指示,我们所见到的都是他希望我们能够工农兵学商什么都干干,他对我们这一代主要从培养接班人角度考虑问题。正是因为毛泽东与其他负责国家具体事务性工作的领导人处境不一样,所以他没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对于上山下乡那样现实。

我所找到的资料中要数毛泽东在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于城市学生安排工作说的最清楚了: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
(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第二点,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在延安的时候,就采取这个方针。一九四四年八月,《大公报》作社评一篇,说什么不要“另起炉灶”。重庆谈判期间,我对《大公报》的负责人讲,你那个话我很赞成,但是蒋委员长要管饭,他不管我们的饭,我不另起炉灶怎么办?那个时候,我们向蒋介石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要各得其所。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包括把国民党留下来的军政人员都包下来,连跑到台湾去的也可以回来。对反革命分子,凡是不杀的,都加以改造,给生活出路。民主党派保留下来,长期共存,对它的成员给予安排。总而言之,全国六亿人口,我们统统管着。比如统购统销,一切城市人口和农村里头的缺粮户,我们都管。又比如城市青年,或者进学校,或者到农村去,或者到工厂去,或者到边疆去,总要有个安排。对那些全家没有人就业的,还要救济,总以不饿死人为原则。所有这些,都是统筹兼顾。这是一个什么方针呢?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实行这样一个方针比较好,乱子出得比较少。这种统筹兼顾的思想,要向大家说清楚。

  柯庆施[2]同志讲,要想尽一切办法。这个话很好,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难。这个口号应当宣传。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途中,在过了大渡河以后,究竟怎么走呢?北面统是高山,人口又很少,我们那个时候提出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什么叫千方百计呢?千方者,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计者,就是九十九计加一计。现在你们还没有提出几个方几个计来。各省、中央各部究竟有多少方多少计呀?只要想尽一切办法,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很明显毛泽东是最早的“四个面向”的提出者。到了1965年,毛泽东是这样说的:

1965年12月21日在杭州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高中毕业后,就要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

1966年5月7日(文革发动前9天),毛泽东对我们的培养方向基本定了调子: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但是到了1968年12月21日,他老人家为何把“单下农村还不行”改成“单下农村很有必要”了?这正是本文要梳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3 08:24 编辑

假如我现在是一个18岁的大学生,在历史课上听到上山下乡这个历史名词,但老师一带而过让我不得其解。但我关心国家历史,我听说过亲戚朋友家中有的前辈在1968年前后曾经上山下乡,我去问他们当年上山下乡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我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答!有的说他们光荣无悔,有的说他们悔断肝肠。当我问谁让他们上山下乡?他们都“众口一词”说是毛泽东。当我问为什么让他们上山下乡,他们就“众口二词”了!有的说是毛主席培养他们的伟大的革命部署,有的说是老头子利用他们在革命搞砸了之后将他们始乱终弃。当我再问难道他们的上山下乡就是毛泽东一个人决定的吗?他们有的说是周总理协助毛主席完成的上山下乡战略部署,有的说都是“四人帮”出的馊主意!这就让我困惑了,我再问他们新中国建立后什么时候开始的上山下乡?他们似乎都说不清。最后我只好自己去查百度,终于找到了答案:

上山下乡_百度百科
开放分类:当代历史 -事件政治 - 文化大革命文革 - 名词 - 社会

“上山下乡”一词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团市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哇噻!看来还要自己上网去学习,互联网才是真正的大学,有的时候当事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他们自己的历史,因为不识庐山却在庐山。看来最早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是毛泽东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说的那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才是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真正起点。不过早在1956年党中央就提出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因为最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锋是1955年上山下乡的北京知青杨华

我突然对知识青年这个名词有了兴趣,现在为什么没有知识青年这个称呼了呢?我又上网去查,终于又有了重大发现:

知识青年_百度百科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开 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我有点晕头转向了,因为我访问过的知青中有的说他们实际上只有小学的学历。历史课真难学!让我想起好象在哪本书上看到不久前有位叫胡适的北大教授说过什么“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老太婆”,正好我在北大有同学老乡,我决定去找她,让她引见我去向胡适教授求教。去之前先把问题准备好,再查查杨华是什么人?

