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092|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峰的“老插”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0:4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12-28 16:14 编辑




                    《老      插》
                  一九六八年——二零一四年
     
为纪念知青插队四十六周年而作

                作者:山峰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0:5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12-28 16:10 编辑


山西古县谢家庄北京插队知青名单

    侯宜国      孟祥清      于国华
    王淑玲      毛芹芹      曹星华

    吴宝荣      张   红       王合莲
    张京平      张凤茹      马可群
    李芙蓉      李殿英      顾美玲
    米青海      曲国胜      姚桂荣
    魏士狭(已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1:1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12-28 16:21 编辑

           
                   序    言
            
       “老插这本书是记述作者本人一生风云的回忆录。
       我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名插队知识青年,我自称“老插”,如果你这样称呼别的插过队的人,可能他会认为是对他人生的讽刺和挖苦,但我却觉得这是对我的尊重和敬佩。我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插队的知青中我年龄最大,学历最高,“老插”的称呼对我来说是恰如其分和当知无愧。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带领丰师中学的十八名知青到山西插队,在艰难困苦的插队岁月里,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我们有收获劳动成果的快感,也有无奈失落的悲伤。插队三年后,我被分配到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县粮食局工作。虽然我人已不在村里,但知青点一直在我的关注之中。知青们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村,剩下的人仍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最后一名知青离开村时,长达七年的插队生活终于结束了。我在县里整整呆了十年,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片难忘的黄土地上。
       我们插队知青的大多数人,具有品行端正、心底善良、勤奋好学、廉洁奉公的品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在我们身上体现了同一代人的基本素养和特征以及令人信服的良好形象。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个大转折的时代。我们插队知青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太多太多的磨难,太多太多的坎坷,太多太多的曲折,我们失去的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太少、太少。但是,我们无怨无悔,无论在何处,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做出显山露水的成绩,留下令人们佩服的身影。
        写“老插”回忆录是我很早以前就有的愿望,只是由于写这部书的主导思想一直确定不下来,而迟迟没有动笔。后来,还是受到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启发,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的写作。
“老插”回忆录共分四部:第一部“血色的高中”,第二部“永远的故乡”,第三部“漫漫回城路”,第四部“迟到的春天”。
第一部“血色的高中”。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是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一场大浩劫!简言之是对革命干部的大浩劫!是对人才的大浩劫!是鄙视知识、对知识分子的大浩劫!“血色的高中”再现了知识青年插队的这段悲惨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永远的故乡”。山峰插队的谢家庄是个非常贫穷的小山村,知青们住的是没有火炕的潮湿的窑洞,喝的是能引起大骨结疾病的高氟水,吃的是酸窝头,喝的是撒把咸盐当菜吃的棒子面粥。村民的生活苦,知青的生活比他们还苦,“永远的故乡”真实的记录了知青艰难困苦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1: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12-28 16:24 编辑

            
         第三部“漫漫回城路”。知青插队之路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回城之路却难于上青天,对绝大多数知青来说,回城还要靠政府开城门。“漫漫回城路”讲述了这段“胜利大逃亡”的知青回城史。
         第四部“迟到的春天”。如果把插队比作冬天的话,那么回城就可以比作春天了,不过这个春天乍暖还寒,有时竟令人胆寒。“迟到的春天”讲述的是知青回城后的生活和工作,竟管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但我们终于还是回城了。
         这部回忆录以“故乡的思念”作为尾声,热情地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给古县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在创作这部书的过程中,激发出发自肺腑的声音,语重心长、耐人寻味,希望这些心语能引发插队知青的同感和共鸣。
        “老插”这本书真实的记述了我这个老插一生的真实生活,以此来纪念我们这一代人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人生,为纪念知青插队四十六周年献上一份珍贵的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1:2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12-28 16:18 编辑

                           

             心    语

     插队知青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经历了大风雨、大动荡、大变革的一代人,是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一代人,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一代人。我们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挨过饿,在十年浩劫中插过队受过苦,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许多人下过岗、失过业。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不朽的业绩,为抑制人口过度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牺牲,我们无私无畏的品质和无怨无悔的胸怀将永远流传在后代人们的心中。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无愧于我们的先人,也无愧于我们的后人。共和国的历史因有我们插队知青而悲壮,因有我们插队知青而荣耀。当今世界,把握中国命运的是我们插队知青中最最杰出的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王岐山纪检书记,我们祝愿他们永葆插队知青的本色,为振兴中华做出世人仰慕的卓越的成就。
        人们有时会忘记过自己的生日,有时甚至会忘记重要的节日,可是知青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插队的日子,在我们心中这一天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从这一天起彻底改变了我们人生的命运和轨迹,在我们的心目中早已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是我们插队四十六周年的纪念日,我用“老插”这一篇回忆录来纪念这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如今我已步入花甲之年,走完了六十七年的人生历程。我呆过农村,呆过小城镇,也呆过大城市,当过农民,当过职工,也当过干部。但是让我最留恋的还是农村的生活,让我最思念的还是谢家庄的农民和我的一起插队的同学们。这段艰苦、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在我们插队知青的心目中早已树立起一座永世难忘的丰碑。
        知识青年来了,我们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辛勤耕耘着贫瘠的黄土地。知识青年走了,我们把自己的汗水、泪水以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片热土上,我们会经常思念居住过的村庄和那段难忘的生活,因为这里是我们永远的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1:3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开心 于 2015-1-12 20:07 编辑






