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土左情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里边知识多------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1#
发表于 2017-3-24 05:36:10 | 只看该作者
以往所看到的关于五零后的评说,都是说五零后经历了种种磨难,受尽了千辛万苦。今天我看到另一种说法,觉得他说得太好了,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我欣赏这种态度。转予大家分享。         
    说生命过半,毫无悬念;
    说余生还长,不可预算:

    也许百年不止百岁、
    或许明天就是百年。
    对个人来说,已度过了漫长的多半个世纪;
    对历史而言,只是飘过了一丝雪花的瞬间!

    我们这一群同龄人,曾有过理想、作过美梦,也经历过饥饿、尝试过苦难;
    儿时有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西装革履”的期盼、
    大了也享受过呼机手机、电视电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几十年间,入地(地铁)上天(飞机)超越了历代帝王的待遇,
    隐身(网络)亮像(视频)纠结了千古神仙圣贤的智商!

    从当年骑自行车出门的美感、到如今驾驶汽车,乘飞机出行的平常;
    从漂洋过海的环球旅行、到旷世缥缈的虚无网游;

    我们这一辈,人生经历跨越了几千年、生活品质超过了无数代!

    而如今,从作儿孙到了当祖辈、
    从童音朗朗到了白发苍苍,
    从踢足球跳皮筋、到了太极拳广场舞,

    我们渐渐老了,我们将走向永恒!

    但是,我们值了,我们该知足了!

    我们这一辈,没有经历兵荒马乱的战争、流离颠沛的逃亡、国破家亡的痛泣、妻离子散的悲伤!

    国有不平,我们基本生活无忧!
    世有不公,我们安全逍遥自由!
    虽也辛劳,却是为了儿孙!
    虽有苦衷,总还对得起人生!
    虽经磨难  却能劫后余生!

    我们要放飞梦想、
    抚平心情、
    笑看世界、
    乐对人生,

    特别是
    我们还搭上了科技发展的末班车
    我们聊微信  健康快乐每一天
    我们搞网购  新奇物品送身边
    我们打滴滴  专车接送不付钱
    我们搞团购  吃住打折很随便
    我们常聚会  同学朋友乐翻天
   
    知足吧!    知足就常乐
    知足吧!    知足就幸福
    知足吧!   五零后的兄弟姐妹们!

  保住好身体  爱护好自己
  幸福地生活  健康快乐永远伴随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2#
发表于 2017-4-21 05:29:54 | 只看该作者
''喝水''是长寿的第一要素!
''睡觉''是长寿的第一大补!
''走路''是健体的最好运动!
''唱歌''是愉悦心情的最好办法!
*世界上最好的长寿药就是;
喝水,睡觉,走路,唱歌。
*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免费的。
*美好的一天从这四种''长寿药''开始!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3#
发表于 2017-4-21 05:32:30 | 只看该作者
插队知青与兵团知青的差异
2016-09-02 乐活公社LOHAS
↑↑↑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几年来在知青网上接触了很多知青,有兵团的也有插队。其是这两年来做知青岁月口述历史节目以来,对于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有了比较的机会,让我思考,为什么黑龙江兵团能搞两次大规模的文艺演出来纪念兵团岁月,插队知青却十分鲜见。为什么兵团的大旗一挥,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知青可以汇聚旗下,开展有声有色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插队知青却不同。为什么讲述知青岁月时候,插队知青讲述的情况各异,丰富多彩;兵团知青却整齐划一呢?为什么?于是我有了撰写本文的想法。
文革中开始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中,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到农村插队,二是到生产建设兵团。尽管都是老三届,尽管同样经历了文革的疾风暴雨,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的不同,尽管同是上山下乡,但是兵团知青和插队知青无论在整体上还是个体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背景不同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上山下乡出现于1955年,但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上山下乡的地点最初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

生产建设兵团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各方面的状况与 “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上山下乡前期,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有一大批“知青”到这些“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1969年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尤其是在边疆边陲。

