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祖国一起成长5

[复制链接]

49

主题

63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10: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宋效奇 于 2018-4-17 10:14 编辑

       第一波来的运动是献铜,把家里面箱子、柜子上的铜合页和各种铜箱柜饰品都拆了,门上和各种家具上的铜锁都换下来。然后是大炼钢铁,我舅舅当年十四五岁,刚上初中,也上山上背矿石去。
       然后是破除迷信,城西十里之石盘山因山上原有关帝庙又称老爷山,顶部有大块坪台地,明末清初建成玄天上帝庙,主要建筑座西朝东沿中轴线依山势逐级而建。有真武殿、灵官殿、老爷殿、玉皇楼、三清殿、吕祖阁、文昌庙等八座大殿,主要殿宇庑顶,皆以湖蓝色琉璃瓦为主体覆盖。是当年汾州第一大建筑群,1955年挂晋中行署文物保护牌。1959年春各大庙全盘拆除,石盘山玄天上帝庙,这颗闪耀着中华文化绚丽光彩的艺术明珠永远从汾州大地上消失。
       接着大办食堂和幼儿园,西门街30号院成为汾阳汽车运输公司职工幼儿园,我姥姥家搬到城西南葫芦肚街居住。大办食堂,到饭时,大人们都去食堂吃饭,然后提个陶瓷饭罐给家里面老人和小孩打饭回来。一般是高梁面或和子饭多一些。
       困难时期来了,供应粮是陈年谷子磨的面,蒸上窝头吃的口里又苦又粘。拣回西瓜皮来炒菜。我伯父家是铁路上的,给我父母送来从南方弄回来的干葱叶子,他们拌上玉米面蒸上吃,我父亲说他半夜饿醒喝点酱油汤,我姥爷临时决定去太原,给我父母抓一书包胡罗卜装上。工作后我听厂里郑总说,他在太原上学还好一些,两个弟弟在安徽当年都饿死了。安徽、四川、甘肃、河南部分地区真是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但这时文化生活上我还是接受了很多新事物。从我小学开始,父亲給我订阅了“小朋友”、“少年时代”等刋物。还买了“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我知道了“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知道海上有鲸鱼,看到了纪念梅兰芳的文章。特别是听老人们讲汾阳和晋绥边区抗日的故事,还看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记”、“山西革命斗争回忆录”多册、“山西革命烈士史料”、“烈士诗抄”等。如李天佑将军写的平型关大捷、杨勇将军写的吕梁三捷等。学校、家庭的教育都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从小就跟着大人们看山西梆子,打金枝、辕门斩子、白蛇传、蝴蝶杯、特别是山西梆子中杨家戏特别多,给我们灌输了忠君报国的思想。
       汾阳中学每周放电影,回民支队、林海雪原、林家铺子、冬梅、红色娘子军、停战以后等。那时,一看到八一军徽,军歌乐曲响起,真感觉兴奋。
       学校里,开始学雷锋活动。课本上是少年英雄刘文学、张高谦,再稍前,是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有人说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我们班主任也同我们一样听党的话,她爱人因历史问题住监狱,她独自带五六个孩子,过六一节,二女儿参加活动连白衬衣也没有,我把我的白衬衫借给她。这么困难,她也不忘初心,紧跟党走,还是省模范教师。直到四清、文化大革命,我们都成了阿Q,不准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沙发
发表于 2018-7-5 21:59:3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一代人,经过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运动,也算是见过世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30 19:07 , Processed in 0.15900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