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杨宏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17:00:17 | 只看该作者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说到东风茶场的历史变迁,还得从一九六八年我们大批知青下放前说起。东风茶场那块地方,原为新市公社上马大队“大坪里”,是一片乱坟荒地。从1964年开始,新市公社根据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本着“向荒山进军”的思路,先后在上马大队、新书大队等地建起茶场,从事多种经营、生产。东风茶场当时开发建设的领军人物,是上马大队的仇浦仁。(我们知青都叫他浦叔)
   一九六五年“社教”运动以前,浦叔是个响当当、很有潜质进入公社党委班子的大队干部。但“社教”运动一来,他因工作、生活作风方面有一些问题,受到“开除党藉”的严厉处分。尽管政治地位、政治生活上对他的打击很大,但浦叔还是个“肯打精神的人”,大队总支也仍然把他作为一把“开山斧”(开路先锋)来用:“大坪里”这片乱坟荒地硬是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一两年的披荆斩棘,开辟成一片基础茶园——大手笔建起了“围子屋”形状的泥砖住宅生活区——为我们近七十名新老职工安置入住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们第一驳四十多名知青下放到东风茶场时,浦叔已经抽调至公社基建工程队,协助工程队主要负责人对外联系业务,搞好工程预决算。
   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三年我和堂兄杨林应在浦叔的引荐下,跟随公社基建大军转战南北,近四年时间,陆续在易家湾、邵东、娄底、衡阳、湘潭东、乐昌、郴州许家洞、岳阳城陵矶等地打工。在易家湾主要是从事铁路明洞抢险;在邵东主要是对火车站的照明用电进行外线架构和内线安装;在娄底主要是为火车机务段兴建行车公寓、职工宿舍和照明用电的外线架构、内线安装;在衡阳、湘潭东、郴州许家洞、乐昌等地,主要是搞铁路土建工程;在岳阳城陵矶主要是搞湖区灭螺······
   浦叔铁面剑眉,声如洪钟,虽然满脸严肃,令人生畏,但对乖巧灵活,有文化的年轻人却爱护有加,知友黄志朋经常被浦叔安排画图纸、写报告;堂兄杨林应一九七二年在京广线乐昌路段施工时,因食物不洁,患了急性胃肠炎吐泻不止,是浦叔当机立断,亲自将堂兄扶送至乐昌地方医院及时医治,两天后很快康复。
   改革开放后,上马大队已由新市镇管辖,转属为城郊乡管辖。浦叔又被乡村两级组织抽调到上马鞋楦厂协助社队企业主要负责人联系对外业务,世纪之交上马鞋楦厂红红火火,是汨罗县内最具知名度的社队企业之一······
   前年路遇浦叔的儿子仇新民,获悉浦叔已不幸逝世,谨以此文顺致悼念之情。
东风茶场的知青,到1975年止已经全部招工返城,茶场的多种经营效益仍然很差,此后那里先后又搞过葡萄种植园,办过敬老院,后来改成玻璃厂、碳素厂······

                    ---杨宏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21:06:57 | 只看该作者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知友们:昨夜无事在微群欣赏宏应、柏华、偶非、姚刚诸兄的大作,羡慕不已,抓耳挠腮搜索枯肠,终也凑得几句,也算是打油诗,录于后,凑个热闹吧。
一、掘墓
掘墓寻砖猪圈成,亡魂何处得安宁。
非常年代寻常事,稚子无知悔至今。
     注:下放到茶场,曾参与掘墓数十,取墓砖砌猪圈。至今回想仍悔恨不已。然则悔虽悔矣,在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领导下令,又有谁敢不去?!                                                                             
二、运猪
大雪纷纷下不停,梅家桥下运猪行。
可怜六个连连跌,换得诨名叫至今。
     注:1969年初一场好大的雪,如果今天媒体报道的话,一定会冠以“五十年(或一百年)不遇”,下放才几天,我们被安排把梅家桥公社猪场的所有东西(包括猪),搬到茶场,地面积雪几十公分厚,全靠人挑、背、抬,艰难可想而知。地面溜滑,不断有人跌倒。最甚莫过于张惠香,跌倒爬起又跌倒爬起,连续六次,后来人称“张六它”。                                                                                
三、打狗
白日放歌忙逮犬,夜来生火即时烹。
年虽六五身犹健,疑是当年大补成。
     注:下放次年,有狂犬病发生,政府安排扑杀犬类,当时民风淳朴,要农民扑杀自己养的狗,不管如何都下不去手,更不要说吃狗肉了。因此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我们知识青年身上,因此那段日子白天打狗,晚上煮了吃,整个茶场弥漫着狗肉的香气。
                     ---刘荫民
@...端午节的第二天(6月21日)晚上21点26分,从微信中看到荫民发给我的《七绝三首》,阅后不胜感慨。首先,意境甚佳,将我带入四十年多年前的知青岁月,晃如昨日。其次,练辞独特,造句顺畅,把故事心情表述得淋漓至尽,乃大乘之作。不和不快,故步原韵和之,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少年理想渐形成,运动连连未得宁;
生不逢时君勿悔,理该被掘是当今。
梅家桥下跌难停,雪拥山途步不行;
喜得浑名长久叫,真情挚友到如今。
茶场岁月太艰辛,少肉缺油屠狗烹;
大补而今仍健壮,基因环境逐生成。
                 ----李柏华
@刘荫民@李柏华:新市公社当年开发荒凉大坪建茶场,一直效益不佳,几经变迁,茶场现已成为废旧电器存储地。你们俩位既是老乡老友又是同下乡同招工的老同事,想当年哥俩平日里总是相互调侃,妙趣无穷,微群晒诗又疑义相析,相互促进,好不羡煞人也。俩位老兄的唱和诗简洁流畅,珠联璧合,鄙人步《掘墓》诗原韵,羡美效颦:
斩棘披荆掘野坆,茶场创建始能成。
当年热火朝天地,落寞苍桑费劲寻。
                    ---杨宏应
@...回首四十年前,父母送儿女出会湘门,下放农村,伤心痛哭。第二年留场朋辈送我等招工离场,亦伤心痛哭,此情此景,依稀发生在昨日,故赋诗一首聊作纪念并诚请荫民、宏应、物华、姚刚诸知友斧正为感。
锣鼓声催父母惊,会湘门外送儿行。
昼耕茶地汗如水,夜守瓜棚鬼作邻。
脱网鱼龙离似箭,留场朋辈哭钻心。
投胎莫道错与对,  唯盼世途路坦平。
                  ----李柏华
@李柏华:
会湘门外梦已空,梅家桥傍脑浮萍。
仇公故里新茶民,鸦雀堤上茜罗裙。
那堪终日面黄土,更忧年少意消沉。
喜君数月成龙凤,汨氮厂里任我行。
                  -----程物华
@荫民、宏应:《岁月无痕》是以去年元月二日聚会我的发言腹稿为蓝本再“扯菜凑篮”增补而就,顾名思义应为“岁月没有留下痕迹”。然而,我却要旧瓶装新酒,赋于新的解读“岁月留下了无形痕迹”。如此方可文不离题。回首往事,茶场岁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酸甜苦辣,艰难曲折。我们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在那里度过,我们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留在那里,鉴此,本人一直希望写点东西以作纪念。至于文笔美、意境佳,自己无力作太多的奢求,能勾起同辈对那段时光的回忆,确是我的本意,今天拙作献丑,诚请俩位共同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好友予以斧正为盼!                          
