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苦乐年华》集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51
101#
发表于 2018-2-1 10:2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北方农谚:”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从前这几项构成普通农民的幸福生活,而知青住房连最基本的”热炕头“都不具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2:23:17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8-2-1 07:56
冰天雪地主寒冷,
知青屋里冻死人,
想方设法搞热些,

知青的房子是冷,晚上睡觉曾经戴皮帽子和口罩,眉毛是白霜。身下虽有热炕煲人,身上盖两床棉被还是冻人。屋顶是一层白霜。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2:28:15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8-2-1 10:27
北方农谚:”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从前这几项构成普通农民的幸福生活,而知青住房连最基本的 ...


塞北的冬天冰天雪地,零下30多度是常事,老乡的房子还比较暖和些,知青的房子冰凉。我去过公社许多知青的房子,冬天一个比一个冷。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2:33:17 | 只看该作者

《苦乐年华》之十九:

                      榛果飘香


          漫步在琳琅满目的瓜果市场,浏览那品种繁多的干鲜果品,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伫立在榛果摊头,望那一粒粒颗粒饱满的榛子,那久远的知青岁月便在心头涌动,模糊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

         我所插队的小山村,坐落在塞北燕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三十里蜿蜒曲折的嘎拜沟,风景秀丽,两侧青峰嶙峋,林木茂密,其间蝶舞虫鸣,花香鸟语。

        从村子往沟脑走再无村落,十里长沟,更是漫山榛柴,药材遍地。山鸡野兔时常出没,淙淙溪水清澈叮咚。

        那漫山遍野的榛柴,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让小山村的家家户户,房顶上晾满采摘下来的榛果,东屋西屋的炕席下面,铺满厚厚的榛果。

        夏季里也是要烧炕的,每天渐渐地加热,不多天那炕席下的榛果已被烘干,且无须再加热炒制。个个颗粒饱满,拈一粒放在嘴里,轻轻一嗑,满嘴余香。

        有毛榛和笨榛两种,虽然吃起来都很香,但毛榛皮儿更薄,吃起来更方便些。无论你走进哪家,主人都会端出一笸箩榛子,上了炕,边盘腿唠嗑,边嘎巴嘎巴嗑榛子,于是,说话声就有了清脆的伴奏音。

        插队第一年,我夏天回津,回来时已是仲秋,正是满村榛果飘香的季节,没赶上采摘的辛劳,却享受了榛果的浓香。

        满嘴榛果香的时候,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渤海湾边的都市虽然不乏干果,但这刚刚从大山采摘的新鲜榛果,一定会受到亲人欢迎。

        有的是榛子,背上一小口袋毛榛,去邮局寄给家人。

       邮局在离山村50里山路的区镇。一早起来,拎着用包袱皮缝制的小口袋,里边装着昨天经过挑拣的毛榛,哼着歌曲,上路了。

      沿着山间蜿蜒的小路,翻过高高的嘎拜山,欣赏着黄绿相间的秋实景色,吸吮着一路的草木清新,中午时分,到了大头山区里。

      邮局记不清是什么样子了,好像是有些破破烂烂的平房。工作人员有些诧异的望着我,听说走50里路为寄一袋儿榛子,脸上呈现一丝不解的笑容。

      袋子不能邮寄,得钉一个小木箱子。好在邮局有材料,叮叮当当钉完箱子,榛子只能放进去一少半。记得邮费好像是三块左右,那不薄的木板足够占一半的分量。

      山里榛子有的是,剩下的榛子再往回带不值得。听说不往回带,那邮局的工作人员立马笑容灿烂,服务态度也提高了一大块。

      趁着天未黑,赶紧往回走。

      依旧是山路弯弯,景色还在欣赏,歌曲还在哼唱,心中又多了一份遐想。

       倘若按现在的经济思维核算,这袋榛子的成本是很高的。当时天津的榛子也就两三毛钱一斤,邮费就足以超过物价了,何况从采摘到晾晒烘烤,还有100里步行的路程。
      但,我当然觉得很值。

      再次登上高高的嘎拜山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伫立山巅,任晚风吹拂汗津津的面庞,身上一阵凉爽,心中一丝甜蜜。

      我仿佛看到,家人打开我亲手钉的木箱,取出包袱皮裹着的榛子,闻着、嗑着,既而响起清脆的磕榛子声音,满屋榛果飘香。

      远处重山叠嶂,峰青岭翠,近处,花木郁郁苍苍。

      放开歌喉,唱上它一首歌:
      “走上这啊,高高的兴安岭,我瞭望南方…….”


