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苦辣酸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聊聊老歌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10:3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12 编辑


500.jpg (21.63 KB, 下载次数: 0)

5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10:3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3#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3:48:56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九,<<,太阳岛上>>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鱼杆,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小伙们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心爱的猎枪……”
      八十年代初,这首歌以它轻松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活力的歌词将“太阳岛”推向了全国。唱响这首歌的郑绪岚被哈尔滨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阳岛”并不是那么美,千里迢迢来寻“太阳岛”的人,不免大呼上当。
      我最初去“太阳岛”,大概是七七年。那时,哈尔滨人称之为“江北”。解放后,人民政府在那里兴建了一批疗养院,我是陪岳父去探望一个在疗养院疗养的亲戚。时值初春,江面上未通航,我们必须从东侧的江桥上步行过去。江北的疗养院,大多是蓝色或绿色铁皮顶的平房,也有一些苏式的二层楼房。整个江北,包括各个疗养院的院子里,都静静的,很少生机,我很诧异。岳父告诉我,交通不便,除非疗养,冬季很少有人来江北,一到夏天,这里就热闹了。
      八十年代初,在哈尔滨读书,见识了太阳岛的夏天——果然热闹非凡。每个周日(尚未实行双休日制度),一大早,人们扶老携幼来到江边码头,目标就是一个:江北的太阳岛。有条件的,在哪个疗养院里换好了泳装。更多没有这种方便的,就在江边的柳树丛中换装——女士们蹲下身,在长裙内换泳衣,速度一点不输男人。转眼间,几公里长的江面上到处都是“游泳健儿”。江堤边上,除了垂钓者,最多的是塑料布铺就的“营地”,“营地”里不但花花绿绿的衣服,也有烤肠、烧鸡、罐头、汽水,以及必不可少的啤酒。有时,还能看到一把吉他,或者两喇叭、四喇叭的收录机……
      这就是当年哈尔滨人的渡假方式,这方式,从现在看来比较简陋。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把这种生活写成了歌,不免令年轻的朋友们神往……应该说明的是:《太阳岛上》这首歌写的美好,但绝非凭空杜撰。除了前面所述的当年我在太阳岛所见,连“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也是真实的。文革前有一部有名的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主人公青年工人丁少纯受错误思想影响,耽误工作去郊外打野鸭子。那打野鸭子的地方,就是哈尔滨江北——今日的太阳岛。
      其实,“太阳岛,原先并不是今指江北岸边太阳岛辖区,而只是松花江中一片小小的沙滩,这便是今太阳岛东西两轮渡码头所对江中的一个长着柳树丛的圆形沙滩。在90多年以前,这是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光秃秃的无名小岛。自1898年中东铁路修筑后,俄国人纷纷涌进哈尔滨,在黄金般的夏日里,他们如醉似狂地体验着异国的乡野情趣。久而久之,这片形似太阳,又是太阳浴的理想场所,俄语称作Солнце•городок,太阳村之名遂流传于世。中国人则称为太阳岛”(《哈尔滨寻根》)
      我常常想,八十年代,在并非改革开放前沿的哈尔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支歌?引领这样一种生活潮流呢?可能与哈尔滨的历史传承有关吧?历史上,哈尔滨就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称。
      在哈尔滨读书的两年里,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徜徉在哈尔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看残存的教堂,看俄式、苏式、日式以及哈尔滨固有特色的各种建筑——包括大厦和小筑。看尖顶装饰的木板房和矮板障围起的小院,想像当年小院人家的生活……。对于建筑,我并不懂行,但我在小学曾随老师在室外写生,我感觉得出,哈尔滨到处能发现值得写生的角落,到处都有像苏联水彩画一样的美景。
      我也观察哈尔滨人的生活:或许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日常生活中流露的中西交融,绝没有半点“媚外”的意思。在这个城市,你可以发现很多中西交融的有意思画面,就像饭店酒桌上摆满的哈啤与烧鸡、豆芽菜共存,就像秋林公司的列巴、红肠、酒糖与烧饼果子同一片柜台……这种交融,这种时尚,是骨子里的生活情趣,哪怕生活再贫瘠。讴歌太阳岛,正是讴歌这样一种生活情趣。
      几十年过去了,今日的“太阳岛”已经成为一个占地88平方公里的“江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同质化,风景区也越来越同质化。“太阳岛”当然未能免俗。今年夏天,战友们在哈尔滨聚会,也曾去太阳岛。大家去公园的时候,我没有同去,宁可独自去了岛上的“俄罗斯风情园”,在那里感受苏联时代的农村生活。
      不过,哈尔滨人那种生活情趣还在吗?在斯大林公园,我看到了清晨在江边自娱自乐的民乐队;我看到在夜色下看到十来个提琴手们悠然自得,毫不在意是不是高雅艺术的演出场所;我看到几十座其实年代的写实雕塑依然伫在江边;当我看到中央大街夜晚的啤酒烧烤与各种街头音乐会相得益彰。我想,哈尔滨人在守望着昨天,守望一种文化,一种《太阳岛上》曾给我们传递的文化。其实,守望有时比创新更难。
      据说,前些年,哈尔滨的宣传部门曾经举办过“放歌哈尔滨”活动,请了一些著名的词、曲作家,希望能有一首或几首类似《太阳岛上》这样的歌曲出现,终究没有。我想,不会再有《太阳岛上》了,《太阳岛上》属于那个时代。
      《太阳岛上》是一首美丽的歌曲,愿她永远陪伴着哈尔滨,愿哈尔滨这颗天鹅项下的明珠永远闪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3:4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17 编辑