显然,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是参照了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功经验。兵团是在边疆担负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稳定边疆和巩固边疆边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政治境遇不同
由于政治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广大知青的两种不同的政治待遇。生产建设兵团由于其性质决定,它延续着从60年代开始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政治审查比较严格,只有家庭出身好的才能够被批准加入兵团。因此能被批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让人感到是一种近似参军的荣耀。那个年代,是军队中英雄辈出的年代,雷锋、王杰、蔡永祥等,这些英雄为广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当时参军是很多青年人的梦想。而在实现不了参军梦,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光荣称号,绿色军装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广大中学生。在拈手而来的参军梦变为现实面前,那踊跃报名的场面可想而知了。很多人就是带着这种荣耀,带着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边疆的光荣与梦想,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

尽管从1974年开始,兵团转置恢复成为农场。尽管很多知青是在1978年才离开农场的的。但是很多兵团知青说起他们的历史很少说他们最后所在的单位名称,很少说他是哪个农场哪个分场的,依然还是说自己是那团那连的,几十年后也是如此。光荣与梦想的印记牢牢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农村插队,在当时,有一部分青年是“满怀热血”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所谓“满怀豪情下农村”,“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但更多青年是在政治环境的强迫下,在上学无路就业无门的无奈下到农村插队的。

在70年代末,出现了知青返城大潮,兵团中也出现了知青大逃亡。很多人是千方百计地想尽各种方法离开兵团的。知青大返城的结果,一个连队200名知青所剩无几,甚至使当地农场的农业生产都无法正常进行了。但是多少年后,很多兵团知青还是牢牢记着了当年去兵团的“光荣与梦想”。几年前黑龙江兵团搞的两次大规模上山下乡纪念活动,在文艺汇演中贯穿在光荣与梦想的陶醉之中。

去农村插队的很多人中,当初也有很多人抱着满腔的热情报名去兵团,但是被家庭出身的筛子无情地筛选掉了。“黑色”的家庭出身使得他们失去了保卫祖国边疆的资格。他们不幸成为筛选后的渣滓,成为社会的弃儿被送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接受改造的。政治上的歧视,使其中相当一部人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上山下乡的。

当然,能否去兵团还与知青的届别有关。例如北京主要是66届初高中和69届的学生去兵团,而其他届相应的比较少,或根本去不了。
三、生活条件的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发工资或者发生活津贴,准军事管理,因此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尽管生活条件比城市艰苦,尽管也有过挨饿。但是比起插队的环境还是好多了。兵团不像插队知青收工回来自己做饭,他们吃食堂。能够吃食堂对于插队知青是一种热望和梦想。

农村插队的生活条件完全取决于所在农村的生产条件。尽管有少数地区生活条件不错,知青插队后的生活也能得到基本保证(例如内蒙古的阿荣旗,锡盟的牧区等),但是绝大多数的知青的插队所在地生活境遇十分差,一年收入的钱不够回家路费,甚至不够口粮钱。粮食、烧柴和水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在不少地区,这些条件得不到基本保证。到很深的沟底,很深的井里取水,到远处去挑水,跑几十里山路去砍柴,赶上下雨天,没有干柴无法做饭,这样的恶劣情况,不到农村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插队时,平时吃不饱挨饿的情况十分普遍。尽管插队知青人身是自由的,但是经济上是羞涩的。探亲爬火车回家成为当时一种流行方式,这是当时很多插队知青的无奈选择。

20多岁的小伙子不仅不能赡养父母,连自食其力都无法实现,甚至还需要靠父母来接济。有些家庭条件不好,年龄弱小的女知青嫁给当地农民,其经济不能自立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四、劳动环境
艰苦的劳动环境是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最具有的共同之处,他们同样都经历了艰苦劳动的磨练。从某种意义上兵团的劳动强度和生活的艰苦程度,有时候超过插队知青,尤其是在兵团初创的时期。

在艰苦的劳动中,知青们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方面兵团整体上所面临的危险更大一些,例如内蒙古兵团69位烈士牺牲在扑灭草原烈火之中。插队知青中也有人牺牲在劳动之中,但是都是单个的案例。
五、管理环境
这方面插队和兵团之间的差别巨大。

