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上山下乡50年断想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21:5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5 23:05 编辑

我在一篇硕士论文中找到了67年教育改革,教育革命的历史记载:

“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 学位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学科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 点击下面文件可放大来看



尽管上述论文谈及的是67年10月“第二次复课”的历史记述,同时提到69年上海出台《上海市中小学教育革命纲要》,但是不容置疑张,姚在67年5月就着眼于具体的课程安排与教学改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22:5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5 23:11 编辑

现在回到周恩来自67年2月给中央文革写的提议分别召开两个碰头会和中,小学开学(没提高中)的信被毛泽东否决后,他对于教育革命有什么论述?根据67年的周恩来年谱来看:

链接:

摘录几段:
5月18日 召集国务院业务小组会议。
  △先后接见内蒙古来京人员和内蒙古军区警卫营代表。接见警卫营代表时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要保持稳定,不能像学生一样说走就走。解放军不要带红袖章,不要和其它群众组织串连,跨行业的组织要解散。
  △江青将南开大学造反派送来的解放前国民党报纸上伪造的所谓“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材料送林彪、周恩来、康生,并附信说:“他们查到一个反共启事,为首的是伍豪(周××),要求同我面谈。”十九日,周恩来在江青的信上批道:“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纯属敌人伪造”,“我当时已在中央苏区,在上海的康生、陈云同志均知为敌人所为,故采取了措施”。同日,为此写信给毛泽东,将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的有关事件编为《大事记》,一并送毛泽东阅。信中说:“连日因忙于四川和内蒙问题,并同内蒙军区请愿战士分批谈话,直至今天才抽出一天工夫翻阅上海各报。”“现在弄清楚了所谓‘伍豪等启事’,就是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伪造启事”,“伪造启事和通过申报馆设法的处置,均在我到江西后发生的”。毛泽东阅后批:“交文革小组各同志阅,存。”


6月11日 与李先念、卢绪章同外贸部广州交易会协助小组及外贸部两派代表谈广州交易会问题。严厉批评两派打派仗、随意揪走并扣留领导干部等行为,说:非要刹住这股风不可。根本不顾对党和国家的影响,打倒还不过瘾,还叫“大叛徒头子”,这对中央有什么好处?你们把中央政治局委员随便乱打倒,究竟是你们专政,还是毛主席领导的专政?对叶季壮下敌我矛盾的结论早了,他在外贸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叶季壮快死了,但党要公道。你们双方要达成一个协议:对干部不抓、不抢、不打、不冲会场,批判每次不要超过三小时。不要搞“喷气式”。

  6月11日、13日 接见农口造反派。针对造反派提出要揪出谭震林,说:你们写的谭震林的材料,我看过了,还要核实,结论不能作这么早。又说,我身体不好,一天工作这么长时间,哪能受得了啊!我就是没躺倒,我希望不要躺倒
 6月16日 凌晨,接见外贸部、财政部、商业部、粮食部等财贸系统单位造反派,严厉批评他们不听劝阻。在十三日执意召开打倒李先念的大会,说:提打倒李先念,我不赞成。你们不调查,不核实,就随便把一个中央政治局委员说成是“叛徒头子”,这谁高兴?敌人高兴!事前我劝你们不要开十三日的大会,你们却不向中央打招呼。最高指示还听不听?自去年起我就一直做这方面的工作,我劝阻了好几个大会。看到有些小将越走越远,我心里十分难过,昨天我还同主席说过。

6月25日 在上海送卡翁达总统回国后,同上海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说:我在上海睡不着觉,江西、广西、河南、湖南、浙江等六个省的问题要回去解决,马上要走。谈到“三结合”问题时说:主席说,省、市一级还是要干部挂帅,红卫兵小将往往是今天上台,明天打倒,政治上不成熟,还不能当省、市的革委会主任。

 6月29日 就北京建工学院学生轮班等在中南海西门要求揪斗刘少奇事,批示:由汪东兴劝学生们回去,我们保证要他交出书面检讨。如劝后仍不走,请戚本禹出面处理。

  △得知成都一万多学生和工人离开成都来京请愿的情况后,致电绵阳县委转“红卫兵成都部队赴京请愿”全体人员,并告四川省革委会筹备小组、成都军区:群众组织应严格遵守毛主席批准的中共中央四月二十日通知