507.jpg (155.54 KB, 下载次数: 1)

5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3:5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10-20 16:1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3:08:57 | 只看该作者
                            三十《蓝色的多瑙河》

      我的欧洲古典音乐启蒙,始于八二年在哈师大学习的时候。那时,我和三个小我十多岁的同学结成了忘年交,因为我是班里唯一的上海知青,又是他们的“六哥”(按年龄,我在班里排行第六),他们对我都很尊敬。这三个小兄弟,家境都不错,一到晚上,就拿出那时还很稀罕的“松下”、“索尼”,安上“TDK”录音带听录制的音乐。起初,我有些不以为然,心想小青年爱“显摆”,可以理解。
      那时,学校每天早晚广播喇叭里播的是《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溜冰圆舞曲》一类的轻音乐。一天早上,我们四个一起散步,听着音乐,我随口说了声:“《蓝色的多瑙河》真好听!”,其中一位笑了:“六哥,那是《春之声圆舞曲》。”虽然其他两位打圆场,说是这两首曲子很像,有时是要搞错。但我依然大囧。
      晚上,我翻来覆去地想,我订阅了大量的《世界之窗》,《读书》一类的书籍,就是怕在边远农村,跟不上开放的形势。怎么就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上还不及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呢?虽然从小小就知道肖邦、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一类的名字,但我们读书时,没人给我们讲他们的音乐;下乡后,我接触的战友也极少这类爱好者。在我工作的学校里,音乐教师大都半路出家,能排练一下合唱、表演唱就不错了。我的人生中缺乏古典音乐这一课!我隐约感觉到,这也是身处农村,想做个现代人必须补上的一课。
     于是,我去书店买来了《小学音乐教师》《外国音乐词典》等工具书,又咬咬牙用280元买了一台香港维多利亚牌的立体声收录机,(尽管只有两喇叭,但音色不错),平时,也和年轻聚在一起,听听歌曲,聊聊音乐。
      也就在这时,我喜欢上了《蓝色的多瑙河》。听着音乐,我心中的多瑙河不再像那部罗马尼亚电影里那么阴暗浑浊,激流暗涌。她美丽,阳光,充满清晨的朝气,滋润着两岸的田园、山庄和人们……
     八四年毕业回到学校后,我已经成了一个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虽然有很多曲子依然听不懂,但一天的工作之后,我最大的享受就是打开收录机听音乐(谢天谢地,那时没有太多的电视,更没有网络的吸引)。高兴时,听那些熟悉的音乐,比如《蓝色的多瑙河》;心情不好是,听那些更深奥的古典音乐,听着听着,心情就平和了起来。
      自己刚刚开始入门,我就想对学生进行启蒙。我们这个学校,是农垦系统唯一的一所省重点高中。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唯一关注的是考试成绩。我和语文组新来的那位青年教师商量: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只会读书的人,要引导他们喜欢文学和艺术。从哪里入手呢?我们认为相对来说,音乐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于是,决定在搞一次音乐欣赏会。欣赏的内容,就是《蓝色的多瑙河》。
      之所以上《蓝色的多瑙河》,因为我们两人都喜欢,也因为我们都有这部带子。那时,虽然学校已经有了电化教室,但所有的“课件”都是上面统一配送的,根本没有这类内容。我们用玻璃片制作幻灯,再配上事先录下的音乐,反反复复试验了一个星期。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我们还学着大学校园的办法制作了海报。
      那天晚上,参加音乐欣赏会的学生挤满了电化教室,学生们看着幻灯,听着讲解,听着太平洋乐团的《蓝色的多瑙河》演奏和少儿合唱团的合唱……。
      现在,欣赏《蓝色的多瑙河》已经成为初中音乐课必学的内容。而当时,我们甚至找不到一张真正的多瑙河图片。想想,变化实在太大了。
      我不知道当年的“启蒙”活动在学生成长中有没有留下痕迹:九三毕业的学生,搞技术、做生意的多;搞管理、当老师的也不少;虽然也有些学生很喜欢在业余写一些诗歌,也有学生专门将自己现在的朗诵传了过来,问一声“老师,比学生时代进步了没有?”但真正搞文艺的人微乎其微。   
      这也是中国农村学校的特点吧?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高雅艺术,永远是曲高和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3:0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3:1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21 编辑