在当时全国的极左环境下,某种意义上,农村成了政治的真空。只有公社的知青办对知青进行一点微弱的管理,插队知青可以称为一盘散沙。每一个知青都是一个可以自由流动的沙粒。农村插队自由度很大,可以请假,甚至不请假就不参加生产劳动,回家探亲同样可以请假,甚至也可以不请假,回家探亲多长时间也是自由的。除了少数地区外,一般生产队很少严格限制的。

知青之间可以自由交流,自由地讨论,随意骂娘,而讨论的很多问题属于政治的禁区。

兵团的管理是严格的,每个知青成为一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知青有很少的自由度,甚至没有。兵团是不允许随便请假不参加生产劳动,探亲假限制更是十分严格。刚开始甚至不允许探亲。或者一个200多知青的连队轮流探亲只允许几个人春节回家探亲。不允许探亲这样不人性化的规定最让知青反感。

在当时极左的环境下,兵团的准军事化管理,兵团的政治氛围,使知青的思想被束缚在孙悟空用金箍棒划出的圈内,思想必须整齐划一。

插队知青谈恋爱是没有人干涉的。而兵团,在初期,以革命的口号来绝对禁止谈恋爱的。十分荒谬的是如果发现谈恋爱则要受到批判。直到几年以后,为了让广大知青扎根边疆一辈子,兵团才打开了禁止恋爱的大门。

由于兵团的准军事管理,一个连队200多个青年人生活、劳动在一起,人际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也是返城几十年后,兵团战友天南海北的联系远比插队知青联系要紧密的多,(有些地方同一村插队知青都失去联系了。)组织的活动也多。据了解很多兵团以团,甚至以连为单位成立了网站,撰写了知青年代的文集,而在这方面插队知青则相形见绰。

六、业余活动
兵团的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冬闲的时候,以团为单位组织宣传队到各处演出,而且不同级别还搞文艺汇演,文艺比赛。团宣传队往往成了半脱产的准专业演出队。在基层连队也开展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兵团的文艺活动如火如荼。

插队知青的业余生活是贫乏的。既由于知青居住的比较分散的,又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搞文艺活动很难,即使公社组织起来文艺宣传队也很难像兵团那样持久。

在农村一年很少能到电影,偶尔有一场电影,人们甚至跑十几里,甚至更远的路去看。看场电影如同过节一样的兴奋。

插队知青的文化生活相当多内容是读书,在农村没有禁书的限制,知青可以城里的禁书带到农村,随意阅读没有人限制。
七、接触底层社会
中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插队让知青接触到了中国的社会最底层,亲历了农民的艰苦日子,见证了农民的苦难。无论是在冰封北国,还是烈日南疆、无论在群山峻岭还是在延安圣地,在多样性的农村环境中,插队知青在接受到贫下中农的劳动技能教育,生活能力教育,同时还接受了忆苦思甜教育。令人惊奇的是很多贫下中农的忆苦思甜竟然十分一致的是回忆60年所受到苦难,人的饥饿,过节连肉都吃不上……

很多插队知青见证了中国式的逃荒,难民们拿着大队开的证明去逃荒。见证了农村竟然存在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的窘况。农村的小煤窑保持着中国几千年最原始劳作方式,插队知青中很多人亲历了小煤矿的环境后,感到了一种极度的震撼。所有这些无一不激活知青头脑中一直被伟大光环所禁锢的大脑深处的神经细胞,点燃了思考的火苗。

插队知青经历环境的千差万别,他们历练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他们中很多人对中国农民的认识和思考却是相似的。

兵团的管理体制,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远远优于中国农民中。尽管兵团中也有农工,但是他们同样处在一个相对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中,远在中国底层的农民之上。另外,在政治味道比较浓的兵团中,农场老职工也不能讲述中国底层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兵团知青虽然下到艰苦的边疆,尽管他们经历艰苦的磨难,但是他们离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还有一步之遥。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环境中,兵团知青的历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的思想认识比较一致统一。

