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难忘的纪念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77
681#
发表于 2016-1-14 00:08:59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6-1-9 10:48
然而,整党运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入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音信。我终于有点忍不住了,连忙到大队找队 ...

      同样是知青,但您所经历的远比我们要多得多,艰苦多多、辛劳多多~  雾梦也非常赞叹您超人的记忆力~  发帖辛苦~  恭祝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9:5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6-1-2 18:59
大哥,你可真有两下子,还能破案呢?佩服!


我在县粮食局工作期间,搞过两个案件,其中一个是县里抓的大案,被我偵破了,后面书里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8
683#
发表于 2016-1-14 21:29:30 | 只看该作者
大哥你的工作能力非凡,妇女选举工作做得细致,有头脑,不知道你回城后,做什么工作呢?一定错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0:4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16 10:49 编辑


                                   七十三

      长达半年的整党工作结束了,我又回到了谢家庄,孟祥青没有回来,他所在的工作队继续完成最后一批大队的整党任务。在我回到村的当天晚上,我到队长和发家去串门,一来说一说我在外面的情况,二来聊一聊这边大队整党的情况。队长一见我面就先说起我入党的事,他说他和书记顺篤对我入党的事都很上心,他俩的意见一致,都想在这次整党运动中解决我的入党问题。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队以为我在工作队入党呢,因此没把我列入发展对象,只是按排我继续当大队委员,职责仍然是负责全大队的知青工作。这阴差阳错的事也令和发十分恼火,可事情过去了,谁也无法挽回。最后,我把工作队张队长对这件事的补救办法对和发说了说,他考虑了再三,认为整党运动刚过,想快点解决我的入党问题恐怕也不太现实,等他和顺篤书记再商量一下,抽时间找公社领导说说。
     随后和发给我讲起了大队整党的情况。来我们大队整党的有四个人,其中有一个女知青,她叫刘石秀,在永乐公社草屿大队插队。她被分配在我们村包队,住在作朋家,吃饭就安排在我们灶上。整党运动后,我们大队的领导班子基本上保持了原班人马,书记、主任、贫协主任、民兵连长等大队的主要干部都没有动,只有和发这个原大队挂名的委员成了副主任。原来空缺的团支部书记有了新人,我们知青点的吴宝荣继续担任副书记。羊儿奶生产队长和大队的赤脚医生陈爱株入了党,我们知青点的魏士峡和张凤茹入了团。
又过了几天,顺篤书记为了我入党的事特意来到了谢家庄。他把我叫到和发家,我们一见面,李书记便发开了牢骚:“这叫办的什么事,我在整党运动还没开始时就和大队支委会们通了气,大家都说小侯表现不错,全都同意在这次整党运动中解决你的入党问题,这本来这是件顺理成章的事,谁知出了这么个岔把事给耽误了,真叫人起急。”李书记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和一个奖状,他对和发说:“小侯在工作队表现得非常好,你瞧,这是县里给他的鉴定,这张是小侯获得的优秀工作队员奖状,这次没能给小侯解决组织问题真是太可惜了。”他没等在和发家吃中午饭,拉着和发俩人便下了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0:5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16 10:52 编辑


