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晋阳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山下乡50年了

[复制链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20: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个时期知青下乡的原因不一样

      1、建国初期是粮食短缺
      《回顾》起始点明了“山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结束于80年代初,前后历时20多年”,这个时间段同祖国各地是一样的。
      这次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度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对此,毛泽东深感忧虑。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在访问苏联时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学苏联,城市青年垦荒一举两得,解决缺粮和青年就业,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首先于1955年8月,60名北京青年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垦荒种粮,1956年1月,山西组成 “五个自愿垦荒队,由各地团干部带队,到内蒙古安家创业,开发荒原。可以说,这是山西知青上山下乡的序曲。”
      实事求是的讲,城市青年到农村到荒原就是从此开端。至于再早的农村青年到城市读书后未能继续学习而回乡,是沿袭一贯的“科举不第,回家种地”的习俗,不宜称为知青。后来一些文把他们也称为知青,不过称为“知青”要加“回乡”二字,当然这是后补的,当初没有这个称号。

      2、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农村的文化需求
      解放初有大批的进城谋生的贫困农村青年进城,不是都有工作,形成待业。52年政务院的一次会议说当时失业人口达312万,并于53年开始限制农民进城。不过53年的五年计划又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在“一五”期间城市人口由5800万增加至9200万。
      在城市人口激增的情况下,盲目建设的中小学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下缩减了中小学招生人数。鉴于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多数考不上学的学生滞留城里。
      55年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时,需要会计、记工员、社长等,55年合作社从63万发展到190.5万,需要很多有文化的人员。
      于是,政府号召不能升学的青年回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53、54、55年中央和地方的文件和报纸都在发声,当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最大的号召。
      虽然主席指的是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但是后来成了专门针对城市青年的号召,农村学生不在知青之列。比如文革学校停课,他们多数都自动回家挣工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阶段下乡的目的、对象都不一样

《考略》说:作为“革命尚未成功”的“革命党”领导人的毛泽东,此时已经在构想革命一旦成功,他将把他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或曰“知青运动”战略继续贯彻下去——1949年至1976年间,发生在中国的一次又一次的“知青运动”,完全可以佐证这个判断。
这是武断、牵强的说法。延安时期下乡是为抗战为工作,这个时期为缺粮而生产的是部队,是359旅,不是知识青年。解放初期为缺粮而生产的主要是部队生产建设兵团和学“苏联经验”而去东北的小部分青年,包括城镇的和农村的。而合作化高潮时期正赶上城市就业压力过大,下乡原因与因为工作、因为缺粮又不是一码事。凭空说“继续贯彻”的是什么呢,一次又一次能“佐证”什么呢?
1、延安
《考略》引用语录“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他们在实行生产运动,开发了千亩万亩的荒地。开荒种地这件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延安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知识青年、学生青年参加应该是必然,那是根据地军民都参与的行动,毛主席周总理都参加了嘛。这不能说是对青年的特殊要求,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他们是动员和歌颂“兄妹开荒”和“南泥湾”的干部或准干部。
2、解放初期
54年中央批转教育部文件,批示指出:“中小学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应该从事工农业及其他生产劳动,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还批判了鄙视劳动的观念。55年暑假有57万中学毕业生和236万小学毕业生,还有往年积压。于是《人民日报》社论说:“家在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生有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样把城市学生也列入了动员下乡之列。因为就业难,家在城市的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困难,开始动员城市中小学毕业生下乡。
以上两点说明各个时期上山下乡的原因对象都不同,后来还有大跃进后和文革期间的知青下乡,理由与此又不同,原因也不完全一样。
3、大跃进之后的小高潮
《考略》也说出了差别,“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劳动力不足是加速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困难……,中央决定自今年到1963年五年内,从内地动员570万青年到这些地区参加社会主义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在这里提出“劳动力不足”这个新的原因,与先前又是不同的。
下面的文更直接的说“就业”原因,“是缓解‘大跃进’运动的失误所造成的城市就业压力。1959年中央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作了全面反思,紧接着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把许多工厂进行撤并,同时将1958年从农村进城支援工业大跃进的职工全部或大部‘精简下放’回农村。”此时供应紧张,物品全面限量供应,粮食首当其冲,除新工人返乡之外,还研究制定了长期上山下乡的计划或规划。
这时,“当时的动员工作很明确,凡是不能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都下乡务农,长期安家落户。……国家大张旗鼓地树立了一系列‘先进知青的典型’,由毛泽东亲自接见他们,这对于当时充满着理想抱负的青年一代是极大的鼓舞:‘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青年一代毫不犹豫的选择;‘迎着晨风,迎着阳光,攀山涉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的歌声响彻中华大地。”是的,《考略》指出,此时目的是生产建设为主,对象是全体不能升学的学生。