在两种不同的土壤中,撒下的是同样的种子,但收获了不同的结果。

当年兵团知青在文艺活动中组织,成为一笔宝贵遗产。它不仅使得大批文艺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当年宣传队的队员们,退休后成为活跃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骨干,在他们的带领下,中老年文艺百花园中百花竞放。

在接触中国底层社会中,插队知青面对广大农民的苦难,引起了深刻的思考。在思想上产生了升华,相比较他们更关注于国家命运,农民的命运,更理解中国农民的苦衷。在情感上,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农民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本届中央领导中,有4名是插队知青,而无一名兵团知青,尽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也在统计学上反映了插队对于人政治素质锻炼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4#
发表于 2017-5-5 05:15:36 | 只看该作者
转发✔

内幕聚焦20问???

1、为什么《宪法》规定了企事业机关人员平等的养老权利,已经并轨的新退休涨资办法仍以部门划线,造成同等条件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相差更大?《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行政事业退休养老却可以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退休办法?这符合宪法的规定吗?

2、为什么企业退休老人对十二连增养老金毫无感恩之意,反而深感愤慨!实际上十二连增是对全国8000多万企退老人的戏弄!贬低!虐待!而非关爱!事实抹杀不掉客观的存在!企退老人大多是建国初期参加工作,艰苦奋斗、为革命作出无私奉献的革命功臣,20多年被“歧视”、“虐待”,吃着不同于行政事业退休的下等饭!精神倍受摧殘、心理严重失衡,致使企退老人贫困潦倒。

3、为什么曾是工人阶级老大哥!特殊时代的财政纳税人!勇于改革的先行者,听党召唤砸掉铁饭碗,自我牺牲的改革带头人。人社部胡晓义胡説不要相互“攀比”,这是人在说话还是狗叫?

5、为什么胡晓义说我国不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却出现了少数人进“摇篮”,多数人进“坟墓”的怪相,公务员20多年分文不缴费,既然进统筹,为什么不补交以前欠费?退休了还要随在职的一起涨,出现了事实上的终生不退休;企业高额缴费,养老金却受制于“保基本”原则,替代率比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的替代率还要低十几个百分点?这就是害怕“从摇篮到坟墓”理由吗?

6、为什么机关人员长期不尽缴费义务而享受高待遇?本应缩小收入差距的社会保障,实际上反而 急剧拉大了?为什么作为主人的劳动者必须自己掏钱为自己养老,而作为仆人的机关事业人员并轨却分文不掏不补?这符合胡晓义说的“权利与义务相对”的养老保险基本原则吗?

7、为什么企业连涨11次的增加额竟没有机关一次增加的多?社会保障信息本属公开的范围,为什么机关事业退休金的社会平均数据竟然变成了“涉密信息”?社会发展成果本应共享,为什么只对奉献一生的企退老人实行只“保基本生活”的原则?60年来退休的老人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已经全额上缴,难道这些因长期实行低工资高积累而做出重大牺牲的企退老人就无权分享发展成果吗?

9、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者,只能得到相当于本身劳动力价值的基本生活费用。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也实行只“保基本”的原则,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哪里?只“保基本”的原则,符合社会主义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吗?胡晓义所说的不准“福利过度”的“度”是否就是不准企退人员跨越“保基本”这个“度”?是該真正检查一下谁超了“度”?

10、为什么只对企业职工及其他公民养老金实行“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原则,机关事业人员却不在此列,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公务员待遇要不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

12、为什么贯彻《养老保险法》,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企业职工和其他公民都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唯独公务事业人员是国家从财政用纳裞人的銭替他们买了养老保险,能为高薪族开此先河,想必同为革命也作了巨大贡献的贫苦一族——全国上60岁老年农民最最应該得此照顾!国家应与其同样买单。

13、为什么机关人员退休后仍由财政资金发放名目繁多的津补贴,甚至成倍超过其名义退休金,并且又给公务员设立了8%职业年金?这只是给公务员特权的一个骗人借口,相对应的企业年金由誰解决?内退的、破产企业工人以及广大农民工,还是私企或着国家来解决?如都靠不住,只能证明人社部又给企业人员演了一出画饼充饥的拙劣的把戏!这是人社部应有的道德操守吗?