9月20日 在国庆节筹备工作动员大会上讲话,要求在外地串连的北京学生尽快返回北京,改正“武装夺取政权”、“第三次大串连”等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去掉打人、绑架、抄家、抓人、私设公堂、抢档案、窃听电话、私设电台等坏作风,搞好大联合,迎接国庆。

10月29日 到毛泽东处开会,讨论学校开学和如何办大学等问题。

------------------------------
1967年周恩来简直就是过着“非人”的生活,干着“飞人”的工作,红卫兵成为了周恩来的梦魇,他们还要把周恩来打成“叛徒”。自2月后,周恩来再不主动干预学校开学复课,更没有参与“教学改革”,到了10月北京红卫兵红代会头目曲折带队开启了上山下乡的先河,背后是北京市委丁国钰支持,中央文革陈伯达赞同并要求登报,中央文革张春桥反对并冷嘲热讽。围绕着教育革命与上山下乡,两条路线斗争就此展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23:1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5 23:18 编辑

接下来就要进入梳理67年10月以后围绕着上山下乡与教育革命在中央高层展开的两条路线斗争的重头戏,这需要很多资料进行佐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09:1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6 09:13 编辑

通过上面101楼论文关于文革中《教学大纲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张,姚使足气力要搞出教育革命的成果也是徒劳,例如对于数理化如何进行教育革命? 1+1=2 有阶级性吗?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授 1+1=2,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能教授出 1+1 =3 吗? 我们都经历过文革中军训那一段历史。当年我们69届小学刚毕业还没考中学就遇到文革,67年初中小学开始军训,我们这批69届小学毕业回不去了,中学还没收我们,因此我们就在校园旁边“检阅军训”!只见军人带着全校师生在操场走正步,有时围着田径场长跑。不知是哪位69届的同学气不过(凭什么不带我们),突发奇想用二踢脚(双响炮竹)从围墙外轰击军训方队。排炮齐鸣过后军训方队大乱,我们也都四散逃避。直到68年春天我们北京69届才就近分配进了中学(外省市69届是67年秋季入初中)。但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一年半之后我们什么都没学就上山下乡到了塞外兵团,我们连的现役军人连长正是当年在母校带队军训受到我们“炮轰”的北京70师教导队训练排排长(国庆天安门阅兵步兵方阵喊口令的)。冤家路窄,立马就有女同学揭发了我是属于那帮当地有名的小闹将(电视剧《血色浪漫》作者就是我们院里的孩子),这是后话了。

可以说文革停课半年多后第一波的复课(军训)无疾而终,因为上到毛泽东下到学校革委会对于教育革命怎么搞完全没有方寸。按理说如果真要按部就班的搞教育改革教育革命应该先选试点进行实验,但是文革初一下子宣布废除高考停课半年搞教育体制改革,这有违常态。有人说文革初停课半年是为了发动红卫兵运动打倒刘邓夺回一线领导权,如此说成立就应该找出毛泽东当年派人潜入清华附中去发动红卫兵的历史资料,但是我手头的清华附中红卫兵发起者宋柏林的文革日记《红卫兵兴与衰》记述了清华附中红卫兵完全是在受到工作组打压后自发的。据王光美的回忆,文革是突发事件,不是事先酝酿的。举一反三,在那个年代多重矛盾叠加,多元因素混合最终在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时间点上形成突发事件,文革的发生如此,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的发生又何尝不是呢?