508.jpg (60.68 KB, 下载次数: 0)

5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54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09:0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18 09:25 编辑




看图说话——(24)知青时代的“春运”


图均来自网上。油画应该是当代人所画,画面上的知青十分青涩,尽管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第二幅车站上拥挤的场面,从服饰和背包看,更像农民工的春运;最后一张,上海北站鸿兴路候车室,是1989年上海北站弃用前拍摄的,那时,距知青大返城已经十多年了。不过,确实找不到更合适的图片了。

在知青时代,虽然每年春节前有大量的知青回乡探亲,那时的车票也十分紧张,车上也十分拥挤,知青们回乡的心情也十分迫切。但是,社会不像今天那样,关心我们的“春运”,因此,也没有留下几幅更贴切的图片来。期望这几幅图片能让知青朋友们回忆起我们那个时代的“春运”。

其实,我们时代的春运,回家的路一样漫长和艰辛。

首先,请假就很难。我们那个时代是集体主义的时代,不要说我们建设兵团的探亲需要批准(有统一印发的准假证,见文后),即便是插队落户的知青,也要考虑集体户是否需要留人“看家”。当然,“老插”们可能约束少一些,但他们缺少回家需要的经费。比如我弟弟,在贵州插队,一个整劳力一天的“工分”才八分钱,尽管国家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回家探亲的路费,需要鼓起勇气向家里要。

其次,买票也不比现在的春运轻松。一般来说,从农村回家的火车票是比较好买的,因为小站不限售。但这样的车票,基本没有座位。如果在哈尔滨中转时不托人买到座票,就只有一路站过去了。我第一次回沪探亲,就一直从哈尔滨站到天津,站了二十多个小时。我一路都是像油画中那位穿海魂衫的小伙子那样,靠在座椅脊上站着。只有身边有人起来上厕所,才有机会稍坐片刻。晚上,就这样打着瞌睡,身边挤满了人,不用怕倒下。

