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852|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其芳高度

[复制链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18:48: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永柱 于 2017-5-7 18:54 编辑

                          何其芳高度
                                           ——何其芳早期诗作欣赏

       现代诗人中,何其芳是至今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度。他的早期作品,到今天都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他的幼年时期,中国文坛上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变。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拉开了中国白话新诗的序幕。随后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是中国新诗的活跃时期,一批年轻诗人以不同的个人追求,在多样化选择中百花竟放。何其芳诗歌的发蒙与新诗的诞生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何其芳不取其豪放的气派,也不追求刻意的修饰,他不是呐喊,不是号角。他是在独特的生活审视中,用最朴实生动的语言,组合起一幅幅清新的画卷,表达自己唯美的艺术品质,成就了中华文学宝库里标新立异的一大魅力实践。
      本文主要从主题、语言、意境三个方面来赏析何其芳的早期诗歌,探讨诗人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一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文学艺术经久不衰的创作主题。我们欣赏何其芳的早期诗歌,一定离不开他一生所坚守的这一理论。何其芳是从万县乡下走出来的,在异乡长夜里,他没有太多的浪漫生活,其作品也不是那么缠绵悱恻,而是于现实和幻想之中,掏出对于爱情的内心感应:“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何其芳的爱情诗歌,就是这样以很纯朴的语言句式来表述的,初品朗朗入耳,细读娓娓生情。
       何其芳的爱情诗能够让几代少男少女们心仪和痴迷,是因为其真挚热烈,新颖而绮丽,是源于他对于爱情的真诚体验,源于他毫不矫揉造作的心灵抒发。他不是把爱情当作调味品掺合在诗句里,而是作为精神元素,作为诗歌的太阳,贯穿于自己作品的全部主题。也就是说,爱情,是何其芳早期诗歌的灵魂。无论《预言》、《爱情》,还是《秋天》、《梦歌》,都集合了爱情的精华,成为男女读者的兴奋点。“爱情是很老很老了,但不厌倦”,“夜的胸怀为你的步履起伏得更柔美”。美得这么天然,美得这么透彻。这就是何其芳。
   在《圆月夜》里,他写道:圆月散下银色的平静,浸着青草的根如寒冷的水。睡莲从梦里展开它处女的心,羞涩的花瓣尖如被吻而红了”。对于甜蜜醉人的初恋,这么细腻拟人描写,出了何其芳惊人的才华和天赋,谁还有羞涩的花瓣尖”是因“被吻而红了”这样的奇特联想?
   对于何其芳的情感世界以及早期诗文,尽管后来的研究者们众议纷纭,各执己见,但我们始终认为,不能离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环境和他的个性化探求。何其芳走出令他苦闷的乡村私塾,转辗到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地求学和教书。一个处于人生转折期和青春动荡期的青年知识分子,彷徨着也探寻着。但何其芳一直向往进步,向往一种新的生活,同时又不放弃自己对诗歌的执著,他带着他的诗歌流浪。即使在他教书的时候,还办过刊物并发表了大量的诗作。所以人生的多行道并没有改变他对文学艺术的专一和精致把握。诗歌,就是他的私房话。可是我们从对何其芳早期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中,还常常看到一些根深蒂固的所谓“正统标准”,仍然左右着“何其芳论”。即使再美的“私房话”也要被放在“革命”、“政治”的三木之下拷问。何其芳和艾青,后来在延安同被认为是知识分子改造最成功的两个典型。而艾就这么评价何:“何其芳有旧家庭的闺秀的无病呻吟的习惯,有顾影自怜的癖性,辞藻并不怎么新鲜,感觉与兴趣都保留着大观园小主人的血统,他之所以在今日还能引起热闹,很可以证明那些旧精灵的企图复活,旧美学的新起的的挣扎,新文学本质的一种反动。”而周扬这样的“文艺沙龙”,直到晚年还称何其芳是“资产阶级唯美作家”。作家要靠作品发言。对于这些苍白无力的“评论”,何其芳的诗歌就是最好的回答。中国文艺界总是少不了那么一些人,总爱操起家伙打同行。今天,不荡涤污流浊水,不能还其清源;不摒弃陋习“左”风,何以评价何其芳这样的真正的诗人?
       何其芳绚丽卓美的诗章,尤其是空透、宁静的爱情诗,不会因为这些所谓的“评判”而失去其光辉。当中国现代新诗映亮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天幕的时候,“汉园三诗人”是三颗耀眼的新星,而其中何其芳又是公认的最杰出的青年诗人,是最亮的星光。而且在中国文坛,一直有“鲁迅属于魏晋,周作人属于明清,何其芳属于晚唐”的说法。这三为文学家中,又只有何其芳是冠以“诗人”称号的,这就足见其在诗坛上那一席之地的分量。何其芳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他臻于完美的爱情诗语,是永恒的,属于朝阳般的男女青年,因而具有热情旺盛的生命活力。

