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92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记忆--我的支边岁月

[复制链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1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我的兵团我的连
那天,我们到达连队后,从连队低矮的茅草屋里跑出来一群人迎接我们,走近后,我发现他们都穿得破衣烂衫的,衣服上有很多补丁,有的破洞还没补好,有的人腰上还扎根草绳,有的男生头发很长,又乱,我心里想这都是些什么人呀,后来才知道他们竟然是从上海来的知青,又过了几个月,我也变成了那个样子!
十三连座落在勐捧坝子的边缘,离营部约有3公里的距离,一条土路与外界联通,中间要穿过一个叫曼文村的傣族寨子,一条小河(旱季的时候只能叫小溪)终年从连队旁边流过,东北面是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山,西面是丘陵地带,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白云,最近再次观看当年的照片,发现连队的景色好美,可当年根本顾不上欣赏美景,每天都是忙碌辛苦的一天,知青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十三连是一个新建连队,连队周围都是荒山野林,知青们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荒山野林最终建成一望无际的橡胶林,所以,开荒砍坝、挖梯田挖穴、种植除草等就成了我们以后每天干不完的工作。
除了一线工作外,我们还要自已栽种玉米、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玉米主要用于喂猪,有时也会用于做酒,黄豆和花生主要用于榨油。连队还有后勤班,负责种菜、养猪、做饭等后勤保障工作。
连队的住房也需要自己建,一开始是茅草屋,盖起来比较简单,后来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又新建了两排砖瓦结构的房子。
刚到连队的那两年,生活比较艰苦,蔬菜自已种,猪要自已养,蔬菜在那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长势良好,但供应不均衡,多的时候天天都吃同一样菜,记忆犹新的是天天顿顿吃没有油的茄子,把我们吃得直想吐,后来回城后好多年不吃茄子,当上一季菜和下一季菜中间衔接不上的时候又没有菜吃,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敖一大锅汤,里面撒上盐,放一把韮菜,知青们戏称为“九(韮)菜一汤”,或者每人分享一点咸菜萝卜干。吃肉就更是知青们的奢望了,只有过节过年才能杀一头还没长大的猪,给大家解解馋,所以大家都盼望着过节过年能有肉吃。有时知青们也会到勐捧镇上去买猪肉罐头,两元钱一个,很贵也不能经常买,里面有几大块肥肉,知青就开小灶炒菜放两块肉在里面,那味道简直好吃极了,至今都令人念念不忘!
在十三连,除了割㬵,我什么工作都干过,顶着烈日上山开荒砍坝,挖梯田时挥汗如雨,还当饲养员养了一年多时间的猪,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司务长工作管理后勤,学会了种菜、做饭。那时我身高刚够165厘米,体重不到100斤,人虽瘦小但是有劲,仗着年轻力壮,不管分配什么工作总是拼命地干,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不管干得多么辛苦多么劳累,睡一觉第二天又有了力气有了精神,还要接着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19:23 | 只看该作者
五、初入热带雨林
初到西双版纳,我们就尝到了热带雨林中小动物们的厉害。
1、蚂蝗
蚂蟥学名水蛭,据百度百科中记载:体长稍扁,乍视之似圆柱形,体长约2~15厘米,宽约2毫米~1.5厘米……,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当吸着动物体时,用此颚片向皮肤钻进,前吸盘较易见,后吸盘更显著,吸附力也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山上蚂蟥很多,我们称其为旱蚂蟥,因为每天都要上山劳动,所以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这个小东西。不管是砍坝还是挖梯田,劳动一会儿后腿上就会爬着几条蚂蟥,有的正在大口大口地吸血,有的已经把自己的身体吃成了一个圆球,在腿上呆不住了直接掉在筒靴里,它们吸血的时候人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一直发现不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数已经吃饱喝足了,而且据说蚂蟥吸了多少血就会继续流多少血,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满腿都是鲜血直流,女生吓得大声尖叫,男生也会吓得心里一哆嗦,最要命的是被蚂蟥咬后,很长时间伤口处都会奇痒难忍。蚂蟥是绝顶聪明的动物,嗅觉特别敏锐,可以在十几米以外闻到人的气味。那时我们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看电影需要晚上走好几公里的路去营部或团部看,我们三五成群走在两边长满飞机草的小道上,路边的蚂蟥闻到人的气味后开始迅速向路中间集结,当队伍前面的几个人走过后,蚂蟥也到了路中间,它用吸盘轻轻地一下就搭在了队伍中间或后面的人的鞋子上,很快找到下嘴的地方,大口地吃着这丰盛的晚餐,等我们回到连队宿舍里第一时间就是察看两腿的情况,多半已是鲜血流趟在腿上,只好对那些还赖在腿上的家伙直接纠下来用火柴棍将其身体翻过来,让它们永世不得翻身!再后来,时间长了,习以为常,我们也不觉得害怕了。