《岁月无痕》四十五年前,领袖一声令下,将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学生从他们父母身边带走,送往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等诸位无一例外被那场“史无前例上山下乡洪流”席卷而来,在东风茶场相识相聚。离家下放,咫尺天涯。我们不只离开了家庭,也告别了学校,本应继续读书学习,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在中国大陆这块大地上,一夜之间没有了学校。嗟乎!一代人的命运由此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三代人的人生。有人称之为历史的偶然,也有人不认同,中国之大一切偶然都是必然。 陌生的环境,终生难忘。东风茶场原名“大坪里”东望团山,西接上马,南依公路,北临汨水;是平江至汨罗的必经之地,方圆约十平方公里,无旱土、无水田、无人居住、无人耕种,是一个极其荒芜贫瘠的野草坪,荒坟古塚,星罗棋布或隐于杂草丛树下,或露于光丘秃岭中,沟渠干涸,塘坡凹凸,荊棘丛生,木不成林。传说白天时闻贼寇出没,黑夜常有鬼魂游荡,商旅行人须结伴而过,黄昏后,路人绝迹。     
一、东风茶场知青聚会有感
四十五年白发生,知青聚散似浮萍。
屈原祠里怀忠烈,新市茶场缅旧情。
犹忆辛劳盼落日,曾忧命运羡飞禽。
问君往事堪回首,岁月蹉跎哪处寻。
   二、旧地重游触景生情
故地重游旧梦归,知青命运每相违。
遭逢幸未分阶级,患难何曾论是非。
饥饿堪忍肉味远,辛劳欲息哨声催。
风霜岁月人生路,汨水西行不折回。
     三、屈子祠怀古   
临高极目水天平,楚隘秦关隔暮云。
哀郢谁拦王北上,孤忠欲挽日西倾。
行吟泽畔遇渔父,静听滩声下洞庭。
一卷离骚光千古,中华代代出精英。
                  ---李柏华
@答李柏华诗三首
(一)
四五年过大半生,短时欢聚话萍踪。
玉笥山上瞻清烈,上马大坪忆友情。
酷署严寒熬每日,辛劳苦累慕工人。
青春岁月焉回首,往逝韶光梦里寻。
(二)
时不再来梦可归,命中注定岂能违。
苗红明未言阶级,黑类暗中总心灰。
难耐饥肠茴兑现,偷闲稍息吼频催。
各自不同乡下路,汗水流干兜空回。
(三)
泪垂全家惧又惊,长孙下放祖送行。
拖煤挖地担氨水,可教会中受辱凌。
下乡改造犹利箭,黑类出身剌我心。
百思未与谁作对,遭遇为何不公平。
---姚刚
七律:原韵再酬柏华诸兄弟
信谗震怒起风雲,听谤宠谀黜屈平。
逆耳忠心言犯上,披肝沥胆直谏臣。
黄钟毁弃鏖庆父,瓦釜雷鸣乱楚庭。
太息民艰芳今古,修身求索独清人。
          ---姚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22:3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宏应 于 2017-12-17 19:26 编辑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借微信群宝地,本人晒一晒几十年前在茶场时写的《夜雨》,敬请群内各位高抬贵手斧正为谢:
月黑湧烏云,電闪加雷鳴。
狂风扫落叶,暴雨如倾盆,
屋顶乒乓响,床头滴答声。
霹雳惊酣梦,灼卧愿雨停。
(一九六九年四月某日写于东風茶场西边大房,当时廖自谋、毛浦先等人都同住在此房,那晚睡夢中穾然被雷声惊醒,雨水淋湿了床头被子,无奈何我只得用脸盆当伞顶在头上,焦灼的盼望雨快停,天快亮!)