王光美:文革没有事先酝酿,是突发事件
[导读]王光美的口气十分肯定:“少奇他不会知道的呀。‘文革’来了以后,才有‘文革’的。”王光美的意思是,‘文革’并非是预先酝酿好的一场运动,而是突然发生的历史事件。
2011年02月17日11:00南方周末高建国
《评〈海罢〉》发表后,少奇还是不知道毛主席发表这篇文章是为了发动“文革”么?
王光美回答得很干脆:“少奇他不知道。岂止他不知道,彭真就讲过,他也不知道。”王光美对彭真的特殊身份作了说明:彭真那时不仅是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他在总书记休息时,代总书记工作,不是有一句话么,相当于副总书记。”彭真属于坐镇中央书记处的一线前沿人物,密切协助刘少奇、邓小平处理中央常务。
>>王光美的口气十分肯定:“少奇他不会知道的呀。‘文革’来了以后,才有‘文革’的。”王光美的意思是,‘文革’并非是预先酝酿好的一场运动,而是突然发生的历史事件。
>>王光美的回答具有多重意义:“‘文革’是怎么在1966年突然发动的,你们可以仔细研究。形成人们后来看到的那样一种‘文革’,确实是多种因素叠加促成的。除了‘二月提纲’和《评〈海瑞罢官〉》的对立,还有聂元梓大字报的问世、派工作组的争执等等。当然,阶级斗争学说是个基础。而‘七千人大会’,也早给‘文革’埋下了伏笔。”王光美说:“我经历的这些事,都可以对你说一说。你要利用年轻、对党史熟,多看一些资料,深入了解那段历史。这样,你对我说的这些事,就能看明白了。”采访王光美后,我看到一些重要资料,颇能说明问题。特摘录如下:彭真生前透露:“毛主席曾经想用整风的办法,解决党内在意识形态、思想领域、政治领域中存在的分歧,但是后来采取了‘文化大革命’的办法。”彭真说,关于这件事的原因,他不能讲。彭真至死也未说出这个历史秘密。
胡乔木也说:“如果没有这篇文章(引者注:指《评〈海罢〉》),究竟要不要搞全国的‘文化大革命’也不一定。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发表以后,《人民日报》又不登,就把他的火煽起来了。在没有这件事以前,他头脑里并没有这些东西。”(《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3,第628页)
毛泽东本人于1966年夏也说过:“关门整风才不行哩!过去《人民日报》不在我们手里,中宣部不在我们手里,文化部不在我们手里,北京市委不在我们手里……”(逄先知等主编:《毛泽东传》,第1422页)

>>王光美一边回忆一边说:“后来,就在全党发《纪要》;又批彭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但是,我们那时已经出访了。回国以后,我看到一些简报,是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的。”“少奇出访前,主席曾经在杭州对少奇、总理、彭真谈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但是没有处理彭真的迹象。”据王光美介绍,她陪同刘少奇出访巴基斯坦等三国,时在1966年3月22日至4月19日。这段时间,国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情,刘少奇一概不知。
>>王光美坚持对我说:直到1966年8月,毛泽东印发《炮打司令部》之前,刘少奇一直不能确定,“中国赫鲁晓夫”的帽子会真正落实到他头上。虽然刘少奇早已觉察毛泽东对他不满。
当毛得知彭、陆命令中央和北京各大报不转载《评〈海罢〉》时,大发雷霆,怒斥中宣部、北京市委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毛本人曾多次强调,他的愤怒源于:“北京不转载,我那个时候在上海。”(逄先知等主编:《毛泽东传》,第1399、1468页)
如果毛泽东在《评〈海罢〉》发表后,仍不想让彭真等人知道他对《评〈海罢〉》的支持,他就不必在沪观望中央一线的反应长达两周,更不会允许江青在沪打电话,直截了当地质问林默涵:“看到姚文元的文章没有?怎么样?”(陈化等主编:《回首“文革”》,第274页)
历史地看,毛泽东批准发表《评〈海罢〉》,是企图挑起一场政治批判,借此扭转“七千人大会”后,刘少奇等人否定“三面红旗”的“修正主义”路线,并杜绝翻庐山会议的案,以触动“党内走资派”及其社会基础的大“整风”,重新确立毛的旗帜与地位。如果中央一线顺从,这场“整风”就和缓些;否则,就激烈些。总之,毛泽东绝非在发表《评〈海罢〉》时,就已考虑发动惊天动地的、“自下而上”的”文革”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09:3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6 11:56 编辑

