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下知青一家人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21:43: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12-3 21:47 编辑

文/沈家围子


     2013年 正月初六,北京。
    雾霾散去,清澈的蓝天,空气新鲜,我深深的呼吸着,愉快的前往北京奥体森林公园,去赴一份相约——知青的聚会相约,是十几个人的知青在北京的聚会。我是来自哈尔滨知青,和“北京知青”是在网上相识的。他是当年到内蒙古阿荣旗当知青的,知青--是我们共同的名字,这是天下知青之间无需多言的认知和信任。当我与北京男女知青十几个人握手相识后,短暂的时间由陌生很快成为朋友,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年龄和共同的人生经历。
      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问寒嘘暖着,交流回忆着那难忘的知青岁月,在一起摄影留念。岂不知他们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有幸见到了与我在一个铁路分局,曾是在校教学,退休后和海拉尔知青的丈夫返回北京居住的郑老师。久闻大名啊,我们热情的拥抱着。还有更想不到的是相识了父亲生前的好友--海拉尔车站站长的姑爷子小午,他后来与海拉尔知青妻子也一道返回了北京。哦,真是不虚此行,竟然会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冬日里的公园里没有什么景色,但是我们知青心里,都有着自己的风光。我们聊着当年,聊着那草场,那庄稼地,聊着在呼伦贝尔那严寒冬季里里穿着的乌拉鞋,聊着炎热夏天里锄禾日当午的汗流浃背——聊着,漫步着,我们登上了仰山,这里是北京中轴线仰山坐标点。我俯瞰着远处的奥运会的鸟巢,望着那宽阔的奥林匹克大道,和世界文化交流中心的首都,心情百感交集。真的,我从这仰山的名字,想到了,我们知青和共和国一同走过,是我们一直在仰望,仰望着共和国的昌盛。直到今天。看看我们相聚在一起的原本并未谋面的战友,看着面前北京的恢弘,这恢弘,正是我们的祖国日益昌盛标志,这不也正是我们这代人曾经的奋斗目标吗?
      我们交流着感慨着,语言里有不乏沧桑,更多的,是我们这代人不减的坚强和激情。
      随意找了一家酒店,我们十几个人亲热的在一起聚餐。
      好客的北京知青,热情地欢迎着我,使我与他们一起分享着聚会的喜悦、快乐。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谈话,
听着他们在讲述着插队阿荣旗图布新乡以及回城后重返回阿荣旗的故事,他们在农村的生活要比我们兵团艰苦的多,每天披星戴月的在地里干着农活,当时是十几岁的学生哦,下乡的开始两年是国家给分配口粮,后来就是与社员们一起挣工分,勉强能糊口吧。很多知青下乡十几年后才返回北京。虽然艰苦,但是他们却受到当地老乡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令我难忘的是小申讲的那段他自己亲生的经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老乡给予知青朴实而透彻心扉的爱,十分感动。
     那是一个多雪、寒冷的冬天。春节,申没有回家,知青点就剩下他一个人了,这天他得了重感冒连饭都不能做了。发烧、虚弱的他昏沉沉的睡了一宿,当第二天他踉跄的起来开门,却怎么也推不开了,哈气融开一块玻璃霜,他才知道自己被大雪困在屋子里,求生的愿望让他不停的敲击着窗户,在融开的那块玻璃窗上看着外面有没有过路的人。终于,他的敲击声引起了一位过路的乡村邮递员的注意,他被得救了!队长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家。热热的火炕,热热的小米粥把申几乎冻僵了心渐渐的暖开。在队长妻子细心的照顾下,他很快康复。四十年后,他重返故里,怀着感恩的心情找到了当年的队长。队长已经70多岁了,仍然在地里劳累着。妻子也去世了,家境十分贫困。申的心好痛,他给队长买去许多北京特产,并给队长留下了一笔钱。他也不十分富裕。但是他说,以后他还要继续给他寄钱,这是救命之恩!这是一份不了的情哦
     前几年阿荣旗发生特大水灾,受灾面积很大,这一消息牵动了当年插队在这里的每一位北京知青,他们慷概解囊,纷纷捐款救助那里的乡亲们。浓浓的乡情,太多的牵挂,让他们前几年回到了第二故乡--阿荣旗,那里经济发展之快,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知青们感到振奋和欣慰。看到老乡们的日子过好了,那才是所有知青最大的心愿啊。
    北京知青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继而想起自己那八年的兵团生活,像电影一样的在脑海里演绎着。我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每一位知青的命运和他们的生活现状。也一直珍惜着与每位知青的情谊。 大多数知青内心都藏着怀念那段知青岁月, 那是对自己青春年少时疯狂与激情的怀念,是对磨练自己岁月的怀念, 是对苦难时大家相濡以沫、相互支持那份真情的怀念。是那里纯厚朴实,善良的乡亲们对知青关怀备至的怀念!
     酒喝的好痛快,酣畅淋漓!该说再见的时候,却是难舍难分。我与北京知青说:“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感谢小申,感谢这次聚会的组织者--老高三的狼哥对我的信任,感谢在座的朋友们的热情款待。因为有缘,我们相识在这里,因为我们是知青,相聚在北京。真诚的欢迎你们再次返回阿荣旗,下次我们相约在草原!”
      我还有个心结,就是在武汉知青早早的空间里看到她写的呼伦贝尔的游记,在草原深处一座孤零零的蒙古包里,遇见了一位沟壑满面,疤瘌的右眼好像已经失明的女知青,她来自黑龙江。在草原上的一次大火中烧伤,已经在那里结婚生子。十几年他们全家以游牧为生,于牛羊相伴,于天地度日。血红的残阳落在穿着蒙古袍放牧的老妇人身上让人感到是那么凄凉,苍老。早早为之动容,随即写了一首诗“夜宿鄂温小乡村,蒙人谈笑语喧哗,牧羊沧桑知青老,小店醉客悲歌发。”读到这里我也留下心酸的眼泪。知青老矣!
     她现在究竟怎么样了呢?要是能找到她,我一定会带去全国知青的问候,让她不感到孤独,让她知道:天下知青一家人哦。
   一千八百万知青伴随着共和国的步伐,在几十年里,走过了风雨坎坷的路程。把我们最美好的青春热血洒在了那一片热土上。带回城市里的是朴实、热情的乡情和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的深厚知青情谊,留给了我们无尽的牵挂。八年后,当我身无分文,拎着当初下乡时仅有的柳箱包回到父母身边时,只能聊以自慰的说:苦难是我人生中最值得拥有的财富,如今虽没有财产和地位,却拥有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今,我们享受那个岁月里留下的活化石,用我们的白发和皱纹,见证当年的真真切切。我们知青,谁都不会忘记那片黑土地,那山那河,那村庄那场院那草垛,魂牵梦绕……。祖国,你还记得曾经的知青吗?
     我们知青老了,老的我们喜欢聚会,喜欢喝那辣辣的酒,酒后倾吐着我们的心里话。且不说离去的战友,也不说苦难,只说我们那花季里的经过和坚忍的生活。我们是一家人,唱着我们熟悉的歌,一支青春的歌!
      借此篇文章,围子顺祝天下所有的知青,健康长寿,安度晚年,家庭幸福!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我与下乡到呼伦贝尔阿荣旗的北京知青合影

     


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聊得热火朝天



左面是当年阿荣旗乡村书记的女儿,在京做生意,中间就是与我在铁路同行的郑老师








北京知青--小申



酒逢知己千杯少,为了我们知青的情谊,干杯!
有知青这碗老酒垫底,我们还怕什么?




中间的雷公说,你见过当年的乌拉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8 07:48 , Processed in 0.23601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