    我们插队的安泽县是全国闻名的高氟水地区,大骨节病盛行,喝了安泽的水,粗了胳膊细了腿。竟管我们村的水质好一些,但喝一些高氟水也在所难免。我们插队的谢家庄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山村,我们住的是没有火炕的潮湿、冰冷的窑洞,经常吃的是酸窝头,喝的是放把咸盐当菜吃的小米粥。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个把月吃不上一顿白面,见不到一点荤腥,连口咸菜都吃不上。我们耕种的是全凭一膀子力气来操持的贫瘠的黄土地,劳累了一天,同学们晚上还要推碾子拉磨。艰难困苦的插队生活使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曲折和坎坷,然而它却磨练出我们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博大胸怀,树立起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十分艰难困苦生活经历的插队知青,再遇到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再遇到多大的生活压力不能承担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笔巨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我们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是插队知青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我们参加工作的工龄比别人短、工资比别人低,以至于退休的待遇都比别人低的多。我的工龄比最小的知青差五年,我三十一岁那年工资只有二十八块五。虽然我们的收入低,但是工作中的付出却比别人要大的多。我没有当过什么领导,但是帮领导的事没少干。我不是老师,但我的学生却不少。公司里职工初中文化补习的数学课是我教的,商业中级营业员全本教材是我培训的,业务人员评定职称的商业业务管理课程也是我讲授的。讲课的时间大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而且没拿过一分钱的补贴。高中插队的知青当中,怀才不遇的有之,被愚人所妒的有之,给别人做嫁衣裳的有之。人们说我们六六届插队的知青是最亏的知青,是最倒霉的知青,是最不幸的知青。但是人们也说我们是那个特殊年代最有知识的知青,最有素养的知青,最有能力的知青,最有奉献精神的知青,这让我们十分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1:4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12-28 16:31 编辑

       我们插队知青的一生,有着太多太多的伤感和遗憾,在这些伤感和遗憾中,最最让我们伤感和遗憾的是愧对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儿女。我们插队的地方大都是贫穷的山区,干一天才能挣几毛钱,即使你拼命的干也根本养活不了自己,能赚够自己口粮钱就算不错的了。我们穿的服装、鞋袜,日常生活用品还得靠父母来供养,甚至回家探亲的路费也得家里来掏。我们这里的条件太苦,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这里受罪,只能委托我们的父母来抚养。从小缺失父爱、母爱和家教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呢?不仅如此,由于那时的居民生活都是靠定量供应,粮油肉蛋菜等都要凭证、凭票购买,我们知青回家探亲,我们的孩子常年吃的、用的都要分老人的那一份,轮到我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享用多少呢?每每想到这些,我们知青的内心都会感到深深的愧疚。我们这辈子没有给家里做出什么贡献,倒是给父母添了诸多的麻烦,我们在外只能默默的祝福他们安康。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在外的几十年,父母无时无刻的不在牵挂着我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心,为我们的前程担忧,他们一肚子的苦水不能倾述,心酸的泪水不能往外流,他们唯一的期盼就是自己的儿女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身边。我们知青这辈子活的不容易,我们的父母活的更不容易。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父母是最坚强的父母,是最慈善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是最值得世人尊敬的父母。
        十年浩劫 ,殃及了多少无辜的干部,多少无辜的人才,多少无辜的群众,真是误国误民謦竹难书。文革结束后不久,党中央就做出了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性的判决。然而,作为文革中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事件,是对还是错?却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其实,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插队知青和他们的亲人以及关心这个事件的人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年月之后,人们对这场运动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当然,最有资格、最有权力评价和给这场运动下定论的应该是插队知青自己,再有就是他们的父母亲了。作为一名老知青,我经过深思熟虑,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有了比较清醒和明确的认识。
         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把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糟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它被无情的鄙视、被无情的践踏,诋毁知识、诋毁人才、诋毁科技、诋毁文化的粗野行为令人胆寒。那个年代知识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甚嚣尘上,竟然出现没文化的领导有文化的,没知识的教育有知识的灼灼怪事。归根结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是严重鄙视知识的行为,而正是这场运动导致我国出现了至少十多年的知识大断层、科技大断层、人才大断层的尴尬局面,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延缓了几十年!这样刻骨铭心的历史悲剧和惨痛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人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7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15
8#
发表于 2014-12-27 14:13:42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4-12-27 11:11
序言                “老插”这本书是记述作者本人一生风云的回忆录。我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名 ...

老插学长您好,也许是因为雾梦也是知青但没有吃过那么多的苦,也许是因为雾梦崇敬老三届--老三届人坚强忠诚,看完序言,雾梦被那真诚的语言所感动,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泪。雾梦向您及那些“身上体现了同一代人的基本素养和特征以及令人信服的良好形象”的老插学长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9#
发表于 2014-12-27 14:16:39 | 只看该作者
山峰,文章统统细读,看完后,心里很难说出是什么样的感受,眼睛湿润是我现在最突显的反应,你所表达的中心让我好感动!你的纯朴,诚实,奉献与负责任的品格深深的打动着我,知青的魂在你的品格中深深的体现,也是我梦寐以求,不断寻找的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5
10#
发表于 2014-12-27 16:48:25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个问题:您插队的谢家庄在古县还是安泽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 21:09 , Processed in 0.22501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