2、蚂蚁
西双版纳的蚂蚁也是出了名的厉害,而且种类繁多,有黑蚂蚁、黄蚂蚁、红蚂蚁,不仅什么东西都吃,还咬人,咬人时还释放毒液。在山上劳动,挖梯田时最容易遭遇到蚂蚁的攻击。一次,连队在山上挖梯田,我正干得起劲的时候,一锄头下去,翻出来一个蚂蚁窝,只见密密麻麻的黄蚂蚁蜂拥而出,速度极快,我一看情况不对,吓得扔下锄头就跑,还没跑出一米,就感到左脚大拇指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是一只巨大的黄蚂蚁在我的脚趾头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等我跑到安全地带,再仔细查看,发现脚趾头上被咬掉一小块肉,虽然伤口很小,却钻心地痛,疼得站不起来,只能咬牙坚持,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疼痛才慢慢缓解。这种事情,几乎每个知青都碰到过。
3、蚊子
由于西双版纳属于亚热带气候,高温高湿多水的环境特别适合蚊子的繁殖,尤其是从5月到10月的雨季里,蚊子繁殖快,数量特别多,毒性特别大,无论是在宿舍里、操场上,还是上山劳动,甚至在茅草房中上厕所,都躲不开那密密麻麻令人讨厌的蚊子,睡觉时,虽然有纹帐隔着,但睡着了一不小心手或者脚伸在外面,或者挨着纹帐,都会被咬得大包小包地红肿起来,又疼又痒,几天时间都下不去。有时晚上在连队的操场上开会,大批蚊子也赶来参加,成全了它们一顿丰盛的晚餐,“吃饱喝足管够”,虽然会场上不时响起劈劈啪啪的打蚊子声音,还是经不住蚊子们的集团冲锋,散会时每个人都被咬得不轻,幸运的是,连队的知青并没有因此被传染上如登革热、疟疾等后果十分严重的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20:25 | 只看该作者
六、父亲的期望母亲的叮嘱
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善良很正直的人,工人出身的干部,对党充满热爱和忠诚。他一生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测量员、技术员、工长、工区主任一直做到某建筑公司的副经理,我们一直以父亲为荣。父亲又是一个十分和蔼的人,单位的人都很敬重他,称他“糯米老头”。父亲最关心子女政治上的进步和思想上的提高,他总是教导我们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自我到边疆后,父亲每次来信,都会嘱咐我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思想上要求上进,积极靠拢党组织,争取早日入党。我的母亲没有正式工作,没有文化,大字不识几个,但在我心里她是全世界最勤奋最善良的人,她用瘦弱的身子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再苦再累脸上始终挂着温馨,终年操持家务,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四人拉扯长大,我小时候身体弱,时常夜里发高烧,父亲不在家,总是母亲背着我,急匆匆地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西南医院挂急诊,看完病再背着我回家。母亲虽不善言谈,那浓烈的母爱却一直深深地陪伴着我们。母亲在生活上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她认为抽烟喝酒会影响身体,而且还浪费钱,所以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在边疆不要学抽烟不要学喝酒,我认为他们的话是对的,人生要有理想,年轻的时候需要去奋斗,去拼搏,美好的未来只能靠自己的勤奋去创造。所以在边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努力按父亲母亲的要求去做,现在看来,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受家庭的影响很大。我也算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到兵团后的第二年,1972年年初,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介绍人是我的班长上海知青林春梅,同年年底,我又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介绍人是连长洪炳德和指导员王世明,六营副教导员陈通贵特地找我谈了话,我成为十三连知青中的第一个党员,那时我刚满19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21:31 | 只看该作者
七、今天的任务是砍坝
刚到连队,我被分到二排三班,排长是一位湖南老职工,高高瘦瘦的个子,工作精明强干,浑身充满活力,好像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什么困难都不在他的话下。班长是一位上海知青,一位聪明能干的大帅哥,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劳动的时候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抢着干重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里我暗自思量,一定要向他们那样好好干,不能辜负千里之外父母的殷切期望,为自己美好的理想奋斗一次!