                                            二
   我们品读何其芳,不能不谈及他诗歌的一大重要特色,那就是何其芳式的诗歌语言。把生活语言置换为文学语言,何其芳有着过人的艺术修养。诚然,他的诗歌“辞藻并不怎么新鲜”,但这只是一家之言。所谓“新鲜”与不“新鲜”,是难有定论的,关键在于驾驭语言的本领。生活创造了语言,诗人则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同样的语言,不同的诗人使用起来就有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艺术品位。“你青春的声音使我悲哀。我忌妒它如欢乐的流水声,睡在浅浅的绿草里,如群星的银声坠落到梦着秋天的湖心”,这类语言,可能是人人心中所有,但却是人人笔下所无。何其芳的诗歌语言决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与丰富情感共鸣,“情动于中而形与言”。“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声。/(《月下》)精美的语言,无穷的韵味,有评论认为何其芳的价值不在于其有高深的思想,而在于他天赐的对汉语的敏感,并精妙细微地表现出了心灵的细微跳动。他深入汉语的文字深处,探回了骊珠。即使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出现了更高的天才,但在对文字的敏感上,依然无人可与之匹敌。他完全颠覆了语言的成规,恢复语言的新鲜感和表现力。委婉细腻而又毫不拘挛,言之所至,情之所至。何其芳对诗歌语言的收放能力,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眼遇佳句分外明”,在何其芳的作品里,常常可以看到那些热情奔放的诗句。在《欢乐》中他一开始就以提问式的语句写道:“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稷稷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他用颜色、声音和羽翅、芦笛等来尽情的描述欢乐,使自己笔下的“欢乐”有声有色,有优美的意象。你能说这样的语言是“无病呻吟”,是有什么“顾影自怜的癖性”么?
   精于美丽动人的诗歌语言,是何其芳爱情诗的一大表现特色。他本人就曾经说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读何其芳的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其中一些警句,更是诗歌语言中的闪亮珠玑。在《爱情》中他写“晨光在带露的石榴花上开放。正午的日影是迟迟的脚步”。这里,“正午的日影是迟迟的脚步”形象地表现了“晨光”的动感。我们可以从语境里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真美,感受到何其芳语言的魅力。“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这是《花环》中,何其芳奉献的奇特诗句。用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来比喻纯洁的少女这还不算新奇,但是后面“最清亮”三字,和前面“没有照过影子”的文字一粘合,就是非常绝妙的语言了。在独特的语言结构中,何其芳始终与情感世界心腕交应,把自己的诗歌语言酿制得醇醪般甘美,读起来使人心摇神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20:24:28 | 只看该作者
拥抱快乐 发表于 2017-5-13 17:16
说的真好!谢谢老师。

老师晚上好,谢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20:23:40 | 只看该作者
王满祥 发表于 2017-5-13 20:07
作者在此文中,让我们初步领略了何老在他的现代诗作中,对于主题、语言、意境等,诸要素的典范运用。 ...

谢谢老师赏读,诗之知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6403
推荐
发表于 2017-5-8 14:31:09 | 只看该作者
张永柱 发表于 2017-5-8 09:59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 ...

谢谢好贴.jpg (74.19 KB, 下载次数: 3)

谢谢好贴.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89

主题

623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57
推荐
发表于 2017-5-8 13:32:40 | 只看该作者
欣读影响深远的优秀诗人,充分显示了何其芳诗歌的美学价值。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主题

354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33
推荐
发表于 2017-5-8 11:40:27 | 只看该作者
张老师文章旁征博引,写得极富感染力。赞美前贤,聊表敬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07:37:59 | 只看该作者
中路姐 发表于 2017-5-7 19:21
何其芳,
若其名。
有其高,

谢谢老师,何其芳是我同一个学校毕业的老前辈诗人。此文是应何其芳研究会之邀而作,老师多指导!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6403
推荐
发表于 2017-5-7 21:5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7-5-8 14:30 编辑
何其芳高度】散文拜读欣赏!意义重大,回味无穷!谢谢张永柱老师。您辛苦了!

好贴拜读了.gif (51.95 KB, 下载次数: 2)

好贴拜读了.gif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19:50:49 | 只看该作者


万州何其芳故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主题

354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33
推荐
发表于 2017-5-7 19:21:49 | 只看该作者
何其芳,
若其名。
有其高,
知其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18:4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永柱 于 2017-5-7 19:13 编辑