                    ---姚刚
      
@...看到群里的热闹场面,很有一些感慨。记得在参加第一次聚会前,看到镜子中早生华发略显老态的自己,渐生一种青春不再的浅浅的伤感,写下了一首打油诗<东风茶场知青聚会有感>:
四十年前美少年,风华正茂舞蹁蹁。
而今两鬓皆斑白,老媪衰翁已俨然。
         然而在两次聚会中,特别这次聚会,大家在一起,听到的歌厅里那不输少年的飙歌,更看到女同胞们那美妙的轻歌曼舞,哪里看得到一丝丝的老态!比起那些有看升学或就业压力的少年,我们似乎还要洒脱无谓得多。两次聚会,我年轻了三十岁,甚至更多!正是 :        
三年之后又重逢,把酒言欢情更浓。
谁道人生无再少,劲歌艳舞昔时同。                     
情不自禁,又打油半瓶,群友们莫笑。
              ―――刘荫民







         @...响应高琦提议,将本人工作期间回大坪见茶场破败遗址时,对知青生活的回忆所作“七律”发给亲们指教:
仲夏茶园别后游,青春初识乐还愁。
南苞蒂绽难攀撷,北李花开早聘求。
赵燕环君虽着意,凡尘岳麓却横沟。
人间缘结须天定,兄妹相称到尽头。
              ---毛浦先




         @...下班、进门、落座,立马打开微信,蒲哥《七律》尤为抢眼,欣然拜读,钦佩致至。羡人捕鱼,不如回家织网,故提笔上阵,东施效颦。虽步原韵随声附和,只能是勉为其难。又老调重弹:“请蒲哥及诸兄弟姐妹斧正。”为感!拙作如下:
别后无缘尽兴游,当初幼稚哪知愁。
出工休息哨招唤,植地平坟鬼哭求。
难得东风成挚友,分离群雁少鸿沟。
临高放眼夕阳美,微信重逢到白头。
                  ―――李柏华
          @...群主御駕親徵,五虎上将披掛上陣,群里确有一番鏗鏘激越,百花齊放的迎春熱鬧氯氛。看到群里佳信頻頻,興奮之餘不由自主,不甘寂寞地高叫“打祸鄉(帮腔)”的來也:
未到茶塲憶舊遊,
離家下放怕和愁。
鄉村苦累稍知曉,
市鎮艱難豈得求?
借得東風攀勝友,
分飛勞燕信通溝。
人生命運由天定,
慶幸知青有出頭!
        ---姚剛
         @群主发令枪响:“滥竽”来了。
群主作歌故地游,焕发朝野乐与忧。
东风歌尽茫雅雀,西经舞滴醒神州。
浦先众筹水细流,柏华微信天上勾。
入群随缘真善美,携来百叟恁悠悠!
                  ―――程物华
         @《沁园春》-记东风茶场第二次聚会。           
又借东风,电约知青,再聚汨城。
笑.开怀畅叙,诙谐幽默;干杯祝福,胜友高朋。   
唱戏飚歌,佳肴美味,拍照参观到“谷英”。
杯齐举、祝.康安体健,其乐无穷。            
年高念旧情浓。
喜各位、匆匆驾莅临。
《想当初》下放,铭心刻骨;闲言趣事,笑语传闻。
共桌同歺,同床合被,落户安家在大坪。
招工去,弟兄们“上马”,各奔前程。
            ―――姚刚





《沁园春》~和姚刚原韵。      
鸿雁传书,再忆青春,重返故城。
览.万重河岳,尽收眼底;千篇微信,连接亲朋。        
闵苑欢歌,谷英美景,舞显身姿昔日英。           
临高望、羡.夕阳无限,依恋何穷。
闲聊围坐茶浓。
煮狗肉、偏将正席登。(1)
运.化肥大米,汨罗新市;秋收春种,茶地瓜篷。      
舞剧京歌,吹拉弹凑,戏未登场众满坪。
堪回首、叹.曲终人散,分道赴程。
注(1):人言狗肉上不了正席,但我等当时将它在我们自己认为的正席上吃得津津有味。
注2:“览.万重河岳,尽收眼底。”表述我自深圳坐高铁至长沙,车速飞快,可称得上“览.万重河岳,尽收眼底”。
注3:“舞剧京歌,吹拉弹凑,戏未登场众滿坪。”回忆我们在茶场时到团山、上马等地去宣传演出的情形。
           ―――李柏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6 15:5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宏应 于 2017-12-4 13:09 编辑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不知不觉、又巳是一秋。漫歩在小区洁净的小道上、银杏黄了、石榴红了、柑桔香柚桂满技头。
        回家看到荫民的回忆录,勾起了我的回忆:1969年过完春节,我、高琦、春兰、道兰、六它、近平,结伴坐站站停的火车来到汨罗火车站,下车步行去茶埸,路上踏到一个胖胖的年青人,去新市,长沙人,做伴同行、他一路高唱样板戏,不知不觉到了上马大隊、他去新市我们去茶埸,分手道别,好客气!全然没有想到,老谋深算,后来抢走茶場美女春兰的就是他,称得上是个有才气的人。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纪,在相同的命运相同的缘份上,我们相聚在了东风茶場。我在茶場停留了9个月,进了氮肥厂。在人身的长河中、9个月只称得上是一滴水,就是这一滴水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留住我太多美好回忆。在茶埸物质生话是淸贫的、精神生话却很富有,很纯真,大家成天充满欢笑,没有升官发财的念头,没有为人处事的虚伪,前途命运很少有人去盘算……。记得在进厂之前、一位叫根爹的老农,为难我进厂,开全埸大会不让我去,理由是我穿了一双白色回力鞋出工。其实、事出有因、张場长同我有点亲戚关系,根爹同张埸长有矛盾、拿我出气给場长好看。幼雅老实的陈小妹看到不让哥哥进工厂,急得哭了起来。如今回味,真是有趣。
                        ---陈邦渝
         @...看了长沙知友陈邦渝、周春兰在微信群写的“回忆茶场知青生活”的感言后,感触良多。除了相信“命运和缘份”之外,我更感觉来到东风茶场的知青大都是有福之人,尽管有几个优秀人才“生不逢时,耽误了学业”,但周春兰说得对,“袁高荣是其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位贵人”。
         汨罗县是一个从湘阴县分出来的“新县”, 在当时“小而全、大而全”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各种小型工厂在县内陆续开办、招工。所以“知青扎堆,难于招工返城”的现象,不太严重,连我这个后来离开茶场,随户下放到生产队的人,都在1975年就招工进县城了。国内其他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和边疆地区的知青,很多都是在1979年后,经过请愿诉求,才陆续招工返城的。
         1971年至1972年,和我在娄底机务段打工的长沙知青“刘哥”,就是下放到吉首山区的,那里的条件极其艰苦,知青带去的“阿司匹林”在山村社员的眼里,都是“灵丹圣药”。 “刘哥”在吉首山区因为生活太苦,“真的呆不下去了”,不得不改姓更名投奔汨罗亲友,随新市基建大军,与我们一道搞基建拜师学泥工。“刘哥”学历比我们高,年纪比我们大,在外面摸爬滚打近十年,直到1979年才返回长沙干个体户,也没听到说他发了什么财。是啊,大富大贵如席进萍等 “吃过苦中苦,现为人上人”的人,又有几个?!
