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宅

[复制链接]

1094

主题

2184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7: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宅——儿时记忆
儿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虽然已经过去了60余年,但那时的画面还屡屡出现在梦中,想忘也忘不掉。
至诚里
  至诚里是我小时候的家,那是一条东西向的死胡同,西边被房子挡着,胡同东口的墙上面有砖垒的弧形门洞,门洞上方镶着一块石头匾额,刻着《至诚里》三个大字,我们进出都走在这里。
  胡同很深,进了胡同,左手是一个个的门洞,一个门洞里开两道门,第一个门洞里是临街的铺面的后门与1号,第二个门洞是2和3号,第三个门洞是4和5号,……我只知道7号,那里住着我小哥的同学,好像是姓齐的女生。我们住的都是两层小楼,就跟现在的联排别墅一样,胡同不宽,里面好像从来没进过阳光一样,只是每个门洞里都有路灯。门洞里大概深三米左右,也是圆顶,门洞里是两扇并排斜开的小门,小门上是通天的,这可能就是以前的天井吧,两家由一堵墙隔开,我家是东面那个门。
  胡同右手是大街房子的后门,隔不远就有一个小门,那房子的北面就是临街的店铺。由于是后门,又在胡同里,向南的墙上窗户很小,从我家窗户看去,对面的窗户里黑乎乎的,我记得那家的墙上挂着一大幅圣母抱着耶稣的像,那家是个教徒。
  我家就是2号,进了门是个小花园,从我记事儿起,那个花池子里的东西就一直在增加,到后来全被堆满了东西,听哥哥姐姐说是楼下那家堆的。我家只住了二楼,一楼那家听母亲讲是解放前逃难来的,父亲见他可怜就让他在家里打杂,后来他把农村的老婆接来,就把楼下给他住,不想他家里接连在生孩子,干脆就把楼下的房子腾出来给了他们。让他们走南面的门,楼里通一层的那扇门也关上了,这样一个门里就住了两家人。
  天井里,大门左手边,是个厕所,门朝南开着,上面是楼上的小屋,胡同对面的圣母像就是在这里看到的;天井的东墙开着一个大门,二层是走廊的窗户;天井的南墙一层是两个并排的大窗户,二层也是,那是我们说的“外屋”。
  一进大门对面是一个玄关,左边一条路通到厨房,右边就是那家人的门。楼梯就在玄关的对面,南低北高,通上我们的家。楼梯是木制的,西面有雕花的扶手,楼梯的顶端是小屋的墙,门开在楼梯拐弯那里,对着另一层楼梯,那层楼梯只有五六阶,上去就是一个小平台,转过去就是通向楼顶花园的楼梯,外屋的大门在平台的南侧。
  外屋很大,东面的墙上贴着好多东西,在最上边悬挂着一把带壳的古剑,蛇皮套,剑柄镶有各色石头,亮闪闪的,套上的箍上绿锈斑驳,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玩艺儿;外屋摆着饭桌、椅子、柜子,但中间还是留下了挺大的空间,足够我们玩儿的。
  外屋的南面就是里屋了,里屋墙边摞着两摞箱子,一个大的写字台,再有就是床了,我在这里,除了生妹妹那些天,都睡在这里,床很大,可以在床上翻跟头,不用怕掉下来。里屋的南墙有两扇大窗户,可以看到楼下的花园和对面的小学操场,我只记得一次满操场都是痛哭的学生,旗杆上的国旗挂在了杆子的中间,在那里上学的哥姐都在那里大哭不止,后来才知道是苏联的斯大林去世了。
  生妹妹那几天,我被赶到了小屋去住,那里是几个哥哥的住处,那里门背后是一排大柜子,柜子有开门的、有抽屉,哥、姐的玩具都放在里面。我那几天可高兴了,把那里翻了一个够,当然是趁他们上学了之后!小屋门对面是一张长条桌子,三面都可以坐人,桌子左边(西边)是一张大床,在床上可以看到胡同里发生的一切,还有对面的窗户;床与门之间是一张方桌,也可以坐四个人写字,胡同7号的齐姓女生,就是坐在这里和我小哥一起写作业。