     他俩在公社先找到了党委秘书分管知青工作的干部张国强,把我在村里和工作队的表现做了全面的反映。张秘书本来就和我很熟,对我的印象也相当不错,他也觉得这次整党没解决问题很可惜。不过,他对李书记和和发说:“这事不凑巧,马上办有些问题,因为过一段时间公社的书记和主任要调整工作,现在向上反映也没多大用,不如等新领导到任后再说吧。”张秘书是公社管知青的最大头头,他也非常希望有知青入党,这也是反映他的工作业绩吗!他还请李书记和和发放心,他会向新书记及时反映,用不着再催这件事。李书记和和发对我入党的事如此关心使我非常感动,虽然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我心里却平静多了。他俩还不断的鼓励我,千万不要因此影响情绪,更不能灰心丧气,要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把队里和知情的工作搞得更好,争取早日入党。
     我入党的风波刚刚过去,又有一件异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曹星华在下边搞开了小动作,鼓动知青要弹阂我,他想让于国华取代我的位置当知青点的负责人,由他来当司务长。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这次回知青点就感觉有点不对头,上次回来同学们很热情,大家问着、问那的,显得十分亲切,可这次回来有些异常,大家话没那么多了。老婆子见到我一言不发,老墩见我回来只是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回来了。”再没说其它的话。我问宝荣是怎么回事,她说她也说不清。这也难怪,谁都知道我和宝荣的关系,真有什么事也不得不躲着她说,怎么会让她知道呢。倒是魏士狭主动找我,汇报了我出工作队期间知青点发生的事。据她说,我和孟祥青走后,老墩和老婆子对知青点的事挺操心、挺卖力气的,大家也挺听他们的话,可是不知怎么的,最近一段时间,老婆子总在同学们中散布不满情绪,为老墩打报不平。说应该让老墩参加工作队,为此他还找到队长去理论。队长对他说,老墩确实表现不错,如果名额多肯定让他去,主要考虑他当司务长,灶上的事多离不开。老婆子对队长的话并不满意,继续在同学们中发牢骚,说我和孟祥青可享福了,他俩当头却让我们出力,这太不公道了吧。渐渐的,老婆子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学红卫兵造反的精神,发动一次‘政变’夺取知青点的领导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0:5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16 10:54 编辑

      我回来的这几天,老婆子显得格外的忙,他今天找这几个同学谈,明天又找另外几个同学谈,就连上地干活他也不闲着,看来他正在紧锣密鼓的做‘政变’前的准备工作。我听魏士狭说,老婆子找她好几回,让她同意选老墩当头。魏士狭一开始并没有表明态度,说的次数多了,她只好干脆对老婆子说:“你别瞎胡闹了,估计没人会同意你的做法。”老婆子在魏士狭那儿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不死心,还是一个劲儿的找支持他的人。
      摊牌的日子终于到了,老婆子找队长提出了重新选举知青点负责人的建议。队长一听就急了,对曹星华说:“你想干什么?咱们知青点在全县都出了名,这是不是说明侯宜国领导的好,这次他参加整党工作队又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队员。你不同意他当头,说说你的看法我听听!”老婆子支支吾吾的不知说什么好,待了一会儿,他强词夺理的说:“我对侯宜国没什么意见,只是觉得老墩当头更合适。侯宜国这个头是学校让他当的,他也当了几年了,让大家自主选出心目中的头头有什么不好?”他这么一说,队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同意重选。不过,队长心里有数,晾你老婆子也翻不起大浪。最后队长没好气的对他说:“我估计你是白费劲儿,打不了狐狸还得落一身臊。”队长的话虽然不疼不痒,但也够老婆子琢磨的。
     说实话,在我和孟祥青外出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的自留地和小片地都按期种下了,灶上的柴、粮也没有断过,大家都说老墩和老婆可算是真出了力气了。但我觉得,论领导能力,他俩的能力和我没法儿相比,我在时分配给谁的事你就得去办,要是不干,为了集体的利益我就会管你。可他俩就不行了,不敢得罪人,别人不干他俩就得多干。我和孟祥青在时好多事我们几个分担了,可我们一走,好多杂七杂八的事只得靠他俩干。他俩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我作为知青点的负责人特别感谢他们,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们出了大力并不能否定我当头的成绩,这和争当头终归是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0:55:58 | 只看该作者