清晨,吃完早饭,一阵响亮的哨子声响了起来,只见值班排长站在连队的场坝上,用宏亮的声音大声喊道:出工了,知青们随即手拿大刀或斧头、肩扛锄头从低矮破旧的茅草屋中走出来,在排长的带领下向连队旁边的山上走去,今天的任务是砍坝,接着昨天没干完的工作,继续把山上的树木竹滕砍倒。砍倒的植物要放置一段时间待干透后再放火烧,称为烧坝,烧完之后再把残留的树干、竹根等清理干净称为清坝,然后再用锄头在山坡上一层一层地挖出梯田,种上橡胶树。砍坝这个工作,关健是要有好的工具,一把刀刃锋利的砍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对磨刀是很上心的,每天收工回来先到河边去磨刀,一次磨刀时一不小心,刀尖还把手腕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至今这条疤痕还留在我的左手上,给我留下了永远的纪念。砍树还简单一些,只是很累,要有足够的力气,最不好砍的是那大蓬大蓬的竹子,几十根粗壮的毛竹盘根错节,老竹新竹互相纠缠在一起,让人找不到下刀的地方,当砍到一半的时候竹子随时都可能辟成两半,另一半瞬间弹起来,这种情况最容易打伤人,有时竹子下面砍得差不多了但上面还缠在一起,怎么也拖不下来,这时就要爬到竹蓬上面去把它砍开,也有掉下来的危险。这时候大多数男生都会拿出男子汉的气概,把女生的重活、险活抢过来自己干,也有的女生干起活来比男生还强,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女汉子”。排长总是抢着干最累的活,高高地举起那锋利的斧头向着一棵大树的根部砍下去,一斧又一斧,每一次都是那样的有力,那样的准确,狠狠地落在上一斧的位置,缺口迅速扩大,不断加深,我们也学着排长的样子,一字排开,拿着砍刀去“收拾”周围小一点的树木竹藤。在亚热带那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一直流淌的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裳,山上的旱蚂蟥早已把双腿咬得鲜血直流,饥饿的花蚊子对着我们身体裸露的部分发起攻击,叮得我们头上手上大包小包又疼又痒,有时一阵暴雨袭来又把我们淋成“落汤鸡”,那像锅盖一样的斗笠实在遮挡不住猛烈的风雨对我们的洗礼,暴雨刚走,那并不温柔的亚热带特有的阳光又尽情地倾泄在我们身上,晒得全身火辣辣地疼,阳光的暴晒还加剧了雨水的蒸发,知青们就像被罩在一个巨大的蒸茏里,潮湿闷热,浑身难受,同时还要提心吊胆地时刻警惕野蜂和蛇的袭击,砍坝时被野蜂蜇伤过的知青不在少数。砍完一蓬竹子后早把我们累得精疲力尽,当排长下令休息的时候,已经实在太累了,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躺在地上,喘着粗气,开始想家,想亲人,有人低声唱起令人痛断肝肠的《知青之歌》,“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伴随着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此时悲从心来,知青们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淌出来,不少女生已经哭出声来,再看身上的衣服,早被树枝竹枝撕出一条条口子,皮肤也被带刺的灌木丛划出一道道血印。从那之后我便增加了一项技能一一熟练地补衣服,而且补丁重补丁都能补,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刚来时看到上海知青们的衣服都那么破破烂烂的了。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劳动效率,山坡上的树木竹藤靠近山脚和半山位置的都只砍进去四分之三,并不马上砍断,而是靠山顶上的树木被砍断后,倒下来压倒下面的树木,再一层层地倒下去,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这种方法虽然好,但危险系数也很高,其他连队就发生过安全措施不妥当而压死知青的事情。
终于,随着值班排长一声“收工了”的喊声和哨声,一天的劳动结束了,知青们个个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连队,来到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天然澡池一一连队旁边的小河里洗澡,不分男女,谁先占上就是谁的,后到的另一方只有跑到更上游一点的地方去洗,冼澡的时候也会顺便在河里打打闹闹开心一下,洗完澡后再洗衣服,然后磨刀。磨刀是个技术活,大多数女生期初都磨不好刀,只好找男生帮忙,男生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能力也乐于帮助女生,友谊就在这一来二去之间悄悄地产生了,后来有的女生有了固定的磨刀师傅,友谊也渐渐地升华了⋯⋯,不过也有好多知青磨了也是白磨,没了下文。
辛苦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知青们的汗水泪水没有白流,在我们一天复一天、一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下,十三连周围大片大片的山坡被开垦成橡胶林,乳白色的胶汁在割胶工那锋利的胶刀下,从一棵棵胶树上流趟出来,流向祖国的大江南北,流向祖国的国防工业,我和知青们确实为当年祖国急需的橡胶事业做出了贡献!