上车也是一种十分艰巨的“劳动”。那时上车的“战斗”场面,绝对比图二那张照片中紧张、热闹。那年冬天,我们夫妻带着孩子回上海,在哈尔滨上车时,岳父找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送站”。把我们送上火车后,那两个小伙子硬是没能挤下车去,只好乘到下一站“双城堡”才下车返回。不光回城的人多,探亲结束返回农村,一样十分艰苦。看着图三,上海知青们对当年的北区候车室记忆犹新吧!宽阔漫长的大厅里人山人海,很多等晚车人,一早就来排队,为的是能在车厢内行李架上抢得一个位置。我家有一个亲戚在南翔机务段工作,每次都是由他拿两个小一些的行李,提前进站,到行李架上躺着,等我们拿着行李上来。我行李最多的,是结婚那年,一共整整十一个行李!报报当年的行李单吧:结婚时的衣服、鞋帽,被面被里枕头套;做早饭的煤油炉、洗澡用的大铝盆、玻璃的花瓶、茶具,这些都只有在上海能买到,不能不带吧;上海的糖果、饼干、糕点、麦乳精,这些都是回东北“还人情”用的,不能少吧;过年时抢购的名酒和香烟,还有茶叶,这些是给岳父岳母的;青刀豆、青豆、四鲜烤麸、午餐肉、清蒸猪肉,各种各样的罐头,是春天没有菜的时候补充营养的……我在北大荒生活了十八年,离开时身边基本没有存款。其实,平时我们都很节俭,只是,所有的收入,都用于买车票和探亲时的采购了。

前几年,我曾在春运最紧张时坐过一次上海去成都的列车。我感觉,现在的拥挤,远不及当年的知青探亲列车。有一年从上海回东北,我和连队的两个女老师同行。车厢里挤得水泄不通。由于整个列车只有两个烧水的锅炉,要打开水,我就在某个大站下车,飞也似地跑到有锅炉的那节车厢,挤上车、打好水,等下个大站再返回自己那个车厢。上海到哈尔滨的特快,一般两个小时有一个大站,我们打一次水,就需要两个小时。整个白天,我就是这样端着大茶缸来回跑着,自以为很“骑士”。至于上厕所,更是一场战斗……

那时,黑龙江的旅客列车中,最拥挤的是上海到加格达奇的快车,春节前后,车上几乎都是知青——因为它可以直接回家,不必中途倒车。不知为何,这趟车,又被人称为“强盗车”。其实,车上从没有传出什么惊人的案子。或许是因为过于拥挤,或许,回家心切,知青们都显得过于剽悍?

尽管那么艰辛,但毕竟是“回家”,毕竟那时还年轻,车厢里的感觉,还是有不少亮色,就如这幅知青探亲题材的油画。油画中,有人在抽烟,有人在思索,有人在看书,有人在弹琴,也有人一脸的迷茫和落寞。毕竟,这只是一幅油画。我想,如果用一个电视镜头扫描过去,我们还将看到什么?

在这个窗口,我们或许看到两个成熟的脸正对着一群稚嫩的眼睛点头微笑着,那两位长者,或许最初也像身边的年轻人那样,满怀理想去到了边疆,他们能想象年轻人经历的艰辛和还将面对的一切。

在那个窗口,一位知青正注视着窗外,是在看天上闪烁的星星,还是远处隐约的灯火?他在想些什么?是计划着回城后的打算,还是回忆着一年的收获?或许,他正在默念着《西去列车的窗口》?

在又一个窗口,我们看到面对面正在喝酒的年轻人:桌上的空隙处摊开的报纸上,放着花生米、红肠或者烧鸡,两人手里各一瓶啤酒。经过了多年的“再教育”,知青们喝酒都有北大荒人的豪迈……

镜头再摇过去,我们看到了一对偎依在一起的情人。旅途是秀恩爱的极好场所:那时,大部分农场对知青的爱情还不太宽容;那时,我们的爱情还都有些羞涩。其实,有些爱情就是在这样的车厢内第一次表白的……而他们的边上,那位女知青正聚精会神地织着毛衣,是为留在农村过春节的男友织的?还是要赶在到家以前,为自己的父亲织完这件毛衣?

另一个窗口,人们正围着讲得眉飞色舞的年轻人。是讲政治笑话,还是小道新闻?或者,只是一个紧张的故事,故事来源于文革前的长篇小说,还是秘密的手抄本……

看着油画,我尽情地想象着,仿佛自己回到了知青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主题

2014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4151
90#
发表于 2015-2-20 06:46:21 | 只看该作者
看图阅文章回忆我们的知青岁月春节回家的情景。
只有健康是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5 03:54 , Processed in 0.201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