        邦渝兄不计根爹“阴止其招工”的前嫌,就一句“真是有趣”,很大度、有气量!    周春兰将袁高荣作为自己“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位贵人”,有这种感恩情怀,不错,真的不错!           ---杨宏应
        @林应、荫民、物华、续华、姚刚、柏华诸兄弟: 关于1968年12月24日新市镇如何欢送知青到东风茶场的问题,我所回忆的“安排了三辆汽车” 是没有错的,尽管那个时期安排三辆汽车“的确不容易” 。但之所以能够“兴师动众”的原因主要是:一、伟大领袖发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的最高指示,各地在贯彻落实最高指示上“雷厉风行、一呼百应” 。二、汨罗县是从湘阴县分出来不久的县,汨罗县城区和老街、归义街的知青不多,零零散散。当时能够一次性成批下放四十多个“城镇待业青年”和“老三届知青”的 ,只有新市镇。三、新市镇安排几十个知青集中下放到东风茶场,从贯彻落实最新、最高指示的宣传声势方面来讲,已经不单纯是新市镇、新市公社的事情,而是汨罗县革委会的事情了。四、那个时期贯彻落实最新、最高指示是最大最大的政治,县革委在人、财、物调度方面“军令如山、随令而行”,安排三辆汽车是很容易的。五、我们45个知青是从新市街汇湘门(汽车坪里)上车后,行程不久,同时到达东风茶场(大坪里)的。没有知青因为步行,“吊吊落落”陆续到达的现象。六、到达茶场后,就在大坪里十个人一桌,蹲在地上聚餐,吃的菜正如姚刚所讲的“是臭干鱼和皮粉”。( 茶场食堂里只有两张桌子 ) 七、到达茶场的第二天,就开始在食堂(兼会议室)集中搞“早请示、晚汇报”“敬祝伟大领袖万寿无疆、永远健康” ………八、荫民、柏华、邦渝等知青之所以在茶场没有干满一年,就能够招工到县氮肥厂,主要得益于汨罗是1966年从湘阴分出来的“新县”。 在当时“小而全、大而全”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各种小型工厂在“新县”内陆续开办、招工。                           ---杨宏应





        @杨林应  :你们应该记错了,绝对是汽车。旧事记忆犹新,我们知青坐东风牌汽车,自会商门外向东风茶场缓缓行进。由于当时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且牵涉到很多家庭,故随行欢送人群延绵数里,新市街一些头面人物有的随车而行,如张根升书记,便是坐在副驾驶座陪同前往;有的是骑自行车一直送到茶场。如元华的兄长甘先胜先生,照相馆经理兼摄影师湛忠勇先生,等等。殊不知,当时拥有一部永久牌或凤凰牌单车,相当于现在拥有奔驰、宝马;既使有一部杂牌单东,也相当于有一部国产轿车。骑在自行车上,双手握车把,两眼前视,比坐在副驾驶位的张根升书记还要威风。汽车停在茶场前面,我刚从车上跳下事,便看到湛忠勇推着单车一拐一拐走过来,我随口问他:"脚怎么了?"他告诉我,自己踩着自行车已经很靠右边了,从新书那个徒坡冲下来,快到团山徒坡,送知青的后面那台车太靠边,将他连人带车挤倒在路边的沟里,把脚也扭伤了点。说完,放好单车,冲那司机发泄了几句。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出,那司机是湛忠勇平时认识的75车队的一位熟人。这件事我印象很深,足以证明新市镇政府是用汽车送我们到东风茶场的。       ---李柏华
        @知青群友们,大家好!又有蛮久沒和大家聊天了,但每天的浏览己成为必然。通过浏览,我愈来愈觉得这个群就像阳光灿烂的春天,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群内有呤诗的,作画的,摄影的,展示国外风光的,转发绝妙好文的,还有每天都向大家送来祝福的等等。特别是长沙的知友,不但参与率百分百,群聊频率也极高。也难怪当年在茶场时,你们就是清一色的帅哥美女,佼佼者。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接受再教育,你们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贫瘠的乡村,面对艰辛的生活,看不到你们絲毫的不适,看到的总是你们充滿稚气的笑脸。我永远忘不了在那个雨雪纷的寒冬,你们自娱自乐表演节目,逗人开心的有趣场景。遗憾的是这次聚会未能到齐。盼望在来年的相聚中,你们都能回到汨罗江畔,故地重游,追忆青春的念想。      ---彭瑞琼
        @知青兄弟姐妹们下午好!2017年即将来临。回顾2016年,我最高兴的是加入了《东茶知青微信群》。这个群是一个家。是快乐的驿站。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祝福,每一篇佳作,每一段精彩的话题。都让我感动。感谢有这个家。感谢大家让我分享了快乐。感恩群主及无私奉献传递佳音的朋友们!这个群成为我的天天必读。也使我回想到四十八年前,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埸景。开荒种地,採摘茶叶,收获黄花菜。唱红歌,跳红舞,排练《白毛女》。大家在一起欢乐着。今天有了这个群,我们又在一起过着老来乐的生活。让我们珍惜这个缘,这份情。祝大家2017年更顺利!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             ---易凤英
        @各位东风茶场知青群友:近期本人因参与 “毛氏家谱”修撰,事情比较多,未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以后稍有闲空,再与大家共享“群内交流之乐”.暂将本人前几年所写拙诗发给大家,凑个热闹,还望批评指正: 汨罗风景诗三首
游智峰山
蓝家湖面色苍苍,胜日乘舟沐艳阳.