2016年我重返几十年魂牵梦绕的红土地,首先来到连队旁边的山坡上,探望当年我们经历千辛万苦种下的橡胶树,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老了,橡胶树也到了风烛残年的最后阶段了,我轻轻地抚摸着浑身伤痕累累的橡胶树,心里不禁生出千般感慨,亲爱的橡胶树啊,我们为你而来,为你而战,你承载着多少知青们的理想梦想,见证着多少知青们的人生故事,今天,一个时代过去了,再也找不回当年我们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感觉了,只有无尽的回忆,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静静地陪伴着我们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22:15 | 只看该作者
八、抓鱼的故事
当年,我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蔬菜经常断顿,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为了满足我们胃里那一点点可怜的需求,连队找了几个人去大沙河里抓鱼。记得当时我们向河里丢下炸药后,一大片露着白花花肚子的鱼群立刻漂浮在水面上,大家就坐竹筏去河里抓鱼,竹筏是过河用的,一根钢丝绳系在河的两岸,竹筏栓在钢丝绳上,大沙河水流很急,鱼虽震昏了,但大鱼还是很有劲的,如果不小心,恐怕不仅没抓到鱼,大一点的鱼还能把你拖到水底,刚捡了十几条,听说当地的少数民族民兵追过来了,我们把两条大的鱼藏在岸边,等到追兵走了后,当晚和两个知青连夜把鱼扛回连队,几十里路沿着大沙河从八营前面直奔勐捧,我们三人轮流扛鱼,提了一把砍刀壮胆,那时的公路上没什么车,只有我们三人在一路狂奔,开头还怕有人追来,后来离大沙河越来越远,我们也渐渐感到不那么害怕了,不知晚上几点,终于回到了十三连,我们扛回来的那两条鱼每条都有十来斤,确确实实把我们跑累了,一个知青的两只脚上分别打起了比大拇指还大的血泡,但是为大家改善了伙食还是值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22:55 | 只看该作者
九、我的兴趣是学习
来边疆前,虽说是读了两年初中,把我们称之为“知识青年”,但实际上在学校里并没有学到什么文化知识,连写篇大批判的文章都写不好,更别说数理化知识了,我们顶多也就算个小学毕业生,还是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毕业生。但是我对学习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看书,很想继续学习,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水平,只是限于连队没有条件,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连一本像样的知识类书籍都找不到。
当时我们除了劳动,还有很多政治学习任务,每天晚上连队都要组织各种学习,有时以连为单位集中在连队场坝上学习,有时以班为单位在宿舍里学习,以学习毛主席著作居多,我就把毛主席的文章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记得当时学习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我认为写得非常生动,非常感兴趣,就反复阅读,例如其中有一段话:“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就写得非常生动活泼,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把深刻的思想内容用丰富的语句形式最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我认真研究这种表现手法,从中悟出很多写作方面的道理。
1973年左右,为了丰富知青们的业余生活,连队组建了一个图书室,我担任了业余管理员,图书室初期没有图书,只能号召知青们把自己个人的书捐献出来,这样基本上解决了图书来源问题。此后,我在图书室读了不少的书,做了很多笔记,有的书内容还是非常不错的,例如一位上海知青捐献了一本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的《语法逻辑 修辞》,那时这种知识类的书籍非常稀少,我发现后,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将全书内容抄写到我的笔记本上,反复学习,对我语文水平的提高帮助非常大!后来只要看到有用的书,便喜欢抄写到笔记本上。
学习也充实了我的业余时间,每天晚上10点熄灯后,还要点上煤油灯再看一会儿书,点点滴滴的积累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也给我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2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腊河畔三叶树 于 2018-10-14 20:28 编辑

十、战友圆了我的大学梦
