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上山下乡发动50周年历史探讨总结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4319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07
QQ
183#
发表于 2018-12-23 11:52: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声 发表于 2018-12-22 22:40
4, 68-12-21动员是毛泽东的无奈之举,是周恩来的胜利,也可以说是张春桥的挫折。68-12-21标志着红卫兵运动 ...

    上山下乡是国家和我们这代人的宿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使命,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的本命,世界大同之路不仅仅只有共产革命,还很可能是千条江河归大海的宇宙生命现象的真命。否则人类还是回到丛林中去吧!文革时代的中国农村就是原生态的“丛林”。

   嗯,革命、宿命、使命、本命真命,有点高度。没完待续?
     50年总结,似乎五十年中的归纳“积极一面”总结不够。知青返城、高考已步入中年,充实各行各业,成了行业骨干或中间,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国家的力量。因为文革和上山下乡磨练,打破思想禁锢,才有改革开放的勇敢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319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07
QQ
182#
发表于 2018-12-23 11:31: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声 发表于 2018-12-22 21:22
谢豆兄老大哥戴着老花镜帮我改作业!
已经改正!

    我们这一代都亲历了当年的复课闹革命,实际上只有闹革命没有复课,最后闹革命也不闹了,上课读报纸,下课拿刀子互相扎!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但让我碰到了,并成为了我的冤假错案,68年被关进牛棚,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上山下乡后受到当年武斗另一方的“决斗单练”的“约架”,差点在塞外大漠中成为对方的刀下鬼。

与马克印们有牵连?在百度吧里看过"小混蛋"连载,后来出书了。马克印在顺义龙湾屯租了一块地,70年使用权,办起“知青部落”和知青旧物展。他的海军尼也挂出展示。2008年前后我去了一趟,简短聊了几句。拍了几张照片。那几年一拨一拨知青去的不老少。还有那位评论知青运动的法国人潘。现在不知马克印怎么样了,中知网和老知青网很少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3:4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2 23:46 编辑

68-12-21动员幕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不同立场和角度,区别似乎在于商品粮的供给是否还有革命的需要:

1968年7月28日毛泽东
谁会料到会这么打起来呢?原来打算停课半年,登了报,后来不行,延长一年。不行再延长一年,又不行,我说三年就三年嘛!我说如果还不行,要多少时候就给多少时候,反正人是在长的,你一年级,现在就是三年级了,再搞两年、四年、八年的,你还不是在那里过一天都要长大一天。

1968年8月29日周恩来
谈到学生问题时说,运动初期学生是起了带头作用。但不能总是这样,继续下去就不对了。你停课闹革命,停多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3:1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3 20:28 编辑

68-12-22当天报纸出现了两大主题:

1,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主角是落户到郊区的会宁县大妈,配角是会宁县城的几名知青。
2,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农民再教育,主角是全国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以及在农村工作的同志,前提是他们先要被说服。然后才是配角上台,即全国各地干部和其他人大学,中学毕业的子女出发去上山下乡。(客观上来说那些大学毕业的子女在68-12-21号召中成为了“托”)。

在这里出现了“不在城里吃闲饭” 和 “接受农民再教育”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主题并列68-12-22人民日报一版的奇特现象,似乎披露了决策幕后的多重意见和目的。再回看当年毛泽东在发表68-12-22动员的报道之前,他在上山下乡动员的新闻稿件上改了两处,一是把“城”改为“城市”, 二是把“消灭三大差别”改为“减小三大差别”。

前者将上山下乡的范围扩大,后者将上山下乡的期待值减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2:52:07 | 只看该作者
突然发现,时差关系我所在位置的时差导致我这里现在还处在2018年12月22日清晨,50年前的68-12-22全国联播新闻还没开始广播,所以我还有一天时间完成我的总结,不算超时迟交作业,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2:4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3 20:32 编辑

4, 68-12-21动员是毛泽东的无奈之举,是周恩来的胜利,也可以说是张春桥的挫折。68-12-21标志着红卫兵运动的结束,文化大革命也紧跟着结束了(九大为标志),文化大革命最重要的任务教育革命也总算歪歪斜斜的找到继续革命的“广阔天地”了。这对于周恩来说,文化大革命(教育革命)让具体管理和操作国家日常事物的国务院“建制派”领导人们在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计划经济框架内,终于获得了解决城市中学生这个最大就业群体留城待业“游手好闲” 消耗商品粮的国家难题!即,自68-12-21之后全国中学生毕业后在理论上和法统上都要先“非转农”下放基层(主要是农村)去工作几年才有资格被挑选进大学和有机会招工进城。当然,那个被“挑选”的水分越来越大,那个“进城”的地点可能离家城千万里。过去城里中学生(特别是出身好的)在城里待业是挑三捡四的大爷,周恩来68年10月说有些老三届“给他工作他不做,让他下乡他不去”。68-12-21之后政府是大爷了,你想回城不让你回,给你个下乡当地煤矿里的工人职位你都乐的屁巅屁巅的。68-12-21决策,高!
有迹象说明毛泽东68-12-21动员是在周恩来动员他之后做出的,因为面对教育革命失败的困局,面对大学,高中无法开课的困局,面对六届老三届的积压在城,就算上帝来了也只能按周恩来的方案做,因为那时没有劳动力的自由市场,一切都要由政府安排。遵义会议后在长征路上是毛泽东经常游说周恩来接受他的主张,那时周是毛的领导。文革中反过来,周恩来要经常游说毛泽东接受他的建议,上山下乡决策似乎就是最突出的例子。换言之,把谁放在周恩来的位置都要那样做,全国都按张春桥想的那样把老三届都保留城市户口安排在各大城市周围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那就不叫屯垦戍边而是“屯家戍城”了。但是话说回来,没有文革,没有红卫兵运动,只有废除高考,只有停课半年,能在城里靠同学互相推荐和学校选拔出来新大学生和新高中生吗?能达到真正的平等吗? 有出身不好的(高知)出国留学老知青在那里骂上山下乡,我说你骂什么啊?没有文革这种上山下乡,你现在还在乡下!文革前就制定了18年上山下乡3500万的国策,出身不好的后门最少。物极必反,我们都回城了。上山下乡是国家和我们这代人的宿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使命,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的本命,世界大同之路不仅仅只有共产革命,还很可能是千条江河归大海的宇宙生命现象的真命。否则人类还是回到丛林中去吧!文革时代的中国农村就是原生态的“丛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46:03 | 只看该作者
3, 文革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未遂的教育革命失败后的产物,但也因此“歪打正着” 成为了教育革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万家村” 的新起点。从此高考在城市中的学校废除,中学毕业生都必须到社会基层去工作几年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这是从张春桥抓的“721工人大学经验” 中异化出来的,张的原意还是要把老三届留在城里分到工厂去工作几年再进大学,他的一个女儿经许世友安排参军了,一个女儿经王洪文安排到工厂去了(她说不喜欢参军和下乡)。