  小屋上面就是楼顶平台,平台四面用墙圈着,东、西分别与1号、3号隔开,南北则是挡着怕我们掉下楼去。从楼梯上去,靠西边用砖垒了一排矮墙,大概有一尺高,拦起了花台,种着花;平台中间一个大瓦缸,里面养着金鱼,大概有十来条,红的白的,在里面游来游去。花台的墙上摆着一些大大小小的花盆,里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这就是哥姐平时劳动的结果。平台西边是一座隔墙,与3号相隔开,我们家种的东西,搭在墙上,回长到墙那面去,那边的藤蔓也会延伸到我们这边。记得,3号那边种了一种“赖葡萄”,有一些挂在隔墙上,我不知是什么东西,哥哥告我 叫“赖葡萄”,表皮疙疙瘩瘩的,熟了以后,里面是红色的籽儿,后来才知道那就是“苦瓜”,南方人经常吃的一种蔬菜。从平台往北就是胡同了,对面的铺面的后墙就对着我们这边,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窗户,正对着那家的墙上挂着耶稣的画像,画像前还摆着两个烛台,在阴暗的房间里为圣象照着亮。还有一家供着关老爷,是那种提着刀那种塑像,面前有香炉,有时会看到有几枝香在冒着烟。很少见到窗户里的人,可能是窗户小,也可能是都在前面忙着生意。
  我是1956年6月,从这里搬到了北京,第二年父亲带着哥哥姐姐也搬了过来,那房子连同房契,就交给了房管局,当时好像没有房屋买卖的。再说,马上就进入社会主义了,谁还留着私有财产呢!连商店、工厂都没有私有的了,交给了政府,房子要了也没用,谁不想当个清清白白的无产阶级啊!
  再回去时,已经是1982年了。那是去秦皇岛耀华玻璃厂订购玻璃,回来时在天津停了一天,上午没事,就从海军航保部招待所出来,看到地图上,是在去天津大学的路上路过,就走着过去看了一下,胡同太黑,就没进去,就到后门看了看,没想到遇上了楼下的阿姨,她见我走过来,就紧盯着,待到近前,开口问我:“你是楼上老张家的孩子吧?”我很奇怪,她又接着说:“你和你们家的老大很像,一看就是!”说着问我“你是老几?”我只好告诉她“我是老七。”她听了,急忙向院子里喊着:“秀英,你出来看看!是谁来了。”从屋里走出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同志,五大三粗的,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孩儿,那阿姨告诉我,“秀英和你老七差不多大。你还记得吗?”我走时只有6岁,只记得她家孩子多,似乎有一个女孩儿跟我差不多大。这个秀英到大方,看着我喊我小名,可能还记得我这个人,又让那个小孩儿叫我“舅舅”。阿姨告诉我,秀英前几年刚从东北兵团回来,在工厂上班,今天休息正好在家里带孩子,看来我们这一代都和“上山下乡”有关系。那阿姨絮絮叨叨地讲着她家几个孩子,那秀英问了我下乡去了哪儿?我告诉她,我去了云南,她说,去云南好啊,不像东北那么冷。又问了我回城干什么?我也告诉了她。阿姨非要拉我在家里吃饭,我和哥哥说好去吃饭的,就推辞说和哥哥说好了,要去天大,阿姨就说:“你三哥我经常见,你家谁来他都陪着来。”又数起了我家的大哥、二哥、四姐、五哥都是哪年来的。我听的头疼,赶紧打断她,借口去我哥哥那里,急忙告辞了。
  待我再带着妻与女儿去看的时候,那里已经要拆了,人已经搬走了门窗也被拆掉了,只有房架子和几堵墙,孤零零的矗在那里。还好,女儿还赶上见了老宅的最后一面。其实,当时要晚拆几天,就会像那些路北的小洋房被修缮保留下来了。真是可惜!
后记:这是哪年写的没有记录,也是心血来潮随笔写下的。大概是五六年前吧!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90

主题

8153

帖子

4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6563
推荐
发表于 2017-12-21 14:44:16 | 只看该作者
殷实人家回忆美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9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5437
QQ
板凳
发表于 2017-12-23 11:09:20 | 只看该作者
记忆中的往事,而今仍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3 19:59 , Processed in 0.16600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