继续上学,尤其是上大学,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梦想。1974年,连队的卫生员、一位跟我非常要好的重庆同学,被连队推荐上了学。1975年,幸运又降临到我的头上,在连队全体知青战友的推荐下,我提前结束了那充满酸甜苦辣的兵团知青生涯,荣幸地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成为十三连又一个上大学的知青。当战友们还在西双版纳密林中战天斗地辛苦劳作时,我已经坐在风景秀丽的重庆大学第五教学楼的教室里安静地攻读数理化,学习电机的设计和制造。虽然大学学习对我这种实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是艰难的,更需要勤奋,更需要刻苦,但毕竟环境比在连队的时候好了太多,这巨大的改变,得益于战友们对我的支持,因为我没有“关系”,也没有“后门”可开,更没给连长指导员等任何人送过“礼”,没有大家的积极推荐,我是上不成大学的,所以,我对连队的所有战友都心怀感恩之情,这也成为我一直挥之不去的知青情结,至今,这份情谊都令我难忘。我怀着对知青战友们的感谢、感激、感恩之心,向上海战友、重庆战友及连队的领导献上我发自内心的敬意,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句谢谢!为我们珍贵的友谊干杯!为我们曾经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干杯!
离别的那一天,望着熟悉而亲切的连队,望着那些共甘共苦过的战友,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在连队的1550天里,我期待过梦想,遭遇过挫折,体会过感伤,享受过快乐,曾经的苦难和艰辛即将化作过眼云烟,但过去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难解难分。曾记得饭票不够吃时女同学支援给我饭票让我吃饱饭,曾记得没有菜吃时老职工给我送来珍贵的咸菜,曾记得当我生病时热心的战友帮我熬药、端水、洗衣服。忘不了十三连的山山水水,忘不了十三连的父老乡亲,忘不了战友相处的日日夜夜,忘不了共同走过的蹉跎岁月,忘不了患难之中铸成的知青情谊,忘不了战友那难舍难分的眼神,忘不了同学那滴滴戳心的泪水,忘不了离别时的尽情拥抱,忘不了⋯⋯。
真诚地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我的连长、指导员,我的知青战友,连队的老工人们,你们热心的帮助、暖心的关爱、真心的支持、诚心的鼓励我会永远记在心里。今天,我就要离开你们了,而我的记忆已经永远留在了这片浸泡着我们青春岁月的红土地上、橡胶林中,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8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5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20:26:07 | 只看该作者
尾 声
1978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兵器工业某研究所,在北京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我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了计算机知识,开发出许多管理软件,给当时的兵器工业所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劳资部门举办计算机培训班,到全国各地分期分批给他们讲课,帮助他们开展电脑扫盲,同时学会使用我开发的《YCL通用信息处理系统》软件(后来改名为《数据王》),期间参加中央讲师团,到重庆的老少边穷地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一中支教一年,后期调入兵器工业的某下属集团公司工作直至退休。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虽然早已离开了西双版纳,离开了十三连,我和我的知青战友们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归宿,但是我们的心却再也走不出那片浸润着我们青春血与泪的橡胶林。历经了漫长岁月的洗礼,昔日豆冠年华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是饱经风霜、年愈花甲的爷爷奶奶,再回首这段青春往事,我们有收获也有遗憾,有温馨也有磨难,有欢乐也有泪水,有苦涩更有很多无奈!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带不走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我们的青春年华早已成为过去,更多地频频出现在我们的梦里,知青情结仍然是我们这一代人青春岁月的未了情。我们回忆知青往事,是为了对得起自己走过的沟沟坎坎,对得起自己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当年的我们也曾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曾有过青春激荡的时光。我们的激情岁月我们自己来欣赏,我们的苦乐年华我们自己来回味,我们所经历过的种种磨难和那些痛苦伴着快乐的往事,都必须留下记忆让岁月有痕。青春岁月中曾经的成功或曾经的失败,已转化成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不管当年的青春我们如何走过,不管我们对青春“有悔”还是“无悔”,青春在我们每个知青战友的心里永远是最难忘记最难割舍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0 08:05 , Processed in 0.107006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