我们这一代都亲历了当年的复课闹革命,实际上只有闹革命没有复课,最后闹革命也不闹了,上课读报纸,下课拿刀子互相扎!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但让我碰到了,并成为了我的冤假错案,68年被关进牛棚,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上山下乡后受到当年武斗另一方的“决斗单练”的“约架”,差点在塞外大漠中成为对方的刀下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22:31 | 只看该作者
逗你玩 发表于 2018-12-22 21:04
好像年纪有误。68年应该是66年吧?“问风” 闻风。下段叙述都应发生1966.

因此68年5月底他们在《516通知 ...

谢豆兄老大哥戴着老花镜帮我改作业
已经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22 21:55 编辑

2, 高层对上山下乡的态度毛泽东
直到68-12-21才正式表态,但不是他当天发出的指示,而是姚文元根据毛泽东不久之前的一些谈话整理出来的。自建国后对于城市学生上山下乡当农民,毛泽东从来没有发出任何明确的指示。那个毛泽东1955年发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指示被当成毛泽东动员城市学生上山下乡纯属臆想,因为当时合作化运动刚开始,还没有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很多农民还在单干,城市学生那时上山下乡就可能去给个体农民“扛活”了?实际上那时中央号召的是外出求学的农民子女在初中高小毕业后回乡去当会计和记工员,帮助完成合作化运动, 同时也可减少城市就业的压力,那时还没有城乡二元户口制,农民可随意进城找工作。文革前和文革中毛泽东没有能说服江青让大学毕业的子女上山下乡,因此毛泽东在邀邢燕子,董家耕出席的生日宴上不让不下乡的子女出席,据当事人说当毛泽东对此说明时江青的脸色很难看。



刘少奇
文革前对上山下乡的指示不多但一语中的,他说上山下乡也是就业,很有必要。文革废除高考与他有关,文革上山下乡与他无关。

周恩来
自50年代就是中央上山下乡决策的最高操作者,同时他也对上山下乡的施行与远景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文革中他是中央高层中对于上山下乡最坚决的主持者和操作者。文革中将参军的亲属送回农村。
林彪
《571工程纪要》中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的句子到底出自他还是他儿子林立果还不清楚,有人说是出自中国的“12月党人"周宇驰或于心野。不管怎样说,林彪在文革中曾批复军委办事组关于军队子女当兵潮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批复道“军队子弟当兵子继父业天经地义”就说明了问题。首先他就没有被说服送子女上山下乡。

邓小平
60年代中期参与上山下乡的决策,是“插队为主,插场为辅(农场,兵团)的发明者,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上山下乡是最省钱的安置办法。他的“插队为主” 方案在文革中被周恩来沿用。文革中子女上山下乡,后来走了毛泽东的后门将上山下乡子女调入大学又转学到北京。

王震
是自50年**始的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发明者,文革中失势,曾因文革中取消建设兵团而大发牢骚。文革后敦促邓小平恢复新疆兵团。他也是1963年动员10万上海知青赴天山的组织者。

李先念
文革中辅助周恩来实施上山下乡,曾同意张春桥在上海附近组织上海生产建设兵团。其子女全部参军和进入军事院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319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07
QQ
174#
发表于 2018-12-22 21:04: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声 发表于 2018-12-22 20:39
1968年12-21之前的某一时刻文革上山下乡决策敲定的原因如下。



好像年纪有误。68年应该是66年吧?“问风” 闻风。下段叙述都应发生1966.

因此68年5月底他们在《516通知后》问风而动要造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反而造成北京中学动乱,刘邓旋即按反右经验一方面“镇压”学生运动的苗头,一方面从基层抓出一些“黑帮”试图向中央文革交差以便稳定局面,同时经毛同意派出工作组。工作组把一些人打成“反党分子”,如大学的蒯大富,中学的李冬民,曲折,北京中学红卫兵在66年5月底诞生并向毛泽东和江青阿姨求救。毛泽东因此再次大怒发出《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将文革工作组问题与1962年大跃进责任问题联系起来!毛泽东因此8次接见全国兴起的红卫兵,矛头直接对准跟随中央一线的7000人。从此教育革由于红卫兵运动而搁浅,中学生冲向社会各界,从中央到地方到处是“踢开党委闹革命”和对“阶级敌人”的再清算,其特点是踢开公检法到处“抄家”。由于造反和保守两派对立的出现,武斗开始,全国大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5 11:50 , Processed in 0.192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