终于又在网上地方志上查到了:

北京远郊区石景山地方志如此记录: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第一个高潮。1955年出现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就是这个高潮中的一朵绚丽的浪花,杨华同志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个突出代表。杨华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主要发起人,当时任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兼团支部书记(中共党员)。1955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社的舒学煾同志告诉杨华,团中央正在准备组织青年垦荒队到边疆去垦荒,并征求他的意见。早有此愿的杨华立即做出了积极响应。8月5日,杨华和南苑区、东郊区、门头沟区的4名团员在团中央会面,表明了自愿去边疆垦荒的心愿。”

妈呀!我彻底晕菜了!这历史课不仅仅是难学,是根本就不能学!
难怪历史老太婆任人打扮,她脸上的邹纹也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8:43:36 | 只看该作者
玩笑归玩笑,其实有些历史资料的戏剧性也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你看百度那条上山下乡的资料,小编找出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你看那个时间段是1956年到1967年,百度说这个草案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个概念,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这个概念是什么?赶紧去网上查,找到了这个草案,共40条,在第38条提到"下乡上山",那时不叫"上山下乡",叫"下乡上山",本网顾老对此有历史性的解释。再看那个第38条: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
(三十八)提高农村青年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教育农村青年热爱祖国、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和爱社如家,鼓励他们积极地学习文化和农业科学技术,学习老年和壮年农民的生产经验。农村青年应当成为农村的生产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中的突击力量。
       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伟大事业。我国人口85%在农村,农业如果不发展,工业不可能单独发展。到农村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和极其光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9:0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3 09:18 编辑

链接: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_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0-12/.../content_5000392.htm
这个纲要草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956年1月间提出的,在实际生活中已经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根据两年来一些事实的变化和工作的经验,作了一些必要的 ...

(这个纲要草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956年1月间提出的,在实际生活中已经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根据两年来一些事实的变化和工作的经验,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提交农民和全体人民展开讨论,再作修改,准备提交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然后提交国务院讨论通过,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作为正式文件公布。估计到今后十年中,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情况出现,还会要作某些修正的。——中共中央注,1957年10月25日)


草案中说:
"1956年到1967
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伟大事业."

1968年开始就要改章程了? 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都不在城里升学和分配工作了?都先上山下乡?当时的中央把那份草案实行的期限定在1967年为止也太有点神机妙算了吧?有的时候历史的奇妙让人不服不行!

还有那个"小学毕业的青年"是个什么概念?7岁上小学13岁毕业能叫青年吗?唯一的解释是当时人们上小学都比较晚?1112岁入小学?小学毕业都17,18了?又让人想起1968年月3月毛泽东对黑龙江毕业生分配经验的批示中说毕业生分配问题不仅大学生有,而且中,小学毕业生也有。1968年的时代在城市中可是没有17,18岁毕业的小学生了吧?有点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2:3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3 12:41 编辑

旧帖重发:

“交给你们最放心”--国务院知青办顾老访谈侧记  

无声 Post By:2009/6/15 22:02:00 [只看该作者]


我从今天起开始把中知网原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顾洪章的视频
采访听写出来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http://www.chinazhiqi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38&Id=2433
-------------------------------------------------
访:原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顾洪章(视频)
  

“交给你们最放心”--国务院知青办顾老访谈侧记

------------------------------------------------------------------

(一) “从下乡上山,到上山下乡。”


文革以 前叫下乡上山.从55年开始一直到文革开始这叫下乡上山.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上山下乡呢?从67年的7月9号,人民日报发表一篇社论,叫"坚持下上山下 乡的正确方向".这个社论里头就讲上山下乡.因为他是权威的刊物了,所以提出来了上山下乡.所以从那开始就陆续改为上山下乡.当时为什么叫上山下乡呢?这 里面有一个历史背景.64年或65年谭震林根据总理的指示,那时毛主席已经提出来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建设三线.所以这样的话就动员城市人口特别是知青去占 领山头.那个时候叫的很响,国务院也有文件,就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去占领山头去.占领山头的意思呢就是将来防止特务.毛主席提出来建设三线嘛,备战备荒为人 民,所以这个知青工作呢正好和这个结合起来,要占领山头.所以在64年65年就开始提出来去占领山头去,那时候还叫下乡上山,不叫上山下乡.所以当时有这 么一个历史背景.所以67年的这篇社论发表以后呢,那时文革就开始了,就叫上山下乡,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我们的这本书呢也尊重历史的提法,所以不能变. 所以我希望将来你们处理这个问题,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侯,文革以前下乡上山,文革开始以后这段时间就叫上山下乡.67年的7月9号.当时为什么要发表这篇 社论?就是知青返城,知青大量返城回城造反.回城造反的话当时想动员回去,所以当时国务院发表了一些文件,总理和当时一些领导人在大会上进行动员.人民日 报为了配合当时的这个形势发表了一篇社论:"坚持下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所以从此就把下乡上山变成了上山下乡.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事.