      在老婆子找队长的第二天晚上,队长把我叫到他家。队长生气的说:“你是怎么得罪老墩和老婆子的,他俩为什么非要把你赶下台呢?”我说:“我没外出以前和他俩的关系没什么不好的,自打插队以来我们相处的很融洽,从没发生任何矛盾,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队长把曹星华要求重新选举的事告诉我,让我有个思想准备。我觉得这事挺可笑的,别看农村的干部小,可那也是名正言顺的官,可知青负责人算什么官啊!什么也不是!是官都有权、有责、有利,可知青负责人呐?即没权更没利只有责任,只能奉献和付出。我们知青在外生活不容易,我年龄大,为大伙多操点心,多出点力那是应该的。如果当知青负责人有点私利的话,那就是能为自己的进步奠定一些基础。我倒是想的开,如果真把我选下去,我还省的出大力了呐!队长知道我有些情绪,他鼓励我说:“我敢打保票,大家一定会支持你、拥护你的,我看老婆子他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到头来还会降低在同学们中的威信。”
队长并不着急知青选举的事,他故意不以为然,有意让老婆子有工夫想一想。可老婆子还是想真枪真刀的比划,见了和发就催问什么时候选。又过了几天,队长终于决定亲自召开知青会,主持知青点头头的重选工作。会前他和我通了一下气,他想在选举前代表队委会和村里的贫下中农表态,对我的工作表现给予肯定和支持。我没有同意他的想法,说如果您先表态等于为我拉选票,老墩要是选不上老婆子能服气吗?这对以后知青的工作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害没有利。
      重新选举知青头头的那天晚上,除孟祥青和毛芹芹不在外,其他十六名知青全参加了。队长让魏士狭找了一张白纸,撕出十六张选票。队长对大家说:“咱们知青里有人提议重新选举知青点的负责人,我考虑了几天同意重选。你们一个人一张票,同意谁写谁的名子,只能投一个人的票。那天的会场很严肃,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写完后都把选票交到队长手里。队长把票数了数,一张张的看了一遍,然后他宣读了选票情况:“同意侯宜国的十三票,同意于国华的一票,同意曹星华的一票,”我心里明白,还有一张票肯定是我的,因为那张是什么也没有写的空票。紧接着队长宣布了选举结果:“谢家庄知青点的负责人还是侯宜国。”大家立刻鼓起掌来,只有于国华和曹星华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次不痛不痒的“政变”就此结束了。自打那以后,每次我和老墩和老婆子碰面,他俩老远的有意躲着我,可能是由于脸面上过不去吧。我可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他俩不和我说话,可作为知青的负责人,该对他们说什么还是说什么,慢慢的我们的关系逐步得到了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0:59:08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四

     一年一度的秋收又到了。由于三年的学大寨运动,我们队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建成了活土层厚,水土保持好的大寨田,加上今年风调雨顺,秋庄稼长得十分茁壮,站在山顶往四下看去,整个山坡是一片墨绿的颜色,不用说今年的粮食产量肯定超过去年。正当我们投入紧张繁忙的秋收中的时候,我们知青中的老墩和张京平表现的比较异常,这两个人的心思似乎不在秋收上,他俩三天两头请假往古县街上跑,偶尔还往县城里跑,别人问他们干什么去,可他俩谁也不说实话,让人问烦了就说家里有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俩的秘密很快让大家知道了,原来他们的家人正托亲靠友为自己的儿女找出路,张京平的父亲想把她调往西藏,老墩的父亲准备把他安置到四川的三线工厂。
张京平的父亲是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派往援藏的早期干部,这一去就是十多年,恐怕一辈子都要扎根在那里了。他的三个子女从小生长在北京,谁也没有到过父亲呆的西藏,他也从来没有让子女到西藏安家的想法。可是眼见着子女们长大成人了,但那时并没有援藏干部优抚家属的政策,北京也不是他们永远居住的地方,也得凭个人的命运来决定自己将来的前途。在无奈的情况下,为了自己子女有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张京平的父亲不得不求助以前在北京一起共过事的老领导、老同事和老朋友,希望给张京平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安排工作。然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却毫无结果,在张京平插队后的第三年初,他不得已做出了把张京平调到西藏工作的决定。当张京平从父亲的来信中得知这件事后,她并不以蔚然,她知道这个决定是父亲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张京平觉得自己在谢家庄插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也觉得没什么指望。虽然西藏的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但自己终归是有了正式的工作,况且还有父亲的关照,怎么也比在这儿插队强。她想来想去,觉得这事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于是回信同意了父亲的决定。可就是这样一个看来似乎比较好办的事,张京平的调动也费劲了周折,偷偷摸摸的办了多半年。秋收还没完,并没有显得多么高兴的张京平离开了谢家庄,她成了我们知青点第二个走出这片土地的知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1:01:28 | 只看该作者
      于国华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原先都在同一个保密工厂工作,他的父亲是解放前夕毕业的老大学生,是厂里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过,由于无职、无权,想给于国华安排工作也是件十分难的事。老墩的年龄是知青中最大的,下乡的那年他二十二岁,眼看着岁数越来越大,既使将来能安排工作也会有很多困难,因此作为家长更替他的前途担心。
     七一年初,于国华的父亲终于托人找到了机会,好不容易在四川的三线工厂弄到了一个进厂的指标。这个厂在大山里,离最近的一个县城也有三百多里,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可在那个年代能在这里找个工作那可是万幸的了。三线工厂的确不是那么好进的,政治上必需可靠,家庭出身不好或表现不好的,有指标你也进不去。于国华虽然是职员出身,但他爷爷家的成分和姥姥家的成分比较高,这一关就不大好过,再有于国华也没入过团,政治表现也只能算是一般。
      由于那时山里的通讯设施特别落后,从四川深山里发一封信或涵到我们插队的村,少说也得二十多天,如果遇到天气不好一个月也收不到。于国华从过了春节后开始联系调动的事,可是眼看到了秋天了还没把事办成。由于知青办调动的事大都走的是后门,而且这种事又特别难办,所以不管是家里人还是知青本人都特别保密,生怕别人坏了事,把煮熟的鸭子弄飞了。张京平和于国华偷偷摸摸的搞调动,半年时间过去了同学们还蒙在鼓里。张京平是在拿到调动手续后才告诉大家的,于国华可能是由于办调动的过程不大顺利,在心烦意乱的情况下告诉了他的好友老婆子,而老婆子嘴不大严实,经不住别人反复问,没几天就把这事给漏了风,为此老墩还把老婆子好一通数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9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1:03:06 | 只看该作者