漫步陵园歌帜赤,凭栏福果品茗香.
双狮戏耍松篁雅,三洞连通水泽长.
此笔出神犹入化,韩君宅外马桥旁.
登玉池山
曾闻玉麓石头多,乍进山村见佛陀.
明月流泉摇凤尾,心池曲树弹龙窝.
垂钟晒谷蛤蟆座,栖鹤含花燕子坡.
不羡陶仙霄汉去,长依岭翠水清波.
谒屈子祠
古庙碑林隔院幽,媭堂屈舍待重修.
桃妍远眺离骚阁,柳绿旁依问渡头.
一水古今崇赋祖,百年秦楚瞪凝眸.
彩龙戏浪拼桡鼓,啼血诗魂咏索求.
                      ---毛浦先
       @羽飞 群主浦兄好!又一次欣赏了你精美的诗词佳作和娴熟的演奏技巧。昨晚的演出很精彩,遗憾的是去得晚了点,坐在稍后面,而不到九点,我姑来电即提早返家了。前几天看到你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到你的前期诗作:兄妹相称到尽头,加之昨晚娴熟演奏技巧的重现,不由得使我又记起一件记忆较深的往事。那年招工和我一起分到机械厂共二十名知青,除了我和余元满两位是新市的,其余十八位都是长沙的男知青。由于相同的经历,知青之间很快就较为熟悉。一天中午,我们在食堂排队买饭,听一位谢姓知青讲,其女朋友当晚要来招待所大礼堂演出,我们都争着说要去一睹芳容,当时谢知青还笑着调侃:五分钱菜票一看。晚饭后,我们较早赶去礼堂,谁知己坐无虚席,好不容易左挤右钻,终于抢占了视觉较好的位置。好几个节目都演完了,还未看到谢某的女友。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是浦兄和海燕出场了,看到这么熟悉的知友登台,当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那晚你和海燕演唱京剧,你拉京胡海燕唱,两人配合默契,演出非常精彩,不待谢幕,我即忍不住和大家热烈的鼓起掌来。           ---彭瑞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07:3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宏应 于 2017-11-27 11:05 编辑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我记得湛师傅当年在新市街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照片照得那个好是不要说的,而且能结合当时流行的毛主席诗词恰到好处的题词,如:风景这边独好。又如:看,万山红遍等等曾经让多少人争相留影而红极一时…我记得.高琦的妈妈当年在五一文化用品商场,湛师傅要购照相器材而结识的。高琦也就是这种关系和劲平姐一道来新市的。前两年我曽碰到.湛师傅的爱人阿香姐,我还和她攀谈以前的事,但她对我不太熟悉,只是记得高琦。
几十年前的往事,如今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很庆幸当年没有和学校一起下放到江永,很庆幸我因当年和六它道兰一起来到了汨罗新市东风茶场而结识了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否则今天我的人生历程不知道又是什么样子。感谢上苍。感谢袁高荣我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贵人。是他的接纳,让我们留在东茶。几年的风霜刀箭般的磨历,奠定了基础,而成就了今天的我。正如红灯记里的台词:妈,有了您这杯酒垫底,什么酒都不怕。这些年我就是凭着那杯酒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周春兰

      @...林应兄前天从合肥打来电话问我:“你那些知青档案是怎么收集起来的?”那些知青档案是这么收集起来的:前几年姚刚和刘续华陆续到了退休年龄,要办理退休手续,两人的出生年月招工时都填小了,直接影响当年的退休。他们找到我,问我如何搞,我陪同他们先后到市挡案馆查阅《东风茶场知青挡案》,档案馆出具证明及知青挡案复印件后,姚刚和刘续华都先后办理了退休手续。查阅《东风茶场知青挡案》时,我感触很深,真的敬佩当年知青办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真负责。那个时期的知青挡案保存得非常好,每名知青的来龙去脉都搞得清清楚楚。这也使我联想到公社知青办那个仇第云老师,当年我们急切要求招工进厂,和他交涉的时候难免心焦气燥,出言不慎。但仇第云老师不愧为循循善诱之人,他总是沉住气,耐心疏导,做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2013年我岳父参加新市联校举办的重阳(老年)节退休教师观光活动,我在汨罗网上看到了我岳父和仇第云老师等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有心将其收藏,这里适时发出供知友分享,以表我们对知青办和仇第云老师的敬佩之情!