文革教育革命是事先设计好的还是“狭路相逢”的遭遇战? 个人的感觉是毛泽东在文革前就对教育领域的问题忍无可忍,按国外学者的研究就是毛泽东对高等教育在高考制度下生源不平等的现象忍无可忍(工农兵进不了大学)。评海瑞罢官等中央一,二线之间的斗争突然引发了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决心,其远因是大跃进失败后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提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迫使毛泽东作了检讨(后来江青说憋了一口气),其近因是516通知后刘邓派出工作组按反右的作法在基层抓黑帮交差(把抵制文革或犯过错误的基层领导说成走资派)和小爬虫(造反的学生,群众)。教育革命正是在这种情势下突发的,也可以说毛泽东因势利导一举试图解决多年来的心病:
资料:
毛泽东说:
“我们没有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小学教员啊,全部用国民党的.就是他们在那里统治。文化大革命就是从他们开刀。抛掉的就是百分之一、二、三,就让他们在那里,年纪老了,不能干事了,养起来了。其他的都保存,但要跟劳动相结合,逐步逐步来,不要忙,不要强迫,不要强加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2:5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24-2-12 15:18 编辑

梳理到此,老三届的大哥大姐们应该对66年亲历的突发文革比我们这些当年傻乎乎在一旁看热闹的小学毕业生更加清楚!当年中学生正是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对教员开刀的,但是中央一线刘邓代表的党中央派出了工作组试图把运动局限在类似反右那样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按部就班的在基层抓一些“走资派”交差了事,工作组对于那些不听从管教的学生造反派进行了“镇压”,这就惹恼了“洞若观火”(在滴水洞)的毛泽东,他从外地回到北京就看到从江青那里转来的清华附中刚成立的红卫兵给他写的信,这封信如同文革刚开始时北京两校中学生给毛泽东党中央写信要求废除高考一样,正中老人家下怀!本来毛泽东就对中央一线压制上海的《评海瑞罢官》憋了一肚子气,现在刘邓又“唆使”工作组镇压学生运动,旧恨新仇令毛泽东爆发了,他要求新生的红卫兵不但向学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老师们)开刀,而且要向保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中央走资司令部开刀,即《炮打司令部》,一夜之间红卫兵就从校园冲向社会,冲向中央各级机关,谁还记得教育改革,教育革命?

现在回过头去看,文革初关于废除高考和停课半年搞教育革命是由中央一线在毛泽东压力下出台的,根本没谱,正是因为事出突然不知怎样搞才要停课半年。在毛泽东方面,教育革命势在必行,但怎样搞完全没谱,先打乱打烂再说。文革最初发动是在中央一,二线之间长期对立纠结的情势下突发的,是一连串动态失衡,平衡,再失衡最终彻底翻盘的过程。即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不起来!

8年前我在本网旧版写了一楼文章,题目是《教育改革,教育革命,上山下乡在文革前后发起的原因和转变过程 》,其中谈到了停课半年搞教改:

Post By:2010/3/31 13:02:00 [只看该作者]   

为了做出贴近历史事实的判断, 我们可以反证一下文革大规模上山下乡是否可以避免.

一, 假如文革一年就结束,1967年就复课, 我们是否不用上山下乡而是全部升学呢?

我认为除了毕业班外大部分初高中学生会升入高年级.但是能考上大学的还是很小一部分,全国城乡平均下来也就是5%上下.这和文革中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占上山下乡总数的比例差不多.以1950年出生的人为基准,在1968年正好到了18岁,我们这批被称为战后"婴儿潮"的人数众多,但大学数量增加并不多,如考不上大学就要让国家分配工作.文革前中央正好出台了让待业青年下乡的政策文件,三年困难时期很多城市企业刚刚下马精减,城里安排不了的毕业生不学邢燕子也要学唱"军垦战歌"了吧?

二, 假如没有文革是否就没有"再教育"这个说法也就没有"一刀切"的上山下乡运动?

这是个核心问题. "五一六"通知被认为是文革的动员, 而八月八日的"十六条"被说成是文革在社会上全面发动和正式开始.