14、为什么2015年并轨承诺缩小养老金差距,2016年普涨6.5%在实际上却扩大了!官方似是而非的解释:“国民经济下滑”让人嗤之以鼻、哑然失笑!完不成缩小目标要不要问责?究竟还要不要继续缩小?有任期责任没有?为什么没有能力缩小差距,完成规划目标的主管官员的官位可以不受任何影响?

15、为什么国家规划明明写着“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费水平形成差距,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2015年并轨后,还要继续扩大这个差距?目前养老保险人均缴费为工资的28%,按目前三比一的供养比,企业替代率应为84%,为什么实际只有40%左右?、40%左右的养老金替代率意味着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比在职时降低了一半多,为什么会出现养老缴费率世界最高而替代率却最低的极端反常现象?

16、为什么养老改革前近五十年一直由国家负担的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改制后全部转嫁到在职职工身上,形成目前六十年间退休的职工养老金全部由在职职工当期的的缴费来承担的极端不合理状况?政府对企业老人高达几十万亿的社保历史欠账何时归还?,政府财政长期占用企业老人养老钱的状况何时改变?

17、为什么养老改革前实行低工资高积累政策,发工资前都预扣了社会保险费,其中包括养老保险费用上缴至国家。实行统账结合后企退职工的“视同缴费”账户长期空白,相应的统筹基金也长期空缺,长期空账运行,养老金长期半额发放?改制中应该由政府为“老人”、“中人”缴纳的28%视同缴费账户欠费何时归还到账?

18、为什么其他国家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保的比例比我国高出几倍。我国却不能根据《宪法》规定的,国家对于职工的保障责任?由国家承担企业养老基金的一部分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而是要求企业养老基金自我保障,只是在因社保欠账出现养老基金缺口时才给予临时财政“补贴”?劳动者创造的财政蛋糕为什么没有企业退休职工的份额?

19、为什么党章规定: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求自身特殊利益,机关人员却享受着高出民众多倍的超国民养老待遇?巨额社保欠账尚未归还,养老待遇差距十分悬殊,这时却提出建立所谓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20年双轨制所造成的待遇差距,又在人为加速扩大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调整机制能正常吗?

20、为什么官方的养老金差距数据是用企退职工缴过费的毛收入与机关事业不缴费的部分养老收入(名义养老金)作比较得出的虚假差距,而不是用企退职工扣除个人账户返还部分的净收入与机关事业不缴费的全部养老净收入(含津补贴福利收入)作比较得出的真实差距?这种做法符合实事求是原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5#
发表于 2017-5-5 05:17:0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中纪委拍摄了一部警示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引起一定的反响。观看评论中,对孙力的一段话很感兴趣,文言尖锐并切中时弊,拿老百姓的话说,很接地气。我截取了一小部分,与家人们共享。
       一个水塘,死了几十条鱼,那是鱼本身的问题;如果死了成千上万条鱼,那就不是鱼的问题,一定是水出了问题。
           一个国家,出了贪官刘青山、张子善,那是他们本身的问题,如果这个国家无官不贪,无官不腐,那就不是几个人的问题,一定是治国的理论出了问题、顶层设计出了问题。
        经济搞上去了,可代价太大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两级分化;金钱至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污染一片土地,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治理一片土地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搞坏社会风气,有个三年五载就够了,端正社会风气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人心的代价是最大的代价。出了几个贪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老百姓眼里无官不贪;几颗大白菜被沾了甲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认为所有白菜都有甲醛;对人心的污染是最大的污染,人缺乏信任是社会最大的悲哀,离心离德是最大的隐患。
         一个基尼系数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一个清廉指数排在世界后边的国家,一个人与人之间毫无诚信的国家,一个法律可以不被尊重的国家,一个金钱至上的国家,即使你在世界上成为土豪又有什么意义?你凭什么挺直你的脊梁?
   一旦金钱站在高处,所有的真理都沉默了。假如一切都是为了钱,人们就会失去灵魂,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生活就会没了底线,行为就会失去约束;是非就会混沌颠倒,做人就会失去尊严;道德就会苍白无力,法制就会流于形式。                                  这话,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6#
发表于 2017-5-5 05:17:5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现在都想同学?因为大家都老了。为什么老了以后想同学?因为这些年经济发展了,人心浮躁了,真情少了,同学情就越显珍贵了。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大作《同学颂 》,写得真好。现在我把它转发给发小们欣赏:
 