      @...值此东风茶场知青汨罗聚会之际,徐解林晒一晒他的“知青文物”:这是一张1968年12月23日汨罗县新市镇革委会发放给知青们的《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物资供应证》,计肥皂一条,电池一对,胶鞋一双......看看能否勾起大家的回忆......      ---杨宏应
      @...今天的聚会以时间而论,是有点匆忙;但从人数上来讲,称得上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聚会。本人无缘参与,深感遗憾。看到合影后,甚为羡慕。像这样较大型的聚会,数年难得一次;且每次均留下值得追怀的纪念,意义非同寻常。再次祝福与会的众知友玩得开心快乐!       ---李柏华
      @杨宏应: 看到贤兄晒出解林兄1968年12月23日汨罗县新市镇革委会发放给知青们的《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物资供应证》,愚弟真还记忆朦胧。在那个物资馈乏的年代,能获得肥皂一条,胶鞋一双,电池一对,也不失为一种慰藉。家乡政府上奉政策,下抚黎民,也算是尽到了本份职责。肥皂应于当年用完,电池不知何时耗尽?胶鞋助我们在人生路上走过一段历程。往事堪回首,纵然春花秋月、景色如画,免不了酸甜苦辣、曲折艰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唯有趁身体尚健,该玩便玩,能饮当饮;聚会更是团队娛乐玩耍的最佳方式,理应提倡和参与;今天的聚会,尽管有很大的随机性,但可塑性强,值得妨效。  再次点赞!          ---李柏华
      @李柏华:《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物资供应证》是有时效限制的,截止有效期是12月30日 ,也就是说持证一个星期后没有购买物资的,供应证即作废,估计徐解林当时家境困难,没有购物,因而供应证作了废,所以才保存有这个《物资供应证》。          ---杨宏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3:28:58 | 只看该作者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各位群友:昨晚帮瑜兄发表了入群以来的感言,读后感同身受。我其实早就想写篇感恩的短文,答谢各位新市镇的知青们及其父母,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动笔。帮瑜兄写出了我们全体长沙知青的心声,道一声谢谢啦,帮瑜大哥。
我在新市茶场、林埸共计呆了六年,那时年少无知,从城里来的大少爷,根夲不适应农村生活,承蒙各位知青在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借助此机会,向你们道声谢谢啦。
新市对我来说应是第二故乡,不单单在这里呆了六年,更是感谢部份知青的父母把我视同他们的儿女,做好吃的给我吃,嘘寒问暖,给我心中带来温暖,鼓励。
在我记忆深处,李柏华、刘荫民、李让林、甘元华、潘梅松、熊万平、向红星等家中都吃过饭或住过宿,在这里向你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如有漏了的,那就证明我己老了,记忆力不行了,千万要原谅小弟。)
新市镇不单热闹非凡,还很有文化气习。从小时候起就习文,练字,作画,吟诗。以致现在群里高手如雲,相信群里人都感受到了。
写了这么多,我确实怀着感恩的心写的。谢谢新市镇的知青,谢谢群里的兄弟姐妹,让我们的老年退休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多彩吧!     ---高崎
@春兰姐:你的夸赞,使我无地自容。我是这样想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我们从各自的家鄕来到新市东风茶场。患难与共,腥风血雨地度过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而如今,感谢马化腾及深圳腾讯公司创建了微信平台,又使飘落在五湖四海的我们,重新聚集在这个大家庭。难道不应该高兴、快乐、开心吗?我是个直白的人,也深知‘言多必失",但如果大家都是这样,势必冷冷清清,毫无乐趣可言。我的存在,能使这个群带来一絲热闹,给人会心一笑,就足够了。      ---高崎
@高崎及各位知友,晚上好。两天没有露面了,是因为我去郴州了。郴州是我曾经工作五年之久的地方。是我从知青变为国有企业身份的发源地。在那里曾留下了我难忘而美好的回忆……演出花鼓戏,曾代表经委系统去矿山演出。曾代表厂蓝球队外出打比赛。曾担任子弟小学老师,带领组织学生春游等等。离开郴州四十载,今受老师和学生的邀请重回郴州。见到了我梦里无数次梦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地。我人生之中的又一转折是从郴州开始的,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又一位贵人,当年子弟学校的校长。是她在两千多人的大厂,力举推荐要求把我调到学校,使我从一名女工而转变成老师。角色的改变,从而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为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础。当青春年少,不喑世事,以为是顺理成章。而后却深知这是贵人相助,人生中重要的节点。于是促成一定要去面谢贵人,面谢当年曾共事的老师们。这就是这次郴州之行的目的。还好,不算晚,终于见到了,也算圆了我珍藏心底的一个梦。刚回家,最想与之分享的,就是我东茶的兄弟姐妹们。一吐为快,爽极了。
―――周春兰
@春兰妹:晚上好,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但都必定是有贵人相助或指向的。你这次的故地重游,圆了感恩的梦,真好。祝贺你!    ---易凤英
@周春兰 :春兰姐晚好!几天不见才知你故地重游,得尝所愿实是人生一大喜事,祝贺你春兰姐。   ---陈小妹
@周春兰 : 知遇之恩,四十一年後報謝,也稱得上難能可貴!恩人尚健在,自己不算老,便皆大歡喜了。祝賀春蘭兄如愿報恩!      ---李柏华
@谢谢知友们的点赞。我的这种心情,感受,只有你们最懂。因为我们都曾拥有过相似的经历。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老者。我越来越感受到,很想见的人,一定要抓紧见。很想要办的事,一定要抓紧办。很想要说的话,也一定要抓紧说。不要等一等,或以后再说,如见不着就成憾事了,悔之晚也。我后两张照片是当年离开之时所照。四十年一晃就把其中几位就晃没了。真正悟到:珍惜所有,活好当下。
一朝一夕一种情,
三言两语说不清,
时过境迁人不同,
流年似水情谊浓。
有一种情,
像玻璃透明,像月光恬靜。
有一种情,
像大海宽容,像白云轻松,
这是南国几载的依恋,
这是青葱岁月的证明,
因为阳光不只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心里有阳光,才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自信,宽容,给予,爱,感恩,让心里的阳光,照亮生活的点点滴滴……
―――周春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21:0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宏应 于 2017-12-17 10:41 编辑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到东风茶场头几个月,感觉茶场老职工搞多种经营,打下的基础很厚实,要做的事有蛮多。前段时间和知友刘正军聊天,回想起当年在东风茶场做过的一些事:
        1、拆迁猪场。从新书大队猪场肩挑砖瓦回茶场,扩建东风茶场的猪场。知友李让林在茶场传递泥砖时受伤,引发低血糖当场昏倒,移至房间休息一会,幸无大碍。
        2、开挖坟岗荒地,拓展新茶园。
        3、挖木薯、打木薯、筛木薯。挖回木薯洗干后,担到霍家桥水磨坊打碎,再担回茶场筛浆。(霍家桥水磨坊是利用溪水落差带动机械传动系统的“原始磨坊”,放下机械传动系统,可以整天持续运转,方便周边六七个生产队和茶场打红薯和木薯)早春时节打赤脚在水池里筛浆,双脚冻得通红。
        4、收烤烟。将烟叶扎实,披挂在烤房里薰烤。
        5、茶园里开茶子沟。
        6、种植花生。老职工生怕知青们贪吃,一再告诫:花生种子少,为了防虫防偷吃,已经将花生种子泮上了“六六粉”,吃了是要死人的!