"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十六条中的第十条: 教学改革  

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在各类学校中,必须彻底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


再看当时教改的大背景:

中断高考

1966年4月6日~14日,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要采用新的办法,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同年6月18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传播了这次会议的精神,提出废除高考制度,“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

为什么要“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呢?从当年的许多文件中可以直接读到原因。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说:“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搞深搞透,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而且,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 “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因此,“必须彻底改革”。

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教育模式被定性为“培养了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之后,废止高考,将大学转变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政治运动就开始了。从1966年6月开始,高等教育部连续发通知,暂停研究生招生工作和选拔派遣留学生工作。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

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但当时文革兴起,各地方政府职能陷于瘫痪,地方招生并未能按时开展,在1966~1971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未能招生,空白了至少3年。1972年,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这也是“工农兵学员”登上舞台的日子。

综上所述, 在文革最早期"十六条"发布前高考就被废除并出台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大学录取十六字方针.真是太可惜了, 历史没来的及让我们见识一下这"十六字令"怎样操作? 能够行的通吗?

自愿报名: 这等于没说.有不自愿报名的吗?
群众推荐: 谁是群众? 指的是哪一类群众? 是同学推荐同学吗? 校  园里就只有传达室和校工几个群众!
领导批准: 不能让走资派批准吧?
学校复审: 说的是文化复审吗? 那不又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统大学入学门坎了吗?

1966年7月出台的这"十六字令"在文革"脱缰"的关口完全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我相信国务院教育部发明这"十六字令"的人后来一定会被打倒!因为"十六字令"的核心是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毛泽东提出的可是"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而不仅是小打小闹的教改.老人家说的与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令可是完全不同.他说的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实践中去。”
还是看看毛泽东68年发表的"七二一指示"吧:

“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实践中去。”

几年之后文革进入斗批改时人们才发现工农兵被推荐到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那毛泽东到底要我们学什么? 要抓住这个核心就一定要跳出文革"朝令夕改"的中央指示, 因为那时的国家机器"非正常运转",中央文革正在和政治局斗法, 一切都是未知数.而文革前夕的"五七指示"才真正定下了我们这一代的命运: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从"五七指示"到"七二一指示", 毛泽东都在强调"教育要革命"而不是教育要改革.《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的"十六字令"是要靠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对此老人家的回答是8月5日发表的"我的一张大字报"和三天后发表的"十六条".教育革命和文革到底是什么关系? 是教育革命引起了文革还是文革引起了教育革命? 还是两者是一回事?

文革前和文革后上山下乡的最大区别就是教育革命,文革教育革命最大的革命就是废除高考和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而不是同学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话说到这个份上, 不下去变成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怎能被选拔上大学? 文革前的"五七指示"总动员, 文革中的"七二一指示"给出方法和步骤, 得到内部消息的红卫兵"自发"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废除高考,后来又带头下乡,中央文革动笔杆子,周恩来系统具体操作, 我们还能上哪?

转帖:
“工农兵大学生是中共建国以后的创举。他最初源于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他的雏形出现在建国后,奉行平等的中共开始实行工农速成中学制度,后于1955年被取消,全国87所工农速成中学全部停止招生。

教育部在《关于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的通知》中称:“实践证明,对农工干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而用短期速成的方法,使之升入高等学校,从根本上说来,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是毛泽东对这个情况相当不满。他1957年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到:“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3:3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6 13:47 编辑

8年后再回头去看我写过的文字,其中提到的文革初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

我当时认为这个十六字令很不靠谱而且不象是毛泽东发明的,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我当时认为在废除高考的前提下即使没有文革也不会有很高的大学录取率,大部分人还得上山下乡,因为63年以后中央刚刚动员2000多万“农转非”的工人再次回乡“非转农”。我的这个说法现在来看不合逻辑,因为66年经过中央一线的调整,各行各业已走出天灾人祸造成的三年困难阶段,2000多万“农转非”的工人回乡后,城市就业压力并非太大。我哥哥是65年高中毕业的,他说他们班里只有一人主动要求上山下乡,约半数考上大专院校,半数在城里分配了工作。因此,如果67年高中,大学重开,在68-12-21那个时间点上就不会出现6届初,高中毕业生挤在一起需要分配的窘境。当然,文革前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的上山下乡的规模会加大,但那时上山下乡是“三自愿”,与文革“一锅端”不可同日而语。