注: 顾老文中谈到的书指的是他的专著: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小16开). 顾洪章/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 / 2 / 2009 / 1 / 平装/ 16  作者: 顾宏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3:00:37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继续跟着资料走,而不是跟着我自己的看法走,宗旨是追根溯源主要是想弄明白当年从下乡上山到上山下乡,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我想建立的线路图!至于历史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就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了,有些可能要留给后人去做了。至于什么有悔无悔实在是隔靴挠痒,对于无悔的说法我认为还不如说无愧比较实在!知青一代上山下乡十年蹉跎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是这1700万人让出了校舍,让出了城市空间,让出了商品粮,让出了城市工作机会,让出了青春。国家和人民应该感谢这一代知青,他们无愧于共和国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3:1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3 13:18 编辑

50年代毛泽东主席没有对城市青年学上山下乡发表过专门的指示,但是刘少奇和周恩来就不同了,他们对城镇中小学生上山下乡有过专门的指示。当然,当时城乡二元制的户口制度还没有建立,泛指的中小学毕业生似乎包括了所有城乡的中小学毕业生。

刘少奇的上山下乡指导理论:
1957年4月,由刘少奇主持写成的《 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讲得很明确:“就全国说来,最能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

链接:

周恩来的上山下乡指导理论:
1957 年6 月26 日,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过去这个方针是不够明确的。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升学以外,多数都应该参加工农业生产。”(《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151 页。)他还对当时劳动工资方面的规定有碍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表示担忧。1957 年9 月5 日,他在国务院座谈会上指出:目前有关劳动工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许多规定刺激人口增长,不是鼓励人们上山下乡,而是鼓励人们进城。(参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73 页。)同年9 月26 日,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作报告时提出:“今后要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就业,精简机构和精减人员,鼓励下乡上山,广开就业门路,提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79 页。)

在实际工作中,周恩来也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20世纪 50年代中期出现的青年志愿垦荒队,被视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先驱。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就是在周恩来报告的感召下组建的。1954年 9月 23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保证增加农业的产量以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发展合作化的同时有系统地推广新式农具,推广抽水机和水车,推广良种,改进农作技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并且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人民日报》1954年 9月 24日。)周恩来在这里提到的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的思路,打动了很多知识青年。在场的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杨华[简历]听了,“心里就像着了一盆火”。晚年他回忆说:“正是由于周总理在195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番话,才使我从此毅然决然地向党组织提出远征开垦荒地的请求,成了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长。”(侯隽主编《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年版,第51、5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6:0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3 17:47 编辑

上面两段刘少奇和周恩来在1957年的讲话非常经典的代表了50年代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提出的中小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想法,这条思路在政府和国务院的计划中贯穿了20年,也就是从1957年到1967年!
上面的资料中
侯隽主编的《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中提到了:

“1954年 9月 23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保证增加农业的产量以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发展合作化的同时有系统地推广新式农具,推广抽水机和水车,推广良种,改进农作技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并且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人民日报》1954年 9月 24日。)”

这又让人想起了《共产党宣言》中说的: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周恩来思想真的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开垦荒地,使用先进农业生产工具需要人,例如去开发北大荒。因此侯隽笔锋一转,又将北京远郊区农民杨华率领的中国50年代第一支垦荒队说成是“被视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先驱”。


侯隽说:

“周恩来也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20世纪 50年代中期出现的青年志愿垦荒队,被视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先驱。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就是在周恩来报告的感召下组建的。”