        7、到汨罗县煤建公司担回煤炭供食堂用。茶场由老职工(民兵连长)巢新晃带队,安排了童文清、许自力两名老职工和二十个男知青去担煤,大家自找萝筐扁担“乱兵上阵一窝蜂”往汨罗县煤建公司进发。长沙知青高琦,只知道老职工已向煤建公司统一验票付了款,却不晓得担煤的人还要分别过磅、记码,他装了煤,担起就走。担回家后,老职工也装个“没看见”、“不知道”,没有批评他,只有同室的知友提醒他“为了公家的事,犯这样的错误对自己不利”。
        8、又据知友程物华、徐解林说:东风茶场一九七0年后,还种过西瓜、红薯、凉薯,培植过食用菌,办过养鸡场,种过各种蔬菜,“名堂搞了很多”,在贫下中农“老职工”的心目中,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是次要的,只有“知青”们体验到苦和累,才是最好的“再教育”。            
        9、一九七二年东风茶场知青大部分陆续招工,剩下十多个知友因国家对知青的安置费、安置粮用完,茶场收益有限,生活越来越艰难,知青们人心散漫,四处漂泊寻找副业门路。后来公社将他们转入八里大队林场,直到一九七五年才陆陆续续全部招工离开。                                    ---杨宏应
     @... 1969年年初,新市公社把废弃的梅家桥猪场划给了我们茶场,于是猪场的那些石槽、饲料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要我们知青肩担背扛,笨重点的两人或几个人抬,用了好多天才搬完。记得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好大的雪,天非常冷,路上的积雪有十多公分厚,我们负重走在路上,不时脚一滑就是一个跟头。有两个长沙女知青一个叫张惠香,一个叫刘道兰,一路摔了好几个跟头,她俩急得坐在地上哭妈妈······     张惠香力气小,路上又跌了跟头,不知是取笑她跌了六个跟头,还是取笑她仅挑了六节青砖,从此大家都喊她“张六它”,这个小名也就成了她的昵称,一直呼叫至今。
                         ---刘荫民
     @...自聚会后,不知不觉中巳形成了一种习惯。早上起来后就想看手机。而且必须要看东茶微信。我们这群从少年时期就在一起的朋友们,经过这次重聚,感觉更深了。像亲人?虽不是,却胜似亲人。否则怎会多了这份期份和思念呢?我有同学圈,同事圈,亲友圈,却唯独这知青圈最让我动容也最让我动心。一上这个群,就使我这颗心有汹涌澎湃之感回到很多很多年前,往事历历在目,思绪万千,甚至不能自已。我暗暗的问自己,是我变得脆弱了?还是?为什么过了冲动的年龄而今却又冲动了起来。答案只有一个。我热爱生活。我爱朋友。我爱我曾经爱过的,和不爱的所有人。感谢生活!感谢曾经的苦难!才能使我有了今天这份热爱和对困难的淡定。
                    ----周春兰
@...这次“知友”相聚,正军兄肝结石取石术后,伤口刚愈合;拼尽一己之力为大家欢聚而辛苦。我怀感激而颂之:
甘当马前卒,
辛苦厘事情。
瞻前忙顾后,
负重助前行。
              ―――刘荫民
附图1:45周年聚会时知友们与“贫下中农(老职工)代表”(居中者)合影;图2:从右至左刘正军 杨宏应 姚刚在汨罗友谊河风光带合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21:2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宏应 于 2017-12-15 18:26 编辑









湖南省汨罗市原新市公社
“东风茶场知青微信群”摘要转录

          @...:今年三月末,知友程物华回汨,深夜与其促膝谈心,聊起一九七二年与杨林应、徐解林、姚刚诸知友在娄底打工的那段日子,百感交集,兹以诗纪之:
                 一
娄底当年万事哀,    山穷水尽苦徘徊。
苗红陆续招工走,    贱黑依然窘促呆。
白日奔劳常负重,    晚间戏谑偶斟筛。
风霜雨雪黧皲茧,    憾误诗书鄙秀才。注〔1〕
        注〔1〕此处借用民元革命先烈仇亮“却憾诗书真误我,从知魑魅不欺余”的典故,凸显当年“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鄙视知识分子”的历史背景。
                         ---杨宏应
        @...读宏应“贱黑打工诗”,梦中忆及文革往事惊悸而作:
午夜魂惊寐眼开,当年往事又侵怀。
长牌挂颈穿街巷,高帽遮眉上斗台。
受辱原非曾犯错,蒙冤只怪误投胎。
披襟起看月如昼,但愿阴云不复来。
                        --- 廖宗亮






                          二
        读程物华《长乐甜酒鸡蛋冲》诗,感1972年娄底打工事,致林荫、姚刚、物华、解林诸兄弟。
隧道时光返大荒,注〔1〕暮年诗句已苍凉。
曾聆溪叔庭前训,   更忆延晖白水忙。注〔2〕
娄底工余常作乐,    涟江失足笑翻肠。注〔3〕
如今网上家园侃,    勿使音书滞一乡。
        注〔1〕隧道时光返大荒:我与林应兄在广铁易家湾隧道抢险时,林彪叛国投敌,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荒郊,施工指挥部组织铁路职工和我们这些民工一起批判《五七一工程纪要》。(隧道时光有时序和地域双重意思。)
        注〔2〕曾聆溪叔庭前训,更忆延晖白水忙:物华、姚刚、解林离开茶场出外寻找副业门路时,曾受溪叔(姚刚父亲)的训斥;打工返程时,途经越江车站,得到时在白水矿石公司工作的知友胡延晖的接待和帮助。
        注〔3〕娄底工余常作乐,涟江失足笑翻肠:我们五人同在娄底机务锻打工时,晚上相邀到娄底镇江边,与当地讲娄底普通话的人攀谈取乐,物华“忘乎所以”,不慎涉入水中弄湿鞋裤,大家“幸灾乐祸”狂笑不止。        
                       ---杨宏应
          @读宏应兄诗有感步原韵而和之:
总把心潮演八荒,虽然往事甚凄凉。
未曾骨相贫中瘦,却喜诗词劫后忙。
早豁心扉纾旧怨,更将笔墨叙衷肠。
人生难得真情在,夜雨同床忆下乡。
                           ---廖宗亮
          @杨宏应:五位知友当年在类底等地打工,宏应兄作七律一首,无论意境,抑或练字造句,均属上品,宗亮兄步原韵和之,更为佳作。佩服之余,提笔上阵,班门弄斧,以飨同好。
离校别家学业荒,知青岁月透心凉;
寒冬耕地朔风冽,酷夏施肥落日忙;
谁道茶坡难极目,尤怜父母更牵肠;
何堪撒散群飞雁,梦醒他乡是故乡!