                                       (收于燕赵知青文集《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70
105#
发表于 2018-2-2 07:33:49 | 只看该作者
満山沟里榛子多,
秋来家家皆收获,
寄上一箱回城去,
虽然很贵心头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51
106#
发表于 2018-2-2 09:1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步行百里寄榛子,礼轻情意重。插队时只见过知青收到城里寄来的包裹,还未见到有人往城里寄包裹。在返城探亲时顺便带些香菇笋干之类土特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23:20:2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8-2-2 07:33
満山沟里榛子多,
秋来家家皆收获,
寄上一箱回城去,

往家寄榛子确实不上算,那时思想很单纯,觉得家人吃到香脆的榛子,再贵也高兴。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23:26:21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8-2-2 09:11
步行百里寄榛子,礼轻情意重。插队时只见过知青收到城里寄来的包裹,还未见到有人往城里寄包裹。在返城探亲 ...


确实,每次从家回插队的地方,大包小包带东西,从插队地方往家寄东西很少见。我是刚刚从天津回到围场山村,脑瓜一热就寄了。其实完全可以等回津的时候带回去的。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23:29:52 | 只看该作者

《苦乐年华》之二十  

                         小梨树
      
         
            
           
         小梨树,是一棵树,是我插队村庄村头的一棵梨树;
        小梨树,也是我插队村庄的村名;
        小梨树,记载着一段皇家历史的传说;
        小梨树,也记载着一个与知青有关的故事。

        刚下乡,老乡就告诉我,小梨树的村名起源于营子东头那棵苍老的梨树。

        一百多年前,这里是树木林立、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荒凉地带,是清王朝皇宫贵族狩猎的围场。紫禁城内的清朝皇帝和达官显贵,时常来这里打猎。
       一次,万岁爷带着侍从经过这里,走累了,在一棵幼小的梨树旁歇憩,顺手将御鞭挂在梨树叉上。走时匆忙,忘记拿御鞭,发觉后万岁吩咐侍从:“速回小梨树,取回寡人御鞭!”  

        后来,小梨树旁陆续迁来了人家,建立了村庄,村庄的名字自然叫作小梨树。

       小梨树生长在村边一个不高但有些陡的土坡半腰,由于多年的风化和土壤流失,一些根茎已裸露土面,却昂然向上崛起,蓬勃刚劲,表皮呈黑褐色,并布满一条条深深的褶皱,显得十分苍老,象一个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这棵苍老的梨树,每年春花秋实,显示着勃勃的生机。

      下乡期间,小梨树也是我们知青默默无语的知心好友:
      春节想家时,在它身旁流过思乡的泪水;
      孤苦伶仃时,在它身旁诉说心中的苦闷;
      夏日黄昏时,这里留下知青清脆的笛声和悠远的琴声;
      寒冬风雪时,这里走过知青瑟缩的身影和疲惫的脚步….

         离开小梨树已经四十年了,每当回忆起下乡期间的日日夜夜,那棵饱经沧桑的小梨树总是闯进脑海,搅拨着思绪,挥之不去,栩栩如生。

     我在自己的QQ空间里,曾经写过插队的小村庄,也提到过村边的这棵小梨树。
     后来发生的一个故事令我深深感动,久久不忘。

     我有一个QQ好友,来自我插队的围场,不知姓名,不知职业(后来才知是个教师),不曾谋面,也几乎不聊天,只是彼此在对方发文时偶尔跟跟帖,仅此而已。
     好友从文章中体味到我对小梨树的感情,又是几十年未曾回乡,于是为我这个素不相识的知青特意去了趟小梨树村,找到了那棵梨树,连同村庄拍了三十几幅照片,从网上发给了我。

     接到好友发照片的消息,我先是无语的震动,既而是深深的感动。
     
      好友所在的乡镇距离我插队村庄至少六七十里,小梨树村又不是在公路边,交通不很方便,估计是特意去的。

    围场,不仅有着大清王朝的历史和传说,不仅有着水草丰美的牧场和秀丽风光的山林,也有着朴实热情善良的人民。
    感慨围场,不仅感慨曾在围场留下的踪迹;回忆插队,也不仅回忆当年的苦乐年华。

    小梨树的历史故事中,也会留下当年下乡知青感悟的一个章节,也会留下淳朴的围场人民对知青的真情关爱和无私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70
110#
发表于 2018-2-3 07:43:21 | 只看该作者
燕津 发表于 2018-2-2 23:29
《苦乐年华》之二十  

                         小梨树        

当年一棵小梨树,
皇帝挂鞭名声驻,
如今网友帮拍照,
这份心意珍贵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8 10:23 , Processed in 0.18101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