          同   学  颂
 
          作 者    王蒙
 
        找一个理由,和同学见一面,不为别的,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一口老酒、一声同学,热泪盈眶。
        找一个理由,去和同学见一面,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孬,只想看看彼此,一声同学,一份关切,情谊绵长。
        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同学,时间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华已老,一声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
        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同学,这是我们最信任的人,用碗喝酒,大声唱歌,一声兄弟,一生朋友,地久天长。
        有同学在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里,说着过往,拍着胸膛,搂着肩膀,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因为同学,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万丈光芒。
        有同学在的地方,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小菜小汤,都是让人沉醉的地方。你我端着酒杯,不说话,头一仰,全喝光,那种感觉只有你我能够品尝。因为同学,让我们忘却了工作的繁忙和慌张。
        同学是前世的债,这世的情,常来常往,格外芬芳。
        有同学在的地方,就是景色最漂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7#
发表于 2017-5-6 05:34:1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人生》

穷人,
富人,
最后都是老年人;
这家,
那家,
最后都是老人家;
正处、
副处,
最后都不知落在何处;
正局、
副局,
最后都是一样的结局;
正部、
副部,
最后都在一起散步;
总理、
副总理,
最后都是一个道理;
主席、
副主席,
最后都会一样缺席。
人生如赛场,
上半场按
学历、
权力、
职位、
业绩、
薪金比上升;
下半场以
血压、
血脂、
血糖、
尿酸、
胆固醇比下降。
上半场顺势而为,
听命;
下半场事在人为,
认命!
上下要兼顾,
两场都要赢。
没病也要体检,
不渴也要喝水,
再烦也要想通,
有理也要让人,
有权也要低调,
不疲劳也要休息,
不富也要知足,
再忙也要锻炼。
人的一生,
好比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
一路向西:
途径国贸,
羡慕繁华;
途径天安门,
幻想权力;
途径金融街,
梦想发财;
经过公主坟,
遥想华丽家族;
经过玉泉路,
依然雄心勃勃;⋯
⋯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
乘客您好,
八宝山快到了!
顿时醒悟:
人生苦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8#
发表于 2017-5-6 05:36:37 | 只看该作者
''喝水''是长寿的第一要素!
''睡觉''是长寿的第一大补!
''走路''是健体的最好运动!
''唱歌''是愉悦心情的最好办法!
*世界上最好的长寿药就是;
喝水,睡觉,走路,唱歌。
*美好的一天从这四种''长寿药''开始!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89#
发表于 2017-5-14 05:3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9355
590#
发表于 2017-5-14 05:3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屹梁梁 于 2017-5-14 05:43 编辑

母亲是船,日夜操劳只为送儿女到岸;
母亲是树,寒冬酷暑都帮儿女避风挡寒;
母亲是灯,不论多晚都有等待的温暖;
母亲是光,行程路上总有最坚定的陪伴。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最美丽的是妈妈,
最善良的是妈妈,
最亲切的是妈妈,
最慈祥的是妈妈,
最勤劳的是妈妈,
最辛苦的是妈妈,
最无私的是妈妈,
最伟大的是妈妈。
母亲节到了,祝咱知青网坛所有的妈妈及妈妈的妈妈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6 16:34 , Processed in 1.20120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