                       ---李柏华
      @读宏应兄<娄底打工诗>致林应、宏应、姚刚、 解林诸兄弟:
娄底副业心花开,   负重爬梯骨如柴。     
莫道沙场跟头栽,  嗟余骨骸他乡埋。
山林夜路逮狐豺,  机车池水洗尘埃。
冷月凌空霜雾重,   兄将美人揽入怀!
                 ---程物华
      @程物华:诉衷情·询赞物华兄弟
(一)
新词一阙迅传来,
君可算奇才。
文思敏捷高手,
信口就哼开。
随意唱,
上层台,
惜尘埋。
问君能答:
娄底何名
揽美人怀?
(二)
千辛万苦历经多,
总算上高坡。
心神处处安益,
知足胜登科。
常顺意,
畅心窝,
乐呵呵。
喜当今是,
盛世嘉年,
笑口常歌。
          ---姚刚
@江城子·答物华兼自述
莽夫引发旧时狂。
喜洋洋,笑声欢。
微信新奇,妙处不知祥。
舞笛歌箫穷快活,
花甲过,戏开场。
年高无智自惶惶。
秃头光,是江郎。
老迈昏庸,太早害姚刚。
提起茶园钉耙落,
心有悸,实难忘。   ---姚刚
      @浪淘沙·复物华兄弟
大作几番看,
旧事重谈,
茶场下放共艰难。
记得三人寻副业,
娄底砖担。
白日汗流干,
黑夜偷闲,
船边一脚踩空翻。
戏作粮商穷逗乐,
啼笑难堪。        ---姚刚
@答物华《长相思·茶场亲》词
茶场不在情仍在,
亲不亲,能谈坏,
少小离家谁害?
欠下难偿债。
情同手足抒慷慨,
恨自己无能耐,
若论一生成败,
唯有良心在。      ---姚刚
          @程物华:好一个“为谊消得人憔悴。为物华兄弟诗句喝彩……
为谊消得人憔悴, 足以证明谊珍贵。
难忘南寿退师烟,可记营田投宿币。
湖源山上割青蒿,火宫殿中啤酒味。
时光似水去不回,往事重谈心欲醉。
@...:近月来本人早晨和傍晚到大操坪搞健身娱乐活动,多次陪知友宏应兄在跑道上散步,谈及几十年前的知青岁月,感慨颇多。在宏应兄的影响下,我这个信息时代落伍之人,也通过微信进入了东茶群,看到了群友们的有趣回忆,特别是“聚会叙旧”和“娄底打工”感怀诗词,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于是我也乘兴凑个热闹,献上《西江月》词四首:
一、
久盼知青聚会,  欣闻喜讯频传,
东风阔别好多年,天各一方难见。
庆贺今天重聚,  漫谈旷日远离,
歌声笑语忆从前, 患难之情再现。
二、
握手言欢叙旧,  相逢一笑开怀,
茶场下放党安排,吃住同房缘份。
有幸出工一溜,  无权接受三招,
各奔前程我心焦,只得听天由命。
三、
浮想联翩往事,  心头苦不堪言,
农村八载失华年,总算招工搬运。
闪板打翻希望,  穷途末路生还,
蹊径另辟换从商,暗自心中庆幸。
四、
遂我心中夙愿,  还吾梦寐以求,
良辰吉日会名流,唤起存封记忆。
二八青春下放,  龙钟老态重逢,
年华岁月不饶人,百岁相逢再见。
               ---姚刚

附图:1-2杨宏应程物华黄志鹏在汨罗古培明月山庄相聚;
3:杨林应杨宏应1971年赴娄底打工时在长沙烈士公园的合影;
4:杨宏应黄志鹏1972年在衡阳打工时的合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1769

帖子

91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90
19#
发表于 2017-11-27 22:40: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平凡知青不平凡,岁月峥嵘故事多。
回首往事意难尽,如今白头笑如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15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48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8:48:55 | 只看该作者
海象 发表于 2017-11-27 22:40
欣赏了!
平凡知青不平凡,岁月峥嵘故事多。
回首往事意难尽,如今白头笑如呵。 ...

谢谢"论坛元老"的关注,支持和鼓励!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6 04:24 , Processed in 0.25701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