再有,8年前我认为在停课半年的阶段毛泽东已经有了与中央一线不同的教育改革教育革命的腹案,即七二一精神,这不合逻辑!属于“穿越”了!毛泽东1968年7月21日发出的七二一指示是文革发动两年后在校园教育革命走投无路的困境下从上海经验中得到灵感之下另辟蹊径之举。在66年6月毛泽东对于废除高考后怎么办完全没有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4: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7-16 14:16 编辑

毛泽东关于停课半年的讲话:
一,
中共中央转发毛泽东在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966.08.06;中发 [66] 401号


毛泽东在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966.08.04
在前清时代,以后是北洋军阀,后来是国民党,都是镇压学生运动的。现在到共产党也镇压学生运动。这与陆平、蒋南翔有什么分别!
中央自己违背自己命令。中央下令停课半年,专门搞文化大革命,等到学生起来了,又镇压他们。不是没有人提过不同意见,就是听不进;另一种意见却是津津有味。说得轻一些,是方向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方向问题,是路线问题,是路线错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次会议要解决问题,否则很危险。
自己下命令要学生起来革命,人家起来了又加以镇压。所谓走群众路线,所谓相信群众,所谓马列主义等等都是假的。已经是多年如此,凡碰上这类的事情,就爆发出来。明明白白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说反对新市委就是反党,新市委镇压学生群众,为什么不能反对?!

二,
毛泽东接见红卫兵五大领袖亲历记
1968年7月28日凌晨


事情都要留点余地,都是学生,你们也没搞黑帮,最近有些学校斗了些黑帮,画了像,新北大搞了十几个,就那么点黑帮?我看不止那一点,就是因为关键两派忙于武斗。这个斗、批、改不行,或者斗、批、走,学生不讲了吗?斗、批、走,斗、批、散。现在的逍遥派那么多,现在社会上说聂元梓、蒯大富的坏话的多起来了。

这种社会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会料到会打起来呢?原来打算停课半年(66-6中发文件),登了报,后来不行,延长一年,又不行二年,我说三年就三年嘛!我说不行要多少时候就给多少时候,反正人是在长的,你一年级现在就是三年级了。再搞二年,四年,八年,你还不是在那里过一天长大一天。斗、批、走也是一个办法,谭厚兰不就是想走了吗?走光,扫地出门,大学还要不要办呢?要不要招新生呢?不招新生也不行。我那个讲话是留有余地的(注:即七二一指示 68-7-21),这个大学还要办,讲了理工科,并没有说文科都不办。但旧的制度、旧的办法不行,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我看现在高中比大学的课程还多,上六年、十年顶多了。搞不出名堂就拉倒。我看高中、高小、初中基础课跟大学差不多,这专业课先生都不大懂专业,哲学家讲不出哲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4:43:5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不同时间毛泽东对停课半年的说法似乎前后不一致,66年8月他说停课半年就是专门为了让学生搞文化大革命,在这里他似乎指的是“造反有理”。但是到了68年7月,他说到停课半年似乎指的是“斗批改”。毛泽东说话总是这样,天马行空,前后不一的说法很多,再举一例:
1,
1967年5月毛泽东在会见刚果(布)政府代表时,不无担忧地说:“乱得很,红卫兵到处闹。”“不是我创造的,是群众创造的。大字报,红卫兵,都是他们创造的。炮轰这个,炮轰那个,打倒这个,打倒那个。”同时,他又说:“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天掉不下来。”

2,
毛泽东在1967年2月3日接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共和国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希斯尼•卡博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贝基尔•巴卢库时的一段谈话。

把罗瑞卿的问题处理了,那是前年十二月;把北京市委这些人处理了,是去年五月。发动大字报运动,是去年六月一号。发动红卫兵,是去年八月

红卫兵到底是自发的还是发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2180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51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5:35:46 | 只看该作者
1967年张春桥在大抓教育革命斗批改,而周恩来开始转向推动老三届上山下乡了,最典型的是周恩来在67年10月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恩来张春桥对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和铁路工作会议代表的讲话 (选摘)
周恩来张春桥 1967.10.28
〖时间: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时到七时半。地点:国务院小礼堂。参加接见的有李富春、李先念、张春桥、戚本禹、邱会作同志。周总理和张春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记录稿,未经审阅〗