     办调动的事离不开县知青办,老墩以前没到过县里,他和知青办的景主任一点也不熟。为了办事顺畅,防止这边出问题,他决定到县里去一趟拉拉关系。老墩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干什么事都爱琢磨。怎么去县里呢?如果坐车去,来回得花一块多钱车钱,能省就省何必花个这钱呢?走着去比较累点,可是万一不顺利,就得摸着黑回来,弄不好还得在外面住一夜,那就更麻烦了。盘算来盘算去,他想出了一个既省钱又省力,办事灵活还快当的主意,那就是骑自行车去。
      东发家有一辆半旧的自行车,那是他在文革前倒腾买卖从别人手里买的。自打农业学大寨以后,这辆车除了过年、节时串亲亲家用过一半回外,其它时间都在家闲着。张红一直和东发家的关系不错,要是张红向东发借车兴许能成,可老墩和东发家关系一般,而且听社员们说东发家特别扣,从不和外人共事,要借车恐怕不容易。为了能借上车,老墩向张红献殷勤,特意托人从供销社买了一合好一点的香烟拉拢他。他俩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说着说着转到了向东发借车的事上。不过,张红也觉得没那么大的面子,但他倒没好意思推脱,答应试着帮老墩说说。果不其然,他俩到东发家,刚一提到借车的事,东发就显得不乐意。一会儿说在山里骑车和城里骑车不是一个劲儿,生生的在山里骑车摸不着门容易出危险;一会儿说在山里骑车,上坡时不但骑不了车,还得推着车,比走路还费劲儿,下坡时骑车颠得厉害老担心扶不住把,特别是下大坡时怕闸不灵,弄不好得要了命。为了能借上车,老墩和张红一个劲儿的说好话。老墩说:“我这个人办事比较稳重,骑车我一定慢着点,路不好走我就推着,下大坡时我保证不骑,绝不会损坏车子,你就一百个放心吧!我这次是为了办调动才向你借车,等把事办成后我一定好好的报答你!”东发实在扭不过,只好违心的把车借给了老墩。为了安全起见,老墩和东发把车上的所有零件都检查了一边,锣丝都使劲的拧了拧,特别是车闸紧了又紧。出门时东发还又特意的嘱咐了老墩一回,千万骑车慢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0 00:03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