                                                 三
       赏析何其芳的爱情诗,我们还特别应该注意到,他营造的优美意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出神入化,活跃着生命律动。就拿《预言》来说,他把爱拟为“年轻的神”,与之进行心灵对接。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消失了骄傲的足音”,是诗人寂寞中恋卷的“真纯的音籁”。“请停下,停下你疲劳的奔波,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体现着一个孤独少年在固守自己的精神阵地中所有的哀美吟唱。再说《爱情》这首著名抒情诗,何其芳既写南方的爱情,又写北方的爱情,这么大的跨度和跳跃,都是随着他的诗歌意象来实现的。“南方的爱情是沉沉地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霜隼在无云的秋空掠过。猎骑驰骋在荒郊。夕阳从古代的城阙落下。风与月色抚摩着摇落的树。”“北方的爱情是惊醒着的,而且有轻趫的残忍的脚步”。在爱情意象中,他还借“金冠”、“蓝布衫”等物象,倾诉了对爱情梦幻般的迷恋和深深礼赞。全诗荡气回肠,道尽了爱情的真谛。
        前辈文艺评论家李健吾说,何其芳“生来具有一双艺术家的眼睛,会把无色看成有色,无形看成有形,抽象看成具体,他那句形容儿童的话很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寂寞的小孩子常有美丽的想象’”。不少诗评家都研讨过何其芳那首《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这是表现农村生活的一首短小抒情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三节诗又以多视角组合成山、水、草地画面,通篇都流动着美的意象。第一段,也就是第一幅画,通过伐木声和背篓来装肥硕的瓜果,描绘出农家乐园秋收后的生活图景;第二段,是以渔网、小桨、渔船,创作出了江边归泊的画面;第三幅画则把牧羊少女置于草野、溪水、牛背上的笛声这样的诗情画意之中,写得那么纯美和清甜。一句一速写,一段一素描,三组则完成全部的乡村写意。短短十多行,包含了如语文教案所归纳的“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画面意境优美,格调明朗清新,充分显示了何其芳诗歌的美学价值。
       大凡写诗的人都知道,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而意境是意象的升华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个现象。即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刚刚20岁,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他笔下30年代的乡村意象,居然是那样令人神往,是世外桃源般的美丽,而不见些许的艰难悲惨,不是我们常常说的“水深火热”。这清丽景象在今天一些评论家看来,可能又难以理解。他们往往是用过去传统批判的理论来审视何其芳的早期诗作,把一个刚刚从乡村踏入社会的文学青年,置于文艺与政治的背景关系下来“研究”,把个人富于艺术独创性的诗语拿在社会的主流话语中审视。其实他们并没有读懂何其芳。何其芳的情感世界是多样的,并从不掩饰地在诗歌中倾泻出来。除了爱情的浪漫和痛苦的追求,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有自己独特的发言。同样是写农村生活,他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在《短歌两章》里,通过沿着长锄柄,汗水流到泥土里,长出了青的草,黄的谷花”这样的意象,他写道“贪婪的向土中发掘的人呵,你将睡在地下。又在墓墟里起高楼,笑声杂着杯盘响,欢乐使你们发狂了,又拔剑相向。”但诗人显然并不沉醉于这“拔剑相向”式的带有原始状态的欢乐,这不是他理想的农村生活,在诗人眼里,年复一年的“汗水流到泥土里”,“长出了青的草,黄的谷花”,只不过是几千年的一潭死水。他深深地希望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所以最后以警策般的语言终结全诗:“巨大的城将要崩坏,埋在墓里的人将要起来。大地老这样沉默才真古怪。”一般的评论家可能还很难理解透彻,既然欢乐得发狂,狂到了“拔剑相向”,这又怎么会是“老这样沉默”呢?其实这正是何其芳的高明之处,也是有别于其他诗人的何其芳特色。请注意这首诗里的意象流动:长锄柄、汗水、泥土,长出“青的草,黄的谷花”,这里诗人给“草”和“谷花”两意象以鲜明的色彩照应;奇就奇在后面几个有关坟墓的意象,把所要表现的主题渲染到摄人魂魄的境地。可以说他把控意象变迁的本领,以及他诗人灵魂世界在物象上的全新投射,至今无人超越,因此我们把这称之为“何其芳高度”,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优秀诗人,早期何其芳,是朦胧的月光,是清晨的醉霞,是美的传播者。他的诗歌华丽清新而不繁缛﹐新美意象之中蕴藉深刻善于捕捉情绪的微妙变幻而赋以鲜丽活泼的形象。他不同凡响的诗歌造诣和艺术探索,是对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重要贡献。胡适先生在新诗的开创期,就倡导要用“具体的写法”,反对“抽象的写法”,以创造出“鲜明扑人的影像”。提倡以新的想象力创造出诗的“具体意象”。在实践中,何其芳极具想象力的锦绣诗作,把三十年代的诗歌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他和其他几位青年诗人的思考和实践,被称为新诗的“感性革命”。这中间何其芳的诗,又拥有属于“他自己”的最富个性的艺术魅力。他对诗歌一往情深,在一代新诗人中摇曳出奇异的迷人光彩。他本人就曾在《写诗的经过》中说:“有很长一个时期我的生活里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出现在文学书籍和我的幻想里的世界。那个世界闪着光亮的,是充满着纯真的欢乐、高尚的行为和善良可爱的心灵的。另外一个是环绕在我周围的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却是灰色的,却是缺乏同情、理想、而且到处伸张着堕落的道路的。我总是依恋和留连于前一个世界而忽视和逃避后一个世界。”我们今天阅读何其芳,客观评价何其芳,首先就应该还原其诗人的心路本真,厘清其在政治与艺术道路上的得与失,使我们的研究真正走上健康的正常的轨道。

                         (2014,7月于湖北外河园书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09:59:32 | 只看该作者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发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1-2]
何其芳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
1977年7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4 18:54 , Processed in 0.17801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