周恩提到的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的思路,打动了很多知识青年。在场的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杨华听了,“心里就像着了一盆火”。晚年他回忆说:“正是由于周总理在195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番话,才使我从此毅然决然地向党组织提出远征开垦荒地的请求,成了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长。”

问题来了,而且很矫情,你杨华不是知青,是北京远郊区石景山地区的农民,北京西城,东城,宣武等各城区的真正知识青年没人响应和参加远赴边疆的垦荒队。

事实上,当时团中央的胡耀邦看到了“1955年1月16日的《中国青年》杂志发表述评《赫鲁晓夫同志在莫斯科青年志愿垦荒者大会上的讲话》。这篇文章事先经胡耀邦审阅,在他建议下,编辑部特意在文中加上了一句话:“赫鲁晓夫的讲话对中国青年也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时,特意去认真了解苏联在1954年实行的大规模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

“经过团中央工作小组的筹划和组织,杨华和南苑区的李连成、李炳恒、东郊区的张生以及门头沟石门乡的团总支书记庞淑英等人,一起来到团中央机关商量组织垦荒队前往北大荒。”

后来杨华带领的由北京郊区青年农民组成的垦荒队是“产业军”吗?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吗?如果都不是,那算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6:21:47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我们发现新中国农业改造和发展除了在理论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遗传,其源头早在秦汉时代就有了,那就是中国古代为了防范匈奴的侵扰而建立的“军屯垦殖”,资料:
屯田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汉武帝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击败匈奴后 ,在国土西陲进行大规模屯田,以给养边防军,这就是边防屯田。

屯垦戍边 (古文没有这个词,相应的名词有军屯垦殖)
“屯垦戍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以军屯和民屯为主。早在西汉时期,汉政府就总结了西征失败的教训,开始“置校尉,屯田渠犁”,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条件。公元前60年统一西域后,西汉在西域的屯田又进一步扩大,屯田士卒亦兵亦农,亦耕亦战,不仅为军队提供了粮草,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也是维护西域社会安定和发展西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自汉朝以后历朝历代都把屯田作为统一、经营西域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唐、清两朝屯田规模最大,收效最为显著。
屯垦戍边早在秦代即是秦王朝治边政策的主要内容。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先后在岭南和河套地区移民屯垦戍边,其规模前者是50万人,后者则是设置44县进行安置,为维护边疆安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史书载“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衅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②即是对这一政策实施效果的记载。正是看到了秦王朝移民实边所取得的效果,进入汉代之后,屯垦戍边成为汉王朝治边政策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汉代的屯垦广布于西北、北疆、东北等地区,一方面为汉王朝解决了军队的补给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维持边疆稳定保持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对于边疆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赵充国利用屯垦顺利平息西羌反叛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③有了秦汉两朝的成功经验,汉代之后的各王朝,包括众多割据政权都将屯垦戍边作为其治理边疆的重要政策。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更是这一政策的积极推行者,尤其是清朝,不仅将屯垦戍边作为治边的主要政策,而且将屯垦的形式由军屯为主发展为民屯、遣屯、旗屯、回屯等多种形式,不仅使这一古老而年轻的政策在边疆治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对边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军屯
是指驻屯的军队,利用驻屯军队就地耕种土地。军屯是“寓兵于农”的政策。郑成功论军屯为:“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

民屯
古代屯田的一种组织形式。由政府招募无地农民集体耕种官田或垦荒,按规定纳粮。 汉 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税粮和军队给养,均采取过此项措施。《元史·兵志三》:“ 世祖 至元 十二年,立 曲靖路 民屯,拘刷所辖州郡诸色漏籍人户七百四十户立屯。”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上》:“有所谓民屯者,如 唐 初行民屯,及 天寳 间,天下屯田收一百九十馀万斛是也。

垦殖
开垦荒地,进行生产:~场。将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为良田亦作“ 垦植”。 开垦荒地,进行生产。《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诚宜住建立之役,先备豫之计,勉垦殖之业,为饥乏之救。”《陈书·高祖纪下》:“周旋千餘顷,并膏腴,堪垦植。”《魏书·高宗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5 08:20 , Processed in 0.207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