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1#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07:27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尚书》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代国家的政府档案,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重要,所以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尚书》更是焚烧的重点。然而世事难料,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会是谁使这部书得以保存下来呢?
   【钱文忠】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也很凄凉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儒生叫伏生,这个人10岁开始拜师学习,也就开始研读《尚书》。伏生是一个非常刻苦、非常用功的人。他刻苦到什么地步?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冰冷而潮湿的石头房子里,第一安静,第二睡不安稳。这样的房子,你不可能睡得很舒服嘛,所以就逼迫你经常醒过来读书。不仅如此,他在这个房子里反复诵读《尚书》,读了多少遍?他是怎么记他读了多少遍的呢?他在自己腰上系上一根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2#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09:24 | 只看该作者
这根绳子有多长?80尺。这个伏生找了一根80尺长的布带子,系在自己腰间。这当然不能当腰带啊,这系完以后腰得凸出一大圈啊,80尺。他不是当腰带用的,每背一遍《尚书》,他打一个结,每背一遍《尚书》,他打一个结。很快这根绳子就打满了结。《尚书》自然也背得滚瓜烂熟。秦朝初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初年。伏生因为非常精通《尚书》,声名卓著,被选为儒学博士。他在秦朝里是当过官的、当过博士。但是到了公元前的213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第八第九年的关口,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开始焚书。不光焚书,还要坑儒,要坑杀、活埋儒生。伏生就冒着生命危险,把他自己有一个本子,他当然把这个抄在竹简上,有个本子就藏在夹壁里,就是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3#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0:09 | 只看该作者
他砌了两道墙,藏在两道墙中间,不为人知的暗壁里边,藏好了以后,伏生就逃命去了,要躲这个坑儒。汉朝建立以后,伏生才辗转回到老家。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打开这个墙壁,去找他藏在那里的这部《尚书》。而经过那么多年,书是没被人发现,还在夹墙里放着。但是虫子咬、老鼠啃、雨水泡,这部书已经损失了一大半,一大半没了。伏生就只能凭着少年时候所下的苦功啊,得来的记忆整理这个残书。但是伏生回来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而且经过颠沛流离、担惊受怕,人的记忆力还是会淡忘。所以这部藏书,恐怕已经被他遗忘了相当部分。伏生本来就是秦朝的著名的学者,他保存《尚书》的这个事迹传到了汉代的朝廷。汉文帝正好在干什么?弘扬这个方面的东西。在提倡经典的研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4#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0:54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就征召伏生到朝廷去当官,那这当然是弘扬《尚书》的好机会了。但是晚了,为什么晚了呢?伏生已经是伏老先生了。在那个时候已经是90岁了,所以他已经不可能出远门了。还好这个汉文帝,是非常重视经典的保留和弘扬的,你既然来不了,老先生。汉文帝就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上门跟你伏生学习《尚书》。谁呢?晁错【晁错,西汉颍川人。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削藩策”】。等晁错赶到伏生那里的时候,伏生已经没有什么精力了。90多岁老人,已经不可能再教育这个弟子。由谁呢?由伏生的女儿。跟着他爸爸多少学过一点《尚书》,就口授给了晁错。这一口授大家想想,恐怕又得打点折扣,《尚书》非常佶屈聱牙。所以靠了晁错了,用汉朝流行的文字隶书,把他从伏生的女儿嘴里听来的《尚书》,给记录了下来,结果是28篇。古人保留一部典籍有多么困难。当晁写下了这28篇《尚书》,带回朝廷以后,又在民间发现了零零碎碎的一遍,所以【今文《尚书》29篇】。这还是《尚书》的一部分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5#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1:42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虽说经过伏生的努力,《尚书》总算重见天日。但毕竟已经是残缺不全了。那么是否还能够找到《尚书》的完整版呢?历经岁月沧桑,《尚书》的命运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钱文忠】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在鲁国曲阜,那个时候有个刘姓王,叫鲁恭王刘余。他想干嘛?他想扩建自己的宫室、自己的王宫,他想给它扩建。这一看他隔壁是谁大家知道吗?隔壁就是孔子的故居。这个鲁恭王也够很的,他就打算把孔子故居的墙壁给拆了。我把我这个王宫可以扩建过去,大一点。哪知道这一拆,又发现了夹墙。这个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又发现了一道夹墙,而里面避然不知道谁,那就应该是孔子的子孙了,藏了好多竹简,又有一批古籍。其中也有尚书,但是这个《尚书》是用古文字写的,就不是用隶书写的【古文《尚书》58篇】。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觉得《尚书》的命运坎坷、而且诡异,但是毕竟传下来了,应该可以庆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6#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2:3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有所不知,《尚书》命运的故事还没有完,在汉代已经有了两部《尚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已经保存下来了。但是到了西晋初年,战乱开始、社会动荡,《尚书》又一次散失了,没了。因为古代的书不像今天印刷本,动不动印一万册,没几部的,没了。但是逃到南方的东晋王朝建立以后,这很晚了已经。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叫梅赜,冒出来的一个人。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他进献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全长26000多字。那大家高兴极了,这《尚书》又找到了,中国第一本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又重见人世。大家都很欣慰,朝廷也大力提倡。所以这部《尚书》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我们今天的《尚书》,就是这个本子接过来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清朝初期的学者,居然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这部《尚书》是伪造的。整个这部《尚书》是伪造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尚书》其实是个伪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7#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3:15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用它呢?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只有这一部《尚书》,而且虽然它是伪造的,但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根据学者的意见是可以被接受的。尽管我们今天已经有把握说,今天我们的《尚书》是一部伪书,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抛掉它。《尚书》的坎坷命运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百倍珍惜,一部书流传下来,是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所以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文忠寄语】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8#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4:18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三字经》在讲完了《易经》和《书经》之后,接着就是《周礼》。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礼教有利于人格的修养。孔子一生提倡克已复礼,就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建立有秩序的礼仪社会。那么《周礼》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作者又是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89#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5:39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周礼》的作者是谁?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传统的儒家一般都相信,《周礼》是周公作的。周公何许人也?【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四子、周武王之弟。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以后,很快就病逝了。武王很早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就是武王的儿子,只有13岁。周公就是成王的叔叔,周公来辅佐他的侄子【周公辅成王】。周公非常负责任,非常地勤于政事。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周公在洗头,古人的头发很长的,古人男人的头发比现在绝大多数的女孩子要长的多。所以他在洗头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头。怎么办?手里握着头发出去办公。古代又没有吹风机,他头发还是湿的,又盘不起来,手上握着头发就出去办公。吃饭的时候,只要是有人以公事求见,周公马上就把嘴里的饭吐出来,赶紧去办公,接见来人。他是一个非常勤于政事的一个典型。虽然周公如此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890#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2:16:26 | 只看该作者
就在外面散布谣言,出于嫉妒心、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说周公暗藏野心、觊觎王位。周公的权力太大了,成王又小。那个时候是商朝刚被灭了不久,商纣五的儿子武庚还在,而且被周朝封为殷候,殷商殷商,他还是个候爵,他一直被周朝监视居住,周朝当然监视他。所以这个武庚,心里一直不爽快,一直在找机会,能够颠覆周朝,盼着周朝发生内乱,那么他就可以怎么样?推翻周朝,恢复商朝,他自己重登皇位。于是这个武庚就跟管叔、蔡叔串通起来,不仅联络了商朝的残余势力,还煽动了其他几个部落,终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这就给新生的周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4 01:49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