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5 20:18 编辑
(续前)
在那个“下岗”和“下海”同时盛行的年代,付援朝满怀豪情地辞职下海了,蓬勃是遭到贾校长迫害走投无路被迫下海了。不同的命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两人走到一起。
蓬勃重新打开工厂的大门,这里就是他们开发新产品、实现梦想的根据地。
反正这个破工厂只不过是贾校长的一个圈套,他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了,工厂也就没有用了。不管蓬勃在里面怎么折腾,贾校长也是不闻不问,置若罔闻,只要别把房子点着喽。
那时蓬勃不知道,他的家庭正面临着破裂的危机。老婆对他的处境并不十分理解,认为他很窝囊,曾产生离婚的念头。那3000元是她最后的希望,也是对蓬勃的最后考验。好在蓬勃决定要与付援朝博一把三轮车时,便将3000元完璧归赵。同时他发誓道:“此后我能自己养活自己,也能挣钱,也能养家。”
听到蓬勃的发誓,老婆嘱咐说:“既然付援朝豁出去了,我也不拖你后腿,你给我记住了,挣钱多少没关系,你得保住了全须全尾儿的!”
蓬勃与付援朝虽然从前是战友,但是现在付援朝是老板,蓬勃是打工。因为专利是付援朝的,工厂开工的一切费用也全是他出的,所以将来产品的所有权自然也是他的。市场经济不讲情面,只讲钱面,谁掏钱谁就是老大,好汉也会为一斗米折腰。
蓬勃没有钱,他的资本就是自己的一双手和智慧。
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造出一辆“可倾斜三轮自行车”。
付援朝到商场买了两辆昆仑牌24的小自行车,放到校办工厂的车间里。
蓬勃拿出工具,将这两辆自行车全部分解,各种零配件有序地摆放在地面。
他心中清点着:“三个车轮有了;主车架有了;车座有了;车把有了;脚蹬子有了;链轮有了;链条有了……”
清点完毕,蓬勃对付援朝说:“造三轮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有了。现在还需要咱们自制一个安装双后轮的副车架和自制一个摆轴。
咱们俩这样分一下工:你去建材市场买口径4分的无缝钢管,要3米。回来后我动手做这个副车架。另外,我绘制一张摆轴的机械加工图,你拿着图纸找一个有机床设备的小工厂,花点钱让人家给做一个摆轴。”
安排就绪,付援朝买无缝管去了。
蓬勃抓紧时间,铺开绘图纸,开始画摆轴的机械加工图。图纸还没有画完,付援朝把无缝管买回来了。
蓬勃头也不抬地说:“副车架的样子不是都在你的脑袋里吗,现在我画着图,你就帮着锯管儿下料吧。”
付援朝开玩笑道:“咱俩谁是老板呀?看架势我得听你的指挥啦!”
说归说,他还是拿了一把钢锯,把无缝管夹在台钳上,认真地锯起来。
不久,蓬勃画好了图纸说道:“好嘞!你去找加工厂。这儿的活都归我啦。”
蓬勃在九九九九部队机械连时,经常要自己动手修理推土机。钳工、钣金、电焊工,不能说样样精通,也是样样拿得起来。用无缝钢管焊一个三轮车的车架,没有什么难度。当零配件凑齐之后,再组装一辆三轮车,更是小事一桩。
付援朝拿着图纸找外加工倒是耽误了好几天。
蓬勃早就把副车架做好了。在等摆轴的时间,他又把其它能够组装的部分也组装起来。单等摆轴一到,“可倾斜三轮自行车”立马就完成。
从付援朝动员蓬勃搞三轮车,重新打开了校办工厂的大门起,不出半个月,根据付援朝的专利思路,蓬勃用手工造出了第一辆“可倾斜三轮自行车”。
这辆车的外形新颖大方,骑行效果非常理想,不但具备了三轮车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了自行车的快速和灵活性,甚至转弯半径还小于自行车,骑行十分舒适和安全。
蓬勃和付援朝紧接着对“可倾斜三轮自行车”做“侧滑”实验。
在路面撒上沙子,进行高速急转弯,“可倾斜三轮自行车”侧滑出很远,又稳稳的正常行进。如果是普通自行车,早就滑倒了。
“侧滑”实验非常理想。
他们的“可倾斜三轮自行车”试制成功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