总理讲话摘要


城市人口总要相应的增加一些。因此带来一个问题,城市人口有必要动员一部分去农村发展生产。下乡上山,知识青年下乡,这是主席规定的方针。我们要使人口平衡地发展,这是长期计划,不能过分集中。工业也要分散到交通要道。逐步跟着铁路线的发展,到人口比较少的地方去。现在有的地方,革委会(筹备小组)、军管会就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些上山下乡青年跑到城市里闹。今天在座的有造反派罗!当时他们支持了造反派,支持了你们,现在找你们,留在城市不肯走,他们想呆在城市。许多地方都有这个问题。这要做大量的工作。要用主席思想教育他们,要对他们讲清楚,这不是刘少奇的黑线,要具体分析。这个方向,是主席讲的,主席的教育方针,是要把青年训练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城市没有那么多工业,就要到农村去,做有文化的农业劳动者。问题当然是两个方面。我们送他们下乡,有组织地送下去,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要把他们安排好,使他们真正能参加生产,提高农村的文化。这还得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政治统帅一切。所以要大家狠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从政治思想上解决问题,不然城市粮食销量就会增加。面向农村,这是肯定的方向

面向农村不是都搞农业,农村中也要发展加工工业,甚至一部分手工业,有些地方电力送不到,全国都电气化要相当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总还要有些手工业,手工业还是工业嘛!要在这方面发展,然后往交通沿线上发展,不仅铁路沿线,公路沿线也都要发展工业,这样就把城乡结合起来了。要使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要使城乡结合,这是个长期方向。过去不平衡的偏颇的状态,畸形状态,这是半殖民地遗留下来的。沿海几个城市那么大,许多地区人口那么少,要慢慢发展。这是几千年来封建经济、买办经济造成的。只有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在革命的情况下,才能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情况。工人阶级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工人阶级要把全民都化为工人,这是长期的任务。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拿中国来说,要解放全中国人民,都成为劳动者,剥削阶级,游手好闲的人都没有了,剥削阶级分子逐步改造好了,这是个长期的工作。不然城市总有游手好闲的人,给工作不做,叫他到农村,他不去



张春桥同志讲话摘要
上海是吃粮食的地方。我确实没有什么话要讲。总理把各种问题都说了,我今天是来与大家见见面。粮食的征购,希望搞好。农村的文化大革命,我们现在正在作调查,还需要把它搞好


周恩来在67年10月28日大谈上山下乡,他当然知道1967年10月9日主管北京中学生红代会“会报”——《兵团战报》的曲折带头上山下乡:

资料:
第一批去内蒙古牧区插队的首都知识青年

1967年10月9日,北京市二十五中、二十二中、女八中、女十二中的10名毕业生起程前往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宝力格公社插队,当普通社员、普通牧民。这天清晨,他们汇集到天安门前,面对毛主席巨幅画像,由曲折领读了誓词,誓词说:
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我们-—无限忠于您的红卫兵向您宣誓:
您伟大的思想,是指导世界革命人民前进的最最光辉的灯塔,我们永远永远无限地忠于您,无限忠于您的思想,忠于您的革命路线。我们一定活学活用您的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为了毛泽东思想赤遍全球的伟大事业,上刀山下火海我们心甘情愿!前面有曲折,也有反复,但是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着我们,我们永远高举您的伟大思想的红旗,前进! 最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遵照您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伟大指示,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将循着这条革命大道一直走下去,走到底,永不回头!
    ……
  红卫兵去牧区插队的消息,在京城风传着。当天晚上,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小组成员戚本禹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北京市中学教师代表时,听到了这个消息,陈伯达赞扬这批学生的革命行动,并要求大力开展宣传。他说,《人民日报》要赶快发表消息,还要写评论。并指示:今后初高中毕业生大量的是到农村去。威本禹说:要搞“斗私批修”,掀起下乡高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4 11:40 , Processed in 0.203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