综上所述,不存在什么“继续贯彻下去的战略”,一次又一次的下乡不能“佐证”什么。战时以打胜仗为目的,胜利后缺粮以垦荒种粮为主,毕业生不能全部升学以回乡为主,农村合作化也先动员家住农村的,大跃进失误粮食紧张后成了全体不能升学的,最后是文革期间换成“再教育”了。
打了胜仗,支前的工作结束,改开后粮食不缺了就不下乡了,大学招生比例提高了,中小学毕业生不下乡了,文革结束了,在几个不满意后终于终止了文革式的上山下乡。
但愿不要再“继续贯彻”下去了。工人你就努力做工,农民你就科学种田,知识分子你就搞好科研、教育……领导干部必须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其实,结合工农的话题就是给这少部分人说的,他们会遇到“降大任于头顶”,一些高标准的理论调调不应该让普通群众都这样做,因为大部分同学最终是当工人做农民或其他一般工作,是他们结合的对象。

《考略》还提了一些知青下乡起的作用,更是不能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修正主义

《考略》写道,对于“知青运动”,毛泽东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打破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预言,从“反修防修”做起,“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而实现“红色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这就是毛泽东从建国以后开始,在将近30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了超过半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治背景。
作者不跟随时代发展,抄一些早期报刊文件,不值一驳。“反修防修”也得有修正主义喽才能反呀昉呀的,从建国开始不是胡说吗。“反修防修”只是一厢情愿,好好的学生在农村都学会了处世,在离开农村的目的下,请客送礼、拉拢干部、假病假困、绝食卧轨,与“反修防修”的高调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为后来大规模的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起了助推剂的作用。
文革时期的呓语还是醒醒吧。

知青不能左右经济

《考略》写道,根据当时的物价测算,每增加一个工人,需要追加3000元固定资产投资。由于3年文革,造成了1966~1968年初、高中两个层次约600万“老三届”(其实是六届)毕业生没有分配,同时“文革”中从农村“倒流”回城的数百万已下乡知青不断请愿上访,要求回城安排工作。可以说,这样的就业需求压力全世界绝无仅有,如果要满足此需求,国家必须追加固定资产投资约200亿元,这在当时国家年财政收入仅300多亿、节余仅1.5亿的情况下,简直是“天方夜谭”。
此段写的我都同意,文革前期就是这样,知青下乡不能回城。随着运动的延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前景堪忧。这些都不是知青可以左右的,知青是无奈的。

文革知青是教育革命的直接产物

教育属于文化,文化革命革了文化的命,也革了教育的命。学校首当其冲的破旧立新,师资、教材面临难题,旧的是资产阶级的,新的没有,学生不做知青才怪。

文化改革?

被文化革命革掉的帝王将相封资修连同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名曲不是冲破8个样板戏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了吗?作者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不肯承认现实。

知青与国防?

我都无法理解,插队知青是农民社员,如此说来全体农民都与国防……。

缩小差别是往上靠还是共同贫穷

支持改开,不能倒退到共同贫穷的老路上去。

《考略》让我们真的又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文章,不甚荣幸之余略感庆幸,终归此类文章是不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5 08:16 , Processed in 0.1760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